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一流大學與終身教職制度
送交者: ttrack 2004年07月09日16:24:0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究竟什麼是“tenure-track”制度?它與世界一流大學有什麼樣的
關係?是不是採用了這種制度就可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

  現代終身教職的概念是在20世紀初提出的。由於此前曾震動全美的“羅斯事件”(
斯坦福大學的羅斯教授由於學術主張冒犯了斯坦福夫人而被解僱)的巨大影響,更為了保
護大學教學和科研活動的自由與言論自由,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AUP)於1915年
發表了《學術自由與教授終身制總報告》,正式提出了“終身教職”這一概念。所謂“終
身教職”是指教師享有連續的任用權,除非法律規定的理由,否則校方不得將其解聘。在
美國,大學中的教員分為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四個等級。一般來講,副教授和
教授在正常情況下都可獲得大學的終身任職權,可以長期任教;而講師和助理教授則沒有
這種權利。

  必須指出,這種制度在美國的確被眾多大學普遍採用,然而並不是每一所大學都因此
招聘到了一流的教師,也不是每所大學都因此成為了哈佛或斯坦福,因而採用這種制度與
否和學校能否招聘到最好的教員以及能否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之間並不呈線性關係。這種制
度較好地解決了學術市場上的選拔和激勵兩大問題。但是,它在多大程度上解決好了這兩
個問題是值得考察的。

  其實,在美國這種制度已經受到了多方質疑:首先,美國大學中講師和助理教授沒有
終身教職制度也並不妨礙學術自由。其次,在終身教職的評審機制下,教員們十分重視科
研和出版專著,卻忽視了教學工作,使教學質量下降。第三,終身教職制度沒能起到激勵
教授們終身進取的功效。第四,靠終身教職制度已經無法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儘管終身教
職制度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嚴格選拔和激勵資歷較淺的年輕學者的作用,但並沒有真正解
決長期激勵問題,反而由於競爭終身教職,年輕學者重科研而輕視教學,從而導致教育質
量下降。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論教育的方向不是創造性而是紀律
2003: 關於建世界一流大學
2002: 高等教育是否已走出“緊缺時代”
2002: 成則為王與敗則為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