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無名氏剃刀
送交者: 深秋十月 2006年05月17日14:27:32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無名氏剃刀
-- 評strong2《回答深秋十月--失誤不等於造假》

深秋十月

幾天前,strong2發了《回答深秋十月--失誤不等於造假》(以下簡稱《回答》),說是答覆我先前發的《失誤不等於造假--評Strong2〈上海有機所馬大為教授造假的由來〉》(以下簡稱《失誤》),讀來頗覺有趣。他把《上海有機所馬大為教授造假的由來》稍作改動,將我指出的事實拿出少許一一填入--所以我不能說他完全是舊文重發--然後問我為什麼馬不是造假。看得出來,strong2是具備有機合成常識的,而且很有鑽研精神。很多人已經明白了我在說什麼,而他還在不停地問同樣的問題。本着有問必答的精神,下面我盡力解決他的疑問,而且保證和上篇文章不重樣。

在進入正題之前,先宕開一筆,說說本文的標題。多年前,一位美國教授曾和我談起如何閱讀文獻。他說,看文章不能囫圇吞棗,而要注意區分什麼是作者的實驗結果,什麼是作者的觀點,因為同樣的事實完全可能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從而得到不同的結論。換句話說,就是要剝去作者為發表文章而精心製作的或華麗或新奇或怪誕的各種包裝,徑直掌握其實驗事實。在這個新概念滿天飛的時代,這番話使我頓有徹悟之感。我未能找到這番話的出處,姑且仿"奧卡姆剃刀"之名,稱之為"無名氏剃刀"。

這和我們的論題有什麼關係?這正是要害。對於學術監督,"無名氏剃刀"一方面要求我們擺脫作者的主觀話語,只考慮關於事實的敘述,直接考察其實質工作,另一方面要求我們作客觀判斷,不得夾雜明顯的主觀性,即情感或道德的色彩。實驗真則論文真,實驗假則論文假。我曾在《失誤》一文中說過,造假是指有意識地編造事實,而對事實的無意的錯誤解讀不是造假。明眼人也許已經看出,這實際上是"無名氏剃刀"的另一種不完全表述。

讓我們回到strong2的疑問。我在《失誤》一文中指出《上海有機所馬大為教授造假的由來》有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敘述不符合有關事實,二是缺乏證據、主觀臆斷。或許因為認為我在單純為馬辯護,或許因為沒怎麼看我的評論,strong2的《回答》和以前的言論沒有多少區別,增加了些細節,但主觀性依舊。

造假的結論必須有證據方能成立。為條理清楚起見,這個案例可以寫成如下邏輯過程。在此要感謝一位網友提供的素材。
1. (事實)A宣布,發現問題的答案;
2. (事實)B宣布,證明A的答案;
3. (事實)C和A共同宣布,A的答案部分錯誤,並發表另一種證明;
4. (推論)B的證明肯定有誤,也可能有假;
5. (事實)B宣布,自己先前的證明有誤;
6. (邏輯前提)D發現B在證明過程中存在欺詐行為;
7. (推論)B的證明是造假。

strong2對上面的邏輯推斷肯定不會有異議,我想他也理解錯的不等於假的。他的疑問是:為什麼我質疑他的證據?他認為自己的理由非常充分。

面對strong2的"事實",且讓我們試試"無名氏剃刀"。

1. strong2:"2001年4月,Hiroyuki Kobayashi, Kazuo Shin-ya等人基於兩維NMR的分析結果,決定了Kaitocephalin的絕對構型。...此時,[Kazuo Shin-ya等]認為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在其2位的氨基為S-構型。作者雖然報道了錯誤的構型,但作者的錯誤是可以原諒的,他們分析的實驗數據導致了他們的錯誤。而且,他們在下一篇的論文中改正了錯誤。"

深秋:以此邏輯,是不是可以說"馬雖然報道了錯誤的結果,但作者的錯誤是可以原諒的,他們分析的實驗數據導致了他們的錯誤。而且,他們在隨後的更正中改正了錯誤"?用這樣的說辭當證據是不是有點業餘?這些話只是strong2的主觀判斷。要想不被人挑毛病,就只能唯事實是問。客觀的敘述應該是:Shin-ya和Seto於2001年報道了kaitocephalin的絕對構型,但2位的手性有誤。

2. strong2:"同年8月,上海有機所馬大為教授搶先在J. Am. Chem. Soc以通訊論文發表了其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的全合成工作。馬大為教授在論文中明確表示:與Kaitocephalin權威樣品的光譜數據對照比較,肯定他們合成的kaitocephalin與天然的樣品是同一的..."

