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清华、北大稳坐榜首之忧
送交者: cyd 2003年06月12日22:36:4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清华、北大稳坐榜首之忧

曹林

  高考结束,今年网大的大学排行榜也新鲜出炉(据《南方都市报》)。两年前,网大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曾使有些高校忿忿不平,不知道今年又会有哪家高校因“被人小瞧了”而感到委屈。

  不过,尽管每年高校排名的格局都有变化,可任你“城头变幻大王旗”,任你什么性质的大学排名,清华、北大的老大位置是不会变的,而且把其他高校甩得老远。此次也不例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蝉联第一、二名,再次说明了这两所学校短期内难以撼动的地位。

  记得在美国国会提出《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的谢尔曼议员曾经这样表达自己对垄断的担忧:如果我们不能容忍国王作为一种政治力量,我们就不应该忍受在生产、运输以及任何生活必需品的销售方面有一个国王。那么,在教育日益成为社会生活必需品的今天,我们能不能容忍在教育领域出现两个国王呢?当然不能。然而实际上,清华和北大在“马太效应”的推动下,正逐步走上“国王”的宝座。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改变,清华、北大的超级强势地位可能对中国高教事业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清华、北大的“国王”地位让多数国人患上了某种强迫症。人们自出生起,就会接受这种意识形态的灌输,把考上清华、北大当做最大目标。这表现在那些无处不在的《我在清华等着你》、《圆你的北大梦》之类的丛书中,人们言必称清华、北大,毕业班里涌动着关于清华、北大的梦想。当然,从小树立崇高理想是非常好的,可是如果这种目标过于拥挤过于稀缺,替代物太少的话,难免令人担忧。在美国,与哈佛并驾齐驱的大学有好几所,哈佛的“替代物”是较多的,在较多替代物存在的情况下,学生就不会急功近利地以牺牲综合素质为代价,去追逐稀缺的哈佛,这种环境也就培养了素质全面的人才。而我国高校又有谁能跟清华、北大一比高下呢?

  其次,从排行榜可以看出,国内其他大学相比清华、北大的差距是很大的。可以说,差距表现得越大,落后者追赶先进者的动力也就越小,这容易构成发展的惰性。从清华、北大发展现状来看,自身的实力和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使其高不可攀,国家的政策扶持也让其他高校自叹不如。在这种情况下,其他高校拿什么去和清华、北大比?院士数量、科研经费、发表论文数、国际接轨程度,一切只能生存在清华、北大的阴影之下。马克思说过:稳定的贫困在不知如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只会产生保守主义。高校的发展也是这样的,过于强大的清华、北大难免令其他高校滋生“稳定贫困”的保守主义,觉得“再怎么努力也拼不过人家”,所谓的激烈竞争也只能在低层次上进行。

  最后,清华、北大的“国王”地位容易挡住中国高校参与国际竞争的视线。试想,连清华、北大都没有能力超越,何谈国际竞争,这让其他高校只能活在两个“巨无霸”的阴影之下。

  正是从这些角度来看,清华、北大“稳居榜首”的“稳”未必是一件好事。当然,这不是要降低清华、北大的发展速度,而是应该通过扶持,使得至少有几所高校具有同清华、北大抗衡的实力,让它们去和清华、北大争“老大”位置,令清华、北大的“国王”宝座坐不稳。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致高中考生: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ZT)
2002: 很想念很想念我的父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