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博士:單位換不停,為何失業的總是我
送交者: cyd 2003年06月12日22:36:4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人才市場流行一句順口溜:“學士靠邊走,碩士滿街溜,博士才能抖一抖”,說的是時下社會普遍追求高學歷的一種趨勢。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擁有高學歷者無論在黨政機關還是企事業單位都是炙手可熱的人才。可是現年29歲的經濟學博士劉楚明對此卻有苦難言,他博士畢業才兩年,卻已經換了七家單位。不久前,他剛剛被長沙一家文化傳播公司解聘……

  用理論打天下,他敗給了一個自考大專生

  1973年7月,劉楚明出生在長沙市雨花亭一個普通的幹部家庭。他自小聰明伶俐,喜歡讀書。父親也一再向他灌輸“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金錢”的觀念,希望他日後能學業有成,干一番大事業。劉楚明果然不負眾望,1990年,17歲的他考入了上海某名牌大學經濟系。4年之後,成績優異的劉楚明被系裡保送讀碩士研究生。聰明勤奮的劉楚明深受導師的賞識,讀完碩士後他又考上博士。

  十年寒窗的苦讀沒有白費。2000年6月,27歲的劉楚明手持經濟學博士學位,躊躇滿志地進入深圳一家合資企業工作。公司破例給他安排了二室一廳的住房,還給了他5萬元的安家費,這樣的禮遇讓其他同事羨慕不已。劉楚明自己也很得意,他想:知識就是金錢,這話真的沒說錯。同時,他對自己在公司的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

  劉楚明被公司分在資訊研究部,負責化妝品市場各種數據的採集與分析。得知自己所在部的同事大都是本科生甚至還有一個自考大專生時,劉楚明對公司的安排十分不滿,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他認為自己是名牌大學的博士,應該參與公司的高層決策,市場調查這樣一份普通員工都能做的工作,讓他去做實在是大材小用!公司老總耐心地給他解釋說,對公司決策層來說,資訊研究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公司中層以上人員都是從最初級的市場調研做起的,這也是新進人員了解本公司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

  聽老總這麼一說,劉楚明不好再堅持,他嘴上沒說什麼,心裡卻不以為然:什麼市場調研!我讀大學時就搞市場調研了,我在這方面的學術論文都發了好幾篇,還用得着再四處跑腿受那份罪嗎!劉楚明讓同部的幾個員工去市場上調查,他自己則開始去圖書館查閱經濟學的經典著作,與此同時,他還從網上調閱了大量相關資訊。緊接着,他拿出讀博士時作論文的架式來,洋洋灑灑撰寫了一份上萬字的投資意見書,引經據典地闡明公司必須立即上馬一種新的產品,以“從宏觀上順應時代潮流,把握中國入世的契機”。

  劉楚明原以為這下子自己可以露一回臉了。誰知,意見書交上去後,公司領導層卻遲遲沒有表態。劉楚明急了,直接找到了公司CEO諾朗先生,要求給一個答覆。諾朗先生遞給他一份材料,他打開一看,竟是他們主要競爭對手的一份宣傳材料,內容與他的建議不謀而合。劉楚明不禁嘆了一口氣,說:“可惜了,這麼好的一個投資空白點,卻讓他們捷足先登了。”諾朗先生微笑着說:“這是他們公司兩年前的一個投資項目,需要告訴你的是,他們現在還在檢討,當初並沒有了解真正的市場,就匆忙投資,使得該公司陷入十分被動的處境。”一旁的中方總經理也語重心長地說:“劉博士啊,他們的教訓告訴我們,做市場僅有理論知識還遠遠不夠啊!”兩位負責人的話讓劉楚明羞愧不已,在學校里,他雖說學的是經濟管理,但更多的是書本知識,很少做過深入的調研,更不要說以一個投資商的眼光和心境去感受殘酷的市場競爭了。

  一個月後,公司董事會採納了另一個市場分析員的投資建議,並給予他10萬元的資金。而那個叫張平的分析員,就是那個一貫被劉楚明瞧不起的自考大專生!好面子的劉楚明對此感到又羞愧又惱怒,工作起來心態大亂,總覺得別人在嘲笑他“有名無實”,是一個“繡花枕頭”……

