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送交者: goride 2002年06月22日17:11:31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1. 司马贺 (Herbert A. Simon)

美国科学家。1916年6月15日生于美国威斯康星。1943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科学博士学位。1943年后任芝加哥技术学院教授。1949年后任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和心理系教授。1968-1972年任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司马贺教授曾获:图灵奖(1975),诺贝尔经济学奖(1978)和美国国家科学奖(1986)。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7)。

司马贺是美国著名科学家,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创始人之一。他在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使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产生了人工智能这一新学科。司马贺与纽威尔(A.Newell)等提出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类思维,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他和E.A.费根鲍姆等人利用启发式方法设计了EPAM程序,并和纽威尔设计了GPS程序,提出手段-目的分析等,为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帮助,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和“科学奇才”。

1.由于把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决策理论结合起来,开创了人工智能研究,司马贺荣获1975年图灵(AlanTuring)奖。

2.他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应用运筹学、统计分析和计算机程序建立起决策理论,这一理论已成为现代企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基础。由于贡献卓越,司马贺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3.司马贺还获得1986年美国颁发的美国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章。

司马贺一向致力于中美友好和促进中美学术交流。他曾任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的美方主席(1983-1987) 。 1972年他作为尼克松总统的随行人员,首次访问我国。以后,他作为美国计算机科学代表团、美国心理学代表团的成员,以及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多次来我国访问,与同行接触,交流学术思想。司马贺教授的一些专著如《人类的认知》、《管理决策新科学》等在我国出版,推动了我国有关方面工作的进展。他从1983年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至今已10多年,这些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他是国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名誉教授、名誉研究员。他的学术思想对我国有关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1989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五代计算机国际会议”,司马贺是唯一特邀的美国代表,他在会上对第五代计算机只字未提,却热情赞扬了我国“百花齐放”的政策,并充分肯定了我国的一些科技成就。

1994年6月8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 张立纲 (Leroy L. Chang)

美国物理学家。1936年1月20日生于中国河南开封。 1957年获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学士学位。1961年获美国南卡罗林纳大学电子电机工程系硕士学位,1963年获斯坦福大学固态电子/电机工程系博士学位。曾任美国IBM汤姆斯华生研究中心研究员,并先后担任分子束外延部、量子阱结构部主任。1993年起任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教授。

张立纲博士曾多次获IBM公司奖,并获得美国物理学会新材料国际奖(1985)、国际电机及电子学会DavidSarnoff奖(1990)及美国佛兰克林学院StuartBallantine奖(1993)。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88),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1994)。

张立纲博士从事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的多科性领域的研究。专长包括量子阱、超晶格和异质结构的制备和研究,以及有关电子量子化和低维电子系统的研究。半导体量子阱、超晶格的实现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即在人工制备的,原子尺度的微结构中物理现象的研究。在过去20年中,这个领域已发展成为半导体研究的主要前沿领域。张立纲对这个研究领域的开始形成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并在以后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他在70年代初成功地实现了100埃以下尺寸的量子阱和超晶格。他首次观察到单量子阱和多量子阱中的共振隧穿,展示了超晶格低维系统中的受限电子,确证了异质结构中原子尺度平滑和陡变的界面。他的这些关键性的贡献为这个领域的形成和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在此后的发展中指导并进行了广泛课题的研究:对晶格形变和外加压力、外加电场、外加磁场对量子阱和异质结构电子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他开拓了半金属和半磁性超晶格的研究;近年来还进一步开展了一维和零维体系的研究。

张立纲1975年第一次回到中国,他作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组织的固体物理代表团中的一员,访问了许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作为代表团中唯一的华裔物理学家,他对访问以及访问报告的定稿施加了积极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访问报告评述了当时中国物理学的状况。这个报告在中国广泛流传,而且对改革开放后的中美科技交流、中国的教育与科技体制改革起了推动作用。

1975年之后,张立纲多次访华,在不同单位做了低维电子系统、量子异质结和分子束外延等前沿领域的报告,促进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进展。与此同时,他还多次接待和安排了中国科学家访问,包括他自己工作多年的IBM华生研究中心在内的许多大学和研究所,为中国学者提供了参观和亲自与同行讨论当前研究热点与发展的机会。

张立纲还参与及协助组织了1988年在上海举行的量子阱与超晶格讲习班以及1991年在南京举行的凝聚态物理秋季讲习班。特别是他积极支持21届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在北京召开(1992),并与黄昆教授共同担任了国际程序委员会的主席。他主动承担了组织会议学术报告的繁重工作。

