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智慧的比較
送交者: aokrayd 2003年07月05日16:36:1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From: www.soscef.org

由於王曉波先生地大力推薦,羅素的名字漸漸變得熟悉起來。羅素先生作東方的智慧一 書,其意即寓含有一平等的東方的智慧之意,否則就勿需名為西方的智慧而只需稱人類 的智慧或優秀的智慧了。且其東方之含義亦決不應僅指中國而為含中亞及南亞及日本諸 國。羅素先生大家風範,全書深入淺出,語言簡潔明晰,實不為對西方智慧作全面深入 認識之一入門捷徑。然其書即有某種比較之意,網上則效法甚多。但羅素實一哲學流派 之開山大師,又為數學巨匠和文學大師,自有資格作此類比較。然吾輩小子實難望其項 背。但網上之言論,本也不在於嚴謹之學術比較,而多為荼余飯後,有感而發,本也不 求嚴謹博學。雖然如此,但也需多有思索而略有心得,總不能信口胡言。如這位網友所 做之比較,則實在只是對我國文明大肆詆毀而已,且又對歷史文化缺乏基本之常識,這 樣信口胡言,則不免給人無知者無畏的感覺了。文化比較本是至深至難之事,因對一文 化能得以精通即極屬不易,更何況精通多種文化?該文本身過於淺薄實不必一一加以駁 斥,但其所持觀點在網上似乎還頗有市場,吾輩不才,對文化智慧之類大題目不敢妄 言,但對這種所謂比較,卻也還有一點感想。

今日西歐之文明種族昔日之興起實為蠻族,此點歐人亦不誨言。蓋文明自有發展,實不 必以此為恥。西方蠻族文明發展之初實為從基督教開始,因當時希臘羅馬諸文明均以近 毀滅,而基督教的選民觀點,則實開種族優越感之先。但持此類優越觀,歐洲內部之於 異教徒征伐則連年不絕。而葡西殖民這初實只為求財富二字,是以其在南美之作為全以 收刮財富為先,其之統治殘酷之極,殺戮極盛。參考西印度帝國之毀滅一書即可見其之 種種暴行令人怵目驚心。然若如聖經所言,人類實均源於同一祖先,則其惡毒之罪行於 情與理都說不過去。於是便有西方學者極力誇大AZTEC和MARYA祭祀之殘酷和宗教之 邪惡,甚至於論證象形文字乃魔鬼之文字。如此一來,則種種暴行搖身一變而成為替天 行道了。對方即是魔鬼,或不為真正意義之人類,則無論如何殘酷均不算過份。其實此 類伎倆亦不新鮮,其於阿拉伯長期征戰中便對阿拉伯人極盡詆毀之能事,雖然當時阿拉 伯之文明遠勝於西方。而隨西方之殖民擴張以及本國之經濟文化發展,此類種族優越觀 亦愈演愈烈。如清教徒之移民北美則禁止於印第安人通婚,蓋以防低等種族之血液降低 了白人種族的等級。當時之學者多有為其類觀點搖旗吶喊。

及其與中國印度相接觸,情況又略有不同。當時之中國即以幅員遼闊,行政系統井然。 中國文化無法簡單地加以醜化為低等文明。而西方當時之政策又實有違背道義之舉,如 鴉片戰爭即英人自己亦置疑其道德上之正當性。但即想奴役中國人民,掠奪中國的財 富,自會有學者為之效勞。其觀點中影響最為深遠的大約是文明停滯論或是文明循環論 了。大致總是承認中國確有文明,但此類文明久已停滯不前或是發展到一定程度即為戰 爭所破壞。既然如此,西方侵略者實為帶來先進文明之福音傳播者,因此順便收刮點細 軟也是應該的了。此類論調頗有用心之研究,且粗看之下亦不無道理,所以在今日之西 方仍為一重要論點,如劍橋中國史中認為鴉片戰爭實為中國人拒絕貿易之罪,在國人所 亦多有信奉者,河殤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反駁此類觀點實超過本人之能力。但就西方 而言今有年鑑學派為代表以詳盡的史實分析駁斥了此類西方中心觀的產物,而亦有如李 約瑟之中國科學技術史詳細於以討論。中國學者前輩如錢穆陳寅恪,現代如葛兆光黃仁 宇,還有許多大家如周一良陳垣等都從各方面的討論中揭示了歷史的真相,種種著作實 不勝枚舉。只需稍另注意便可知此類殖民主義的觀點實無從立足。今日殖民主義雖以終 結,但國家利益之衝突,民族獨立與發展之衝突實方興未艾,所以此等觀點常會死灰復 燃,國人自己卻不能不加以警惕。

