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北大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紙上談兵
送交者: 禾土 2004年09月15日18:32:42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北大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紙上談兵——《北大校長許智宏:2015年北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學》讀後隨想

  

  一、“兩步走”戰略——畫虎成犬的嫌疑

  2004年09月09日《北京晚報》訊“北京大學將力爭在2015年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在北大日前為研究生新生舉辦的校情報告會上,北大校長許智宏稱北大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有八大優勢”。北大自己也知道只有共同理想是不夠的,於是借用了“兩步走”戰略;然而,從許校長認為的“八大優勢”看,這“兩步走”,難以看出什麼階段性構成要件——與鄧小平的中國社會發展類似的“×步走”存在巨大差別的是,社會發展目標可以劃分為“解決溫飽”、“實現小康”等等;而大學發展的階段性含義是什麼?如果沒有什麼實質性說法,則“兩步走”不過是、缺乏創意的粗糙模仿。而北大自己沒有明細內容的新聞透露 ,是否存在實質性說明頗值得懷疑。

  二、“八大優勢”——愚民政策式的政客官腔

  許校長提出的“八大優勢”是:悠久歷史、中國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名師雲集、一流的師資力量、人事制度改革將推動教師隊伍的建設;學科齊全,正朝着綜合性大學協調發展;無數年輕優秀學子最為嚮往的地方,吸引着全國最優秀的生源;辦學條件、公共設施體系得到提高和完善;為社會進步和國家富強作出了重要貢獻,百年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注重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產學研結合,整體科研水平高;是一所國際性綜合大學,有着良好的國際合作和交流。

  且不論這些優勢提法中存在的思維錯漏(如“學科齊全,正朝着綜合性大學協調發展”與“是一所國際性綜合大學,有着良好的國際合作和交流”之自相牴觸),僅就這些毫無特色的“優勢”而言,上個世紀80年代說說不為過,清華、復旦、浙大、南大等等等等大學的校長都可以這麼喊上幾天——誰敢說他們沒有這些“優勢”?如果許校長的“優勢”思路成立,中國一下子就成了“世界一流”大學的批發中心了。這樣一種近乎毫無實質內容的誇誇其談,不過是政客們拉選票、做報告糊弄公眾的官腔,而由北大校長侃侃道來,其負面效應格外讓人擔憂。

  而最感滑稽的是許校長的“坦承”:“重大科研成果還不夠多,真正有影響的大學者還不夠多,經費還比較短缺,管理仍然跟不上,這些是北大創建一流大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真正有影響的大學者還不夠多”、“經費還比較短缺” (經費是否短缺也許只有北大領導層自己心裡有數),這樣的官腔即便讓真正的國際一流大學哈佛、劍橋校長們來說也永不過時,更不要說中國各大學拿來作永久的藉口。

  三、核心問題是什麼?

  在許校長的“坦承”中唯一值得關注的是第三也即最後部分(不知能否猜測為屬於輕描淡寫地說說)“管理仍然跟不上”,這才是北大以及眾多中國大學躋身國際一流大學的核心障礙。

  如果真正憑心而論,那些出了各種問題如“交錢發通知”、“批發學位”、“博導、碩導泄題”、“權力招生”等等問題,學校領導層不知道?實際上,只要涉及招博、碩的人,從考生及家長、導師、校院領導層、教育部門領導層,有誰不知道招博、碩存在的各種“貓膩”?中國學術領域、中國人才培養的“皇帝新衣”鬧劇能夠續演多久?

  要說中國學術、人才機制一無是處也未免過於聳人聽聞,但就目前“關係”勝於制度的潛在“人治”機制看,多重機制性腐敗必然嚴重阻礙中國學術、人才的發展。

  種種類似的人人皆知的共同墮落,才是中國學術、人財培養等等等等問題上存在的令人憂慮不已的致命危險。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一 生 有 多 長 (三十四)
2003: 論史大郎逛窯子
2002: 弦論在中國
2002: 從牛頓到霍金 ,看劍橋科學研究的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