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丘成桐:今日我們在清華園重新燃燒起我國人對數學的熱情
送交者: sssa 2009年12月20日12:44:5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記者 周襄楠

“今日我們在清華園 重新燃燒起我國人對數學的熱情,讓我們忘記了名利的追求,忘記了人與人之間的糾紛,校與校間的競爭,國與國間的競爭。讓我們建立一個為學問而學問,一個熱 烈追求真和美的數學中心,也希望在中央和學校的支持下,在我們國內外朋友的幫助下,讓這個重新燃起的火光永恆不息,也讓我們一起在數學史上留下值得紀念的 痕跡。”“菲爾茲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以充滿激情的演講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師生。

記者(以下簡稱記):我拜讀了您近年來在國內發表的一些演講,發現您對高等教育、對人才培養的問題十分關注。數學系主任肖傑也說,您對人才培養的癮頭大得很。作為一位數學大師,為什麼對人才培養問題如此傾心?對中國大學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您近來有什麼新的思考?

丘成桐(以下簡稱丘):人才培養是一個國家的命脈。無論古今中外,國家的強盛都要靠人才,沒有人才無法成為一流大國。肖教授講我癮頭很大,這跟癮頭無關。 在美國,各領域的領軍人才很多,可他們最擔心的還是人才,年復一年不停討論的問題是怎樣培養更多的人才,怎樣讓人才更好地成長。這是美國強國的一個主要原 因。

  我從上世紀60年代到美國,至今已有40年了。我發現美國大學的數學系基本上討論的主要問題都是怎麼提拔年輕人,而且提拔的都是很年輕的人。他們認為 這關繫到整個學校的前途,也關繫到整個社會的前途。舉例來講,我們哈佛大學數學系基本上是全世界公認的最好的數學系,最近我們請了3位非常年輕的教授做終 身教授,3人的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這樣的例子在國外也少有。可我們認為提拔年輕人是我們最重要的做法,這使我們的數學系甚至整個美國的數學能夠始終不 停地生長生存。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世界上有這樣一個現象:很多重要的工作都是科學家在20多歲的時候做出來的,許多大物理學家、大數學家都是這樣。一般來講,一個數學家、一個科學家主 要的工作在40歲以前一定可以看出來,很多是30歲以前就看出來了。如果到40歲都看不出來的話,基本上他的前途就不太樂觀了。當然也有例外,但大部分一 流的科學家在40歲前,他們的成就已經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美國的大學之所以有活力,就是因為他們大量地提拔三四十歲的年輕教授。年輕教授的薪水有時候比資深教授還要高,有的高很多。我記得我28歲的時候薪水 基本上在整個數學系排名第三。美國的大學願意做這種事,因為他們認為年輕教授很重要。同時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美國的資深教授願意接受這個事實。他們願意承 認很多年輕學者所做的學問比他們這些年紀大的重要,即便年輕教授做得沒有他們好,他們也願意讓一些位置給年輕教授,從而讓他們能夠很好地成長。

  中國需要充分認識年輕人的重要性。要認真思考怎樣去尋找他們、培養他們、吸引他們。20多歲學問就做得很好的學者,我認為中國應該花很大功夫去請他們 回來。因為我們的學問是希望在中國做而不是在國外做。很多偉大的華人科學家拿了諾貝爾獎,都是在國外拿的,因為工作是在外邊做的。我總是希望在清華、在中 國本土做這些工作,在中國本土培養比在外邊成長更重要。

記:今年秋季清華開始啟動“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您親自指導清華學堂數學班的建設。您還出任了新掛牌的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請問您對清華數學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有怎樣的考慮和計劃?您認為應該怎樣推進年輕的拔尖人才快速成長?

  丘:清華有全國最好的學生。我們希望這批最好的高中生進入清華後,能夠好好地在本科階段培養他們。所以我們在本科成立了這個比較特殊的班級,教授他們扎紮實實的學問。

  首先要在本科階段培養一批最好的學生,讓他們能夠繼續努力下去。據我了解,中國某名校的數學系每年約有150多個學生畢業,但真正能夠繼續做純數學的不超過兩三個,從事跟數學有關的專業,如統計等,加起來也不過七八個,不超過10個,比例實在不高。

  哈佛大學數學系每年有20多個本科畢業生,百分之六七十都是繼續做學問的,很多已經成為國際上有名的大師,許多名校里的大教授都是哈佛的本科畢業生。 哈佛的博士生去年有12個畢業,其中10個繼續在名校里做教授或助理教授,比例是12:10。所以你可以看得出來,環境、學術思想都完全不一樣。我希望, 本科生培養要能夠讓他們真正學到一些東西,能夠在國際上有競爭的能力。

  研究生培養方面,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確實培養了幾個很好的博士(數學學科),可是30年來全國這麼多人口才培養了幾個,那是相差很遠、絕對不夠的。 因此也要重點培養研究生,讓他們儘快成長。成長起來的這些幼苗還要繼續培養,希望在清華這樣的名校里能夠保護他們,讓他們健康成長。只要能夠真正讓他們成 長,我想中國的數學很快就能上去。

  舉個例子來講,清華5年前請來了幾位法國教授,他們在這期間帶了六七個學生,帶了兩年,又送到法國去將近3年,5年後他們寫的論文就是世界一流的。這 表示清華的學生是絕對有能力的,現在的問題就是要好好帶領他們。要讓有學問的學者帶領他們,給予精心的培養。我們的學生其實都很用功,都很願意學,可是往 往不曉得怎麼去學,怎麼跟名師去走他的路。這批外國人很好,他們專心專意培養學生,學生很快就成長起來了。
記:您這次給學生演講的題目很有意思——“從清末與日本明治維新到二次大戰前後數學人才培養之比較”。為什麼選這個題目?通過演講您要表達什麼觀點?