1994年6月8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3. 田长霖 (Chang-Lin Tien)

美国工程热物理学家。1935年7月24日生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原籍湖北省黄陂县。195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 1957年获美国路易维尔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1959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1960年后历任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机械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柏克莱加州大学副校长、执行副校长、校长(1990-1997)。

田长霖博士曾获30多项重要奖励,其中有传热界最高荣誉AIChE-ASME MAX JAKOB纪念奖(1981), ASME传热学科学奖(1974), AIAA热物理奖(1977), 美国国家科学院金质奖(1991), 以及德国、日本有关学会的多项重大奖 。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76), 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88),香港科学家学会授予的最优秀中国学者殊荣(1989)。

田长霖教授是国际传热学界权威学者,长期以来在热辐射、热传导、低温技术、热管理论、两相流及反应堆传热、多孔介质热交换、太阳能利用、航天热控制、光电器传热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许多创新的成就 ,发表了约300篇论文著作,培养了60多名博士研究生。其中许多业已成为国际知名学者,例如有两位现为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座教授。

在热辐射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为气体辐射性质,火焰辐射、固体表面间辐射热交换、流化床热辐射、多孔介质中辐射与对流传热;热传导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低温隔热,特别是多层隔热和微球隔热机理研究,包括层间横向传热,多屏开孔热计算,微球隔热的物理模型以及超低温下的多层传热机理;高温隔热方面,他对美国航天飞机表面隔热层作出了极大贡献,受公开表扬;热管方面,对热管中的流体力学,热管的传热极限进行深入的机理研究,发表了专著。他不仅在热物理基础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在解决重大工程复杂的技术问题时,也表现出其高超的才能。如在航天热控制中不仅解决了航天飞机的防热技术,而且在反应堆热工技术方面也属行家。他在两相流及反应堆传热的卓越研究使他成为在美 国三哩岛反应堆事故解决过程中的一名技术顾问。

由于他出色的学术成就和组织才能,1990年被任命为柏克利加州大学第七任校长,成为担任美国著名大学校长的第一位华裔学者。

田长霖教授热爱祖国,长期以来,经常回国积极参加学术活动,促进中美、中国与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为我国科技和教育进步作出了贡献。

早在70年代初“文革”动乱时期,他不顾种种困难,多次回国作学术报告和讲座,介绍美国和国际传热传质学最新进展,以及他本人的各项科研成果。除了交流基础科学外,对于国外尖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及关键项目 ,也积极主动向大陆有关专家介绍,其中包括几次与中国航天界的交流和座谈。

他还积极活动使中国专家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包括加入国际学术组织,参加国际会议并争取领导席位等。例如早在70年代末,他积极活动使中国航天专家首次在美国第14届宇航热物理会议作三篇高水平报告,影响极大,提高了中国航天界的国际地位。类似这样的国际热物理学术活动很多,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地位,而且使中国科学家学习到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知识。除此之外,他还积极活动在美国出版“中国工程热物理”英文刊物,促进中美的学术交流,扩大中国的影响。

在中美科研合作方面,田长霖教授也努力推动。他与吴仲华教授组织了中美双方工程热物理学者在西安和夏威夷的交流活动,还组织了中美合作研究项目,并争取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提供科研活动经费。在美国大学任教期间,他还培养了多名大陆去的访问学者和研究生。

田长霖教授与国内工程热物理学家、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有广泛的联系,早在1981年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名誉研究教授,之后又成为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及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他多次受到我国国家领导人接见,并热心地对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宝贵建议,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1994年6月8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4. 卓以和 (Alfred Y. Cho)

美国电机工程学家。1960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1961年、1968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美国科学院院士(1985)、美国工程院院士(1985)、美国科学与艺术院院士(1989)。现任美国AT&T公司贝尔实验室半导体研究所所长、教授。

卓以和教授是国际公认的分子束外延、人工微结构材料生长和在新型器件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对Ⅲ-V族化合物半导体、金属和绝缘体的异质外延和人工结构的量子阱、超晶格及调制掺杂微结构材料系统地开展了大量先驱性的研究工作。用研制的新材料,最先研究成功10多种极为重要的、性能优异的新型微波高速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现在又领导AT&T Bell实验室半导体研究所的合作者,开创性地研制成功量子阱级联式新型激光器,被认为是半导体激光器发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卓以和教授对我国发展分子束外延技术极为关切,给予了关键性指导;与我国同行建立了深厚友谊,对促进中美两国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6年6月7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5. 葛守仁 (Ernest S. Kuh)

