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為牛頓“評”反
送交者: 塗建華 2003年03月08日18:15:5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為牛頓“評”反

  塗建華

  有關牛頓德行的文章,自牛頓成名就沒有停止過,但由於牛頓的名氣實在太
大,擁護他的人比揭他短的人要多得多,這樣公眾的牛頓總是英名蓋過罵名,成
為我們這個世界的驕傲。

  是呀,牛頓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地球人都知道。知道得更多的人,也不過
說他是個有缺點的偉人。科學家也是人嘛,如果一個人的成就足以改變一個世界
推出一個嶄新的時代,我們有理由吝嗇我們的寬容嗎?!

  但寬容畢竟是有限度的。很難想象,當事實足以把一個假冒的天使還原成魔
鬼,人們還會固守成見,“死不悔改”。如果說曾經的牛頓是那樣的毀譽參半、
受人爭議,那麼,隨着有關牛頓的新材料的解秘,重新認識牛頓,就不是你願不
願意的事了。而新的材料恰恰說明,曾經作為科學代名詞的牛頓,不僅是一位殘
暴色情狂、神經病患者和魔法師,還是一個無恥的學霸、我們今天所謂“學術腐
敗”的祖師爺。

  2002年,我據有關資料寫了一篇《大科學家的污點》,發表在遼寧的《當代
工人》第6期,其中有一節寫牛頓,叫《牛頓,蘋果落地的神話》,全節如下:
 
  “伊薩克·牛頓生於1642年聖誕節,他非常弱小,他母親後來誇張說他小到
可以裝進一夸脫的杯子。牛頓體弱多病,感到缺少家庭的溫暖,他脾氣暴躁,不
愛交際,當了一輩子的童男,後來又當了偉大的科學家。
  “一個科學家的靈感不是與生俱來的,牛頓思想成熟主要歸因於理性主義和
神秘主義的衝突。1665年夏季,嚴重的淋巴腺鼠疫席捲英國,正在大學讀書的牛
頓由學校遣散到家裡。在伍爾索普,牛頓在寧靜的莊園裡度過了一年半的時間,
並且由於蘋果落地的啟示發現了地心引力原理。
  “哲學家伏爾泰說,牛頓是在他的果園中看見蘋果墜地時引起他揣度物體墜
落的原因,並從而找到解決引力問題的線索的。但傳記作家邁克爾·懷特在1996
年出版的牛頓傳記《最後的巫師》中稱,蘋果落在頭上導致牛頓發現地心引力原
理的神話,是歷時250年的一項掩飾這位科學家陰謀的一部分。懷特說,牛頓不
僅是一位殘暴色情狂、神經病患者、還是一個魔法師,他之所以精心炮製蘋果落
地的神話,是為了掩飾他對巫術的迷戀,而在當時對巫術的迷戀會使他遭致絞刑
的懲罰。當時,英國有關巫術的書要從歐洲大陸進口,它們價格昂貴,並且充斥
色情。牛頓沉緬於巫術和魔鬼研究,熱衷於從普通物質中煉出靈丹妙藥的化學實
驗,結果從鍊金術中獲得的啟示,激發了他的地心引力學說靈感。牛頓的出版經
紀人巴格是牛頓的侄女,有跡像表明她參與了牛頓蘋果落地神話的策劃。事實上
這是成功者的神來之筆,一如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作自由落體運動實驗和瓦特從
燒水壺的啟示發明了蒸汽機的故事一樣,美麗而不可靠。但這些故事使發明家聲
名遠播。牛頓的知名度因蘋果而火速上竄,而他對巫術和煉丹術這些十足的偽科
學的迷戀卻深藏幕後,鮮為人知。
  “牛頓的造假遠不止‘蘋果’一個。在寫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時,為
了使其理論更具說服力,他調整了關於聲速和二分點歲差的計算,修改了一些重
要數據,250年後,他篡改數據的事才被科學家發現並揭露出來。
  “牛頓成名後,當上英國皇家學會會長。此時他再度耍陰謀,使自己在與德
國哲學家萊尼茨爭奪微積分的發明權的鬥爭中取勝。1712年皇家學會發表的關於
微積分發明優先權的報告以不偏不倚的'科學家委員會'立場維護了牛頓的利益,
但對手萊布尼茨不知,這樣的報告其實就是牛頓起草的。”

  當時我所認識的牛頓,也就是科學家之外,加上“色情狂、神經病患者和魔
法師”三個頭銜,雖說他曾和萊尼茨爭奪微積分的發明權並藉權勢以取勝,但我
還不敢斷言他是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學霸”甚至“剽竊者”,我不知道牛頓耍
“學術腐敗”會達最近英國有關方面解秘出來的那個程度。

  2月25日,英國媒體驚曝秘聞,“萬有引力”理論最先不是牛頓發現的!

  原來,“萬有引力”理論最先的發現者是由羅伯特·胡克,他是英國歷史上
第一位職業科學家。牛津大學瓦德海蒙學院歷史學家亞蘭·切普曼教授稱,早在
1660年,胡克就提出了太陽系各行星間存在萬有引力的假設,並認為這些具有萬
有引力的行星大多是球形星體,他還做了一系列的實驗來證明地球重力的存在。

  切普曼教授稱,剛開始,胡克和牛頓都是科學界的同仁,關係並不很壞。但
隨着他們在光學和萬有引力問題上的一些學術爭執和優先權之爭,兩人的關係漸
漸惡化,最後從原來的君子之交變得見面都互不理睬。當牛頓有關萬有引力的重
要著作《自然科學的數學原理》在1687年先行出版、從而獲得科學界的一致肯定
後,胡克暴跳如雷,很顯然,發現萬有引力的榮耀已經全部歸於了牛頓,胡克此
前的辛苦和研究成果全都“白費”了。

  切普曼教授稱,當時胡克被忽略的情況,連牛頓最好的朋友、天文學家埃德
蒙·哈雷都看不下去了。他勸說牛頓公開承認胡克在萬有引力方面的研究成果,
但是哈雷的勸說遭到了牛頓的一口拒絕。牛頓的藉口是他認為胡克本人並不想追
求功名,因此他當然不好“強人所難”。從此,後世很少再有人懷疑牛頓發現萬
有引力的功臣地位,也再沒有幾人知道胡克在這個領域的傑出貢獻了。

  羅伯特·胡克在萬有引力方面的貢獻,就這樣被“消滅”了,而且封殺得那
麼徹底,連胡克惟一的一幅油畫肖像也沒放過。從牛頓獨享“萬有引力”理論發
現者的美名數百年的事實看,他差一點就做得神不知鬼不覺了。

  最近,學術界曝出不少醜聞,學術腐敗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上述有關牛頓
的材料則從歷史的角度說明,學術腐敗由來已久,它和社會上的其它腐敗現象一
樣,是不易根除的。只要這個世界上還存在爭名奪利,學術腐敗就不會絕跡。

  這就是今天學術醜聞此起彼伏的原因。

  英國歷史學家和科學家們已決定在胡克逝世300周年紀念日--3月3日--
在牛津大學舉行討論會,為胡克的科學成就徹底進行“平反”。

  當然,屆時給牛頓評評“反”,也很有必要。因為還醜陋的牛頓以本來面目,
或許能打破今天我們當中那些企圖藉歪門邪道以成為牛頓第二者的夢想。

  蒲伯曾經詩意地說:“自然界和自然規律隱藏在黑暗中:上帝說,讓牛頓出
生吧!於是一切都是光明。”看來,蒲伯或者上帝,他們總有一個說錯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黃穀陽命案之秘
2002: 英國幾間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