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中科院蒋高明狠批人才引进:大呼外来物种入侵
送交者: 牛满宇 2009年01月17日20:00:4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学者蒋高明 发表于2009-1-17 14:18:19 科学人生 外来物种入侵与人才引进 蒋高明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才首先得是人,人也就具备生物学的本性。目前,国土安全的一大隐患是生物入侵,这一点是不争议的事实。而大部分入侵物种开始引进的时候都是从有用的角度引来的,如人们引进凤眼莲是希望能够做猪饲料,引进大米草是希望能够防护海岸线;引进火炬树是为了增加彩叶,可现在这些物种成了国人非常头痛的入侵物种,给国家带来的大量经济损失。在人才引进上,如果我们处理不好各种关系,很可能对学术生态造成危害呢。 我们可以将入侵物种与引进人才做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这里笔者不是有意与引进人才过不去,而是希望我们花了大量的金钱后,能够起到正面的作用,至少不应当是负面的: 第一,入侵物种通过种子大量繁重后代,侵占别的物种地盘;引进的人才同样会发展自己的空间,他的种子就是在国外培育的写国际SCI的本钱,侵占别人地盘,争夺本地科学家学术资源(国家的科研经费蛋糕就这么大,多给你,就少给他)。引进人才带来的“革命火种”,就是SCI或者CNS(Cell, Nature, Science),他们在国内的“繁殖方式”往往就是简单复制在国外的工作,将一个成果无限放大开去。 第二,入侵物种在原产国有天敌控制,不至于成灾,而到了异地,则失去天敌控制,泛滥成灾;引进人才因有高薪政策等呵护,自然失去了“天敌”控制,在国外他们还有洋老板控制,到了国内则没有人控制得了。 第三,外来入侵物种惯用的另一种手法就是释放有害的化学物质,抑制其它生物生存,或者把本地植物杀死。比如豚草和火炬树都会释放有害物质;引进人才的杀伤武器是比国内学者有CNS 或者更多更高影响因子的SCI,这是国家引起他们的重要理由,更是他们的有利武器,自然是一杀一大片。本地科学家也许成绩也不错,但正如国内领导看不起自己的乡土树种,要花钱从国外购买一样,对自己的人才是不会多看一眼,甚至更多嫉妒的成分在。只有多花钱才能多赚钱,这个经济账已成了各行各业的潜规则了。 第四,外来入侵物种有疯狂蔓延的发达根系,通过根系的向外扩张来繁殖后代,抢占本地植物地盘;超高薪引进人才这个本领在引进国就具备了。他们的根远在国外,近在国内,随处可以吸收营养(如经费)。外来物种可能使得引入地的生物量增加(如今后国产SCI会更多),但是多样性降低了,稳定性差了;引进外来人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其对学术多样性的损伤是不言而喻的。 第五,尽量避开天敌,这也是入侵者最为得意的招数之一。很简单,在新土地上,入侵物种没有天敌,即便“狭路相逢”,也只有躲避,比如空心莲子草在南美有一种专门对付它的莲草直胸跳甲,在天敌面前它只能做一根乖乖草了;超高薪引进的人才的天敌是洋人,但他们不会去和洋科学家去玩,而是跑到中国和中国科学家比CNS。 生物入侵的后果是生态家园的退化;超高薪引进人才的后果可能是:1)引来媳妇,气走婆婆;2)国内的人才发誓外流,国家再花钱引进来;3)国内学术生态平衡打破,正面的结果是提高了国内学术水平,负面的结果是造成国内学术的进一步腐败(谁能担保那些打着引进人才的名义不“黑吃”纳税人钱财);4)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但需要一定的疼痛。过去引进人才反差不似今天这样大,以前是一“小”石击起千层浪,但这次的石头太大了,激起的就不是浪,而是地震了。新平衡建立需要时间考验;5)引进人才败下阵来,国家钱财浪费了,不了了之。笔者观察到,这些年来,许多引进的人才,竟然不如国内人才,最后卷包走人了,但他们浪费的金钱没有人跟他们要去。 笔者不才。但据我观察,争取的人才政策应当是:1)事业留人,生活留人,国内提供一定优惠的科研条件,但不一定要将工作高于国内学者的10倍;2)真金不怕火炼,鼓励人才流动。中国是不缺少人才的,但缺少人才成长的土壤,许多引进人才大都是国人且多为出国前单位不被重视的人才,以前的业绩并不是十分突出的,是国外良好的科研环境造就了人才,因此中国当前需要打造这个环境才是科研“正道沧桑”。现在的频繁评估,想必那些高级人才也无法适应;3)既然花了高薪,就不如直接引进外国人,尤其那些发达国家名校的洋教授(像上世纪初的北大清华那样,中外教授同堂讲授,难比高低),以增加中国科学研究队伍的“生物多样性”,可以不为我所有,但可为我所用;4)一视同仁,重视本土科学家的学术贡献。其实,如果没有中国科学家的留守,那里有今天中央政府高薪引进人才政策的出台呢?中国科学的发展,是无数中国本土的科学家默默无闻奉献至今才逐步发展的;5)增强民族自信心,坚持走自己的科学发展道路,不跟风,不冒进;解决实际问题,引领全社会和全人类进步。6)办好中文学术期刊,鼓励最高的科研成果以中文在中国发表,“迫使”洋人来读中文文献,那样,中国更多的人才将突破英文障碍,得以脱颖而出。袁隆平、贾兰坡一生没有发表过英文文章,但你不能说他们不是一流科学家,美国科学院吸收他们做外籍院士就是明证,就是承认了他们对科学的巨大贡献。 什么时候,中国的就是世界的,我们的科学就是成功的了。似今天这样,言必称美国,科研自信心不足,科研管理瞎折腾,是永远不会上新台阶的。
0%(0)
0%(0)
  美国 is as rotted as 中国 - kenn2003 01/18/09 (114)
    Agree  /无内容 - lesson 01/18/09 (73)
  引进人才静高搞垃圾的, 象结构生物学  /无内容 - mahu 01/17/09 (117)
  very good comments  /无内容 - mahu 01/17/09 (159)
  好文章!  /无内容 - lesson 01/17/09 (98)
  two points - xpt 01/17/09 (242)
    回去的人中,但愿不要同化掉一批,排挤掉另外一批。  /无内容 - 时空时迈 01/17/09 (136)
    disagree - kenn2003 01/18/09 (133)
      do hard yourself ?  /无内容 - xpt 01/18/09 (69)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8: 什么人回国?
2008: 海龟早已失去往日的光环--给一些小留
2007: 林晓松,解不开的心结
2007: 网上学术讨论应是“君子之争”
2006: 院士“光荣榜”——一群不如瞎猫的行尸
2006: “光荣”的院士名单(续)
2005: 探索宇宙奥秘的丁肇中与他的中国情结
2005: 关于加拿大和欧洲的学校
2004: 教育浮夸背后真实的华中科大
2004: 美国终身教职的由来及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