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台湾大学---=台大人,舍你其谁!
送交者: 卢惠芬, 2003年05月03日16:41:46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国立台湾大学


台湾大学创立于民国十七年,如以在台立校时间来算,它是国内最老的大学。总校区面积广大,同学们往往无法在下课十分钟内,赶到另一个教室上课,脚踏车成了校园内最普遍的交通工具。除总校区外,它还另有法学院、医学院两个分部,及附设医院、实验农场、实验林场等附属机构。

全校共有文、理、工、医、农、法六个学院,再细分为四十四个系,五十一个研究所。院系之多,居各大学之冠,因此开课的数量也多、且层面广。一位学生说:「来到台大最大的好处,就是有许多课供你去选、去听,能激发你各方面的潜质。」

授课的教授,都是国内有名的学者专家,学生几乎都是以第一志愿考上的,师生皆是全国精英荟集,他们自称「台大人」,均以身为台大的一分子为荣。

「自由开放」为台大的传统之一。校园风气开放,师生讨论成风,社团活动蓬勃,真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在这种气氛下培植出来的「台大人」,都具有活泼、自信、开朗的特质。

社会上流行说:「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留学」,台大毕业生出国深造的达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且多是有去无回。这也是台大最受人批评之处,经济部长赵耀东就曾说:「台大学生应多思及如何报效国家」。

无论如何,台大仍是当前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学,它以悠久的历史、广阔的校区、众多的系所、精良的师资、优秀的学生,而享有「最高学府」之誉。

傅斯年创下「自由」的校风

台大前身为日据时代的「台北帝国大学」,民国卅四年台湾光复,由我政府接收,并加以改组,首任校长是陆志鸿先生。陆校长之后为庄长恭校长,总计这两位校长主政四年,多是沿袭旧制,学校没有很大的改革。

真正创下台大优良传统的是傅斯年校长。民国卅八年,大陆沦陷后,以傅校长为首的许多北京大学教授,都来到台大任教。北大是当年「五四」运动的大本营,这些教授也都是「五四」运动的健将,他们为台大带来一股「自由主义」的风潮。

傅校长鼓励学生以开放的胸襟,积极探寻真理。所谓真理愈辩愈明,因此台大校园内议论风发,学生们探讨社会现象、针砭时弊、谈论政治,对国家、社会充满参与的热情,一如「五四」时的北大。

次年,傅校长在职病故。他执掌台大不过两年时间,而贡献重大,影响深远,为了纪念他,校方还把上下课的钟,定名为「傅钟」。他的墓园也在校园内,称为「傅园」。

傅校长后,钱思亮校长和阎振兴校长相继主政,共达卅一年,皆采「无为而治」,更加确定了自由、开放的传统校风。去年八月,虞兆中先生接任校长。

我尊重学生,学生会更尊重自己

虞校长在台大任教卅余年,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院长等职,对台大有深厚的感情,他说:「年轻时,我像兄长,对学生要求很严;随着年龄增长,我逐渐像父亲,对学生期望很高;现在,我像爷爷,觉得每个学生都很可爱。」

在担任工学院长期间,虞校长即以作风开明着称,凡学生有事找他,他一定请对方坐下谈;学生出版的刊物,他不事先审稿。有人为他担心,问他:「难道你不怕刊物中出现不当言论吗?」他说:「我相信,我尊重学生,学生会更尊重自己。」

果然,在虞校长担任工学院长任内,院内刊物从未出现过不当言论。有些同学自知言论过于大胆或偏颇,还会主动拿给他过目,与他讨论如何处理。

诚如机械系四年级王肖璞同学所说的:「我们的能力、品德愈被人家肯定,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愈高。」学生们受到尊重后,行动更加谨慎、更懂得自我约束,他们要求自己做一个值得被尊重的人。

台大在言论上的自由、开放,是许多学校难望项背的。早在民国六十年,台大法学院代联会即曾就「中央民意代表应否全面改选」举办公开辩论。当年,国人的思想、言论都比较保守,这个问题还是首次被提出来公开讨论。

上(十)月中,部分学生又以「校园民主」为由,要求代联会主席选举改为普选。代联会主席是学生自治团体的最高负责人,向来由各班的班代表投票选出。训导长尹建中认为:「在民主运作中,『小国寡民』才采行普选制;台大有一万四千位同学,实行间接选举,应该符合民主政治的运作法则。」

