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北大清華早該倒掉了
送交者: 易俠原 2006年07月04日16:02:52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最近很多人關注這樣的消息“香港大學將北大、清華掃為二流大學”。

原因是香港大學頻頻從內地大學挖走優秀師資,並以豐厚的獎學金吸引着眾多學生的眼球。加之數學大師丘成桐對北大的質疑,讓北大清華再次“偽名遠揚”。

我記得2002年的時候,當時的“劉海洋硫酸潑熊”事件和某位博導抄襲論文事件都發生在北大和清華這兩所曾經的中國高等學府,當時我指派記者通過採訪北大和清華撰寫了兩篇文章《迷惘的北大清華》和《北大清華為誰而辦》,希望能夠以媒體的力量引起這兩所學閥的注意和思考,但現在想起來是有些螳臂當車和理想主義了。

之後我組建了北京大學校園記者團,在我面試的幾百位學生當中,不乏有北大清華的優秀學子,他們的敏銳和思辨讓我耳目一新,但是也讓我見識了很多位這些大學的博士,木訥而呆板,眼球間或一輪,讀死書而不會用。

我當時就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按照企業的思維方式,學校是工廠,學生是產品,用人單位就是消費者了。當苦讀了16年以上的學生畢業即失業的時候,是不是意味着這個工廠應該破產了?因為他的產品沒人要!

可現實的情況卻是,工廠還在大量的複製這種滯銷的商品,庫存積壓的一塌糊塗,而工廠反而認為不是自己的責任,認為自己做的很好。這難道不是謬論!!

而更可悲的是這個產品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產品,而是活生生的人。十年種樹,百年樹人。我們憑藉這樣的產品怎麼能夠使21世紀成為中國的時代?我們所辯稱的“東方奇蹟”難道就要靠這樣的人才去繼承和發揚嗎?況且我們的所謂奇蹟只不過是我們自娛自樂的一種小孩子遊戲,靠掠奪式加高耗能的經濟模式,我們已經把屬於自己兒子、孫子乃至玄孫元孫的錢和資源都花光了,還有何臉面在此自我吹噓!

我曾經戲說:孩子上小學的時候目光純潔,靈氣襲人;上中學的時候兩眼茫然,目光呆滯;大學出來後只能是眼珠間或一輪了。

中國的百姓或許是全世界最柔順的百姓了,他們含辛茹苦、口挪肚子攢,才能掙夠高昂的學費供自己的孩子讀書,這種行為本身就充滿了偉大的情懷和貢獻精神——為子孫後代服務的責任感和為社會培養人才的人文感。本來應該由政府負擔為社會培養人才的成本和責任被中國最老實的人民任勞任怨的接了下來。可如此博大的情懷竟然得不到相關部門的理解和感恩,反而被歪曲為“教育的高消費”,其潛台詞就是:窮鬼還想做人上人,白日做夢!

自己花費了大半輩子的積蓄給別人,還被別人罵為傻比。自己花錢把孩子交給所謂的專家培養,結果培養傻了,錢你還得照交!就好像去醫院看病,不但沒治好反而越治越厲害,但是錢還得照交!就像自己去買房,買來了一大堆豆腐渣工程順搭一大堆麻煩,但是錢卻一分都不能少。難道我們真的是傻比???

現在好了,香港大學來了,終於來了競爭者。教育行業的變革我們吶喊了若干年都沒用,但是引入新的競爭者肯定是有用的。像北大清華這樣自以為老子第一的學閥,也到了該倒掉的時候了,只不過香港大學的到來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人文情懷的缺失是倒掉的原因之一

當蔡 元培老先生執政時期,北大朝氣蓬勃,20來歲的毛頭小子胡適可以當教授,沒有文憑的實幹家梁漱溟可以上講台。現在呢?

當年劉海洋硫酸潑熊,被推卸責任的校方掃地出門,辯稱不是自己的責任全都是學生的責任,人文情懷何在?

而香港城市大學卻將被清華退回的海南高考狀元李洋招至門下,充當了一個“救英雄於困厄”的俠客形象。

這一正一反之間,誰有人文關懷、誰更人性化、誰更有資格教書育人,一看即明。

只認錢不認人是倒掉的原因之二

看看高校的收費就知道這個行業已經淪為中國目前最暴利的行業之一。承擔社會責任的學校成了類似於賺錢的企業,這恐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大怪現象。況且即使是赤裸裸賺錢的企業尚且還要做一些公益性事業,承擔一點社會責任,可是高校承擔的責任是什麼呢?

我們的高校只知道收錢,僅有的一點付出:獎學金,占收益的百分之多少呢?

為了一個優秀的學生,香港科技大學願意拋出39萬港元的全額獎學金,吸引其就學。這本身就與戰國時期花五百金買千里馬屍骨的意義是相當的。這體現了香港科技大學對人才的渴望,對學生的尊重。

相反,北大的有關負責人卻認為北大清華的品牌是無價的,不可能採取香港科技大學那種赤裸裸的金錢攻勢。

著名的唐朝CEO李世民說過一句話: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北大清華的品牌無價是前輩努力的結果,你們這些當代者為北大清華做了什麼呢?你們有什麼資格躺在前輩的豐功偉績下不思進取,還大言不慚地道此論調。難道每年一次的“保先會”,政府倡導的“與時俱進”在你們這裡只是說說而已!

一方是只知道收錢,不知道為學生服務;另一方也收錢也給錢,能給學生提供更廣泛的學習知識的舞台。會選擇哪裡?也是一看即明。

學術的禁錮和對自由的褻瀆是倒掉的原因之三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都已經二十一世紀了,可是我們高校的教科書很多還是上個世紀的內容和案例,與時俱進在高校成了禁區,成了笑話,成了黑色幽默。

所以陳丹青教授反出清華,所以有勇氣的學生用退學和靠零分來用柔弱的呼聲抗議,抗議這種漠視民意的行為。

雖然北大清華可以找到一些犬文人、犬專家來為自己辯解,但是國際上評判高校的標準卻最能夠扒光這些虛偽的面飾。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現在反而在香港的大學和歐美的大學被應用得很好,我們自己用得怎麼樣呢?天知道!

自由度的體現首先是文化的體現,在我拜訪GOOGLE的李開復先生時,他反覆強調的就是其導師給他說過的一句話: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可是現在從小學到高校充斥的偽權威和所謂的標準答案已經閹割了學生自由的翅膀和其他。

沒有思想和文化的自由,何談學術的自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千萬不要走上科學研究這條死路(英文)
2005: 金融數學基礎書籍系列介紹
2004: 留學美國需注意幾個敏感單詞
2004: 清華,夢升起的地方
2003: 世界大學排行榜2003
2003: 海外留學生歸國走向
2002: 《我家走出四個博士》
2002: 清華園裡曾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