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天合”与“神遇”
送交者: 谭元亨 2005年01月25日11:45:52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历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20世纪大哲学家也是大数学家罗素的这一格言,亦可引伸到建筑上。因为建筑本身也是一部历史,而且是信史,这一来,其实与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有关理念,可谓不谋而合。当我们讲一位设计师应该有高强的综合能力时,表面看似乎是指善于把技术、艺术等各种因素糅合在一起,其实,这并不等于糅合或者整合,而是一个有机的过程,是升华——只有这么一个词才是准确的。一旦用上整合这类词,就会觉得不伦不类,相当尴尬了。

庄子在《达生》中写了一个“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鐻是悬挂乐器的架子,上面雕刻有装饰图象,雕刻既是技术活,也同样是艺术。记得一位外国雕刻家说过,一位艺术家,就是把石头上面多余的部分去掉,雕刻也就成功了。这位梓庆,比这位外国雕刻家讲得更生动,也更深刻,他是这么回答鲁侯的惊疑的: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见成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原来,他是“齐心以静”,当摒弃一切功名利禄、毁誉得失之后,乃至忘却了形体,忘却了技艺,化入自然,方胸有成鐻,才动手,这叫“以天合天”。这令我们又想到当代文学大师巴金所说的,无技巧状态方是最高的技巧,当梓庆连技艺也一并忘却后,所雕刻出的艺术品才令“见者惊犹鬼神”。

确实,对于建筑技术而言,一位设计师早已成竹在胸,娴熟到家,一旦作图,也就会忘了技术是什么,自由潇洒,作出的设计,更如鬼匠神工。

不过,这里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对技术的把握,早已烂熟于心,否则,是无法达到这样一个自由的创作境界的——当技术达到极致,也便上升为艺术了。

“庖丁解牛”同样是庄子的作品。庖丁者,厨师也,无非一小技而已。但庄子起笔不凡,说他宰牛时,“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竟然把宰牛的过程,演绎为音乐舞蹈,成了纯然的艺术。

然而,在庖丁的“目无全牛”中,当包含有多少技术!首先,是解剖学的学问,对牛的结构,尤其是骨胳架构,连接,要十分精通;其次,是用刀的技术,何时快,何时疾,何处下刀,何处转换,等等,精微之处,妙不可言;还有……不一而足了。也只有这些技术到了家,他在解牛时,方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才上升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

所谓艺术的最高境界,也便是达到创作的高度自由,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当是“得道”了。而这“道”绝非技艺,而技艺的升华,技艺的超越,超越了技术本身,进入到了艺术审美的境界。庖丁不就是这么得道的么?

这两则故事,对设计者的启迪是意味深长的。自外而内,一个是“入山林,观天性,然后见成鐻,然后加手焉”,与自己心中的设计相遇而成,技术仅是“加手焉”,这才有出神入化的艺术品产生,与后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致的;一个是“游刃有余”,因为已到了“所见无非全牛者”的境界,对内部结构的掌握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前者,是对整体构思的“天合”,后者,则是对内在结构的“神遇”。一个“天合”,一个“神遇”,不正是在掌握了客观规律之际,所获得的创作之高度自由,从而上升到艺术美的境界么?前文讲到珠三角的经济组团,不也有这一“天合”与“神遇”的道理么?

无视规律,不讲技术,造的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中楼阁;遵从规律,从必然中获得自由,这便是由技术升华为艺术的最终……秘诀!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南方都市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国家级大师”vs“国家级大胆”
2002: 丘成桐:中国教育忧思录
2002: 北大的苦衷:王铭铭事件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