今人以日本做比較,往往痛恨滿清之閉關自守不思進取,並進而形成一廣泛觀點即為中 華民族乃一不知學習先進之民族。其實就歷史而言實在是極不公平。以佛教傳入為例, 由漢之佛教傳入一時即以流行於中國上層士人。魏晉之際,士子莫不以能通佛理為修養 之體現。蓋佛教之認識論精微細緻,邏輯嚴謹,實勝當時國人學術多矣。一見之下,自 然傾倒,雖有少數人以為異端而加以抵制但終不成為當時主流。更有玄藏歸國,太宗郊 迎以示隆重,又建白馬寺以為供養,更親作聖教序以儒道釋並論,極贊佛教之見識精 微。而此一時之大學者亦往往於佛教頗有心得。是以佛教終滅於印度而卻存於中國,並 進而產生中國自已的佛教禪宗。若不善學習不喜學習又豈能有此成果?且清之末年,中 國文化本已是下降趨勢,而清以異族入關自格外尊大以顯正統。而當時西方文化之傳 入,又以船堅炮利之武力為後盾,並進而以奴役中國人民為目地,是以中國之牴觸情緒 較濃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即使如此,中國之迅速翻譯文獻,遣送學子西渡求學,改革 本國體制以求適應世界之趨勢,亦不可謂不求學習以上進。以當時中國文明以獨步於東 亞兩千年,一時間難以調整心態,也並不是不可理解。金克木以中日比較以為日本轉型 之易而中國轉型之難實在於中國自身之強,並非掩飾之語。溝口雄三先生以巨蟒褪皮以 寓中國實深悟其之艱辛,今人觀前人實應多幾分理解同情而非一味責難。且自佛教傳入 到禪宗之興起,其間足有兩三百餘年,而今日之西方文化博大精深又豈是一時便能有成 效?非得兩三百年持續努力,皓首窮經不可。所以這正是我輩人當努力的地方,又何需 苛責古人?

而回顧當時士人的反應又有可值注意的地方。魯迅胡適一輩尤引人注目。五四時期此一 輩人大聲疾呼,要年青人不再讀中國書,要廢除漢字,一時聳人聽聞。蓋當時之中國實 為生死存亡之際,而政治文化均不見生機,有識之士急欲輸入西方之新鮮血液,於傳統 便不得不大力抨擊,蓋非常之期作非常之語,下猛藥以求見效。而其實此輩中人均有極 深之傳統根底。魯迅作中國小說史略,論魏晉之文化,胡適作水經注考紅樓,錢玄同亦 小學大家,均是一派大師風範,且深味傳統之精髓。但於當時之時,實不能不做驚人之 語以求能驚醒世人之效,即言語偏激或有所偏離事實亦在所不惜,正所謂愛之深則恨之 愈切。便即使如此,此等言論亦只能作一時權宜之計。是以吳晗六十年代即明言二千年 專制實為革命口號之方便,究其實只是明清六百年而已。只因革命時期可激進可片面, 但和平建設時期卻非得平心靜氣公正客觀不可,不如此則不能持之以恆行之有效地進行 建設。是以當前對傳統的態度實應於五四以來大不相同,而更應注重尊重與繼承。

