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我的MBA申請經歷-2001 (Oxford)
送交者: my1997 2003年02月12日00:17:0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留學考試和申請是一個很tough的過程,但是,不論自己的起點有多普通,只要自己不放棄, 沒有什麼能阻止你達到自己留學的目標,一般也就兩,三年時間。

回顧2年多的考試和申請過程,特別是為感謝前人的各種成功和失敗經驗文章所給予的鼓舞,刺激;留學追求過程的多樣性信息帶給我的支持;希望我自己由無錫輕工業學院(現在已經改名了)到牛津大學Said Business School(一個古老大學的年輕商學院(from 1996)的留學申請過程也能對有興趣留學和申請MBA的朋友們有些幫助。

根據我自己當時感興趣的問題,下面的內容儘量用數字表示。

個人背景:
GPA(>=3。5)(對在校生,應該爭取儘量好的GPA, OXFORD 的MBA ADMISSION 條件之一是 GPA >=3.5)
TOEFL:267(CAT,=633), TWE, 5.5
GMAT: 650,(85%) AWA, 4.0
WORK EXPERIENCE: 6 years, 3 years in JV(Fortune 100), 3 years in Consulting company( one of big 5) getting promotion, and salary increase are more convincible. Normally, you can get all of these in any big companies)

Accepted by: Said Business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www.sbs.ox.ac.uk
考試,申請過程:
考試是我最大的障礙。

我從小就不愛學英語,典型的一條腿走路,其它科都很好也沒能幫助我上到理想的大學(當然還有一些其它的偶然因素)。我幾乎只在考ABC時得過80幾分,初一,初二英語都曾=4.5,心想還是希望渺茫,等到知道成績再說吧,一直也沒開始寫申請材料。等待的過程里,我繼續上新東方的課,而且2001年1月的考試也報了名。看來要把TOEFL烤穿再說。偶爾聽一個中國牛校畢業的哥們說他也考得不好,今年不行明年再說,心裡舒展了點。12/28/2000打電話到美國查分,還好我有AE卡,一連串得數字輸入後,the most beautiful voice in my life appeared: your score is 267, TWE 5.5, structure 28. I almost lost my heart, it is far beyond my image. 作文5.5,而且作文方面的structure給了滿分。

申請一張American Express, or VISA,or MasterCard, 你如果也想到香港趕時間的話。後兩種卡在申請時更有用。

兩年內考四次TOEFL, 希望你不用。我幾乎是在通過考試來複習,把真的考試當成了模考。如果我重新準備的話,1)完整上完新東方的一期複習班,2)聽俞敏洪的TOEFL單詞磁帶,3)參照模板寫些作文,而且一定要自己修改,體會特別深。4)1月份考試,留出時間考第2次。最多兩次,應該達到自己滿意的分數。

考GMAT
Oct. 1999 590 AWA 3.0 68%
JULY 2000 650 AWA 4.0 85%
OCT. 2000 620 AWA 4.0 77%

第一次考GMAT,又是沒準備,聽說很難考的低過600,感覺和第一次TOEFL一樣,看到希望,但聽說,GMAT要看歷史成績,心想下次考好點。

第二次,上了個複習班,不是新東方,上課聽到的對我幫助不大,沒有規律性。自己花的時間的確多了,考試前沒覺得找到作VERBAL題的規律,但模擬考試有700多分。考完傻眼了,和自己的感覺差距挺大。想馬上重考,但8月有TOEFL。

第三次,自己又看了幾天書,看做過的題自己找不着新的知識點和興奮點。考的比第二次還差。果然應驗了好幾個網站上的說法,緊接着考試一般下降30分。 但我實在不想再考了,一是短時間覺得很難提高,二是申請2001年入學時間不夠,三,GMAT成績630入HARVARD還是有些人的。

如果重新考GMAT,我會1)上新東方的培訓班,我沒上過,但相信是培訓班中最有效的。2)應該準備半年就夠了。3)有真正的把握再考,我的教訓最深刻。雖然我花的起這個錢,但考不好的精神壓力太大,畢竟考試是需要一定的準備時間的。4)多次考的成績,學校只看最高分,這是幾乎所有學校的申請資料中說明的,考多次GMAT已經成了common practice, 這一點對已經考過一次的人來說可以放心。