是否普选的问题,赞成与反对双方相持不下。在上月中代联会主席改选前,校园内出现主张普选、并要求各班代表杯葛选举的传单,引起校方一阵紧张。

结果,选举顺利完成,刚刚经由班代表选出的代联会主席管家义,并已向校方报备,预定在近期内邀集各班代表,就「代联会主席应否普选」进行讨论,校方也已核准。

进了台大,先把以前的荣耀忘掉

台大学生多半是以第一或极前面的志愿考上的,可说是各校精英的集中。很多在高中时显得出类拔萃的人,一进了台大,遂成了平凡的一员。有些人因此而意志消沉。

虞校长深知这种情形,他在每年新生训练时,都要对这些新鲜人说:「进了台大,就要把你以前的荣耀都忘掉,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读书的方法,应该也和以前不同。高中时有升学压力,为了在统考争取高分,同学们都尽力记牢『标准答案』,对最重要的思考、判断、乃至创造的能力,反而没有好好训练。我最反对学生写『标准答案』,因为那里面没有他自己的见解。」

「同学们在今后四年里,应该多选课、听课,但老师和课本能提供的知识仍是相当有限,还得常上图书馆找相关的资料、学报或论文,阅读吸收,并向老师请教,和同学讨论,融会贯通后,归纳出的结论,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学问。考试分数的高低,不是顶重要,只要维持在一个水平之上就行了。」

一位毕业多年的台大人,说出他的心路历程:「从小到大,我都是学校中的佼佼者,相当自负。进了台大后,我才发现『人外有人』,有的同学真是优秀,又活跃、功课又好,一切都比我强,我的信心大受打击。直到毕业一段时间后,才逐渐恢复。因为我从工作中了解,虽然在台大时我不算杰出,但整体说来,我受过良好的训练,对工作热诚,有责任感,也懂得逐渐建立自我,应该还是不错的。」

的确,经过四年的洗礼,台大学生受了良好的学院训练,也多半有一股恢宏气度,这可能是他校学生所没有的。

一般说来,台大教授对学生的要求相当严格,尽管许多教授平时放任学生,随便他们上不上课,但考试时,却是「六亲不认」,程度不够的,绝对过不了关。因此,台大毕业生素质相当整齐,出了校门的工作表现亦颇杰出。

对侨生积极辅导

在台湾生长的学生,从小到大经历过数不清的考试,既能成为「台大人」,则不但已是「身经百战」,而且还是「连战皆捷」,对读书和应考都很有心得,在课业上,多半没有困难。但来自海外的侨生则不然。

侨生远渡重洋,回到国内求学,期望接受正统的中国式教育,用心可感。但有些侨居地的教育水平与国内有差距,再加上侨生多半普通话文能力较差,课业上、生活上都有比台生多的困扰。

辅导华侨子弟回国就学,是政府一贯的政策,因此各大学都设有侨生辅导室。台大约有侨生两千五百人,居各大学第一位,侨生生活辅导也就格外重要。

辅导室主任蔡煌源说:「侨生住校有优先权,所以本校侨生几乎全部住宿,彼此有照应。此外,为协助侨生解决课业上的问题,学校特别在周末下午,多开了国文、英文、中国通史、数学等一般侨生感觉较困难的课,把平常上课所教的内容,再重复一次,让需要的同学自由听课。还有专为侨生开的『暑修』课程,侨生可以在暑假补修学分。」

来自印尼的赵晶结,当前是森林系三年级的学生。他在来台前,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讲,大一时,理所当然地,他的国文和中国通史都被「当」了。

他立即设法改善这种情况,首先进行的是「换寝室」。原来,学校为了减少侨生的思乡情绪及孤寂感,特别将来自相同地区的侨生,分在同一寝室。他们可以使用侨居地语言沟通,有共同熟悉的话题,彼此都感到亲切,因此侨生也多喜欢这种安排。但如此一来,他们说普通话的机会便少了,而且彼此的普通话程度都差不多,即使特别以普通话交谈,进步也有限。

为了加强普通话能力,赵晶结决定「迁地为良」,通过辅导室,申请与台生同住。在接着的一年中,他的普通话果真大有进步,而且还讲得相当标准,没有一般侨生的腔调,国文和中通两科也都补修通过了。

