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從院士代表團“取經”碰壁說起
送交者: 木某 2003年05月23日19:52:1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中國時報》5月13日報道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院士率領中國科學院的院士代表團赴美考察,欲訪問哈佛大學時,卻吃了個“閉門羹”:薩莫斯校長拒絕接待他們。看了這則消息,實在叫人為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大學感到臉紅。

  正如亦明的文章所分析的,薩莫斯校長拒絕接待他們的真正的原因不是因為許智宏等人是來自sars的疫區;也不能用“哈佛的傲慢”來解釋。

  薩莫斯拒絕接待他們的真正的原因,只能是由於代表團的考察目的是“加強院士隊伍的建設,制定科學家倫理道德建設等方面的規範和制度”這麼一個小兒科的問題。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說到倫理道德建設,我們古有孔子、孟子的學說,今有毛澤東的一系列關於革命隊伍建設的著作,還有江澤民的“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倫理道德建設等方面”要到外國去“取經”的,不應該是中國人,更不應該是中國的一幫“德高望重”、“道貌岸然”、“才華橫溢”的學術界的精英們;而應當是外國人到我們這個有着許多傳統美德的“禮儀之邦”來。

  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外國在“為加強院士隊伍的建設,制定科學家倫理道德建設等方面的規範和制度”的具體內容,幾乎是垂手可得,為什麼我們的院士們還那麼“不遠萬里”、“不辭辛苦”地周遊列國呢?恐怕除了用人民的血汗錢叫這些院士們公費旅遊外,實在沒有別的理由。

  如果他們說的出訪的理由成立的話,那麼我們的紀檢部門也應該親自到英國和美國去,考察保守黨、共和黨和民主黨是如何加強黨的隊伍建設的,了解他們這些黨在倫理道德建設等方面的規範和制度;我國的反貪局的人也應該親自到國外去,考察他們是如何加強公務員隊伍的廉政建設的;甚至我們的每一個學校的領導也應當親自到國外去,考察他們是如何加強學生們的倫理道德建設的。最後我們得出了一個荒唐、可笑的結論:中國的每一個部門都可以為加強自身隊伍建設和制定倫理道德建設等方面的規範和制度,而周遊列國! 

  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張存浩院士率團出訪歐洲,已經過去兩年了,中國兩院的道德建設又有多少進展呢?這兩年制定了哪些規範和制度?學術界的腐敗現象是比兩年前少了,還是愈演愈烈?除了政治原因外,他們又開除了幾個有“學術不端或不良行為”的人呢?

  剽竊了國外論文的顧冠群院士,學術騙子賀福初院士、洪國藩院士,為“黑科學”抬轎子的馬宗晉院士,造假、吹牛和抄襲的母國光、沈士團、高鎮同、楊雄里、陳宜張等院士,他們被處理了嗎?連幼兒園的孩子們都知道不應該說謊,任何一個有做人基本道德的人都知道偷竊是不對和犯法的,這些連孩子都不如的、沒有做人的基本道德的人怎麼還戴着院士的桂冠呢?

  我是不會相信這次許智宏院士率領的赴美考察團,比張存浩院士率領的訪歐代表團會對我國反學術腐敗、“加強院士隊伍的建設”有什麼明顯的效果。

  因為這些出訪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我也不相信他們反學術腐敗、或者說反“學術不端或不良行為”的誠意。

  如果他們是真心實意地要反學術腐敗,那為什麼不在各自的網站上設一個“揭露學術不端或不良行為”的專欄或信箱;為什麼不像《新語絲》那樣旗幟鮮明地說“學術必須誠實”、學術“都應該與虛假無緣”、“如果有人不遵守遊戲規則,不管地位多高,名氣多大,我們都要揭露他。”;同時為什麼不能像《新語絲》那樣真誠地保證“願為揭發者保密”呢?如果他們能切實地做到《新語絲》的這些,我想中國學術界的腐敗現象會得到很好地遏制,學風會大大好轉,空氣也會乾淨多了。