我的經驗教訓:英語考試和學習,完全可以強化獲得。我考的不好,主要是每一次都不夠徹底和專心。每個人的基礎都不一樣,我認識去HARVARD讀書,北大畢業英語也不太好的人,也要準備2-3年的英語。TOEFL和GMAT考試的難度就象小馬過河,不象別人說的那麼難和容易。自己對自己的客觀評價應該最對。我考了這麼多次,的確感覺是很不好意思,也說明中學基礎很有幫助,基礎不好也最好不要拿考試當練習,畢竟踏踏實實地準備一年到一年半,考好TOEFL和GMAT還是正常的時間安排。如果我今年沒有被錄取,我相信再考多一次GMAT,應該能取得比TOEFL 好的結果。

在我今後的學習里,會防止任何的偏廢,建立對問題一次徹底解決的方法。認清楚自己的情況,希望通過碰運氣來成功,在我身上看來不太有效。

MBA 申請

我一共申請4個學校,其中一個學校資料不完整,未補。
Accepted by: Said Business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www.sbs.ox.ac.uk
Rejected b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West Ontario-Ivey
Uncompleted: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整個申請過程中最花時間的就是ESSAY,其他方面的體會與從別人文章中讀到的一樣。所以在這裡說點細節方面的問題。


我2000年12月開始準備申請資料,2001年1月寄走第一份申請, 2001年2月底寄走最後一份申請。前後3個月。

選擇學校

可以查看以下排名: www.businessweek.com B-SCHOOLS,www.usnews.com Education, 和www.ft.com career/Business Education. 其中對我最有幫助的是businessweek中的一系列Admissions Q&A, MBA Journals, 現在看來把這兩部分的內容讀完,你就可以明確申請的目標了。 而且文章中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哪些on-line Service/suggestion 會對你有幫助。我看過的象www.admissionsconsultants.com 中的免費評估就比較客觀。

如果你就認排名:最好的辦法是只申請HARVARD,STANFORD,WHARTON。而且要有不申請到這三所學校就不走的精神。我相信只要你的分數夠( TOEFL:630,GMAT:720,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水漲船高),背景可以的話,申請夠早(1st, 2nd rounding),一定能行,但就是個時間的問題。我如果在GMAT上在下多點工夫,申請早點(我今年只趕上了3rd rounding),應該還是有希望的,我不太懷疑這一點。另外,前兩所學校似乎對工作經驗不長的人感興趣,我的一個同事,工作兩年,他說自己的GMAT也不太高,700左右,今年被HBS錄取,似乎別人也有類似的說法。

學校比商學院的排名重要,除了上述3個學校,我就是聽了錢永強的說法:要讀“牛”校。他說原想申請Kellogg,但是別人問他,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是不是在西安?而且他問過一個在中國工作的Kellogg的外國人,那人也說中國沒什麼人知道Kellogg是Businessweek連續幾年排第2名的學校。錢永強最後去了Yale(排16,17名)。大學校可以提供MBA以外的教育,應該也不錯。我也就申請了OXFORD。(Kellogg 實在是個好學校,一個我很佩服的同事,美籍華人,就是在好幾所OFFER他的學校中選了KELLOGG)

如果你是“牛”人,將來的事業不太需要靠學校的名聲給什麼幫助(我覺得這才是最本質的,受教育只是幫助你成功的一個方面,如果一個離開學校幾年的人還以自己是某某學校/商學院畢業為最大的自豪,你說他能有多大成就?)你就可以從專業性的排名來考慮:比如哪所學校的Entrepreneur強。我申請OXFORD的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它所提倡的創業精神。 中國似乎也有這種自己有基礎的人了,聽說吳士宏當年也拿了個小學校的OFFER。而且克林頓就是GEORGETOWN大學畢業的,他的一個同班同學現在是菲律賓總統。小布什倒是YALE大學畢業,HARVARD的MBA,也不見他老往身上貼名校的標籤,而且他那麼差的語法,怎麼就是HARVARD,YALE畢業的?