有些国家与我国无正式邦交,不承认在台取得的文凭,部分侨生因此为回侨居地的就业问题担心。来自马来西亚的陈泽清和来自香港的徐美燕都说:「不承认国内文凭的只是当地的政府机关,民间公司则不但承认文凭,而且知道国内教育水平很高,有些还特别爱用台湾毕业的学生。」

参与社团,磨练待人处事的能力

除了读书外,社团参与也是大学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环。

虞校长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在培养『高质量』的人──懂得尊重别人,也值得被尊重;除了有良好的学识和专业技术外,还应有判断事理及与人相处的能力。因此,同学们应多参与社团,由策画、推动社务的过程中,体会出待人处事的方法。」

「而且,台大学生多半在求学的过程中一帆风顺,看来似乎对自己很有信心,其实这种信心经不起考验。因为他们没有失败的经验,不晓得如何面对失败。而在社团参与的过程中,多少都会遭遇问题与挫折,我希望他们藉此磨练、成长。」

当前台大约有一百七十个学生社团,依其性质可分为综合性(如系学会、学生代联会)、学术性、康乐性、服务性四类。

每年新生入学时,各社团都使出浑身解数,吸收新社员。这时,校园中尽是画得十分美丽、又富创意的海报,每天晚上都有各种别出心裁的迎新活动,让甫入大学的新鲜人,看得眼花撩乱。

同学们依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社团,例如:对大陆问题有兴趣的人,参加大陆研究社;喜欢写诗的,参加现代诗社;喜欢弹弹唱唱的,加入吉他社;愿意为残疾、孤老等服务的,加入慈幼社……等。但不论参加那一种性质的社团,参与者都希望能从中学习、付出,并使大学生活过得丰富。

大一学生参加社团,多属于「游离分子」,大二以后,他们出任社团的负责人或干部,才真正负起推动社务的责任。

社团多在中午休闲时间活动。大家聚集在学生活动中心的小办公室内,讨论社务或展开工作。平时,他们也爱聚在这个小天地里聊天,社员原就是因志趣相投而结合,很容易聊得投机。他们一起投注心力推动活动,一起埋头苦思,一起忙得心力交瘁。成功时,一起庆功狂欢;失败了,互相安慰打气。所以经常有人对社团伙伴比班上同学还亲,对社团的感情比班上还深。

没参加过社团的人,很难想像这种投入的热情;曾将心力深深投注在社团中的人,即使在参与过程中,功课退步了,休闲时间减少了,也受到不少挫折,尽管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但都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首开学生社服之风

在所有课外活动中,参加者最踊跃、也是虞校长最鼓励的,是每年寒暑假的「社会服务队」。以今年暑假来说,各社团、院系共组成了十五支队伍,深入山地、农村、渔村,还到了澎湖服务,参加者达九百人。

学生参加社会服务运动,由来已久。民国六十年,美国将原为我国领土的钓鱼台列屿主权移交给日本,引起海内外同胞一致抗议,青年学生纷纷发起「保卫钓鱼台」运动。

当年,正是我国外交上最艰难的时期,退出联合国、中日断交,相继发生,激起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操,他们在到美、日大使馆游行、抗议之余,并将这分爱国的热诚,转为对乡土、对同胞的关怀,希望能实际为国家做点事。台大、政大、师大等校都发起「青年自觉运动」,台大首先筹组「社会服务队」,掀开了大学生服务社会运动的序幕。

此后,学生社服运动持续进行,且参加的人愈来愈多,服务的地区愈来愈广,服务的项目也呈多样性,如「青少年营」,为国中学生补习功课;「社区联谊」,举办联谊会,使区内居民共聚一堂,交流情感;「农家访问」,做问卷调查,了解农村现存的问题,做为研究资料;「医疗服务」,由医学院教授带领学生巡回到各地义诊……等。

虞校长非常支持学生社服活动,今年夏天还亲自到各队探望同学。他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梁柱,应该关心社会、关心国家,我们的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就是要学生在修身、求学之余,还要有将所学奉献人群、服务社会的精神。学生社服应是奉献的第一步。」

「今年夏天,我到各社服团探望同学时,觉得眼睛一亮:所有男同学都把头发理短了。平常这些男生总爱把头发留得长长的,非得等到教官警告他时,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去理发,现在他们倒自动把头发剪短了。」

宜兰农村服务团团长张励仁说:「农民比较淳朴,如果我们留着长长的头发,不容易为他们接受。而且,我们到了那里以后,似乎观念也变了,大家都不觉得头发长短有什么所谓,为了给农民一个好印象,也觉得短发较方便、有精神,所以我们都理短了。」

