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几何分析在中国
送交者: 佚名 2006年08月10日14:41:11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近日读到国内某报上吹捧北大“几何分析”小组的采访,有避重就轻之嫌,有感而
发。

几何分析,顾名思义,就是用分析方法研究几何学问题。在19世纪古典曲线曲面理
论创立之始,就处处可见微积分,微分方程存在性定理的应用。Calabi, Nirenbe
rg,Pogorelov等学者自1950年代开始,用深刻的微分方程理论研究仿射几何与凯勒
几何,特别是蒙日-安培方程的应用。陈省身意识到这些工作的重要性,在1972年
伯克利的讨论班上介绍了Calabi关于仿射几何的工作,陈的讨论班对郑绍远产生了
很大影响,并间接鼓舞了已经博士毕业的丘成桐。

那时世界上的几何学家对分析知之甚少,对几何中出现的微分方程大都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分析学家则缺少几何学家在推理时的几何直观。许多重要问题,如闵可
夫斯基问题,Calabi猜测等都数十年毫无进展。

几何分析真正成为数学中的一个独立并且主流的学科,主要是丘成桐及其合作者在
70年代的诸多奠基性工作。卡拉比猜测,正质量猜测,高维闵可夫斯基问题的解决
,无一不是神来之笔,难怪上个世纪70年代被称为微分几何的“黄金时代”。

下面讲讲几何分析学在中国的发展。

陆启铿在1970年代提出物理上规范场与数学上的主纤维丛的联络的关系,这一联系
启发了Atiyah, Donaldson等学者将规范场理论用于低维拓扑研究。

陈省身从1980年开始主持每年一度的国际双微会议(微分方程与微分几何),邀请
Bott, Atiyah, Bombieri, Peter Lax, Kazdan等众多国际著名数学家来中国访问讲
学。

丘成桐在加大圣地亚哥分校讲授几何分析,丁伟岳,张恭庆就是通过为丘记笔记,
迈入了几何分析的门槛。丁回国后还给丘写信,表示自己大开眼界,心怀感激,必
将全力支持丘在中国发展数学。可惜背信弃义的丁和张等人为了自己在国内的“学
阀”地位,完全忘了当初的承诺。丁伟岳后来为了维护自己的学霸地位和私利,散
布流言蜚语,诬陷自己的恩师王老,打压天津和广东最杰出的青年数学家,发动文
革式批斗会侮辱领他跨入几何分析门槛的数学大师丘成桐,无耻到了极点。

丘的讲稿后来整理成书在中国出版,影响了好几代中国的几何分析学家。华人在当
今国际几何学界能够享有如此崇高的学术声望,与陈省身,丘成桐的努力是分不开
的。

1980年代,在丘成桐多次回国访问讲学的影响与号召下,中国数学家对几何分析作
出了重要的贡献,如钟家庆与杨洪苍改进了关于紧黎曼流形第一特征值的Li -Yau估
计。钟家庆与莫毅明关于紧化凯勒-爱因斯坦流形的工作发表在著名的Ann. of Ma
th.杂志上,这也许是建国后大陆数学家在Ann. of Math.上最早发表的文章之一。
钟还与李伟光在另一著名数学杂志Invent. Math.上发表了重要工作。在几何分析作
出重要成果的中国本土数学家还有谷超豪,王光寅,王启明,洪崇威,洪家兴,朱
熹平, …………。

该报采访稿中对上面几位对中国几何分析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数学家只字不提,
完全是在误导民众,以为中国的几何分析向来就是北大的天下了。

最近,中山大学的朱熹平与美国Lehigh大学的曹怀东用Ricci流方程完全证明了拓扑
学中的Poincare猜测,补上了俄国数学家Perelman文章中的缺口。

联想去年丘在媒体上批评北大个别院士,对他在中国号召研究Ricci流与Poincare猜
测百般阻挠,对朱熹平不遗余力的打压。

作为北大几何分析小组的“带头人”丁伟岳,应该不会不知道Perelman的工作中存
在着明显的缺口,世界上有许多一流的Ricci流方程专家都在为补上这些缺口而激烈
竞争。朱熹平与曹怀东能在这场竞争中胜出,无疑是中国数学界值得大书特书的成
就。

可是在这篇采访稿中,丁却无视朱和曹的重要工作,把证明Poincare猜测的说成完
全是俄国数学家Perelman的功劳,一笔抹杀中国数学家在 Poincare猜测上的贡献,
全部奉送给老毛子。看过丘撰写的抨击北大个别院士的文章的人,应该不会感到意
外,这应该是丁和张在国内称霸的一贯作风—— 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

--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另眼看知识分子过劳死
2004: 留学生科学家质疑“大科学”
2004: 西方文明的难言之隐
2002: 科学在中国的悲哀
2002: 今后20年中国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