申請學校的數量,4-5所就夠了。多了太累,自己的目標也就太不集中了。讀MBA最好有明確的目的性。

資料準備,申請時間儘量早,機會大一些。

提早向學校要申請資料,印刷資料一定要學校寄一份,因為就算你在網上申請,你的成績單,推薦信,可能還有其他要你簽名的資料也要寄。學校的申請資料又不要錢,而且看印刷的Brochure比download的方便。

提前準備好大學成績,很多商學院還要求大學提供成績單時填些表。

提交on-line申請表,用快遞寄其他資料,用信用卡付application fee(廣州,上海,北京都可以申請American Express,一般1-2個月可以拿到), 學校最快3-5天會收到你完整的申請。

一定要向學校確認你的申請資料是否被收到,我在OXFORD,HARVARD都遇到on-line申請丟失和混淆的問題。On-line申請時只能建立一個用戶。切記

Embark在線申請不好用,還是各個學校自己網站的on-line application 更容易。

推薦信很重要,最好請你熟悉的高級經理或老闆寫,因為他們能寫出你看不到的優點和缺點,推薦人寫好後最好再給你看一遍,你們討論達成共識最好,這也是不違規的。避免推薦信用手寫,應該打印好之後,請推薦人簽名。請一個推薦人寫多份推薦信時,可以請推薦人寫一份cover各學校要求的推薦信,然後再對各學校的評分表打勾就省事多了。我的一個國外的推薦人就是這麼做的。介紹給大家。

ESSAY

原以為就我覺得難,和其他朋友聊過知道,寫ESSAY對誰都難。

怎麼寫?可以參照網站的各種建議。用不用service,見仁見智,但現在很多服務網站都不完善。我曾經給在netbig.com 上做廣告的亞洲易網付了800RMB,希望能看到它說的“留學數據庫”,得到它20分鐘的免費建議,但是 I got nothing. 不知道它現在有沒有進步了。www.netbig.com, www.tigtag.com, www.tol24.com 都是些不錯的信息來源,但共同轉載的東西比較多。

繼續說ESSAY,只能自己寫,努力想自己unique 的地方,比如經歷,理想,所認識的人,你一定能找到只有你才寫得出得東西。而且確實要想通讀了MBA,將來要幹什麼,想通就寫順了。我將來希望建立自己的BUSINESS,成功後再去做進一步的東西。 ESSAY 一般不是一次能寫完的,開始內容寫多點,再請人提點意見,再修改。內容還是第一的,語法別出什麼錯就行了。
寫完ESSAY,有被掏空了的感覺。

OXFORD對我INTERVIEW了2次,需要準備,而且有超出準備範圍的問題。可能是OXFORD很強調Debate, 一個問題是:你覺得在中國的現有政治制度下,經濟還可以發展嗎?這是一位到過中國做訪問學者的OXFORD 教授的問題。還有,你上大學時上課是否需要debate?看來準備問題的範圍廣一些會有幫助。

總的體會是, 申請每一所學校的過程差不多,進入過程,申請HARVARD和別的學校也沒什麼區別。 踏踏實實申請,把最好的寫出來,分數高與不高都不能改變了,希望還是有的。我的GMAT 比Oxford的平均分(2000年667)也還要低一點的,看來其他方面也是很重要的。


拿到OFFER

怎麼高興也不過分。我先收到IVEY的REJECT letter, 是因為GMAT,而且沒attach Rocommendation letter, 因為學校說是Option, 看其他被錄取的人的經驗,還是應該有Rocommendation letter。我覺得有點遺憾,儘管IVEY也是Canada排名第一。

第二個收到了OXFORD 的OFFER, 我覺得好過IVEY的OFFER。

第三個HARVARD, REJECT,我倒不太奇怪,一是GMAT不高,二是3rd rounding.

這個OFFER真正讓我覺得收穫的是自己的進步。對自己哪些地方,哪些想法是對的,哪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有了清楚的判斷。我覺得自己比以前清醒了。

實際情況就是你又要上學了,而且花很大一筆錢。每個人都應該在申請時就計劃錢的問題。我沒有申請獎學金,因為幾乎沒找到我可以申請的獎學金,最後自己想辦法解決了。所以美國的學校更好些,可能得到獎學金和LOAN。

但是錢一定要有計劃,有人拿到很好學校的OFFER,沒有錢當年都可能去不了。但是我覺得有錢要去,沒錢想辦法第一年不能去,第二年也要去。從我自己的觀點看,OXFORD MBA 2000年的平均Salary 也有10萬USD。我了解一些在美國差點的MBA學校也可以拿9萬USD,當然也和每個人的原有工作經驗有關係。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外語設卡,教育災禍華夏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