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英語世界學術發表制度
送交者: 丁學良 2003年07月24日17:29:4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不久前的某天中午,我收拾起桌上的英文資料,攤開稿紙,對同仁朱博士宣告:“從今天起的六個月裡,我不再寫英文論文了。”

  “那你幹嗎?”

  “整理中文稿,出一本承諾已久的集子。”

  “你敢寫中文?”他的眼珠幾乎要從眼鏡片後彈出來,“你竟敢寫中文?!”

  我點點頭。

  “PublishorPerish”之隱義

  西方學術界有言:“PublishorPerish”(不出版就完蛋),意即:若無足夠的文章發表或書籍出版,你的學術生涯斷難維持。

  不過,論著要取得“學術成果”的預審資格,最合適的是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多半在本國內才被認可;英文則是國際學術界的“普通話”。即使是以“文化藝術大國”自詡的法國,多年裡鼓勵本國學者在國際上用法語作報告,但近年來也不得不默認英文的世界霸主地位,轉而鼓勵本國學者用英文發表一些研究成果,以便在更大範圍里提升法國學術的影響。

  對於在西方學術界工作的中國人來說,英文作為國際學界通用語的獨尊地位意味着什麼呢?它意味着:你須在一組於你極不利的條件的綜合制約下,與數目龐大的來自各國的同行們進行持續不斷的競爭。

  這包括:第一,你須用非母語來表達專業性的思想和意義,這類內容之精確的書面表達,與日常生活內容的表達完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我們即使用母語撰寫學術論著,也常為表達不清楚而苦惱,何況用外語!

  第二,你須選擇那些西方聽眾更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對這些問題,或者你不甚感興趣,或者你關切的角度不同;而你自己最關切的問題被迫擱置。如果你的“聽眾意識”不敏銳,你爭取研究資源和成果發表的機會將大減。

  第三,你參與競爭的大圈子由來自多個國家和文化的人構成,人數眾多,高手雲集。

  在這組不利條件的綜合制約下,中國人在西方學界與同行競爭,大部分時候真可謂是“避其所長,揚其所短”。置身於西方學界“就業市場”里的中國人,承受着這隻無形大手的壓力,少有時間和精力用中文撰寫學術論著。

  而且,英文讀者所需的信息,與中文讀者所需的大相徑庭。為中文讀者撰寫的論著,很難適合英文讀者的需求。置身於不同的工作環境,你面對着不同“觀念市場”(themarketforideas)的壓力。

  因為就業市場和觀念市場的這種連鎖制約,對於在英語學術界工作的中國人來說,用中文著述,就往往可望而不可及了。這便是為什麼同仁朱博士聽說我要用中文寫稿,脫口而出:“你敢寫中文?

  ……你竟敢寫中文?!”驚訝兼關切兼困惑兼告誡之情,盡在其中。

  這就是“制度”!

  在英語學術界專業人員的招聘晉升中,候選人的中文論著一般不被視作正宗的學術成果。這不能全歸因於“文化歧視”(像台灣的中文學術期刊《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就受到全世界研究中國歷史語言學專家的尊重)。基本原因在於:中文學術界缺乏一套專業的隱名的外部人審稿制度;此乃當代世界學術規範的程序表徵。

  “專業的”是指:審稿人不能是行政主管或財界大亨,而須是對稿件主題素有研究的學者。在專業化分工的今天,若非某一領域的專家,很難對別人的研究成果作出評判。

  “隱名的”是指:被審稿件的作者和審稿人的名字均不告知對方,以保證審稿人“對文不對人”,並保證被審稿件的作者日後不報復(或不報償)審稿人。

  “外部人”是指:審稿人不應限於編輯部成員,更不應是稿件作者本單位的同事;越是與作者無個人關係的,越適合作審稿人。

  “專業”、“隱名”和“外部人”是這套制度的三個要素。不同的學科領域,同一學科的不同出版物,同一出版物在不同的主編任職期間,具體做法會有差異,但這三個要素卻是基石,它們源於自然科學界的專業規範。

  下面簡單介紹這一制度是如何運作的;我們以廣受重視的全學科型主要期刊為例(簡稱其為“A型刊物”)。

A型刊物編輯部的構成

  與中國的學術刊物不同,A型刊物的主編不是終身專職編輯,而是大學教授或研究機構資深學者,幾位“協主編”

