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南京与北京——南大与北大
送交者: 佚名 2003年03月17日00:37:5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尽管皇朝的珍贵已经黯然隐淡,但它却并未完整褪去,它弥漫在空气中,散步于两个京都的方方面面。一不留神,它就会映入你的眼帘。这是南京与北京共通的全部写照。

都市与大学的关系,就似汽车与引擎。豪华汽车不配性能卓越的引擎就不可以冠以高贵。同样大学和都市,也是如此。北京最有代表性的大学虽有清华的强力挑战,但北大远比清华可能引起的非议要小。同样,东南大学也缺乏剥夺南大的象征意义取代南大在南京的地位的充分说服力。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在名称上就有着完全对应的结构,由此,无法逃避与南京北京荣辱与共的连在一起的宿命也是必然。南京与北京的争夺和胜败深深地烙印于南大和北大的关系史上。两个京都的孪生使两所大学拥有相近的血缘,从而不可能没有相同的基因。尽管存在着诸多阻碍,但称它们为中国高校近百年来最有政治象征意义的双子星座绝不该非法。而这不仅仅是历史遗留的结果,还有暧昧的过程和现实。

翻开中国近代的大学史,真正可以称为太学延续的只有北大和南大。但无论北大还是南大,都没能一路高歌的向前踱步。他们有时高亢,有时低沉。高亢时,眼中可以无物;低沉时,甚至连保持自己原先的名称都会困难重重最终无奈更改。大学本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故纸堆和实验场。可在救亡图存争取富强的中国,大学与政治扯上了说不清的关系。学问一方面要远离政治,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又不甘无视危机的政治。毕竟实践的政治对社会的改造远比创新的学术来得快速和直接。在一个专制国家向民主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大学成为解放的堡垒和改革的起源。得吮两地的天然灵气,无论是否大学的合法领袖,南大和北大都发挥好了历史赋予的号手角色。当北大成为五四运动的摇篮,南大也是四五运动的先驱;当北大充当了一二九中的主力,南大也敢争做五二0的先锋。不论是救亡图存还是拨乱反正,不管是新文化运动抑或改革开放,没写北大或不提南大都是串改的历史。今天能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轨道上进而取得斐然成就无法不感谢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的一声惊雷。与这场大讨论一同彪炳史册的胡福明同样与南大和北大有割不断的渊源。南大与北大的历史就是这样,任何将它们完全分开的试图都是徒劳,从罗家伦、汤用彤到朱德生、胡福明再到田刚、周宪,两个学校总会暧昧地交互并行在一起。而这个过程更进一步,中国的现代化就会更深一层。这样的影响与关联,是中国任何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清华的色调过于单调。解放前的清华模式过度贴紧于西方的科研而脱离了那时斗争的现实,解放后的清华学生过分紧密于从政的务实而远离了当代中国的启蒙。复旦的图谱过于芜杂。早年的复旦过于平淡,后来的复旦太过得宠,今日的复旦上空又总会洋溢着与大学本性并不相称的喧嚣与浮躁。不缺骄人业绩的交大、浙大虽在稳健的进步,血统却有先天的不足。光有北大或仅有南大都难以说清一百年来历史的全部轮廓。北大与南大的相互竞争和提携是北京、南京彼此争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京师”大学堂的独一无二,“中央”大学的惟我独尊,霸道不名而现。南大与北大,顺承着南京与北京,有着太多的相似和恩怨。早年北大的沙滩红楼读书生早已无存,原先南大的六朝松却已易主。矗立未名湖畔的博雅塔原本不属北大,高耸鼓楼岗上的北大楼先前也与南大无关。当下北大的地盘曾是司徒雷登的燕京,今日南大的校址原是赛珍珠的金陵。推翻了国民政府,赶走了美国教会,即便受益颇丰也有阵痛,即便饱受折磨也有新生。在那场仿效苏俄的修补中,与刚刚过去的二十年恰恰完全相反,远比当年南大幸运,北大是最大的受益者。吉星高照的北大从不适合学问的闹市完完整整地搬到了一个校园更加宽广愈加美丽的郊外,与先前在此的清华大学相映成辉。命运不济的被调整后的南大不仅校园更加狭窄更近闹市,而且还搬迁地拖泥带水。把原址留给独立出去的工学院的善举却引化成若干年一场旷日持久的争执,使南大不可以象今日北大一样独一无二地继承重组前的辉煌遗产。

