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aa88:什麼樣的國人反中華文化?
送交者: aa88 2008年12月12日10:52:0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若干年前,在某國家就一種“抗癌藥”發生一場激烈的爭論, 關於是否把該藥列入國家全民保險的範圍。支持方提出數據認為該藥有效,反對方反駁這樣的證據,認為該藥並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其有效性。當公眾感到困惑不解,不知哪方有理事時,媒體披露了一個發現:幾乎所有支持方不外乎是製藥廠家,醫藥公司,和廠家資助的一些私人研究機構。公眾恍然大悟,在堂而皇之的醫學和保健爭論的幕後,是赤露露的利益較量。於是,這場紛爭就停止了,交由政府當局採取明智的決定。 看問題一個策略是,要多側面看,往往是一個不引人注意的方面,才是事物的真面目。 標題中的問題,是關鍵。 大致上有這麼幾類: 1。海外的失敗者,落魄者,憤世嫉俗者。 遭受歧視,事業無成,家庭破裂,必然產生消極反應,本應該反西方才對,因為他的苦難是在西方遭受的,是西方加給他的,但人在西方而反西方,他不敢,有顧忌。 2。文革成長的一代,大多沒有紮實的文化基礎,很多人從沒有讀過唐宋詩詞,不知古文觀止為何物,有些人連四大小說都沒有好好讀過。小聰明有的,到了海外,也許做出了些許成績,這種沒有文化根基的人,很象國內的暴發戶,很容易飄飄然,以攻擊民族文化來裝“洋鬼子”。 3。對西方文化一知半解者,對英文半通不通者,最容易陷入盲目的迷信。 基本上,不外乎這三類人。了解了這點,你們就會明白,這根本不是一個文化孰優孰劣的問題,而是海外國人的個人遭遇問題,是個人文化基礎問題,是個人的文化適應問題。 上面列舉了三類人,是否有其他類型,這裡不必浪費時間了,因為這三類絕對涵蓋了99%的反中華文化人士了。不過我要肯定指出,反文化群體絕對不包括什麼樣的人, 那就是:接受良好中華文化薰陶的,海外事業有成的,海外文化適應良好的,英文造詣高的,總之,這樣生活海外對生活對文化持積極態度的華人人士,這樣的人,是很少叫囂謾罵中華文化的。 補充一點,我上述的分析,可以解釋下面的事實: 1。反文化人士來自大陸的多,來自大陸以外華人的少; 2。著名華人成功人士反文化的少,楊振寧不反,李振道不反,李安不反,李遠哲不反, 等; 3。中國人反母語文化的多,亞洲其他鄰國反母語文化的少,日本人,韓國人反日本韓國創痛文化的絕少; 4。成功國家人士反文化的少,德國法國日本等,很少有反自身民族文化的。 什麼人反,什麼人不反,這是這個問題的一切。
0%(0)
0%(0)
  大頭娃娃和三聚精胺娃娃都擁護中華文化  /無內容 - 2012 12/15/08 (236)
  文革成長的一代.雖然文化基礎最差但最愛國  /無內容 - 北國冰川 12/14/08 (195)
  多是也越蠻和黎蠻!  /無內容 - 萬尊 12/14/08 (176)
  兩點認識: - 紅雪 12/13/08 (195)
  罵美國人的嫁給美國人,這就是今天中國人文化?  /無內容 - 野雲 12/13/08 (145)
    自吹只能使個人狹隘, 自我吹捧的民族也會變得狹隘  /無內容 - 國家 12/12/08 (197)
  井底之蛙的見識! 可以肯定你沒有見過真正的天  /無內容 - 國家 12/12/08 (213)
    講講你所見過的天吧。我孤陋寡聞。  /無內容 - aa88 12/12/08 (186)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罕見執法枉法:肖傳國官司考驗中國
2007: 中國留學生 神聖的搖錢樹
2005: 北大和教育部,我們該相信哪一個?
2005: 扯下中國院士的神秘面紗(二):欺世盜名
2004: 換個角度看教授老闆的“剝削”
2003: 交大科研落後的一種原因
2003: 墮落的中國文學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