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高等教育,离大众更近些
送交者: dayang 2002年08月05日16:56:05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高等教育,离大众更近些

郑莉

7月22日到8月1日,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举行。虽然,这些世界知名大学校长们在高校管理、教学改革上有着不同观点,却对于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高等教育不再是一种奢侈品,它已成为生存的必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是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20世纪的后50年,全世界大学生入学人数增加了5倍多,从1960年的1300万增至1995年的8200万,教科文组织称赞这种发展“将作为高等教育最壮观的发展时期载入高等教育史册”。

高教惠及社会各层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多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如日本的在校率已达到46%,美国的在校率已超过50%,达到普及化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在校率达4.1%,已接近大众化。

按照我国规划,2010年将达到15%,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

近些年,高考的一再扩招,表明我国开始有意识的将传统“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在一些大城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已成为历史。据上海市教委透露,其18至22周岁同龄人口接受各类高等教育的比例已达38.8%,使上海提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上海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在校生达37.23万人,每万名市民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提升至232名。

然而,2000年全国在校率仅为1%,这个数字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来说并不令人满意。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适应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如果我国高等教育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势必影响经济科技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发展与提高。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建立一个既多样化又理性的高等教育系统,以满足国家众多人口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波士顿学院国际高教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阿尔特巴赫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提出了建议。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各发达国家都有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发展历程。例如,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通过政府力量发展公立高等教育而实现的,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通过民间力量发展私立高等教育而实现的。

在我国,虽然人们可以通过传统的高考、自考获得高教学历,而且也已经有不少新兴民办大学为许多人提供高等教育。但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面积大、人口多、地区差异显著的国家来说,建立一个既多样化又有效的高等教育系统谈何容易。

阿尔特巴赫认为,高等教育有许多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目的。在美国,不能不提到“社区大学”。这是一种开放式高教形式,任何人都可以在中学毕业后免试进入。在社区大学里,人们受到职业培训,获得专业知识技能。两年后,毕业生可以进入劳工市场,也可以升入四年制大学。相对于四年制大学的昂贵收费,社区大学的学费要便宜很多,教师工资较低,学生们不必进行各种实践研究,节省了不少开销。这种令美国教育家们自豪的大学,主要针对的是收入较少的工人家庭,同时也为社会上有补充知识需求的人提供了随时学习的可能。

在我国,入世对专业人员的职业化培训要求进一步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要求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行业转移,职业流动的加快要求对下岗职工再就业进行及时的培训;国际劳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对劳动力必须经过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切都要求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远程教育。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因此必须建立不同类型及层次教育相互衔接、贯通的教育体制和更为开放、灵活的学校制度,形成完善的社会化教育网络,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和学习需要。

“一流大学”与高教普及

在我国不断进行扩招、扩大接受高等教育面的同时,阿尔特巴赫提醒人们注意:“扩大招生与保证质量间的内在矛盾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现象的一个特征。”

在发展大学体系时不仅追求扩大入学率,扩大受教育面,同时还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西方大学展开竞争。哈佛校长萨默斯认为,判断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大学的质量。“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应该最有创造力、有很多精英人才。”但是,要同时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建立高质量高校这两个目标并非易事。

正确认识和处理高等教育大众化质和量的关系问题至关重要,它需要质与量相统一。与精英阶段注重人才的培养不同,由于大众化阶段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学生求学目的和社会需求出现多样化,高校目标除了培养专门人才外,还会增加诸如职业培训、提高文化知识、教养水平等新的目标。同时,在课程组合安排方面学生由被动转为积极主动,并有更加灵活的学习空间与时间。

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要使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还要建立起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基本合理,办学形式多样,学科门类齐全,规模效益好,教育质量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流大学,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当然,也许我们并不能建立很多像哈佛大学那样培养精英人才的一流大学,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什么是对大众和国家发展最有利的高等教育体系。”

《工人日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