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zhoulang:清華教授大戰房地產商的後果
送交者: zhoulang 2006年11月13日17:29:2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看看房地產商與清華教授的較量,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中國房地產需要學習的心態和理性的批評

現在的房地產行業已經成了社會上的眾矢之的,隨時可以受到任何人的調侃和批判,電影導演通過電影把開發商塑造成反面形象來調侃,學者和專家通過他們的講話和文章來批判。對此,我都是有心理準備的。但在這次“前衛建築論壇”上,周榕對房地產行業的批判讓我有點措手不及。

  當時,我正準備在別人不注意的時候離開論壇趕去參加另一個會議,正好聽到周榕發言了。他先說他們清華建築學院要開一個培訓班,他認為現在的房地產界沒有文化,沒有思想,只有“術”,他開的培訓班名字就叫“城市思想家”培訓班,主要給中國的房地產發展商教一些文化和思想。我乍一聽,這不是周榕自己給自己打廣告嗎?但我一看,現場的房地產發展商也不多,坐在我對面的是青島的開發商王若雄老先生,他幹了一輩子房地產,頭髮都干白了。我想,我們這批房地產發展商從自己的經歷、背景、見識來說,和從哈佛回來的周榕相比,實幹的東西可能多一些,但在文化和思想上真是缺乏,的確需要向周榕學文化、學思想,畢竟“三人行必有我師”嘛。

  其實在我們身邊的許多人,在他們身上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東西。一個人只要進入好的學習狀態,就總會覺得自己的知識和見識越來越少,自己不懂得的事情越來越多,就要不斷地學習。而那些自認為已經掌握了足夠的知識和文化,處處要給別人當老師,要教訓別人,認為自己已經是無所不知的,這其實不是一種好的學習狀態。我時刻提醒自己千萬不要進入這種不好的學習狀態,這種狀態是吸收不了任何知識和思想的。

  周榕教授接着列舉了房地產發展商的幾大罪狀:“中國城市變成魔鬼出沒之地是房地產商價值觀腐蝕的結果,我們作為社會的良知能允許這樣的現象發生嗎?……一個缺乏自我批判意識的房地產群體怎麼能發展呢?怎麼能清晰地為自己導航呢?”

  最後,周榕教授給中國300多萬房地產發展商從業人員下的結論是:“在價值觀上宣傳拜金主義,追求享樂主義;在社會價值上與人民為敵;在文化觀上是極其孱弱的,對時代文化沒有足夠的自信,只能用傳統的面具來偽飾自己,這是一種極其腐朽沒落的文化。”

  聽完周榕的講話,我感覺他對房地產的評價太極端了,也太負面了,他看到的都是比較陰暗的一面。但是任何人的講話哪怕只有一句話,一個字,只要能夠啟發我們的思想,讓我們的行業反思並改進的話,這句話和這個字都是有價值的。為此,我不想對周榕教授的觀點和他所下的結論針鋒相對,並逐條的進行回應,只想藉此反省一下我們房地產行業在建築上的一些不足:

  一、新建小區大量的圍牆的確造成了許多不良影響。
  影響到了城市的交通,使本來擁擠的交通變得更為擁擠不堪。也影響了這個社區的人們與城市大眾的交流和溝通,只有不同的人群之間能夠暢通的溝通才能帶給社會的和諧,消除相互之間的隔閡和誤解。同時這樣眾多的圍牆也影響到了人們的心理,尤其是我們下一代的心理,認為住在高牆、保安保護着的“高尚社區”中的人物是與外界其他人不同的,很容易造成一種不平等的心理,與未來人人平等的社會背道而馳。有人會認為在小區內設立圍牆是安全的措施,但從有關資料上看到,從國內外各大城市犯罪率的統計發現:越是有圍牆的社區,犯罪率越高,開放的社區在公眾和城市市民的監督下,反而是安全的。

  所以,拆除封建大院式的圍牆讓城市自由地暢通起來,需要發展商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社會各界的認可。這樣就避免出現像周榕講的“與人民為敵”的一批人、一個社區和一個階層。

  二、在價值觀上,房地產發展商也的確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在十年前,中國房地產發展之初,開發商為了追求豪華、奢侈,用意大利的石頭、法國的家具做裝飾;現在已經發展到個別的房地產發展商一定要用西班牙的草坪、智利的樹木,把這樹、草坪飄洋過海運過來,因為水土不服,很難成活,開發商就請園藝師給這樹“打吊針”,導致樹木比人還精貴;更有房地產發展商把整個大樓都貼上金箔……。昨天,我在北京的CBD走,看到一些房地產商的廣告,有叫鉑宮(白宮)的,有叫國匯(國會)大廈的,有叫朝庭(朝廷)的……。這雖然不是普遍的現象,但也出現了這樣一些不好的苗頭,這些苗頭也正是周榕教授所說的“拜金主義和追求腐朽的生活方式”的表現。同時,在一些城市建設中也是追求大廣場,寬馬路,移植上百年的古樹,等等,這些都造成了很大的浪費。只有現代的、進步的價值觀在我們的建築中體現了,我們這個行業和社會才進步。否則,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任何追求拜金主義和腐朽生活方式的社會都是不會有任何進步的,只能倒退。

