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對納米研究的六點看法
送交者: critics1 2003年07月11日18:44:4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這位“曾選”先生確實是靠業餘討點納米飯賴以維生的,否則就不會寫出這樣一篇低水平的評述納米材料研究的文章。這裡我想問一下這位靠業餘討點納米飯賴以維生的“曾選”先生發表過幾篇納米相關的文章,其中有幾篇是NATURE, SCIENCE, PRL(Phys.Rev.Lett.),JACS(J.Am.Chem.Soc.),Angew.Chem.?被引用多少次?如果不多或沒有,那就請你去吃點正經的納米飯,在水平明顯高出你所批評的人後再對這一領域評頭論足。

本人在納米相關領域裡混盪了已有十年了,對這一領域的行情還是了解一些的。可巧的是,“曾選”先生文中提到的眾人中,我大多都見過面,並且有的關係還挺好。所以,我不得不在這裡說上幾句。

首先,我承認中美之間在科學研究上的巨大差別。在這裡,我不想就此人人皆知的事實浪費時間。我也不想同吃業餘納米飯的“曾選”先生探討納米科學。我只想就文中的多處不實之處進行指正。

第一,西北工大的魏炳波從來沒有從事過納米方面的研究,他的主攻方向是液態金屬深過冷,且在這一領域裡做出出色的成績。如果你想查他的文章,希望你在檢索Wei BB之後,再查一下Wei B。你會發現你的視野是多麼的狹窄。

第二,如果說物理所的“最長的”,“最細的”,“排列最整齊的“納米碳管大部份都是技術性活,沒有太多理論意義的話,請你能說明一下什麼樣的研究才有理論意義?國外那些你所稱讚的從事納米研究的人幹的就不是技術性活,理論意義何在?你是否能做點出色的技術性活,讓Science, Nature的編輯也感冒一下?

第三,趙東元在中國參評院士與Stucky GD在美國評不上院士有什麼關係?如果Feng PY認為她比趙東元只好不差更有資格當院士的話,那趕緊回國吧。

第四,“曾選”先生的水平也太高,隨便找了幾位從事納米技術研究的美國科學家就把Lieber CM,Stucky GD,Whitesides GM幾大權威就給列出來了並對他們的工作大放噘詞。其實,你還應該加上Smalley RE。

第五,如果你認為“納米材料研究往往以電鏡照片給予直接證據,能給審稿人很好的視覺享受,所以這些論文往往給予優先發表”在一些影響因子高的刊物的話,那只能說明你太業餘了,確實沒有資格對其說三道四。

第六,不知“曾選”先生從那得到的數據說文章能被引用5000次只是美國一個普通教授的水平。告訴你一個事實,如果你的全部文章能被引用5000次,那你在全世界的化學領域裡可排上半42位。不信?請進入www.in-cites.com/nobel/nov2002-chemistry-top100.html.

不必同你這樣的業餘納米混飯者談的太多。

對了,新雨絲上也發了“曾選”先生的這篇大作。我一向對新雨絲有好感,沒想到方舟子先生能在不調查的基礎上就發表這樣錯誤百出且侮辱性很強的文章,那你還有什麼資格去打假?還讓別人怎樣去尊敬你?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高考如何鋪就就業路
2002: 如何看今年高考作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