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大方向與可行性
送交者: 潘懋元 2003年06月26日18:56:5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大方向與可行性

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名譽理事長、廈門大學教授 潘懋元

  我認為北京大學改革方案的大方向是對的。許多規定有理論依據,制度規定相當周密,並考慮到了可行性。

  現行大學管理體制最大的弊端是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利失衡。

  大學是一種社會機構,任何機構運行都需要一定的行政權力,並按照一定的法規條例來管理這個機構。但大學與一般社會機構不同之處在於,它是個學術性組織,其教學和科研都屬於學術型事業,其管理也必須按學術性組織的特點與規律來運作。具體來說,大學必須按照教育規律來培養人才,按照科研規律來開展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由掌握規律的人員來運作。教學科研人員要有學術權利,而總務、後勤都要圍繞教學和科研來服務。

  改革開放以來,學術權利開始受到關注。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大學組建了學術委員會等機構,但是學術權利仍然有限,是在行政權力之下,執行有限的學術權利。比如,大學教師的職稱評審工作,評審條例和評審權力都是由行政部門確定的,評審委員會上面還有由黨委書記、校長、人事處長等人組成的評審領導小組。學術委員會通過的事情,行政部門不一定批准。而有的人在學術委員會通不過,卻可以經過行政特批。

  學術權利來源於民主。沒有民主就沒有真正的權利。學術民主是辦好學術性事業最根本的東西。在這個意義上說,改革方向應該是促進學術民主,加強學術權利,使學術權利與行政權力協調平衡。

  在此意義上,我認為北京大學教師評聘制度的改革大方向基本正確。他們提出試行行政審批與學術審核並行的體制,這是一條重要原則。方案的第三條是堅持學術標準第一和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許多條例具體體現了這一點。方案中的許多規定都是促進人才流動的,這點應得到認可。比如為避免近親繁殖,促進學術民主,鼓勵競爭。許多東西與國際經驗銜接,如聘任教師的程序。

  只有符合國情和校情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阻力,得到大家認可。我認為改革方案充分考慮到了可行性。

  試行方案中有兩個爭論焦點:一是在有限聘期中有限次數申請晉升,二是不直接從本校生中聘請教師。

  我認為申請次數不是主要問題,只要在時間限制內晉升就可以,主要是晉升標準問題。改革開放後,我作了20年評審教授、副教授的工作。開始條條框框不多,憑藉整體判斷,結果也比較符合實際。那時還可以不拘一格選拔尖子人才。後來,條條框框越來越多,只能拿死條條來判斷,只要符合要求,比如文章篇數等湊夠了,庸才也能上去。但是拔尖人才卻可能因為缺某一項,反而上不去。職稱評審評了20年,我越評越沒有信心。如何評職稱,標準、條件是最重要的,而這點宜粗不宜細。

  第二點也是有理由的。其他國家也有類似例子。比如日本,本校學生可以當助教,想當講師就只能到外校去。

  我希望北大越辦越好。但是我有點擔心:

  一是實際執行過程中如何體現學術民主。真正發揮學術委員會和教授委員會的作用不是容易的事情。《高教法》規定,學術委員會是學校最高學術審議機構。但是很多大學只是在形式上建立了這個機構,它只是一個花瓶,起諮詢作用,而非決定作用。

  二是北大自蔡元培先生開始倡導“兼容並包,學術自由”的傳統,但對教師評聘的種種規定能否保持傳統,怎樣不讓其演變為浮躁之風,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三是其他人事改革必須配套。2001年,北大校部共13481人,專任教師只占33.65%,而行政、後勤、教務人員占了66.35%的比例。

  四是北大改革對全國高校有重大影響,也應該起到促進作用。但有些規定北大可行,全國未必可行。我擔心其他高校都按照北大模式執行,比如新聘教師都要有博士學位。所以我想提醒各高校考慮校情,否則脫離實際。(本報記者原春琳採訪記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小姐”的質變
2002: 我們到底為什麼自豪?(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