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中國自由化之後,實行什麼制度好---東海客廳論制度
送交者: 余東海 2022年10月10日21:41:5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中國自由化之後,實行什麼制度好---東海客廳論制度
余東海

【制度】制度資本和制度成本這兩個概念值得深長思。制度大資本而低成本,正是西方政治的優勢。而儒家可以提供最雄厚的制度資本,並將制度成本降到最低程度。馬家相反,制度資本匱乏而成本高企,成本之高已經到了史無前例、令人窒息的地步。法網密密麻麻,規矩層層疊疊,人民動輒得咎,出門即有礙也。要摧邪顯正說點真話,助人為樂做點好事,更是困難重重,往往代價沉重。要憑真才實學致富和成功,別說不可能,就是僥倖有所成功,也缺乏基本保障,一不小心就成了竹籃打水和為權作嫁。這種情況下,制度資本不是零而是負數,制度成了文明進步的攔路虎。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多科技發明不僅不能造福於吾民吾國,反而成了防範人民、製造麻煩、阻礙發展的工具。嗚呼哀哉,哀民生之多艱,哀“我國萬事不進步,而獨防民之術乃突過於先進國”。梁啓超之痛,變本加厲於東海之心,欲哭而無淚!

【制度】制度問題文化解決。制度不良,要因有二:一是文化雖好,脫離政治,需要加強文化建設,使之落實到政治中去,以之指導制度改革;二是文化本身不好,需要革舊換新,換上另一種好文化,用來指導制度建設。例如,馬學在上,任何好制度都無望,民主制新禮制都無望。無論怎麼改革,永遠是在黨主極權制的螺螄殼裡做道場。

【制度】制度具有與時偕宜的時代性,既不能太落後,也不能太超前。所謂與時偕宜,就是與當時的社會,與其官德民智和文明程度可以同頻共振。民主制都需要一定的社會道德基礎,何況新禮制,對人民的德智要求更高。太愚昧的社會建不起美好的制度,就像太野蠻的人無法適應文明的環境一樣。新禮制的建設和落實之前,必須有一個道德啟蒙和智慧開發的過程。

【法律】法律的性質有善惡之別。無道缺德的法律為惡法,如法家之法,伊教之法,馬家之法;有道德奠基的法律為善法,如西法和王法。西法是以人為本的自由主義法律的特指,王法是以仁為本的王道政治法律的簡稱。兩者各有各的道德基礎。西法立足於西方五常道,即自由人權平等民主憲政;王法奠基於儒家五常道,即仁義禮智信。

【德治】儒家不是法治,更不是人治,而是德治。德治的要義是德主刑輔。德主即以德為本,道德掛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禮是禮制,禮樂刑政具備。刑即刑法。故德治有禮有法,禮法並重,禮以約官,法以治民。禮嚴於法,意味着制度上嚴於官而寬於民,民眾只要守法既可,官員非禮都不行,非禮就要受到禮約的懲罰。德治不是法治,勝似法治,因為德治對制度法律的品質要求、對官員的文化道德素質要求都更高。王道禮制德治仁政,四個概念相輔相成,相互交集。

【人治】人治是兩極主義的共性,基本特徵是權大於法,主要表現有三:一、有憲法無憲政,有法律無法治,法律淪為權力的工具,無道缺德,背天逆理,以維護特權統治為宗旨;二、善於以言治罪和迫害異己,有巔婦罪、山巔罪之類法條,對人權自由構成嚴重侵犯和剝奪;三、司法嚴重不公,常向權力傾斜,官員重罪輕判或者法外開恩,民眾輕罪重判甚至非罪重判,道德問題法律解決。

【法治】法治與道德毫無矛盾。法治和德治,道德含金量不同而已。法治也需要一定的道德基礎。首先,法治本身的公正性就屬於道德的範疇。無道缺德的法律,就是惡法,就無公平正義可言。其次,法治需要一定的政治道德和社會道德支持。太悖道的政治勢力,太缺德的社會環境,是支撐不起法治的。馬家無法建立法治,根本原因就在於此。

【理論】理論指導實踐。政治和制度之反本開新,有賴於理論之反本開新。這方面儒家百年來問題很大,從康有為、熊十力、牟宗三到蔣慶們,反本不足,開出來的新理論包括道德理論和政治理論,各有各的缺陷。康有為之宗教化,新儒家之民主化,蔣慶之人格神化,都有違儒家原則。這些理論作為一種探索,意義重大,但各有幼稚之處,如果付諸實踐,必產生各種誤導。個體實踐之,不足以取義成仁,棲居仁宅;政治實踐之,不足以制禮作樂,建設王道。歷史自有等待的耐心,等待儒家的成長,包括道德成長、智慧成長和理論成長。在新的歷史平台上重建中華文明新一輪,需要一整套成熟的中道和王道理論體系,既又符合孔孟原教旨,又符合時代新要求。

