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社會學大有可為——訪馬戎教授
送交者: 社會 2002年10月16日16:42:3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社會學大有可為——訪馬戎教授


在教育部“2001年度國家重點學科”評選中,北京大學社會學再次當選。多年來,北大
社會學在國內社會學界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在國際社會學界也贏得了一定的聲譽。那麼
,北大社會學何以能夠取得學界同仁的一致尊重?北大社會學的學術梯隊建設如何?學
科發展的長遠目標又是什麼?在北大社會學系即將迎來重建二十周年系慶的時候,記者
就這些問題走訪了社會學系主任馬戎教授。

廣闊的研究範圍 一流的學術水準

北大社會學擁有一連串的“第一”和許多的輝煌:她是我國最早恢復建立的社會學
學科點之一,1985年被批准為全國第一個社會學博士點,1988年又設立了全國第一個文
科博士後流動站,同年被批准為第一批國家重點學科。2000年社會學系與社會學人類學
研究所打通,並在系所隊伍基礎上建立了北京大學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同年被教育部
批准為高等院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1年社會學系社會學與人類學兩個學科
點同時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

社會學的學科研究範圍之寬,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一個一流的社會學系,一
定也擁有廣闊的研究範圍。據馬戎教授介紹,在費孝通、雷潔瓊、袁方等老一輩社會學
家的帶領下,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北大已經形成了國內高校中門類最為齊全的社會學學
科體系。其研究範圍目前已涉及社會學理論、社會學方法、城鄉社會結構與社會分化 、
城鄉社區發展、人口問題、勞動問題、老年問題、城鄉家庭變遷、社會流動與分層、 企
業組織、社會組織、民族問題、婦女問題、社會現代化、生活質量、環境問題 、社會政
策、社會福利制度、社會保障與社會工作教育等。

北大社會學的學科觸角在全面展開的同時,更注重有重點地發展,突出自己的優勢
。目前,北大社會學形成了四個重點研究領域,並且較之國內其他高校社會學已經形成
了各自的特色。這四個領域是:

l、社會學理論:這一方向注重對國內外社會學理論的多層次和全方位的系統化研究,關
注和追蹤國際社會學理論的最新成果,並且努力把理論與現實社會中重大實際問題的分
析緊密集合起來。

2、社會學研究方法:北大社會學一向注重社會學方法的研究,並將從社會學方法的角度
在實地研究中取得的經驗與國外最新的研究方法相結合,在高級統計分析、個案研究方
法、口述史方法研究、社區研究方法、生命周期研究和女權主義方法論等方面都取得了
一些有意義的成果。

3、應用社會學:北大社會學緊密結合中國社會發展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在這一方向已經
形成了一個內涵豐富的體系。就分支學科而言,就已包括經濟社會學、政治社會學、法
律社會學、農村社會學、城市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發展社會學、人口社會學、家庭社
會學、社會人類學、民族社會學、教育社會、社會心理學、文化研究、媒體研究等。

4、社會保障:這一方向又包括社會保障、社會政策和社會工作三個子方向。在社會保障
方面立足中國國情,研究中國城鄉社會保障體制改革與重構的方向和基本架構;社會政
策則涉及到我國老人政策、殘疾人政策、反貧困、衛生政策及農民工等問題,並對國外
相關政策進行評析;社會工作將社會服務、社會支持網絡、社區建設和社會保障聯繫起
來,努力開創一條建構中國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服務體系的新思路。

相對於國內其他高校社會學,北大社會學在這四個領域都具有明顯的優勢。以社會
學理論為例,北大社會學在這方面的研究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幾乎囊括了歐美社會學理
論的所有大師,並且幾乎涉及了他們理論的所有方面。加上北大社會學在方法論上在國
內也是一流的,這兩者的結合造就了社會學理論與方法方面的堅實基礎和寬闊視野。這
是國內其他高校社會學所無法比擬的。

