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SARS,趟渾水和發國難財
送交者: 一指 2003年05月19日19:04:1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SARS,趟渾水和發國難財

一指

SARS的不明爆發,給中國,亞洲的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又給搞科學研究,尤其是搞流行病學研究的人們提供了項目機遇。國家開始撥錢,大概還要撥很多錢。這筆錢從天而降,無法不惹人眼紅。於是乎,不少單位一擁而上,爭相成立攻關小組,都要力爭這筆外快。咱中國的科研項目就是這麼以搞運動的方式來推進的。

國內科研僧多粥少,難得政府痛下決心撥出重金,但誰能拿到錢卻遠非搞流行病學研究這個名目本身那麼簡明。誰來決定誰來使用這些錢也玄機深藏。各路好手在抗SARS的旗幟下,使出南拳北腿,紛紛登台亮相了。

國外的華人也不甘寂寞,不管自己懂不懂SARS什麼意思,象他們這些年來一直幹得很愉快的那樣,只要祖國有錢了,他們便覺得有義務來領取。

現講抗SARS了,趟渾水者不乏其人。這之中最搞笑的就是不日前媒體紛紛報道的美國某大學的某旅美華人教授領導的所謂“D2OL網格計算項目”,號稱要通過大量個人電腦的方法來篩選抗“非典”的藥物(在國外的讀者可通過如下地址閱讀詳細情況: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news/sars126.txt, 或http://www.oursci.org/ency/medi/034.htm)。之所以搞笑,就是這些呆在外面的人太不把咱中國的科研基金當回事了,要通過愛國作貢獻的表演來為自己在中國政府那裡撈錢造勢。

海外華人要為抗SARS作貢獻我們求之不得。但對趁火打竊者也須警惕。這些年來,到中國坑蒙拐騙的海外華人我們已見得太多了。比如這位旅美華人教授的作態就十分的可疑。首先,當他大言炎炎地談抗SARS研究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必要問一聲:他是否具備領導搞這樣研究的能力?他不是計算機學家,不是生物信息學家,不是化學家,不是藥物學家,不是病毒學家,不是流行病學家,不是傳染病學家,不是有執照的醫生,那麼他對藥物,對SARS,對網格計算來篩選藥物會懂多少呢?從他對不懂行的記者的談話來看,他對藥物的全部知識就是談“鑰匙和鎖”的關係。他的這種比喻,大一念生化的學生很容易在《普通生物化學》上能讀到。但那不是藥物學的概念。

其次,該報道提到了一個什麼叫“美國羅斯伯格兒童疾病研究所”的機構,給國人以印象好象這是一個什麼了不得的專業機構,使他們的造勢看上去頗有一點基礎。不幸的是,這個所謂“美國羅斯伯格兒童疾病研究所”是美國某一小生物公司下屬的一旁枝單位,成立也就二年左右,目前沒有任何搞出了名堂的東西。他們跟SARS甚至於病毒研究從來不搭界。所謂“起初的運算目標是埃博拉病毒、炭疽熱桿菌和天花病毒”,那是唬記者的術語。凡根本沒有搞過的東西說“起初的目標”,文字遊戲罷了。由國內媒體的報道,明眼人不難看出,該旅美華人教授與該研究所的老闆是合伙人關係。

再其次,該旅美華人教授這幾年來已從中國政府那裡拿了太多的錢,已許過太多的諾了。但他自己直到今天還沒有做出一篇象樣的文章交回給中國政府過(有興趣者可去上海復旦發育生物中心的網頁去查查看他們搞出來了什麼沒有)。連他的本行在國內還沒有玩轉,許下的諾言還沒有兌現,現又要起一爐灶,借着SARS危機,利用自己在國外的身份,再次向中國政府伸手要錢。他們到底要幹什麼?這個所謂“D2OL網格計算項目”,就是為他們伸手要錢打的邊鼓,要給人印象,他們是專搞SARS的專家和權威機構。

沒想到,SARS竟為一些人提供了發國難財的機會。


2003年5月17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面試記 ZT
2002: 回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