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教師啊教師
送交者: 楚漢 2003年05月13日20:26:1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有一個問題,沒有細想,還是想講出來跟大家交流一下。嘿嘿嘿。

我在美國這邊發現雖然當教師不是特別掙錢的職業,但選擇學教育的人並不少。隨便看看這裡的高校,可能沒有醫學院沒有法學院等,但大多有一個教育學院,並不存在什麼生源問題,如果學生們願意流動也不愁出路,比如加州佛州等還常常缺教師,我的幾個學生還拿了 SIGNING BONUS。相比之下,國內的師範院校卻很長一段時間(不曉得現在怎麼樣了)靠提前招生和國家補貼,似乎學師範是次之等之的選擇,有些人學了師範後還想方設法跳槽。當然可以說是待遇問題,教師沒有受到應有的待遇。但我覺得還存在一個思想問題,我們一直習慣了跟人“比”,比什麼呢?什麼都得比,什麼熱門學什麼,學什麼掙錢學什麼清苦,學什麼有出息學什麼不咋的。。。。。這就出現了一個怪圈,別看家家都把兒女教育看得極為重要花大力氣捨得投入,歷來“尊師重教”的民族卻偏偏不少優秀的學生不選擇去當教師了。別說中小學,就是到了高校,因為是“大師”“名家”“牛人”,所以不去給本科生上課,不願意開基礎課,弄得教學跟科研水火不相容一般,好象去教學了就不尖端了。在海外也有不少剛到高校的不是很想教學,我個人了解倒不是覺得教學了就低級,主要是剛到高校教學經驗不太足,需要時間備課和上課,還有個TENURE跑道擺在眼前,這多少可以理解。如果誰真提出從不教學,那就不好理解了。能把課上好,也是種能力,如同醫生做手術手頭功夫好一般,多少會受到同事們佩服和外界的好評,不是會寫論文就可以取代(當然寫會論文也是種能力啊)。據稱楊振寧教授就很喜歡上課還偏好上本科生的課,又據丘成恫教授講,有一位科研能力不錯的人向某校申請時提出不上課,結果卻被該校拒了。

拉拉扯扯講這些,無非是想指出,我覺得我們的思維出現了一種“定勢”,社會待遇是個問題,但“知識界”“決策層”帶上了一種有色眼鏡,透過這種鏡片,我們一會兒重視高新技術非世界領先不可,一會兒又抬出幾個舉止怪異的“大家”“巨牛”津津樂道。金字塔輝煌,我們都仰頭讚嘆,忘了低頭看看塔基的厚實。是啊,吃到第三個饅頭肚子飽了,可吃饅頭時誰不說第一個饅頭就算第三個了吶。要都長大了出息了,青出於藍勝於藍了,就沒有藍了。偏偏教師卻是負重的塔基沖飢的底糧和陪襯的藍色,唉,誰還當教師?:)

講個白話結尾:從前有位富人,特別愛講究。一天一個叫化子拿了個破碗找上門去了,“您可別小看這隻碗啊!它可是酸豬遊學是用過的。。。。。”富人聽了大喜,拿出三分之一的家產換了這隻碗。過兩天又一叫化子拿了一頂破斗笠找上門去了,“您可別小看這頂斗笠啊!它可是離鄉客在外戴過的。。。。。”富人聽了,又拿出三分之一的家產換了這斗笠。再過了兩天,叫化子小三雙手捧着一根拐杖去了富人家,“知道您好這口,我把1/137當年當版主用過的拐杖給您拿來了,這怎麼着比酸豬的碗離鄉客的斗笠不會差吶。。。。。。”富人只好把剩下的家當給了小三。嘿嘿嘿,後來呢,後來有個叫楚漢的看到那個富人戴着斗笠捧着碗柱着拐杖去叫化子三兄弟家討飯去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混”在清華 zt
2002: 少年班遭遇尷尬 少年大學生是“拔苗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