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耶鲁本科一年间
送交者: 耶鲁 2002年10月11日15:09:5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北京四中张泰苏同学在耶鲁大学本科学习一年后给我国某大学相关人士寄来一封信。信中介绍了他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耶鲁本科课程的设置,读来给人启迪。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上都有不同的创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也日益受到重视。希望这封信对正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等学校有所助益。 

尊敬的教授和领导们:

很高兴能为您们提供信息与我的一些想法。 凡耶鲁的学生,每年八月都会收到一本《耶鲁本科课程》。该书厚约550页,开列新学年所有向本科学生开设的课程,也包括相关的学校条例、要求。数千门课程汹涌而至,往往令新生不知所措。 学校把所有的课程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各国语言以及文学,比如中、英、日、拉丁、希腊文等;以及英国文学、俄罗斯文学等。第二类为人文艺术学科,包括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第三类是社会科学类,也有人称它们为新兴人文学科: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政府学、心理学等。第四类才是自然科学类: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电子工程、计算机学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任何一门课,所以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同上一门课的现象不足为奇,有能力的学生甚至可以选择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 本科毕业时每一学生需要获得最少36个学分(一般每一门课合格可得一学分)。学生所读的每一学位要在其中约占有12个学分。 选择专业同样有很大自由度。学生们一般在大二之初定下自己的本科专业方向,但在毕业之前可随时调换。近年来不少学生选择读双学位,以增加日后的选择,而这两个学位无需相互关联。数学与经济、数学与计算机等互补性组合固然广受欢迎,但经济与美学这类选择也无人非议。定专业只凭个人能力与兴趣。 为了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向,学生多在大一时广选课程。仅以我为例,一年间数学、物理、经济、历史、文学各上两门,最后从中选择了数学历史两个专业。 数学系学士学位分B.A.(Bachelor of Arts,学士学位)与B.S.(Bachelor of Science,科学学士学位)两种。两者都要求至少十门基础微积分之上的数学课,而B.S.学位还需要两门中等以上难度的物理课。十门数学课要分属至少三种研究方向,每种方向至少两门课。这三种方向也由学生从学校提供的五个方向中挑选:数学分析、统计与应用数学、代数与数论、几何与拓扑、逻辑。数学专业无需毕业论文,但要在大四上一门专题讨论课,以寻找日后可能从事的课题。 历史专业只提供B.A.,需十二门历史课,而这些课要满足一定地理分布:北美史至少两门,欧洲史至少两门,其它地域至少三门。其中要求在两个以上地域读过古代史。毕业前交的五十页论文则反映学生大致的研究方向。 这两个专业的工作量在众多学科中都属中等,多于国际关系(只需七门课)等小专业,也不比计算机(十四门课)那样庞大。另外,这两个专业也都没有明确的必修课,但多少有一些课因其重要性是人所共上的,如多元微积分、线性代数、美国共和制的建立等。总体而言,学生可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独特课表。另外一些专业,如计算机,则是有必修课的。 可以看到,耶鲁本科学生所需完成的专业课(即使进计算机那样的专业)的学分明显少于国内大学。这可能缘于美国社会对待大学的一种态度:本科是打基础并扩展知识面的阶段,而研究生以上才需大量专业知识。获音乐学位或历史学位者可以就职于投资银行一例可证明,在美国,本科专业不决定终身大事。这种观念于是成为耶鲁学生广猎新奇的动力。耶鲁本身也在本科教育中提倡博学,故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大二第二学期结束时,需要在四大类课程的每一类中至少获得两个学分。同时在毕业时每一类中至少拥有三个学分。学生可在这一过程中开发对于陌生领域的兴趣。当然,选课也要考虑到其它因素,其中难度尤为重要。课程难易相距甚远。虽然不同人对同一门课有不同感受,但其中总有规律可循,如中国学生普遍惧怕文科课程的阅读量与对写作的要求。就我而言,虽然文科有一些基础,但也在历史课上花费最多时间。而大部分文科专业的美国学生就会选择较简单的数理课程来达到学校的要求。 历史课的风格由教授的喜好左右,但庞大阅读量则是共通的。一周要读150页左右。阅读重点除基本教材外更多落在各种原著史料,而现代历史学家的评论性著作多作为辅助。论文当然不可或缺,并带来绵延数周的深思苦读。上学期写罗马史论文时面对8、9本参考书籍,很感山水茫茫。 我所上的数学课全名“线性空间分析与微积分”,内容分线性空间性质、多元微积分与线性代数三块,尤以线性空间为全课的基础理念,微积分与线代均建立于其上。由于这门课略去基本微积分不讲,又以纯数学方向学生作为授课对象,故内容与考试都有相当难度,当不亚于国内大学数学系中类似课程,而理论性可能更强。 其他几门课各有精彩,文学课更领人进入正宗英语文学分析与鉴赏之门,但总不比数学与历史课对我的吸引力,是专业课外的“旁门”。物理与经济课相对容易。基础物理学要用一年时间讲力学、相对论力学、热学与电学,而难度适中,大致等同于北大数学系所上的物理课。至于经济课,想象中应比国内经济学系的宏观、微观经济学略为容易,但因课题的广泛,也有一定挑战性和相当强的吸引力。 当然,在选课原则上,中国学生有异于美国学生之处。重理轻文倾向之外,多数中国学生也更偏向于上大量专业课而冷落其他领域。这种情况多半与国内奉行的教育体制与社会上的主流思想有关,但个中细节,则不是我敢断言的。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此致 敬礼!

张泰苏    

耶鲁大学2001级本科生 2002/6/7  

张泰苏,毕业于北京四中,2001年进入耶鲁大学就读本科。 就读于北京四中时曾获全国高中物理竞赛一等奖、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南太平洋非英语国家英语竞赛(高三组)一等奖第一名等。曾主编过北京四中校刊。 在耶鲁所修课程为罗马史、线性空间分析与微积分、宏观经济学、英语文学、基础物理学、科学话题讲座与讨论。 课余时间参加耶鲁数学学会活动,并任中国本科生同学会宣传主管。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