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教育部的招生歧視
送交者: 花生 2002年05月17日19:44:5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全國人反對北京在高考升學上的特權,要害有二。一是名牌大學和熱門專業的名
額分配不公,國家教育部在這兩方面都對北京學生大力傾斜。二是違背全國統一
高考的初衷,對北京市和其他省搞雙重標準。這與中國人民反對西方國家的經濟
掠奪,反對西方在人權問題上的雙重標準,如出一轍。中國在這些方面反對西方
霸權,是正義鬥爭;那麼,中國人反對全國高考的不公平,也是理直氣壯。任何
為這種現狀辯護的人,從國家教育部,北京教育部門到北京本地人,都顯得底氣
不足,避實就虛。為多招北京學生服務的“素質論”只不過是掩耳盜鈴,連了解
各地教育狀況的北京教師也不會真的相信。如同毛澤東的名言,‘帝國主義是紙
老虎’,只要堅持不懈,勝利屬於正義的人民。

不論按總人口,還是考生總數計算,北京占有的名牌大學錄取名額,和熱門專業
的比例,都高得離譜。北京人說清華北大等高校是由北京投資的,故優先招收北
京人……笑話!你以為非北京的中國人都是傻子,你有教育部撐腰,憑你一句
話就能堵住大家的嘴?清華靠庚子賠款發展起來,庚子賠款都是北京市政府出的
嗎?國民黨建都南京後,將中央大學設為中央學府,正式取代北京大學的地位,
並一度撤銷北京大學(也許北大學生不知道北大曾經亡校)。結果呢,失去中央學
府地位的北京大學從此一蹶不振,直到52年才時來運轉。共產黨建政後,將北大
清華列為重中之重,與外地重點大學的差距越拉越大,造成現在兩校師資和招生
的絕對優勢。這些都說明了什麼?說明清華北大從來就離不開全國的支持,而沒
有中央政府重點支持的高校,發展都比較艱難。清華北大有現在的地位和設施,
靠北京市政府投資,行嗎?既然清華北大不是北京養的(養不起),既然清華北大
占用了那麼多納稅人的貢獻,就應該公攬全國英才,小小的北京市哪有理由要占
1/6的名額?清華北大建在北京,那又要怎樣?中央政府也建在北京,就能要求
北京人在中央政治局占1/6名額嗎?那樣的話中國肯定亡國!

有人說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等,也是教育部高校,招
本地學生更多。在北京的部委高校多,卻招那麼多北京人,其他省的名額那麼少,
他們還能去哪裡?

且不說當地政府對這些高校的投資各占多大比例,你也不看看國家對清華北大和
其他大學投資的懸殊。既屬國家的教育資源,理當在全國範圍公平分配,完全做
得到的事吧。讓江蘇人拿南京大學的名額,讓湖北人拿武漢大學的名額,讓浙江
人拿浙江大學的名額,跟清華北大換,江蘇湖北浙江肯定都願意,北京人有理由
反對嗎?你成績不如別人,本不該進清華北大,去其他這幾所大學會委屈你嗎?
北京可以自願放棄外地的名額,佩得上清華北大的外地學生還是願意去北京的。
不是因為外地人喜歡北京,是因為北京的建設花了全國納稅人的錢,全國人都有
理由從自己的貢獻中得到回報,他們都在乎投在北京的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看不
慣自己的那一份被北京人無償占有。自49年來,北京從國家獲得的資金已多得無
法計算了,如果這些錢留在各個省建設自己的家園,其他省的狀況不會比北京差
多少,也不會有多少人在乎北京的。“有貢獻無回報”的現狀尚未改變,怪不得
大家要反對。

北京市的很多部委高校,主要也是由中央投資支持,要不北京哪來那麼多‘211
工程高校’?北京市政府對高等教育投資不少,可大部份投資都給了北京市屬高
校,如北京工業大學,首都醫科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甚至北京聯合大學。否則
北京工業大學這樣一所在北京不入流的大學,憑什麼進‘211’?北京學生都去
這幾所北京市重點投資的高校,分數再低,全國人民也沒多大意見。可北京人的
成績明明比外地學生低上百分,也搶着進中央政府重點投資的高校,享受好的教
學條件,誰會答應?