然當時於傳統大加鄙夷者卻還有一類人,即所謂高等華人。其見侵略者之船堅炮利便欣 欣然甘做鷹犬,其政治上即為西方之附庸,經濟上亦為爪牙大肆收刮國人,文化上則肆 意詆毀,以顯其先知先覺之先進地位,因之則內殘國民以獻媚於外亦為愛國之舉,或為 文明之行為,先進之代表。此類人當日不少,今日也是多見。其即不以族人為念當然也 不會把本國文化放在心上,而卻常常還表示出一幅先行者的憂國憂民姿態來。則如果不 理解其本質而隨聲附合,卻不免是不自覺中做了幫凶了。

隨着殖民主義的退潮,現代關於文化比較則更注意種族發展的客觀因素,如地理環境, 氣候變遷和各種歷史上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實際上本也就應是如此,種族的發展本就是 人與環境的一個互動過程,理解這一點則更能以平靜客觀的心態對待民族的歷史。比如 中國文化所表現出來的強大包容性顯然與其文明之初即存在多個近乎平行發展的源頭有 關,而中亞與歐洲則不存在此類地理條件。如漢唐之遠征中亞,顯然與當時關東沃野千 里,政治經濟活動之中心均處於中原一帶有關,至宋明則於西北多呈守勢,亦與甘陝地 區土地日益貧脊而長江流域得以充分開發有關,並不一味取決於時人之意願,理解此點 則能與前人之心態以更為客觀,不必斤斤計較與一些無益的爭論。

文化比較之一大弊病即易流於優劣之爭,我個人覺得文明發展有先後之別,但並無優劣 之分,文明發展的多樣性與生物世界的多樣性一般,實是人類發展的必需。文化比較應 重在學習借鑑和交流,而決不應流於意氣之爭,這樣才能通過比較真正總結出有益的經 驗教訓。比如佛教在中國迅速地由重戒律的小乘轉為救世之大乘,玄藏大師本是精於唯 識宗,而在中國真正發展起來的卻是直指心性的禪宗,何以文化交流中會產生如此傾向 的取捨?則比較中印兩國之民族性格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則較能看出此類問題,則更 進而看出本民族文化的缺陷與不足。再如建國以來於數學教育常於以極端的重視,顯然 是痛感本國文化中的缺陷,但若於法德等民族於以比較,則可見單純的數學教育實不足 以彌補文化之不足,而必需於邏輯哲學歷史等諸多學共同努力。此類比較則能真正顯出 比較的意義來。

我一直以為民族一如個人,有興有衰。所不同者,民族通過一代代個體的延續則綿延不 絕。但每一代人所繼承遺產不同,其所面臨形勢不同,命運亦即大有差異,或者昌盛, 而或者竟至於滅亡。沒有一個運動員能永遠領跑,也沒有一個民族能如此。以為是上帝 選民的以色列終至於亡國,以為能控制全世界的羅馬只剩下了斷壁殘垣,天朝大國亦變 成了昔日榮光,又焉知GOD BLESS的美國必不會重蹈昔日帝國之覆轍?此誠所謂三分 天命七分人意,面對浩渺宇宙,未知命運,個人也罷,種族也罷,都應多幾分謙卑,多 一些敬畏。

然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中華民族強敵環侍而終能歷千年而不至於滅亡者,實有賴於 此精神。當今之時,中華民族更應悉心整理本國文化,虛心學習外國文明。而儒家講大 同,佛教講解脫,基督講救世,人類發展固然充滿血腥與黑暗,但人類總體卻始終嚮往 追求着一種理想。中國之於世界更應為此作出貢獻。卻不能如島國惡鄰,眼見強盜一時 占了些便宜便決然去做更為兇惡的強盜,正是羅素所謂保存了自己的缺點再去學了西方 的缺點。網上不少言論見了帝國侵略殖民一時的便宜,便也大肆去歌頌元朝的豐功偉 績,此類比較學習,恐怕就是誤入岐途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評論:一種新科學能解釋世間萬物?
2002: "哈佛博士事件"為何只質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