  丘:在19世紀以前,日本數學跟中國是沒法比的,但近100年日本的數學比中國要好得多,培養了很多大師。為什麼100年內他們培養得這麼成功?我想 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術氣氛。日本從英國學習紳士的作風,就是要尊重對方。日本的學術界有他一定的作風,值得尊重。

  記:怎麼又聯繫到二戰了呢?

  丘:日本人在二戰的時候學問做得最好,這是很奇怪的事情。二戰後期日本可以說是民窮財盡,可就在20世紀40年代,卻產生了一大批偉大的數學家。在最窮的時候能夠發展出最好的數學,所以我想我們應當曉得,不要以為自己窮就什麼事也不能做。

  記:我知道您對中國高等教育歷史上的西南聯大時期很欣賞。

  丘:西南聯大當然是很有學術氣氛的一個地方,培養了不少人才。不過你要知道西南聯大跟東京大學的分別。西南聯大確實培養了一大批年輕人,可是很多人最後成才是在外國不是在本土。日本那一批是在日本做出來的第一流的工作,而且是劃時代的第一流的工作。

記:您的恩師陳省身先生曾在清華任教。您選擇把清華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是否跟陳先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清華即將迎來百年校慶,正在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您對清華的發展以及清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做法有何評價和建議?

  丘:我的老師陳省身是在清華成長的,也在清華任過教。當時中國幾個主要的數學大師都是在清華成長的,包括華羅庚先生、許寶騄先生,好幾個都是。清華的 傳統很重要,清華的學生也很踏實。我在國外碰到很多清華的學生,我覺得他們很不錯,態度很好。所以我想,既然清華能夠招收最好的學生,態度也不錯,學風也 不錯,希望能夠幫他們一些忙。畢竟中國要成為人才大國,只能夠在有人才的地方培養人才。

  記:數學班目前第一屆有16人,第二屆有14人,如果比較理想的話,您希望將來真正以數學為終身職業的學生比例能達到多少?

  丘:哈佛數學系每屆的本科生有20多個,其中一半以上是出類拔萃的,有幾個學生的論文可以達到在世界一流雜誌發表文章的水平。清華能不能夠做成,第一 步我們先看看,希望能夠做成。這跟指導的教授有關,所以我們請了一大批好的教授,也希望從海外請一批人來幫忙,希望很快能夠達到這個水平。

學生記者:您覺得學生在教學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您對清華的學生有什麼期待和寄語?

  丘:學生應該多找老師談談嘛,我從前在香港念大學的時候就常去找老師討論問題。要多看一些書,多跟老師探討書本上的問題。中國學生因為功課繁忙不大看 課外書,要多看課外書,多跟老師交流。其實來訪問的學者,從外國到中國、到北京來的訪問學者很多,多找他們談談,找名師談談,要找些有意義的問題。

  學生記者:您剛才提到清華的學生到了哈佛之後基礎知識比哈佛的學生要差一點,請問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丘:清華學生的基礎知識沒有美國學生學的多。可能你們不大相信,美國的本科生其實是很用功的,哈佛的本科生念書很多是念到晚上12點才睡覺的,花很多 時間在念書上,上課的時候也老問老師問題。清華的學生我想一方面是學習的內容、看的書跟他們不一樣、科目不同,看的課外書比較少。同時哈佛的老師大多是某 一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術水平非常高,所以能夠講清楚學科的方向。不過清華學生有個好處,就是特別用功。一個人的學習環境很重要。假如你的同輩或者你班上的 同學,有一個人很用功,在學術上有出色表現的話,你會受到感染,覺得興奮,念書也會念得比較起勁;如果老師是比較一流的大師,你念書也會念得比較勤奮,這 都有關係的。

  學生記者:您剛才提到數學班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環境讓他們專心研究學術,那您認為有什麼措施能夠保護學生,讓他們在一個更好的學習氛圍中成長?

  丘:我想我們有很好的老師,我們要讓學生覺得對學習是有興趣的,能夠得到最好的指導。我們平時負責教他們的都是專家,他們知道這個科目是怎麼教的,書 和教材都要挑好的。一個教師要真正花功夫去教學生,這是很重要的事情。中國有些教授認為教學生不是他們的責任,不願意花時間在學生身上。我們這個清華學堂 數學班是希望教師親自來教學生的,這是態度問題。在哈佛大學,大教授、名教授都認為,教本科生、從本科開始帶學生,這是我們的責任,很重要的責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言真輕的英文門都未入
2008: 中國人,你們真的了解自己的語言文字嗎
2007: 耶魯大學Stearns教授指責北大學生剽竊
2007: 談“為賀紹強回國捐款”
2006: 我知道的清華幫新一代:王歧山、習近平
2006: 科技人才探源(五)--科研人才和環境
2005: 中國的院士=社會和科學的公害嗎?
2005: 我在哈佛的讀書生活
2004: 廣義信息論的又一重大進展:計算質子中
2004: 陪伴吳大猷三十餘年的義女吳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