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狡猾的中國孩子
送交者: 翟羽佳 2003年01月07日18:06:3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一外國人屢屢為一中國人所作弄。這個外國人便對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屍體進行了解剖,發現中國人的盲腸特別長。這位外國人恍然大悟說:“中國人狡猾,原來是肚裡的彎彎多的緣故。”

中國人是不是盲腸特別長,我不知道,但是中國人“肚裡的彎彎多”也是事實。幽默講:老師問一學生,2+2=?,學生不回答。老師提示說:“一個蘋果二分錢,兩個蘋果幾分錢? ”學生說:“給你五分錢。”老師直搖頭,學生就一個勁地往上加錢。老師一氣之下,教他站到教室外面。事後,同學說:“兩個蘋果不就是四分錢嗎!”這位同學說:“不,我已經給到七分錢了,還叫我站在外面。如果真得給他四分錢,還不叫我單腿獨立才怪呢!”

這看是一個笑話,其實倒讓我們深思。正是國人的普遍的狡猾心態,才使得很多問題十分複雜。

比如,1+1=?一年級的學生肯定說是2。如果要高年級的學生回答,肯定有很多人不敢回答。如果讓大學生回答,答案就可能更玄了。某公司招收員工,出了一道極為簡單數學題:9+ 1=?可絕大多數人應聘者都是回答不等於10,而且理由多多!而且僅有一人回答得大於失的人,回答的含含糊糊。原因就是我們群體文化心理在作怪。

有時候,狡猾很可能是一種謀略,但是謀略過了頭非但不是謀略,反而是大大的壞了壞了。當然,為人處世少不了少許的狡猾,但是一個社會如果時時處處靠狡猾行事,狡猾的個人心態也就成為群體的本能。一旦人人都把心眼用到不正經的地方,人際生存環境勢必艱難。

在我們日常交往中,一個說話直來直去便會被人視為大忌。一次,遇到一位多年沒有聯繫的同學。當我問及同學何處高就時?同學曲里拐彎說了一大堆,我也沒有搞清同學現在幹什麼?事後,問及其他同學,才知道:同學是一老闆。從那以後,一旦遇到類似這樣的“讓我猜猜你是誰”的事,儘管很不了解對方,我也只得說些含糊的話,並裝着很了解對方似的,惟恐怕對方感覺出來自己其實並不了解對方。

社會上一個人狡猾倒也無所謂,可怕的是大家都以狡猾為能事。在交往規則中,一個狡猾時,可能是損害大家利益的可惡行為,大家能起來共討之;一個群體一個社會,或以狡猾為能事,被懲罰的可能就是講實話、正直的本分人。一旦,社會老實人吃虧,狡猾人大撈好處,誰還會去做誠實的好孩子。一旦社會選擇了狡猾為生存規則,那樣的社會將讓人無所適從。 我的一個親戚曾經多次告訴我:“以前的人兩個心眼子就夠了,現在的人八個心眼子還不夠。”很多在中國生活久了的外國人也認為:在國外生活,一張臉也就夠了,而在中國則還需要一張或幾張備用的臉。一個人如此多心眼和臉孔,你說活得累不累。鞠萍姐姐在小品中說:“為什麼如此簡單的問題,你們大人想得如此複雜?!”

小時候看電影,日本皇軍老是稱我們:狡猾、狡猾的有!那時我以為,說國人狡猾,是羨慕國人聰明。後來才知道,狡猾是弱者表現,真正的強者是不會拿狡猾當成人生的生存哲學。一個一位被日本人一向視為狡猾中國用對內誠實的心態,日本人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每年的國民總產值當於中國的十倍,當然還沒有除去水分。而我們的國民中優秀分子卻還在那裡 村騙鄉鄉騙縣,一直騙到國務院 ,不僅“狡猾狡猾的有”,而且“狡猾狡猾得狠 ”。每當我回想起,電影裡中國老百姓的狡猾,我總想替大日本皇軍說句話:“誠實的,你們的不行;狡猾的,我們的不行。”

記得剛畢業的時候,剛買來的新自行車的鈴鐺被人擰走了。對此,我大講人心不古。一個同學從別人的自行車上擰下一個鈴鐺,安在了我車子上。並批評吃了虧不該吱聲,把所吃的虧轉給他人就是了。

小時侯聽人講:一群人吃餅,一人兩個就會剩一個,一個人一次拿三個吃肯定會招來眾人的反對。於是,大家爭向一次拿兩個吃,一個的人既想多吃又不想招眾人的反對,便採用第一次吃一個後,第二次吃兩個的辦法。結果,靠狡猾的手段,這個人比大家多吃一個。

其實,從長時間看,狡猾的人並不能到了大處。從短時間看,狡猾的人也不過比別人多吃一個餅罷了。國家、民族、社會、群體和個人也是如此。如果拿我們的狡猾跟人家的誠實比較一下,國人的狡猾不僅不足稱道,而且應該反思。

每個人都憎恨弄虛作假,而每個人又都在弄虛作假;每個人都憎恨狡猾不實,而每個人又都在狡猾不實;每個人都痛恨投機取巧,而每個人又都在投機取巧。這是國人的歷史和現實,而歷史和現實,總是不斷重複着,塑造着一個民族的性格。連晨說:“如果我們把社會比作容器的話,那麼人性就象水,在不同容器里,它就被塑造成不同模樣。”

狡猾既可能成為是弱者生存智慧,也可能成為弱者生存的大敵。一時的迫不得已使用狡猾是值得稱道的,如果事事時時靠狡猾生存,就成一個很無賴似的狡詐。一個民族如果一味靠狡猾生存的話,那麼她就可能染上毒品的癮君子。

狡猾可能在戰勝強敵的同時,也可能成了弱者作繭自縛的枷鎖。當狡猾的枷鎖牢牢地纏在脖子上時,我們也就會為我們自己的狡猾付出更多。中華民族如果不徹底放棄狡猾的為人狡猾的心態,樹立誠實信用的人際原則,中華民族就難以入圍世界優秀民族之林。

最後,我用魯迅先生的話作結:“救救孩子”。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中國高校現階段的躍升:投入最重要
2002: 《孔已己》出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