北大社會學自建立以來一直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的方針。“在國內高校中,只有北
大社會學長期地擁有一個系,還有一個所,加上費先生的親自指導。這樣無論在基礎的
課程和教學方面,還是在應用性科研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馬戎教授向記者介紹
道。這些年來,北大社會學承擔了眾多課題,並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果,獲得了許多
獎項。據介紹,北大社會學承擔國家“六五”、“七五”、“八五”與“九五”哲學與
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及國家教委文 科博士點基金的項目數十個,承擔
與國內外大學、科研機構、政府部門合作的科研項目數十個。目前在研的各類課題達近
30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各類項目就有十個。其中,雷潔瓊教授的《改革以來
中國農村婚姻家庭的新變化》獲國家社科基金優秀成果獎,馬戎教授的《西藏的人口與
社會》獲全國高校第二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社會學類一等獎,王漢生、王思斌教
授的“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果的變遷”。在2001年“北京大學文科論壇”中,王漢生教
授的論文被選中在論壇上講演。

北大社會學還形成了一套理論與方法並重、比較完整的課程體系。多年以來,北大
社會學系出版了不少像《社會研究方法教程》、《社會統計學》、《社會學概論》這樣
的經典教材。1996—2000年,該學科點就有19人被授予博士學位、65人被授予碩士學位
,向社會輸送了大批人才。他們尤其鼓勵本科生科研。現在,社會學系的學生每年都能
夠在“挑戰杯”中取得較好的名次。以研究“浙江村”現象出名的項飈就是其中的佼佼
者。

這些成績在國內社會學界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在國際上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樣
無疑體現了北大社會學一流的學術水平,以及國內的領先地位。

“這是全國高校中最堅實的陣容。”

一流的學術水平,離不開一流的人才,而學科的長遠發展,又離不開良好的梯隊建
設。馬戎教授這樣形容北大社會學的教學科研隊伍:“這是全國高校中最堅實的陣容。”

“相比國內其他高校的社會學系,北大可以說力量是最強的。” 馬戎教授自豪地說
,“我們的教師隊伍,無論是人數還是教師的素質應當說都是全國最棒的。”

馬戎教授介紹道,二十年以來,北大社會學已經基本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結合、國
內自己培養與國外留學歸國的相結合的學術梯隊。北大自己培養了一批教師,如今他們
已經成為北大社會學的骨幹,在教學科研上都已取得了不少成績,有些還成為該領域的
學術帶頭人。近幾年一批海外留學歸國的年輕博士也加入到了北大社會學的行列,並成
為隊伍中非常活躍的一部分。在這支隊伍中,有費孝通、雷潔瓊等老一代社會學家,他
們無論在教學還是科研各個方面都給予了不少指導,這是很重要的;這支隊伍中,也有
王思斌(社會保障)、楊善華(社會學理論)、王漢生(社會分層研究)、劉世定(應
用社會學)、郭志剛(社會學研究方法)等一批學術骨幹;同時這支隊伍中還有像張靜
(應用社會學)、佟新(應用社會學)、李康(社會學理論)等一批思想新銳的中青年
學者。二十年的建設,一支專業方向齊全、結構合理、具有相當國內和國際學術影響的
學科隊伍已經基本形成:全學科共有教學科研人員3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
講師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8位,其中國外獲得學位的8名。就是這樣一支一流的學
術隊伍,創造出了北大社會學輝煌的今天。

“從實求知”

可是,北大社會學何以能聚集其如此多的人才?營造良好的軟環境,這便是北大也
是北大社會學吸引人才的“法寶”。在打好北京大學這塊金字招牌的同時,北大社會學
還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在這兒研究社會學,你是全國性的視角。你可以到新疆、西
藏去做研究,你也可以到西南去做田野調查。在這兒甚至也是世界性的視角,你可以追
蹤國際社會學界的最新動態。”馬戎教授這樣說道,“在北大可以得到更多的機會與國
外學者進行交流與合作。更重要的是,北大社會學有它良好的學術氛圍和調查研究的傳
統,學者都願意來。”要留住人才,這門學科就得有她自身的魅力。

優良的傳統,是一門學科的真實底蘊所在,是“兼容並包”、像珠蚌生成珍珠一樣
一點一點積澱下來的寶貴財富。北京大學素有優良的社會學傳統,而“北大社會學系繼
承了當年北大、燕京、清華三校社會學系的傳統。” 所以即使由於歷史的原因,社會學
在中國曾被迫中斷了30餘年之後,社會學也能夠在北大迅速恢復,成為熠熠生輝的一粒
明珠。