下乡服务,一切从简,他们多借宿在学校教室,晚上将几张课桌拼凑起来,充做床铺。有些从未下过厨房的女同学,也洗手做羹汤,窝在厨房里洗菜、捡菜,都没有怨言。

事后,他们也都得到或多或少的回馈,很多参加「青少年营」的国中学生,都会写信给大哥哥、大姐姐。这些精神上的报偿,使他们觉得欣慰无比,甚且有人乐此不疲,年年寒暑假都参加社服。

理学院研究科技的根本

师资和学生,都是学校中的「软件」部分,学校中的「硬件」部分,则是教学设备,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尤其在理、工、医等学院,实验器材非常重要。台大既有「最高学府」之称,教学设备应也是各院校中第一流的吧?其实不然。上述三学院院长都说:「从前我们的设备确是一流的,但随着时间进展,这些设备已逐渐落伍了。所以我们的教学设备,当前甚至还不如一些新学校。」

好在近几年来,由于工业在国家建设占极重要的地位,工学院也很受重视,经费增加,添购了不少新设备;医学院亦争取到新台币六十八亿元的经费,全面改建,预计民国七十七年完工。唯有研究基础科学的理学院,经费虽也有增加,但与更新设备的目标,仍是相距甚远。

理学院长罗铜壁说:「『科技』包含了『科学』和『技术』,也就是『理』和『工』两个层面。科学是一种有系统的研究,不能立即看到成果;技术则是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直接由国外引进后,随即可以用在生产上。」

「虽然基础科学的研究,不易看到成果,但它才是科技的根本。我国若想由开发中国家晋升为已开发国家,绝不能跟在人家后面抄袭、模仿,必须赶紧为科技扎根──在学术界,要注重基础科学的研究;在工业界,则要重视产品的研究发展。」

工学院人数最多,农学院占地最广

与理学院相比,工学院当前可说是「炙手可热」,经费充裕,机器设备得以更新;进用了许多年轻教授,约有一半以上的老师,年纪都在四十五岁以下;还请了许多课座教授,讲授专精或最新的知识,院内充满蓬勃朝气。工学院招生人数也年有增加,当前共有近三千名学生,是台大六学院中人数最多的一个。

工业发展一日千里,为了因应需要,工学院的课必须随时机动调整。翁通楹院长说:「社会上分工愈来愈细,许多任务业虽然应用的基本技术一样,但仍有它特殊需要的技能。所以,我们开了很多属于较专门的选修课,希望同学在基本能力外,再培养几项特殊专长。现在工业和科学界尤其朝着专精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多开专门性的选修课,应是未来工科教育发展的趋势。」

农学院共有十一系及十一个研究所,并有实验农场、实验林场、山地农场、家畜医院等附设机构,是所有学院中,系所及附设机构最多、占地最广的一个。

兽医系是农学院中较特殊的一系,当前农学院附设的兽医院,是全台最大的兽医院。

一般人都以为兽医院主要的「病患」是猫、狗之类的宠物。兽医系主任张政宏说:「事实上,兽医院的主要诊疗对象,是猪、牛等经济动物,对经济发展影响重大。」

外文系以程度高着称

文学院有六个系,其中外文系特别突出,是台大最有名的系之一。

台大外文系一向以程度高着称,有些同学毕业后,至英美等国继续攻读「英美文学」,成绩仍能名列前茅,甚至比英语系国家学生念得还好,程度之高,可见一斑。

会有这么的高程度,除了学生本身素质佳外,还有赖严格的训练。外文系的功课压力相当大,尤其是一、二年级时,每天都有很多作业。系主任陆震来说:「虽然功课很重,但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第一志愿考进来的,都有很强的好胜心,也都能咬紧牙关,应付过去。」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陆主任说:「在台大外文系教书固然乐趣无穷,但也很辛苦。因为学生素质很高,老师若不努力,恐会被学生问倒,甚至落到学生后面。因此我们系上的老师也很用功。」

以企管方法经营商学系

商学系分成国际贸易、银行、会计、工商管理四组,日夜间部学生共约一千二百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系,也是台大法学院最主要的科系之一。

台大商学系国贸组,是高校统考中丁组录取分数最高的系组,按录取率计算,也是每年最难考的系组。以去年为例,丁组考生共约有二万九千人,该组录取卅三人,录取率仅千分之一强。