  3個月後,劉楚明感到在那家公司已經無發呆下去了,只好主動辭職,去了廣州一家私營企業。

  博士成擺設,“花瓶”處境讓他尷尬萬分

  劉楚明是看了南方某藥業公司登在《羊城晚報》上的招聘廣告後去應聘總裁助理一職的。該職位待遇十分優厚,但要求也十分苛刻,註明“非名牌大學博士勿試”。當胖胖的總裁驗明劉楚明確係上海某名牌大學博士後,當即拍板定了他,而且開價比劉楚明預先估計的要高。

  第一天上班,總裁就把劉楚明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同他大談如何創建企業文化,打造品牌形象,說得劉楚明熱血沸騰。就在這時,總裁的小舅子連門也不敲便闖了進來,遞給總裁一大把發票,總裁皺了皺眉頭,說:“跟你說過多少遍了,報帳要走程序,你先交財會室審核吧!”沒想到小舅子很不以為然地笑笑說:“走什麼程序,還不是姐夫你說了算!”總裁搖了搖頭,無奈地拿起筆簽了字。小舅子走後,總裁很不好意思地對劉楚明說:“你看看,這樣下去如何得了?劉博士,我們公司迫切需要你這樣的高級人才來協助加強內部管理啊!我雖然是個大老粗,但管理出效益這個道理我還是知道的。”

  總裁的話使劉楚明很受鼓舞,但劉楚明始終不見總裁讓他制訂什麼管理制度,大大小小的應酬場面倒是帶他參加了不少。而且總裁喜歡見人就介紹:“我的助理,劉楚明博士,××大學的高材生呵!”他甚至還張冠李戴地把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說成是劉楚明的導師,藉以抬高自己的身價。

  一心想在事業上有所發展的劉楚明,因為自己的學業專長一直沒有用武之地而非常着急,他不止一次地向總裁請纓,但總裁總是讓他先別急,慢慢來。後來劉楚明實在閒不住,就自作主張地針對公司的管理現狀,動手制訂內部管理改革方案。這次,他吸取了在深圳的教訓,認認真真地調閱了同類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方案,並走訪了數家企業,考察了他們內部管理中的得失。歷時三個半月,一套管理制度和人力資源發展規劃終於拿了出來,劉楚明又反覆推敲直至確信沒有大的紕漏時,他才信心十足地將方案交給總裁。總裁非常親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不錯不錯,到底是博士啊,有學問!這事我回過頭來好好琢磨一下。這樣吧,今晚你同我去參加一個宴會,不是什麼特別的應酬,是幾個老熟人,他們以前老臭我沒有文化沒品位。博士啊,你今天幫我出出氣,難堪他們一下啊,哈哈!”

  劉楚明只好等,這一等就是半個多月,總裁不是出差就是開會,一直沒同劉楚明提起那份方案。劉楚明只好再次去問,沒想到總裁一時半會竟沒有反應過來。更令劉楚明尷尬的是,最後總裁好不容易才從一堆舊報表中找出那份耗費了他三個多月心血的方案。劉楚明頓時氣得臉色鐵青,總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哈哈,這個,這個當然很重要了!我和幾位副總都是高度重視的,我們一定認真研究。”

  至此,劉楚明才終於明白自己在這個公司完全是一個花瓶,總裁看重的並不是他的學問,而是他頭上那頂可用以炫耀以顯示公司“人才消費檔次”的博士帽。在總裁看來,劉楚明並不需要真正參與公司的管理,只需要為總裁在客戶和熟人面前撐撐門面。想到自己寒窗苦讀了二十餘年,到頭來卻成了一個被“土地主”供養的花瓶,劉楚明不禁仰天長嘆。無奈,他只好走人。