  相反,國內外就這麼一個以文學作品為主的,附帶揭露偽科學、假新聞和學術腐敗的網站,卻不止一次地被封殺。僅此一點就充分說明他們的心虛和膽怯,充分說明他們根本不是真的要反學術腐敗、要“加強院士隊伍的建設”。

  筆者雖不才,但卻可以告訴這些院士們,該如何“加強院士隊伍的建設”、如何反“學術不端或不良行為”,你們不必辛苦地跑到外國去“取經”。

  如果你們是真心實意地要反學術腐敗,那麼你們首先就應當制定一個院士的基本“標準”:具有什麼樣的學術水平和作出過什麼樣的貢獻和成就的人才有資格競選院士。這個標準應該與其他國家的基本相當,正如我們不能把武大郎選為健美運動員代表中國赴世界比賽一樣,我們也不能把連自己的文章都需要別人譯成英文才能在國外雜誌上發表的人,把不能用英語與外國同行交流的人評為院士。同時也不能規定每次晉升院士的人數,否則就會“矬子裡頭拔大個兒”。

  如果你們是真心實意地要反學術腐敗,那麼在評選院士的階段,就應該做到透明、公開,把競選院士者的業績、貢獻和成就在媒體上公布,叫全國的同行和知情者都來評說,對有意見人和反對者的意見和證據要進行認真地調查和審核。這樣就可以防止單位保護主義,防止申報人與所在單位一起造假、吹牛。同時對競選院士者的申報材料和單位的推薦意見,要認真、細緻地進行考查和核實。僅靠坐在北京看材料、聽匯報,是無法掌握真實情況的。1958年全國謊報糧食產量之高,竟然令毛主席為這麼多的糧食往哪兒放而耽憂;這次北京的sars疫情之所以如此嚴重,一直居全國之首,難道不是與衛生部和北京市的某些領導隱瞞、掩蓋疫情,使之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控制和防範有關嗎?這難道不是一個教訓?

  如果你們是真心實意地要反學術腐敗,那麼就應當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使每一個院士的學術言行時刻在監督之下。這一點不用跑到國外去“取經”,國內就有不少做法可以借鑑:中國共產黨內設立了紀檢機構專門查處黨內違紀、違規事情;各級工商管理部門負責查處、打擊“假冒偽劣”商品;而公安機關則要對付各種各樣的違規、違法事件。

  中國的兩院都有一個“道德建設委員會”,這可是一個新鮮事兒。要說在學校里設一個道德建設委員會,對學生進行為人的基本道德和將來的職業道德的教育與培訓,還說得過去。可是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裡的,都是些“德高望重”、“道貌岸然”、“為人師表”的人,怎麼還要進行道德建設呢?這本身就是對中國院士的極大諷刺,也是國人的悲哀。建議將該委員會改名為“道德監督委員會”,負責受理檢舉、揭發材料,查處違紀、“違德”行為。

  最有效的監督手段就是在自己的網站上設立專門的揭發、檢舉信箱,並且像《新語絲》那樣鮮明地表示自己的立場、態度和做法;並且要切實做到“為揭發者保密”。 

  中國共產黨的黨章第三十九條規定了黨的紀律處分有五種: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中國的兩院也應該對有剽竊、抄襲、弄虛作假等“學術不端或不良行為”者處置的條例或辦法。共產黨的紀律那麼嚴,不還是出了那麼多的腐敗分子,有的人甚至就在中央的鼻子底下貪贓枉法,兩院靠“自律”是不可能消除學術腐敗的。

  點子,我是給你們出了,恐怕你們做不到。因為你們並不是真心實意、堅決地要反學術腐敗、要糾正“學術不端或不良行為”、要“制定科學家倫理道德建設等方面的規範和制度” 。我說的不對?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一個教育學博士和她建造的大學
2002: 華羅庚---愛國天才的歸國悲劇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