商学系主任陈定国,是企管方面的专家,他采用现代化的方法来管理系务。他说:「以企管的观点来看,新生是原料,四年的教育是加工过程,毕业生就是成品。对内,我们要提高质量及实施严格品管,对外,则要加强促销活动,把产品推销出去。」

「台大教授一向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所以我们的产品绝对精良。在促销方面,首先,我请系上老师多参加校外活动,如演讲、座谈会,或在报上发表文章。我们也常与工商界合作,举办大型的座谈会,为系上打知名度。」

「其次,我们办理半年一期的『经理训练班』,招收经理级的工商界人士,提供他们在职进修的机会。『经理训练班』自三年前开办,一直生意鼎盛。对社会来说,我们是以台大的师资、设备,为大家服务;对我们本身来说,这些经理级人士提供我们不少实务经验,并从此对台大有分亲切感,对我们的毕业生,自然多加照顾。」

在这种企业化经营下,台大商学系果然远近知名、系务蒸蒸日上,还劳动立法院、监察院几次垂询,认为商学系应该改成学院。当前,教育部已通过改制的提案,预计明年将改制成「管理学院」。

医学系课业繁重

台大医学系是当前最热门的科系之一,很多考生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如果考上别的学校或科系,宁可第二年重考。医学系每年录取九十人,约有半数都是重考生,极难考取。

医学系修业期间为七年,必修学分多达二九八个(依教育部规定,一般大学科系只需修满一二六学分,就可以毕业),课业繁重,非其他科系所能比拟。一位同学说:「读医学系,得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有如此多的必修学分,是因为医师虽有内、外、小儿、妇产等科别,但在念书时,却是每一科、每一门课都要修。修业期满,进医院实习时,才开始分科,往该科钻研。

医学院长彭明聪说:「人是一个整体,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譬如:一个人脑中长瘤,会压迫视神经,造成眼疾,故眼睛痛并不一定是眼睛本身的毛病。因此,医师除了要在某一科有专长外,还得对人体一般构造及情况有所了解,才能做正确的诊断。」

医师也和其他行业一样,分工愈来愈细,以外科来说,就可细分为普通外科、胸腔外科、心脏外科、整型外科等。有的病患觉得身体不适,却不晓得该到那一科求诊。彭院长也注意到这种情形,他说:「我们当前正计画成立『一般科』,医学系毕业生到各科巡回受训两年,然后能成为一般科大夫。」

「有了一般科以后,病患不必再为到那一科求诊伤脑筋,通通先看一般科。如果只是普通小病,一般科大夫就可解决;若是一般科大夫认为还需进一步检查和诊断,他就依初诊结果,将病历转给适当的专门科。」

医学院学生七年级时,须到附属医院──台大医院──实习。

全力发展研究所

在教学上,台大当前正致力发展研究所。以最近五年来说,共增加了五个硕士班和四个博士班,增加速度相当快,有的学科甚至只有研究所,没有大学部。

或许有人觉得奇怪,按理说,大学部培养基础人才,这些人若想进一步研究、深造,才报考研究所,没有大学部,这些基础人才从那里来?

教务长姚淇清解释说:「各门科技专精发展后,便需要加以集成运用。以跨越理、农两学院的生化研究所来说,就是生物与化工的一种集成科技。譬如:以化工的方法,分离染色体,来研究传统生物学所无法解决的遗传现象。生化研究所就招收生物、化工等相关科系的毕业生,不必另设大学部。」

「致力发展研究所的另一目的,是培养更高档的人才。而且」,姚教务长自豪地说:「台大确有雄厚的『实力』办研究所。」

归来吧,台大人

「台大人」是社会上公认最优秀的人才,每一个台大的毕业生,在说起自己的母校时,都有一分骄傲。

正由于优秀,他们多半不会以受大学教育为满足,且申请国外奖学金又比较容易,所以出国深造的人特别多。学成后,他们也多能在当地找到理想的工作,就此滞留海外。

海外的台大人,当午夜梦回,或一人独处时,是否会忆起傅钟、傅园、椰林道、春天缤纷的杜鹃花,以及当年谈论国是的豪情、服务社会的满腔热血?对没有将所学所长贡献给自己的国家,是否感到有些缺憾?

期盼你的归来,台大人,带动国内建设,舍你其谁!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大学辨证 周峰
2002: 神奇的汉语, 愚笨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