深秋:我們已經知道,馬小組對最後產物的表徵不完全,導致論證結果錯誤。按照"無名氏剃刀",此時馬的結論是他的主觀判斷,不足為據。另外,strong2的"搶先"一詞在這裡有明顯的主觀色彩。客觀的敘述應該是:根據Shin-ya和Seto的結果,馬報道了kaitocephalin假定結構的全合成工作,但數據解讀錯誤,導致結論有誤。

3. strong2:"這說明馬大為教授早在其論文發表之前已與Kazuo Shin-ya等人有學術交流,早已認定2位的氨基為S-絕對構型。馬大為教授在其論文中所聲稱的他們合成的kaitocephalin與天然的樣品是同一的,即認定他們所合成的2位的氨基為S-絕對構型。"

深秋:"早已認定"是strong2的主觀判斷。對第一句,客觀的敘述應該是:Shin-ya認為2位的氨基為S-構型,因此馬以其為目標。第二句實際上與前文重複。同樣道理,馬的主觀判斷不能充當判定真假的依據。

4. strong2:"不幸的是,當日本學者在進一步確定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構型時,發現了他們自己的錯誤。"

深秋:"不幸"是strong2的主觀判斷。這裡涉及東京大學的兩組人馬如何開展合作,沒有必要細究。客觀的敘述應該是:Watanabe和Kitahara完成假定結構的全合成,與Shin-ya和Seto的數據對照發現問題,並通過類似物合成得出正確的結構。

5. strong2:"這就引發了他們的懷疑,他們引用了馬大為教授的首次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全合成的 JACS 的communication論文,但非常不能理解為什麼馬大為教授說他合成的錯誤的產物與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是相同的..."

深秋:這是東京大學研究者的主觀判斷,按照"無名氏剃刀",不予考慮。另外,"非常"一詞是strong2的發揮,帶主觀色彩。客觀的敘述應是:Watanabe和Kitahara發現馬的kaitocephalin數據與他們得到的不同。

6. strong2:"[日本學者]聲稱是他們首次完成了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的全合成。"

深秋:這是strong2對原文的錯誤理解,我在《失誤》一文中已經指出。準確客觀的敘述應是:Watanabe和Kitahara首次設計並完成kaitocephalin修正結構的全合成。

7. strong2:"鑑於以上日本學者的研究工作,馬大為教授不得不於2002年5月對其2001年的論文進行更正..."

深秋:這裡的"不得不"隱含着strong2的道德判斷。客觀的敘述應是:在Watanabe和Kitahara發表其工作後,馬於同年發表對2001年論文的更正。

好了,經過這番修理,strong2的"事實"還剩下什麼?是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全合成的發展經過。其中哪個部份說明馬有欺詐行為?沒有!我們看到的,仍然是原先的結論:馬一定有錯,不一定有假。strong2所做的,就是把這個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堆砌上自己的主觀判斷,敢於下結論,善於下結論,最後一躍踏上道德評判的巔峰,勇敢地談論起誠信問題。科學只看事實,不問道德,而strong2則正相反。馬的錯誤結論至少還有部分數據支持,而strong2則從主觀臆斷出發得出結論,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打假?呵呵,是不是和造假依稀幾分仿佛?

要尋找造假的證據,只能從馬的工作細節里去找,strong2完全弄錯了地方。和他相比,他的支持者hobbit顯然要清醒得多。在《我答深秋十月》中,hobbit試圖從馬的論文中找出破綻,雖然仍未發現有意義的線索。我的下一篇文字將對此進行分析。


附:strong2《回答深秋十月-----失誤不等於造假》

很遺憾看到深秋十月------失誤不等於造假的文章。如果馬大為教授的J. Am. Chem. Soc. 2001, 123, 9706-9707論文不是造假,那是什麼?我們再看看事實:

1, 1997年Kazuo Shin-ya等人報道了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的分離,基於NMR數據報道了其骨架結構。見:Kazuo Shin-ya, Jung-Sik Kim, Kazuo Furihata, Yoichi Hayakawa and Haruo Seto, Structur of Kaitocephalin, A Novel Glutamate Receptor Antagonist Produced by Eupenicillum shearii, Tetrahedron Letters 1997, 38, 7079-7082.