有人拿美國的州立大學來作幌子,說什麼州立大學也多招本地學生,中國也該如
此。在美國,只有法盲才這麼說!凡看過美國大學招生手冊的人,應該注意到了,
不論公立私立大學,在最末總會出現Equity之類的詞彙,強調本校招生時對種族,
性別,年齡,殘疾,家庭背景各異的學生一視同仁。為什麼美國大學都寫這段話?
怕有歧視的嫌疑,萬一惹上大官司,會把家底賠光!如果有人請律師,找統計學
專家查出某大學的招生結果與學生的種族和家庭背景有直接的因果聯繫,招生歧
視的證據成立,大學就會因為搞歧視而被迫向受害學生賠償。美國律師收入高,
可不是白拿錢的。

美國州立大學不搞地方歧視,對各地學生有同樣的錄取標準,為什麼本州學生多
呢?原因是,州立大學由本州政府資助,錢來自於本州納稅人,所以本州學生如
果被錄取(這是前提),可以減免學費。而去外州上大學,由於不給當地納稅,就
不會獲得這種優惠。想省錢的,在本地讀州立大學;願意多掏錢的,可以去外地
上學,仍然與當地學生有同等錄取機會。由於這個經濟槓桿的作用,才使得州立
大學的本地學生多,美國大學根本就不會對本地學生降低錄取標準!如此,本地
居民確實享受經濟上的優惠,而各地來的學生在錄取時有平等機會。納稅人陶錢
養活州政府,可沒有權力要求州政府去歧視外地的美國人,因為美國憲法不是擺
看的。這樣既保證了美國公民人權平等,又實現了誰出錢誰受益的成本效益原則,
公平合理。至少在大學招生這方面,不得不佩服美國的民主法制和經濟原則。中
國早已經實行高學費上大學了,就業也是雙向選擇了,用經濟槓桿來調節本地和
非本地學生比例,是行得通的。沒必要繼續用戶口這種原始低效,很不人道的辦
法了。誰有才能,不管哪裡人,就該上最好的大學,借錢也要讀;外地學生,如
果能低學費上本地最好的大學,不會傾家蕩產去北京上學的(除非被更好的大學
錄取)。

在清華北大和其他部委高校,計算機,電子,自動化,金融,臨床醫學,等等熱
門專業,招收北京學生的比例都非常高。而象核物理,核工程,地質,等等冷門
專業,卻願意多招外地學生。難道北京培養的“高素質”學生,不適合學習國家
非常需要的專業,不適宜在國防部門就業?把這個重任交給“高分低能”的外地
學生,中國的國家安全不會受影響嗎?如果說這還不是赤裸裸的歧視,那只能說
“司馬昭之心”了。

現在,每年有3%的北京考生有機會被清華北大錄取,有約一半的北京考生被重點
院校錄取。如果考生人數多的省份也有這麼高的比例,那將是驚人的錄取名額。
有什麼不合理嗎?可我們都在中國,受同樣的法律保護,都對國家有貢獻,應當
機會均等,有相近的比例。如果說不合理,那就是說,相對于于全國的水平,北
京占有的比例不合理。不合理為什麼能存在,那是因為全國很多省的人民犧牲了
自己的利益,才維持了北京的高錄取比例。很多省的高等教育不發達,與這種分
配不公有關,也就是說北京市民作為事實上的受益者,應該對此承擔道義責任,
不應該想方設法維持這種不道德的既得利益。