遥想当年,民国中央从北京回到南京后,北大不仅失去了独尊的气势,而且变得朝不保夕,直接面临清华、武大的追压。北大只得把嚣张让给了中央大学,而将收敛不自在地扣写在自己的脸上。风水轮流转确可应验。仅仅二十年后,收起跋扈、忍气吞声便又成了南京大学唯一的选择。先前并不显赫的复旦被迅速扶植戴上了江南第一学府的桂冠,成为压服南大的先锋和直接受益者。整整四十年,有着更多重点学科,有着更多学部委员,有着更多历史成就的南大只能夹着尾巴变得默默无闻。这种状况以至到了今天,在江苏的很多地方,还会重演把南大误为南师的让人啼笑不得的经典笑话,更勿提南大的简称在全国与南开大学、南昌大学间可能存在的更大混淆。

厚积薄发、十年磨一剑,曲校长得法的战术,经过四十年的卧薪尝胆,进入1990年以后,南大在SCI、大专辩论会、英语国际演讲会、重点学科数量、院士数量等各个方面齐放异彩,重新靠着实力得到了国人的承认返回到高校的第一阵营,名至而实归,的确是一个难得的奇迹。可经过荆棘丛生的艰难跋涉,缩小与北大、清华的差距却得不到外界足够的鼓励和帮助,南大处处显示出一种疲态,显现出一种下坡的趋向。如何遏止住它,成为南大与南京一同面临的难题。

与北大一元钱的学生澡票,两分钱可全天灌装的开水票相比,南大的学生受到的生活服务质量有着太大的差距。与北大方正、青鸟、资源集团等校办企业相比,南大的苏富特、后勤集团有着太多的惭愧。与北大两毛钱打印,七分钱复印,无数个跨国集团和国内知名企业的基金资助,本、专、硕、博集聚在一个校区互动氛围相比,南大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环境有着说不完的自叹不如。北大拥有着太多便利会让南大汗颜。追究南大后劲不足,尽管存在着校方的态度方面的欠缺,但身处城市的差异更为根本,不是用同为无锡才俊的许校长和蒋校长的个人差异可以解释。

南京或许有人很张扬,但南京的高校绝不会如此。在这个备受压抑的城市,再外向的人也该学会收敛。于是,卧薪尝胆成为南京高校的共同特征。这是南京高校的自豪之本。尽管各自为政,但在这个过程中你追我赶,还是养成了一个良好的高校成长氛围。东大、南理工、南农、南师等受惠于此而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北京的高校或许成果更多,但其投入也一定会更大。没有骄人的硬件,却有夺目的业绩,是南京高校科研工作的整体特色。这也是南京特色一以贯之的延续。

美中不足的是,南京高校为了争夺中央大学的历史遗产,为了各自的集团利益,不惜忽视整体利益,不高明的窝里抢。结果不但伤了同胞学校,反过来更毁了自己。全国最有理由合并的高校不仅因此躲得最远,还在慌忙中铸就了最不般配的高校联姻,贻笑大方。去争夺一个自身说服力并不强的中央大学的正统地位,不仅因改变曾经认定的校史而丢掉了宝贵的诚信,而且也让自己焦灼不安。结果好不容易忍辱负重取得了那么诱人的高校排名却在与中专院校的一次丧失校格的合并中前功尽弃,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期待着东南大学稳健谦虚地恢复元气。期待着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真正的成熟并相敬如宾,在南京演绎出不亚于北大与清华的和谐进步的传奇。

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并列于一起的比较提供了回忆中国历史的一种视角。南京与北京不再平等,同样,南京大学也不会不自量力地把北京大学当作超越的现实目标。北大的确是今日南大学习的楷模,但如同北大离不开北京,南大奋进的真实阵地也更不应离开南京。在一个学风上进的集体中进步远比一个人孤军奋战来得容易。学校同样如此。因为北京离政治实在太近,所以只要南京学校间彼此克制、谦让,南京高校成长氛围的优越和发展惯例的健全在全国就会独一无二。这是高贵的古都血统为现今南京留下的又一笔得天独厚的珍贵遗产。

只要有勤恳谦虚的互动,任何看似遥远的计划都不是难以实现的梦想。与北京一样,南京期待着地处其中的高校用不辜负它厚望的行动延续着南京该有的自豪和骄傲。

有幸生活在南京与有幸生活于北京一样,都是值得珍惜的福气。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朝日新闻·中国观察:清华北大
2002: 发展知识经济的五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