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被冷落的“當代牛頓”--威頓
送交者: teeth 2002年09月05日18:37:4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被冷落的“當代牛頓”

  他至少和霍金一樣偉大,然而在國際數學家大會期間,這位享譽世界的物理學家卻
受到了中國媒體的冷落——

  被冷落的“當代牛頓”

  當國內記者對霍金、納什圍追堵截時,一位比霍金還要偉大的科學家卻很少進入媒體
的視野。與媒體對他的冷落相比,年輕的中國學生卻以近乎狂熱的方式表達着對他的敬意。
8月26日,他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度過了51歲生日,而對其生日的祝福,成為當天“北大
論壇”人氣最旺的帖子。

  在這些日子裡,熱情的學生經常圍在他的身邊,要求籤名和合影。北京大學的一名
學生說:“我之所以在數學家大會上做一名志願者,就是想見一見威頓。”

  這位不為中國公眾所知的威頓是何許人也?他為何對某些人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他是“當代牛頓”嗎?

  威頓(Witten,又譯為威騰或魏廷)是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教授。8月29日,
他在北大作了一次公開演講。在演講前,北大數學院院長張繼平介紹說:“常常有人將
威頓稱為當代牛頓。”

  威頓是一位享譽世界的物理學家。在他年僅29歲時,由於在量子場論方面表現出了
超人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被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聘為教授。此後,他的研究重點集中在
弦理論,並逐漸成為這一領域的領袖科學家。

  作為一名物理學家,他同時有着非凡的數學能力。由於威頓從物理角度解決了一些
在數學上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問題,1990年他在東京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獲得了菲爾
茨獎。

  威頓不僅精通物理學和數學,而且將這兩門學科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他和其他人
提倡的方法和途徑,在科學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正因為如此,有人將他稱為“當代牛頓”。在北大張貼的海報上,也用了“當代牛
頓”這種說法。

  在接受《南方周末》獨家專訪時,威頓謙虛地表示:“我絕對不是當代牛頓,我只
是一位普通的科學家,這種評價實在太高了。”

  迄今為止,威頓已經發表了200多篇論文,先後被同行引用5萬餘次,在物理學界名
列第一。相比之下,霍金論文的被引用次數為1萬多次,排名第24。威頓的高產和創造力
由此可見一斑,儘管論文被引用次數也許並不能完全說明一位科學家的水平。

  半路出家的“火星人”

  雖然威頓並不認為自己是當代牛頓,但他半開玩笑地說,他和牛頓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熱愛科學”。

  熱愛科學的威頓,竟然是“半路出家”的。他在大學裡學的是歷史,原本打算成為
政治家或新聞記者。

  1971年,從布蘭迪斯大學畢業後,他加入了喬治·麥高文的總統競選班子,開始了
他短暫的從政生涯。這期間,他還發表過一些政論文章。

  但威頓後來擔心,如果投身政界或者新聞界,容易迷失自我。“我覺得自己還是對
物理研究感興趣。”他說。於是從1972年起,他開始在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生院學習物理
學課程。

  這是威頓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很多人驚訝於他當時作出的選擇。因為在中國,由
文科改學理科,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儘管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在剛開始時遇到了不少困難,但威頓的天賦幫了他不少忙。
有報道稱,威頓在上小學之前,就經常和擔任辛辛那提大學物理學教授的父親討論物理
問題。

  1976年,威頓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然後,他在哈佛大學做了4年博士後研
究。1980年,威頓被普林斯頓大學聘為全職教授。

  和愛因斯坦一樣,威頓也是猶太人。儘管選擇了物理學作為職業生涯,他並沒有完
全放棄自己在社會活動方面的熱情。在研究之餘,他經常訪問以色列,希望以自己的影
響促進中東的和平。

  威頓說起話來聲音不大,但在他那顆碩大的腦袋中,蘊藏着令人驚訝的智慧。在普
林斯頓,熱愛他的學生送他一個暱稱“火星人”。這使人想起那位被稱為“外星人”的
足球天才羅納爾多。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位“火星人”主要的研究領域是一種包羅萬象、玄之又玄的弦理論。

  在現代物理學中,有兩個基本理論。一個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它是描述星系
和宇宙的;另一個是量子力學,它是描述微觀世界———原子以及比原子更小的粒子的
理論。這兩個理論被認為是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不幸的是,這兩個理論之間存
在衝突,弦理論試圖將它們統一起來,以便得到一個更好的理論。”威頓說,“目前我
們仍然沒有真正理解弦理論,但已經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發現。”

  偉大的科學家和藝術家通常都有直抵事物本質的能力。威頓無疑屬於這樣一類人。
他認為,20世紀許多最具深遠意義的進展都是由於原有理論的不協調。“歷史告訴我們
,消除理論之間的不協調是取得真正重大進展的一個好方法。”

  他指出,大多數缺乏物理素養的人或許會以為,物理學家所做的無非是一些極端繁
雜的計算而已,但事實上,這不是物理學的精髓之所在。重要的是,物理學注重概念、
如何理解概念和大自然運行的原理。