按某些北京人的邏輯,北京搞素質教育,分數低但素質高,多錄取是應該的。說
北京的學生素質高,也不先看看清華北大的教授都從哪裡來的,北京出了幾個可
稱民族脊梁的人物?說那種話的人連因果邏輯都沒搞清楚,如果這代表北京素質
教育的水平,北京就比教育相對發達的省差太多了。如果全國每個省都有3%的考
生有機會被清華北大錄取,有一半考生能上重點大學,那全國各地的中學教師就
不必把高考看太重,會馬上鼓勵自己的學生去學畫畫,學唱歌,學跳舞,學下棋,
學寫小說,學吹牛……這樣,不僅學生能說會道,在社會上混得開,而且照樣
輕鬆上大學。任何稍有條件的中學,既能有素質教育的豐碩成果,又能向外界炫
耀“不搞應試教育也能全班上清華北大”,師生皆大歡喜!全國實現了素質教育,
中國就能很快趕上美國了。這是大好事,可誰出錢養活去這麼多大學,總不能讓
北京納稅人來承擔其他省的支出吧,那樣太不人道。既然不能給其他省那麼多錄
取機會,既然其他省的學生分數低就考不上大學,就算搞好素質教育,就算比北
京學生能說會道,就算比北京學生素質高,會有用嗎?反過來,把清華北大在北
京的錄取名額降到1/30,北京學生還有幾個能考上這兩校?把北京的重點大學錄
取名額減一半,北京的中學還有閒心搞素質教育嗎?只怕北京學生,老師和家長,
哭爹叫娘都來不及吧。有什麼好哭的,沒見過世面,全國各省不都如此嗎?

全國統一高考,統一閱卷,統一錄取,都以高考成績為標準,高分退檔要有正當
理由,這麼強調全國統一和分數,不就為了全國公平嘛!北京人對內仍然按分錄
取,分越高的上越好的大學和專業,對外怎麼成了分數低的應該先上大學。由此
可見,衡量北京學生和非北京學生,實際上採用了雙重標準。其他省的學生憑高
考成績上大學,不看是否能說回道。北京的學生應該上大學,因為他們接受素質
教育,社會活動能力強,所以高考分數比外地低100分可以不考慮。我看,連西
方的人權組織在搞雙重標準時,也沒這麼厚的臉皮。北京市的教育條件,與南京,
武漢,長沙,成都,杭州的差距,有中國與美國的差距大嗎?說農村學生知識面
有限看起來有理,難道這些外地大城市的學生也沒摸過電腦,沒上過網,沒跟外
國人說過話嗎?這些城市的學生素質(按北京的標準)再高,也要憑高考成績上大
學,憑什麼他們上好大學也要比北京學生高五六十分。這些地方有不少學生每天
玩都能考600分,憑什麼他們不能像北京學生一樣輕鬆上清華北大?

如果說大學招生不應該只看高考成績,還要看綜合素質,那也要把衡量素質的標
准明明白白亮出來啊!錄取要公開,是不是原則?這樣,不僅北京招生可以看學
生的素質,其他省招生也可以看素質啊。全國各地都進步了,中國才能大進步。
比誰看的書多,全國的考生都會為上好大學把書店搬回家的。比誰會唱歌跳舞,
全國的考生都願去歌舞廳使勁練的。比誰回吹牛,全國的考生都會從早到晚磨嘴
皮子的。比誰見識廣,全國的考生都會整天上網閒逛去見識世界各地。比誰的社
會活動能力強,全國的考生都會到處去混,專學拉關係走後們的。如果真的不比
考試成績,全國考生都會三呼萬歲的!不管比什麼,只要敢在全國公開標準,全
國的考生都不怕比不過北京的。這麼容易的試卷,北京學生都只考四五百分,還
有什麼要怕的,還有什麼理由不自信?只要外地學生還有升學壓力帶來的拼勁,
北京學生無論如何是比不過的,不管考什麼試卷,不管比哪種素質,只要是高考
錄取的標準,只要是全國統一的標準!

這個問題,只要還沒有妥善解決,就要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不光要在這裡
講,還有向全國各地的人民大力宣傳,因為這關繫到中國億萬納稅人的權利,億
萬家庭子女的未來,還有多少比這影響更廣更遠的事?中國的法律規定公民有平
等機會接受教育,這是中國公民的基本權利。西方說中國人民沒有人權,我們的
政府卻堅持在教育機會上執行歧視性政策,波及全中國,恰好給西方人權組織提
供了口實,難道不是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