  不善處理人際關係,讓他一次次敗走麥城

  此後,劉楚明去了一家實業發展公司,但不到一個月,老闆就非常客氣地請他“另謀高就”了。原來老闆嫌他為人迂腐、“過於書呆子氣”。一次,老闆宴請珠海一個姓陳的大客戶。那個陳老闆幾杯酒下肚就胡吹亂侃開來,就像許多成功人士那樣,他也喜歡大談理論,這種場合人們一般都不會去同他較真。可科班出身的劉楚明根本無法容忍別人亂搬理論,當即同陳老闆爭論起來。肚裡本沒有多少墨水的陳老闆哪是劉楚明的對手,才幾句話,就卡殼了,當時場面十分尷尬,幸好公司老闆及時出面打圓場。誰知,劉楚明還不罷休。第二天他還專門帶上一本經濟學原著去同陳老闆對質,害得陳老闆下不了台,最終找了個藉口沖公司老闆大發脾氣,丟下一份待簽的合同揚長而去……

  2001年11月,劉楚明回到老家長沙,進入一家期貨司做信息資源部經理,手下共有5名員工。最初,大家對這個年輕博士都有些敬畏,也非常願意聽從他的安排,但相處了兩三個月後,大夥都覺得他並沒有什麼真本事。後來,大家都覺得劉楚明這個人不會做人,動不動就擺博士的架子,跟同事談抽象的理論,讓大家很厭煩;而且他好勝心特別強,哪怕是下圍棋、賭足球賽勝負這樣的娛樂活動,他也非要占據上風不可。有時在玩笑中受了同事的氣,他會記上好幾天,直到找上機會成功報復了才肯罷休。

  2002年3月的一天,同事小米午休時與人在電話中大談特談F4,一旁的劉楚明聽着就不耐煩了,他走過去訓斥小米說:“你一天到晚就談什麼F4、F5,簡直俗不可耐!”沒想到小米也來了氣,當即頂撞起來:“現在是午休時間,你沒有權力干涉我的私人生活!”劉楚明見自己作為上司的權威受到了挑戰,當即拍案而起:“你占有電話這個公用資源進行私人活動,在任何時間我都可以管!”兩人大吵一場,劉楚明見不能震住手下一個小姑娘,最後向總經理要求處分小米。誰知,這一下麻煩弄大了,部里5個員工早就對劉楚明心懷不滿,他們見劉楚明如此絕情,乾脆以集體辭職來進行對抗。鬧到最後,公司為了穩定局面,將小米調離的同時也給劉楚明換了個崗位。儘管是平職調動,但劉楚明心裡很不舒服,認為公司沒給自己面子。半個月後,劉楚明跳槽去了長沙一家文化傳播公司。

  然而,僅僅半年後的12月12日,一直宣稱“決心竭力幫助公司打造文化傳媒巨頭”的劉楚明,被公司董事會宣布解聘,理由是他“雖然擁有較為紮實的學業功底和知識視野,卻無法合理地運用到現實工作中去”;與此同時,由於他“在與他人協作的環節中存在着難以克服的障礙,與公司整體氛圍的融合不能讓人滿意。”

  2003年2月11日,寄住在朋友家的劉楚明在接受筆者的採訪時搖頭苦笑:“從學業上講,無論是讀碩士還是讀博士的同學中,我都是比較優秀的,可如今他們一個個都混得人模人樣,其中有個姓黃的同學在美國,已是一家大型跨國公司的副總經理了。我真不知道自己到底失敗在哪裡,為什麼同樣博士畢業,我卻混得如此狼狽不堪?”

  編後語:為什麼有些連小學都沒畢業的人可以成為千萬富豪甚至是億萬富豪,而劉楚明讀了博士卻連一個普通的打工仔都當不成呢?其實,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不僅僅在於他有多高的學歷,還在於他能否理論聯繫實際,做出正確的判斷,然後大膽地去實施;在於他能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處處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在於他有一種吃苦耐勞、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只有這樣,他才可以成功。而劉楚明卻單憑書本知識打天下,又不注意跟同事處理好關係,當然工作起來就寸步難行了,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從劉楚明身上得到借鑑。(文中劉楚明系化名)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致高中考生:如何選擇學校和專業 (ZT)
2002: 很想念很想念我的父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