【禮制】在政治上,民國諸儒大多主張民主化,把民主當成王道。殊不知,王道的制度形態必須是禮制。新禮制除了要學習西方民主制的精華,還要吸收古代君主制及上古禪讓制的優點。新禮制與民主制,既有大同又有大異。大同處主要有二:一是主權在民,公開定期選舉君王;二是經濟上實行私有制和市場經濟,大異處亦有二:一是實行德治,德主刑輔,禮法並重,禮以約官,法以制民;二是教權在儒,實行新科舉制。

【禮制】大同王道,天下為公,要義有三:一、意味着“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即主權在民;二、政治公道,制度公正,儘量保障公民權利和機會的平等;三、制民之產,藏富於民,為所有公民的財產權提供剛性保護。當然,在民有制和市場經濟前提下,可以根據需要發展國有公有企業。

【禮制】中國意味着中華文明,中華文明的支柱是中道文化和王道政治,王道的制度形態是禮制。禮制精神萬古不易,禮制形式因時而異。自堯舜至明清,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教育制度等等,都一直有變。例如,政治上,堯舜禹是公天下禪讓制,此後是家天下世襲制;夏商周封建制,漢朝開始郡縣制。土地制度上,先秦井田制,漢朝開始土地私有制。教育上,夏商周學在官府,兩漢官私並行,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品中正制,隋唐和之後科舉制,歷代科舉制又同中有別。禮制形式的歷史變化自有一定之規,有三個原則性規定:一、“禮時為大”,以與時偕宜的時代性最為重要;二、因時損益, “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既有因襲又有損益,既有繼承又有發展;三、“禮以義起”,可以根據需要因時制宜。未來中國新禮制,若能遵循三原則,傳統和西方什麼好東西都可以為我所用,什麼好制度都可以製作出來建立起來。

【憲政】西人常言,政治是一種必要的惡。這是西人的善惡觀不當。對於人道,任何惡都是不必要的。既是必要,必然非惡。政治是人道之大者,當然必要,但必須是善,越善越好。西方憲政就是現代仁政,大善;儒家憲政更是最好的現代仁政,最善。

【儒憲】儒家憲政與西方憲政有同有異。都是憲政,都具有主權在民、限制權力、維護人權自由等憲政要素,此其同也。不同在於意識形態和制度模式。儒家憲政在意識形態上獨尊儒術,高舉王道大義,建設禮樂新制。新禮制將上古禪讓制、歷代君主制和西方民主制的精華,融會貫通集為一體。

【儒憲】自由政治有二弊。其一是民意常常過界,民意對立法、司法、行政和教育的影響太大,就是撈過界。其二是任期往往太短。如美國,總統任期四年,連任一屆也才八年,大不利於各種正確的政策方針的延續。因為民主制度雖能與能,無法選賢,無賢可選,領導人短任期作為防止腐敗方法之一,自有必要。但對於儒家政治沒有必要。賢能在位,任期不妨延長。故吾在中華憲制的設計中,將元首任期定為八年一期,可以連任一屆。

【民本】人民利益高於國家利益,是民本原則應有之義。人民利益是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統一,既要兼顧全體,更要重視個體。故人民利益必須落實到民之個體。同時,人民利益包括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包括合情合理合乎良法的人權自由和人格尊嚴,故人民利益必須落實為生命權、財產權、自由權和人格權。

【打牌】儒家不怕爛牌。儒眼相看,只有爛人,沒有爛牌。爛人手裡,最好的牌也會打爛;大人手裡,最爛的牌也可以打得流光溢彩。想想王文成公、曾文正公,當時面對的牌何嘗不爛,卻被他們最大程度地打好了。為政為國,只要能把三綱抓好,就不難把爛牌打好。三綱者,意識形態、制度形態和幹部隊伍也。明乎中華之禮,三綱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儒法】百年來大多數學者,分不清傳統禮制與秦制的本質不同。兩者都是家天下君主制,但是,禮制的意識形態是儒家,政治民本位;秦制的意識形態是法家,政治君本位。故禮制是仁政德治,開明專制,即使出現暴政,也是君主個人行為;秦制是極權主義,其暴政具有文化性和制度性。注意,傳統禮制有公天下和家天下之別。三代是古典公天下禮制,其原則和精神最適合未來新禮制。

【雜家】在雜家眼裡,往往忽略和混淆各種是非、正邪、善惡、華夷之別,儒家與法家、儒家與馬家、正派和邪教、文明與野蠻、自由與極權、王道與暴政都可以調和,遑論孟荀。某些雜家還善於顛倒乾坤倒打一把,把極權暴政粉飾成正義的象徵,把自由憲政誣衊為邪惡的化身。在馬雜時期,這種顛倒的雜家特別多,不僅馬門及其它學派宗派中很多,儒門中也層出不窮。