2, 2001年4月,Hiroyuki Kobayashi, Kazuo Shin-ya等人基於兩維NMR的分析結果,決定了Kaitocephalin的絕對構型。見:Hiroyuki Kobayashi, Kazuo Shin-ya,Kazuo Furihata, Yoichi Hayakawa and Haruo Seto,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a novel glutamate receptor antagonist kaitocephalin, Tetrahedron Letters 2001, 42, 4021-4023。此時,作者認為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在其2位的氨基為S-構型。作者雖然報道了錯誤的構型,但作者的錯誤是可以原諒的,他們分析的實驗數據導致了他們的錯誤。而且,他們在下一篇的論文中改正了錯誤。

3,同年8月,上海有機所馬大為教授搶先在J. Am. Chem. Soc以通訊論文發表了其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的全合成工作。馬大為教授在論文中明確表示:與Kaitocephalin權威樣品的光譜數據對照比較,肯定他們合成的kaitocephalin與天然的樣品是同一的(comparison of the spectroscopic data of the product with those of authentic kaitocephalin confirmed the identity of our synthetic kaitocephalin)。

馬大為教授在其論文中感謝Kazuo Shin-ya教授所提供的kaitocephalin立體化學信息。這說明馬大為教授早在其論文發表之前已與Kazuo Shin-ya等人有學術交流,早已認定2位的氨基為S-絕對構型。馬大為教授在其論文中所聲稱的他們合成的kaitocephalin與天然的樣品是同一的,即認定他們所合成的2位的氨基為S-絕對構型。

由馬大為教授的J. Am. Chem. Soc以通訊論文可以看到,其2位S-構型氨基由(R)-Garner醛在最初的第五步引入,其構型一直保持到25步全合成的完成。很明顯,馬大為教授合成路線的設計是朝着2位的氨基為S-絕對構型方向而去的,也是建立在2位的氨基為S-絕對構型的基礎上。以此合成路線,馬大為教授的應該得到2位的氨基為S-絕對構型的產物。這是稍有有機合成常識的人都能看到的。

4,不幸的是,當日本學者在進一步確定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構型時,發現了他們自己的錯誤。日本學者完成了2位的氨基為S-絕對構型的產物的全合成,發現:

4.1,他們的合成樣品與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的氫核磁共振光譜不同;
4.2,他們的合成樣品與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的高壓液相色譜的保留時間也不同。

同時,他們用氫核磁共振的NOE效應證明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 2位的氨基不是S-絕對構型,而是R-絕對構型。2002年初,他們發表了論文,報道了他自己原來預測的其2位的氨基為S-構型是錯誤的,而其正確的構型應為R-構型。見:M. Okue, H. Kobayashi, K. Shin-ya, Y. Hayakawa, H. Seto, H.Watanabe and T. Kitahara, Synthesis of the proposed structure and revision of stereochemistry of kaitocephalin, Tetrahedron Letters 2002, 43, 857-860。

由於他們合成了與馬大為教授相同構型的相同化合物,他們的化合物與天然產物不同。這就引發了他們的懷疑,他們引用了馬大為教授的首次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全合成的 JACS 的communication論文,但非常不能理解為什麼馬大為教授說他合成的錯誤的產物與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是相同的(Very recently, the first synthesis of 1 was reported: Ma, D.; Yang, J. J. Am. Chem. Soc. 2001, 123, 9706-9707. We cannot understand why their synthetic 1 was identical to the natural compound)。

5,同時,日本學者亦完成了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的全合成研究工作,其2位的氨基為R-構型。他們聲稱是他們首次完成了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的全合成。見:Hidenori Watanabe, Masayuki Okue, Hiroyuki Kobayashi and Takeshi Kitahara, The First Synthesis of Kaitocephalin Based on the Structure Revision, Tetrahedron Letters 2002, 42, 861-864。日本科學家以1.3%的產率,遠遠低於馬大為教授8%的產率得到的合成產物。其合成產物核磁共振光譜數據和高壓液相色譜數據清晰可靠,與天然Kaitocephalin相同。