  物理學的時代沒有過去

  威頓自己認為,他最滿意的一項工作是在1994年,他與洛特格斯大學的塞伯格合作
,利用對偶性統一了五種不同的弦理論。值得一提的是,威頓曾經認為研究對偶性完全
是在浪費時間,但他後來承認在這個問題上犯了錯誤,並且戲劇性地成為推動對偶性研
究最強有力的人。

  弦理論問世已經有30年歷史,其間受到過一些人的諷刺和質疑,但也受到過熱烈的
讚揚和吹捧。由於目前的條件限制,不可能用實驗手段對其進行檢驗,有人據此以為它
僅僅是一門形而上的“玄學”而已;但當弦理論研究處於高潮時,也有人過早地歡呼一
個包羅萬象的“終極理論”就在眼前。有些研究人員甚至在一夜之間放棄了多年的研究
項目而轉向弦理論。

  對於這一非凡理論,威頓本人的看法也許更為精妙:“弦理論是21世紀的物理偶然
落在了20世紀。”

  “有人說21世紀是生物學的黃金時代,言下之意是,物理學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
,您如何評價這一說法?”記者問。

  威頓說:“我相信21世紀是生物學的黃金時代,但我同樣相信,21世紀也是物理學
的黃金時代。”

  威頓並不同意21世紀才是生物學的黃金時代的說法。他補充說:“不過,過去的20
世紀也是生物學的黃金時代,DNA雙螺旋結構就是在20世紀發現的。”

  “不要過於崇拜前輩”

  在一些中國學生看來,用“火星人”描述威頓似乎還不夠。一位從事弦理論研究的
博士生對記者說:“如果我說威頓是神,你應該不會反對。”

  記者向威頓轉述了這位學生的話,他聽後笑了:“一般說來,我們尊敬前輩是對的
,但在科學研究上,可不要走得太遠。中國在科學上可以做很多事情,三五十年後,有
可能成為科學上的領導國家之一。對於正處在發展中的中國科學來說,尤其不要過於崇
拜前輩科學家,因為年輕人總會提出更好的想法。”

  當記者問威頓,公眾是否有必要了解這些高深的物理理論時,威頓回答說:“你們
的讀者恐怕很少有人願意去了解其中的細節,就像大多數人並不了解愛因斯坦理論的細
節一樣。但是,愛因斯坦提出時間和空間是彎曲的,而弦理論希望改進愛因斯坦關於時
間和空間的觀念,讀者如果去接觸這些關於宇宙奧秘的理論,即使不了解具體的細節,
相信也能從中找到樂趣。”

  對於在北大所作的關於弦理論的通俗演講,顯然威頓此前是做過一番認真準備的,
因為就連記者這樣的門外漢,竟然也能聽懂個大概。演講結束後,威頓又被學生們圍住
了。“許多有趣的問題在等待年輕人解決呢。”威頓說。

  一位北大學生和威頓聊完天后,有這樣一番感慨:“這些頂尖科學家,要的並不是
別人的崇拜,其實只要有人對他們的理論感興趣,將他們的工作做下去,他們就很高興
了。”

  “我不怎麼關注這些事情”

  和丈夫一樣,威頓的妻子也是普林斯頓的教授,研究的領域也是弦理論。由於時值
暑假,夫妻倆將兩個上大學的漂亮女兒和一個上中學的兒子也帶到了中國。

  納什在華期間對中國象棋表現出了特殊的興趣,而威頓在來中國之前就喜歡上了中
國象棋。他弟弟一家在逛舊金山的唐人街時帶回了中國象棋,教會了他兒子,他兒子又
教會了他。第一次來中國的威頓,在酒店的客房裡,有時要和兒子殺上兩盤。“我輸的
時候多,偶爾能贏上一盤。”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

  當記者問他還有什麼業餘愛好時,威頓說:“我喜歡打網球,還喜歡考古,所以喜
歡訪問像中國這樣有很多古蹟的國家。”

  一位目前在國外從事研究的學者回憶說,10多年前,他在中國西北一所大學念研究
生,需要閱讀威頓的一些論文,但在學校圖書館裡找不到,於是想到向威頓本人索要。
當時,威頓早已離開哈佛去了普林斯頓,但這位並不知情的中國學生仍然把信寄往哈佛
。信寄出後,他並沒有抱什麼希望。然而,1個月後,他收到了來自普林斯頓的郵件,里
面裝着他所需要的全部論文。

  在20世紀結束時,美國《新聞周刊》雜誌評選出50位還活着的最有影響的美國人,
威頓榜上有名,且排名挨着麥當娜。謙虛嚴謹的科學家與放浪形骸的娛樂明星比鄰而居
,這當然有些滑稽。記者請他談談感受,威頓卻說,他並不認為自己是50位最有影響的
人物之一。

  “你喜歡麥當娜嗎?”

  “我幾乎不了解她。”威頓低下頭來,用耳語般的聲音說,“我不怎麼關注這些事
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