  三、在建築文化和藝術的追求上,房地產行業的確存在着許多的問題:“只能用傳統的面具來偽飾自己”。
  開發商是商人,房地產又是一個年輕的行業。這些商人的出生和他們的經歷對建築文化和藝術的理解也比較少,有些中國的開發商幾年前還是施工單位的工頭。但在這方面可以起更重要作用的不是房地產開發商而是建築師,包括一些建築評論家對惡俗建築文化的批判。今天中國城市中有不少的建築是周老師所在的大學培養出來的建築師完成的,如果我們把目前中國房地產房價上漲過快這些責任一股腦讓周老師所在的學校承擔,是沒有道理的,是冤枉了周老師。但把中國的城市建成什麼樣子,建得好不好,清華大學的建築學院有責任,也有足夠的影響力。在這方面的影響力要比中國的房地產商大得多。所以,建築師、開發商、建築評論家應該團結一致,互相學習,有共同追求的目標,才能改變目前惡俗建築文化的現狀。而完全把開發商放在被批判的審判台上,一是不公平的,二來也不會對當代建築文化和藝術的追求起到任何好的作用,只能製造出更多的不團結和不和諧。在我們當前大規模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建築評論的聲音也非常少,像周老師這樣的優秀人才在忙於做各種“思想者”培訓班和批判房地產商的同時,也多為現代城市的建築發表一些理性的評論和批評,我想一定會對地產界有正面影響。

  四、“中國的城市變成了魔鬼出沒的地方,是開發商錯誤價值觀的結果”。
  首先周老師太誇大了房地產發展商的作用,說部分房地產商迎合了這種錯誤的拜金價值觀可能更客觀一些。但當一個城市、一個社會只追求物質財富,只追求金錢,把物質財富和金錢作為成功的唯一標準,沒有信仰、沒有精神追求的話,這個社會和城市一定會變得非常可怕。我們試想一下,如果這個城市沒有愛、沒有誠實、沒有同情、沒有了尊重、沒有了團結,那不管這個城市的建築是如何的奢華,它都會是魔鬼出沒之城。為了防止出現這種可怕現象,就需要物質和精神的平衡發展,從自己做起,團結別人,尊重別人,在建設物質建築的同時也建設我們共同擁有的精神建築。

[匿名] 學生的控訴

2006-11-10 14:39:10
我是一名普通的學生。也沒有惡意。我只是想說,我們經過高考,奮鬥,交了學費,從老家來上學,為的是學習先進的可以立命安身強國富民的知識和方法。而在周榕老師課上,他用大量時間陳述自己前一晚去看“他們家ZYL超女“的演唱會,和張姑娘吃晚飯,將她帶到清華來拍照,給她打越洋長途等。連講建築理論都要把張列為他的例子讓我們學習。我很是困惑。我知識也許沒有周老師多,也沒出過國在哈佛鍍過金,但是起碼的理性與師德我還是懂得。也明白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周老師占用我們的寶貴時間,大侃女色,我們實在不解。他還經常誣衊其他令人尊敬的老教授、和他同一輩的老師。一個自己長者,同仁,學生都不尊重的人,卻一味推崇惡俗文化,流行女星。不為國家、城市建設寫文章做研究,寫了上百篇文章給zly,在網上宣傳,拉選票都拉到清華建築學院這種理性而令人尊敬的學府了。我們很多學生都看不過去。但因為式微,沒有抗議的機會。周老師還不務正業,出席各種活動走穴,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評論這評論那。我們的院長朱老師和其他的教授都是治學嚴謹的,說話有分量的。而本來我們剛進清華,覺得周老師口若懸河,也是很感興趣想去上他的課尊重他的。但是他的口碑很差,作風不檢點(大家都知道)上課亂侃,實在是讓我們學生無法尊重他。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呼籲,勇敢的呼籲,反應這位老師的問題。而不是盲目的聽他譁眾取寵的叫嚷。否則社會和學校真的是浮躁的讓人失望了。

[匿名] 都在玩老百姓

2006-11-10 12:55:48
周老師喊,打狼,打狼,潘也喊打狼,打狼,誰是狼啊?哈哈


[匿名] 周狼你站出來啊?

2006-11-10 17:47:18
周狼,如果你在網上,看看自己是如何自決於學生的!
我們都是普通學生,都看到你侮辱你碩士導師的信,都看到你給漂亮女生打高分的行為,都看到你與女生公開調情親熱的火辣鏡頭,都看到你為了超女不惜浪費我們寶貴學習時間的教學,你敢否定嗎?你敢站出來說:我沒有做嗎?這些都是上百名學生看到的事實!你真是個小人,多謝潘總給了我們普通學生一個揭露真相的平台!

[匿名] 哈哈

2006-11-11 04:04:52
老潘,你怎麼和這麼一個混蛋老師對上了,還是你的槍手在抹黑啊,^_^


 
[匿名] 名言

2006-11-11 06:05:02
高尚者最卑鄙,卑鄙者最高尚。
有多少卑鄙的事情是在高尚的外衣中策劃的;
又有多少高尚的事情是由地位低下的人無意中完成的。
這兒就是高尚者的天堂,
卑鄙行為的工廠。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楊振寧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2005: 現代中國: 誰是我們文化的道德領袖?
2004: 美國大學趣事之風月談
2003: “校園政治”的各種腐敗與權術預演
2003: 關於中國的院士
2002: 理科樓群,北大人心中的痛
2002: 對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