多年來,北大社會學系的師生秉承三校社會學系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足跡幾乎踏
遍全中國,並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和研究成果。從雪域高原的藏民的氈房中到大西
南少數民族同胞的村寨里,從北京西郊的“浙江村”到蘇南的小城鎮都留下了北大社會
學系師生們的身影。

馬戎教授這樣向記者闡述了調查研究的重要意義:“因為社會學是研究社會的發展
規律、研究社會變遷的,她不是簡單的描述現象,她需要解釋其後面的規律。因此她是
有理論的,而這些理論一定要來自實踐。社會學是一門發源於西方的學科,她的很多核
心概念、基本理論、思路和邏輯都是源於西方的社會。而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自有她
的一套文化傳統,至今依然影響中國人的思考方式和行為規範,所以中國社會自有她的
運行規則。西方社會學的那一套概念和理論在何種程度上能適用,是否符合中國國情,
能否說明中國社會的變化一定要經過調查和研究,要經過實踐來證明。費先生有一句話
‘從實求知’ 就是這個道理。”一代偉人毛澤東曾有這樣的一句論斷:“沒有調查就沒
有發言權。”北大社會學就是以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依靠調查研究努力將社會學
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為中國社會學在國際學界贏得“發言權”的。

“中國社會為中國社會學家提供了最好的研究對象”

就如馬戎教授前面所說的,北大社會學“是全國性的視角,甚至也是世界性的視角
”。北大社會學總是把她的發展放在最寬廣的視野中去考慮。一方面,北大社會學立足
於中國。馬戎教授指出:“我們就是要踏踏實實、腳踏實地地做社會調查,講清楚中國
發生的事情,講清楚中國發生的事情背後的規律性。”馬戎教授向記者作了這樣一個分
析: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社會是一個在過去的幾十年經歷了天翻地覆變化的國
家,許多原有的傳統必然要受到衝擊,很多事物發生斷裂,又受到外來文化的巨大衝擊
,所以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社會變化和文化變化的實驗場。而且中國不是個小國家
,任何變遷都是十二億人的大變遷。在這樣的大變遷中,社會學家其實是可以大有作為
的。所以這樣一個處於歷史變遷中的中國社會為中國社會學家提供了最好的研究對象。

另一方面,北大社會學又把目光投向了世界,追蹤國外社會學的最新動態,努力縮
小與國際一流學術水平的差距。馬戎教授說,我們有着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北大已經
和國外100多所大學建立了教學科研的合作關係。每年我們都會派出老師參加國際性的會
議和到國外進修。北大社會學還承擔了大量的國際交流合作項目,圍繞着當代中國社會
學、社會工作、人類學和人口學的前沿問題展開深入研究,發表了不少在國內外有影響
的研究成果。

馬戎教授這樣認為:“中國是一個擁有十二億人口的國家,占世界人口的22%。 我
們把在中國獲得的規律和其他國家對比,就可以逐漸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提出一個
更廣的地域和文化涵蓋面的社會學理論。”

總之,北大社會學就是要立足於中國國情,注重現實問題與學術問題相結合、理論
與實踐相結合,努力提高教學與科研水平,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努力縮小與國際一流大
學社會學系的差距。

“我們馬上就要慶祝北大社會學系恢復二十周年。” 馬戎教授最後總結說,“這二
十年我們無論在基礎課程、教材、梯隊建設、科研成果,還是在對外合作方面,都在穩
步地發展。”

隨着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各種社會問題、社會矛盾逐漸增多。中國社會對於社
會學的訴求逐漸地凸現出來。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李鐵映同志在“慶祝社會學恢復
重建20周年”大會上所指出的一樣:“社會學大有可為”。在未來的發展中,北大社會
學還將遇到不少的困難。但是,北大社會學將努力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為建設
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提供自己的智力支持。“面對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問題
,需要社會學去解決,找到一條良性發展的道路。社會學在研究社會問題、調節社會矛
盾、分析社會變化方面對於中國社會都是有着巨大的意義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