6,鑑於以上日本學者的研究工作,馬大為教授不得不於2002年5月對其2001年的論文進行更正,說最後一步反應發生了預想不到的消旋化,得到了1/1的產物。其機理在別處進行討論(The last step should give a mixture of (2R,3S,4R,7R,9S)- and (2S,3S,4R,7R,9S)-isomer in a ratio of about 1/1 via the unexpected racemization. The detailed mechanism will be discussed elsewhere)。

可以看到,馬大為教授是越描越黑。他的全合成設計是去得到2位的氨基為S-絕對構型的全合成產物,如果真正的發生了預想不到的消旋化,只能進一步的證明他原有的思路和合成設想是錯誤的。而由錯誤的思路和錯誤的合成設計,發生了預想不到的消旋化就得到了全合成的天然產物嗎?很難想象這裡他講的是真話。

以上事實說明了什麼?

1,馬大為教授合成路線的設計是朝着2位的氨基為S-絕對構型方向而去的,也是建立在2位的氨基為S-絕對構型的基礎上。由此合成路線的本意不是得到2位的氨基為R-絕對構型的正確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

2,日本學者的工作證明:馬大為教授合成的S-構型產物的光譜數據根本不能與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相同。可馬大為教授為什麼說與權威樣品的光譜數據對照比較,肯定他們合成的kaitocephalin與天然的樣品是相同的?這裡,馬大為教授拿不出來與權威樣品的光譜數據可以進行對照比較的光譜數據,不能自圓其說,明顯是在湊數據,在說謊,在造假。沒有也不可能有別的解釋。

而日本學者進行的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全合成,其合成產物核磁共振光譜與天然Kaitocephalin相同。日本學者的產率為1.3%,遠遠低於馬大為教授講的以8%的產率得到合成產物。這樣,怎麼不認為馬大為教授的首次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全合成是一個大笑話。其實,是馬大為教授算計錯了。他沒有想到早已認定2位的氨基為S-絕對構型是錯誤的構型。

3,馬大為教授沒有完成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的全合成,否則,以其論文聲稱的8%的產率可以輕鬆得到很純的合成產物,會有漂亮的核磁共振光譜數據。要知道上海有機所有中國最大的600兆核磁共振光譜儀。奇怪的是馬大為教授的沒有好的核磁共振光譜數據,已有的並不足以成為其全合成的證據。

4,由於馬大為教授的造假,使他喪失了一個很好的機會。他合成的2位的氨基為S-絕對構型的化合物不是天然產物。他本來可以有機會指證日本學者早先確定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在2位的氨基的S-絕對構型的錯誤的。他的造假使他失去了這一絕好機會。

5,天然產物Kaitocephalin並不複雜,對於一個好的合成化學家來說,合成它並非是困難之舉。它僅僅是一個有5個不對稱中心,分子量僅僅為494.28的氨基酸類天然產物。而重要的是誰首先合成了這一分子,因為該化合物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如果能因此合成在美國J. Am. Chem. Soc.發表中國第一篇天然產物全合成的communication,其意義遠遠大於該分子合成的本身。在此之前,中國還沒有人(包括院士)能發這類論文。

J. Am. Chem. Soc.的communication論文在有機合成領域有非常高的地位。馬大為教授的這篇論文是中國第一篇天然產物全合成的J. Am. Chem. Soc. 的communication論文。很明顯,這一論文自然為上海有機所的著名青年科學家---馬大為教授的中科院院士的申請鋪平了道路。2005年馬大為教授進入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5,我的本意決對不是要攻擊上海有機所馬大為教授。我們沒有任何怨恨,也相互不認識。憑心而論,馬大為教授在國內的科研應是不錯的。但他不應該這麼做。我的本意是呼喚中國多有一些耐得住寂寞,踏踏實實,實事求是,認認真真的作人,作學問的誠實的科學家。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吟秋:人性的日本、黨性的中國 
2005: 二十世紀西方思想史最有意義的機遇
2004: 有靠領養孩童過日子的華人家庭嗎?
2004: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遭遇Bonn領事館的甘
2003: 中國教育問題
2003: 養貓趣事
2002: 教育部的招生歧視
2002: 中國科技論文產出力的核心區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