【擊蒙】或說:“儒家支撐不起來現代化,只能提供一些倫理道德上的價值”雲,門外話也。儒家道德不僅具有倫理意義,更圓具政治和制度意義,可以撐起或開出最文明美好的政治和制度來。禮時為大、禮以義起、與時偕宜就是儒禮原則,強調的是禮制的因時而建、與時俱進的時代性。而現代化是時代性題中應有之義。

【擊蒙】蒙啟派喜歡搞對立。把儒家文化與現代文明對立起來,把仁義禮智信與自由人權平等民主法治對立起來,把王道與自由、德治與法治、儒憲與西憲、禮制和民主制對立起來,是他們的習慣性做法。對於傳統,他們只知其惡不知其善,更不知傳統的核心是道統。他們號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其實把傳統精華和道統全都當成了糟粕。他們號稱打倒孔家店救起孔夫子,其實把孔夫子墳墓和精神統統連根掘了。他們救起來的是馬恩列斯商韓洪楊們。經過蒙啟派的努力,古今中西暴君惡棍亂臣盜賊紛紛翻身得解放。

【擊蒙】或說:“儒家傳統文化一直沒有解決權力產生機制,更沒有解決監督機制,不管說成什麼樣子,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東海曰:兩個機制理論上早就解決了,也有過不同程度的實踐。堯舜“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禪讓,解決了權力產生機制;在家天下局限之下,歷代儒家固然未能為皇權制訂剛性的制度約束,但官員監督機制亦頗可觀。若能實行天下為公,一切皆可迎刃而解。

【答客】或問:常聞君言,抓綱治國,君若為政,抓什麼綱?如何抓法?(大意)東海答:四個字:弘儒去馬。千方百計地弘儒,開展儒家教育,推動儒家發展;最大程度地去馬,將馬學諸子化,設立修憲小組,制訂憲法大綱,先讓全國人民討論,後由三界精英表決。這就是抓綱,具體如何進行,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中華】中華文明是王道文明,仁本主義文明,有兩大支柱:文化支柱是儒家,制度支柱是禮制。換言之,只有建立在中道文化和禮樂制度基礎上的文明形態,才是中華文明。傳統中華文明又有大同文明和小康文明之別,小康文明中,夏商周漢唐宋相對正宗,元明清偏離嚴重。傳統中華文明徹底終結於清末,然後去儒家化、去中華化的百年浩劫開始,直到於今。欲開出現代中華文明,需要在文化政治和制度的反本開新。凝結東海大半輩子心血的仁本主義思想體系,旨在為有志於開啟新一輪中華文明的仁人義士提供理論參考。

【未來】對於各種邪說惡道,包括馬家和毛派,儒家一方面嚴厲批評他們的思想錯誤,一方面高度尊重他們的言論自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量讓他們暢言無忌。如果儒家為政,還應制定良制良法,為他們的人權包括言論權提供剛性保障。希望儒友們和未來為政者善體吾心。在王道中國,人權自由應該受到堅定嚴密的保護,任何人都不會因為言論信仰問題而受到政治迫害和法律懲罰。

【未來】制度問題可以討論。中國自由化之後,實行什麼制度,離不開一定的社會基礎。能夠立即實行新禮制,當然最好。如果新禮制不為人民和各界人士接受,也不妨先實行民主制。民主制下,儒家群體享有言論權結社權,可以通過自身的堅強努力,不斷擴大儒家的思想、道德和政治影響,爭取為政的機會,逐漸儒化社會和制度。得民行道,此之謂也。

【未來】無論儒家社會民主社會,都應該是自由社會;無論新禮制民主制,人民都必須擁有主權和人權;無論選擇什麼制度,都必須反對黨主制。這個竊據主權、剝奪人權、堅持特權的極權主義黨主制,沒有任何合理合法性可言,應該永遠退出歷史舞台,還國於民,還權於民,還自由於儒。
2022-10-7餘東海集於青秀山下獨樂齋
首發於北京之春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10/zz2.asp?name=%D3%E0%B6%AB%BA%A3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AI的哲學 ---【蟻群對大象】
2021: 格宇宙生命一切現象,致宇宙生命一切知
2020: 儒馬不兩立,正邪不同流
2020: 萬景路:儒教在日本僅僅是門學問
2019: 諾獎年年給日本人,就是打死不給村上春
2019: 陪跑就陪跑吧 村上春樹也許對獲獎並不
2017: 《國際考古學暨歷史語言學學會會刊》(
2017: 韓國為何拋棄漢字 二十年後又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