美国电子学家。1945-1947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大学,195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76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1975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1952-1956年在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工作。 1956年至今,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和工学院院长。

葛守仁教授是近代电子电路和系统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所发表的两本著作至今仍是世界许多大学的经典教材。他是微电子电路CAD的先驱,著称于世的SPICE程序就是由他创导并由他的研究生完成的。他提出的许多关于集成电路布图、布线的算法为美国多家公司采用,开发的SWEC软件是当前处理复杂电路及其互连的最著名软件之一。曾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的EECS系系主任,又任该校工学院院长达7年之久,对该校和美国工程教育发展作出公认的贡献。

葛守仁教授对促进我国科技界与国际上的交流、对我国电子技术与教育发展有很多贡献。曾作为美国科学院代表团成员与中国科学院讨论协作事宜,促成张光斗院士与美国工程院秘书长会晤。曾三次作为美方主席组织和参加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和参加专家组对微电子中心的发展进行咨询等。他是我国6所著名大学的荣誉教授。

1998年6月5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6. 朱棣文 (Steven Chu)

美国物理学家。1970年毕业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1976年获伯克利加州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8-1987年在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工作。1987年至今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朱棣文教授长期从事原子物理、激光科学方面的研究。由于在激光冷却和捕陷原子方面的独立的、开拓性的研究,与Claude Cohen-Tannouji和William D. Phillips共获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85年,他与同事用一组交叉激光束产生了“光粘胶”效应,在光粘胶中靶原子的速度由每小时4,000km降至每小时1km,好像原子穿过稠密粘浆而运动一样。减速后的原子的温度接近绝对零度(-273.15℃或-459.67℉)。他与同事还发展了一种使用激光与磁线圈的原子阱,可捕陷并研究冷却的原子。这些技术使科学家可提高用于空间导航的原子钟的精度,建造可准确测量重力的原子干涉仪,并设计出可用于处理极细尺度电子线路的原子激光器。

朱棣文教授对中国的科学研究工作一直关注和支持,多次来华参加会议和访问讲学,并表示很愿意为促进中美两国科技交流做出努力。

1998年6月5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7. 林家翘 (Chia-Chiao Lin)

美国力学和数学家。1916年7月7日生于中国北京。193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1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硕士学位。1944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3 年起先后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教授、学院教授、荣誉退休教授。

林家翘教授曾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Timoshenko奖,美国国家科学院应用数学和数值分析奖,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力学奖。他是美国国家文理学院院士(1951),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2),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60)。

从40年代开始,林家翘教授在流体力学的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方面的工作带动了整整一代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从60年代开始,他进入天体物理的研究领域,开创了星系螺旋结构的密度波理论,并为国际所公认。他的主要成就是:

1. 用渐近方法求解了Orr-Sommerfeld 方程,发展了平行流动稳定性理论,所得结果为实验证实。确认流动失稳 是引发湍流的机理。他在这方面的工作带动了这领域一系列的研究。

2. 他和von Karman 一起提出了各向同性湍流的湍谱理论,发展了von Karman 早期提出的相似性理论。他的研究形成为早期湍流统计理论研究的主要学派。

3. 发展了星系密度波理论,成功地解释了盘状星系螺旋结构的主要特征,确认所观察到的旋臂是波而不是物质臂,克服了困扰天文学界数十年的因较差旋转引起的“缠 卷 疑 难”,并进而发展了星系旋臂长期维持的动力学机制的理论。

4. 在应用数学方面,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发展了解析特征方法和WKBJ方法。他是当代应用数学学派的领路人。

林家翘教授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十分关心。80年代初,受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钱三强教授委托,林家翘教授邀请美国知名专家来华讲学,其中包括:

1. 密西根大学教授易家训的“ 多层流”;

2.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梅强中的“水波动力学”;

3.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吴耀祖的“船波与空泡”;

4.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朱家鲲的“计算流体力学”;

5. 康乃尔大学教授沈申甫的“有限元方法”。

他们分别于1982年、1983年在北京举办5期讲习班,每期学员近100人,为期1个月,为我国培养了人材,推动了“水波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研究的进展,这些讲习班的讲义材料,由科学出版社以丛书形式出版,为我国应用数学与流体力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林教授自1972年以来,多次回国作学术访问,亲自在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作系列学术报告,兼任名誉教授。多年来,他还接受多位访问学者去他所在的麻省理工学院进修,为国内培养了一批学术上很有造诣的中年学者。

1994年6月8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士。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