  也一樣,都是學術成果卓著的學者。他們不是全職編輯,而是教學、研究、編輯“三棲”。同時,會有數位全職編輯負責編輯部的具體操作,在主編和協主編對稿件作出學術決定後,把決定付諸實施。

  這種組成的合理之處是:對稿件的處理首先是針對內容的專業判斷,惟有該領域的專家才具有這種判斷力。因為主編和協主編均是兼職,任期有限,這使他們不至於和學科前沿脫節。國內通常把“編輯”理解為文字處理之類的技術操作,是過低看待學術刊物的編輯了。學術稿件的編輯工作是學術研究的基本環節之一;學術編輯中的主角必須是專家,是學科前沿的探索者。

  對來稿制定的規矩

  為確保審稿程序的“隱名”,來稿的作者要寄幾份複印本,除一份在首頁附有作者姓名、單位、地址外(此份留在編輯部作存根),其他幾份一律不得帶此類信息。有些投稿者耍小聰明:你不讓“明帶”,我就“暗帶”。比如,在引文或注釋中頻繁提及自己的著作或觀點,暗示自己是誰,寄希望於審稿人能“高抬貴手”。針對此類技巧,編輯部就告訴投稿人:儘量不要在文中“自我引證”;萬不得已時,須用第三人稱,否則稿件可能被退回。

  還有,若作者在文中利用了成套的經驗數據或資料(如問卷調查等),作者須準備提供它的完整的原始形態,以接受審稿人或讀者的檢驗。當代社會科學研究日益向自然科學看齊。在自然科學中,任何發現性的成果,須基於科學試驗和觀察。不時地,會有科學家聲稱有了“新的發現”,造成轟動。別的科學家把他們的數據拿來一檢驗,發現不可能產生“新的發現”。原因或是聲稱者在試驗中不夠仔細精確,搞錯了某環節,或是偽造數據以誇大成果。而要證實或證偽這些,惟有檢驗原始數據和資料或據此重新設計實驗(計算)過程。

  反觀中文的學術論著,引用數據和資料時,常常是“據調查……”、“據匡算……”、“據透露……”,但不註明出處。讀到這類基於“來無影、去無蹤”的數據或資料的分析和結論,你放心把它們當作嚴肅的學術研究嗎?

  評稿程序A型刊物收到稿件後,由主編和協主編中的一位先瀏覽,看看來稿是否有明顯的技術錯誤或違反稿件體例的問題。這位編輯須是:在研究方向上與來稿主題相近(符合“內行”原則);不可以是與來稿作者在同一單位供職(符合“親近者迴避”原則)。若無明顯或重大的技術缺陷或體例問題,編輯部就會把稿件寄給外部審稿人。審稿人當然也須符合“內行”和“親近者迴避”原則。

  一篇稿件通常請兩位審稿人評審,審後給出意見。五種可能的處理方式有:“接受發表,無需修改”;“原則上接受發表,但要作一些小修改”;“原則上可以發表,但須作重大修改”;“先作如此這般的重大修改,再重新審閱是否夠格發表”;“沒有修改的必要,拒絕發表”。

  如果兩位審稿人意見一致,主編或協主編就容易作決定;如果兩位審稿人意見不一致,編輯部就可能把稿件寄給第三位外部審稿人。對於需要作出重大修改的文稿,會有第二輪乃至第三輪的外部審稿。越是涵蓋全學科、越是有聲望的刊物,該過程就越是嚴格和繁複,時間就越長,最終被接受發表的機會就越小。

  據權威的《美國經濟學評論》(AER)的統計,在1990年代後期,被接受發表的稿件通常經受了約20個月的評審修改。

  在1979-1998年的20年間,在該刊發表論文變得日益困難,文章的發表比例(每百篇來稿中被接受發表的篇數)由約17%降至7%-8%。需要提及,向該刊投寄一篇稿件,須交50-100美元的稿件處理費,不論稿件命運如何,處理費不退。這對大多數投稿人來說,頗有“勸君三思而後行”之意:不要隨便投稿,以免浪費時間和金錢。

  學術公共服務與學術權威

  為學術刊物作外部審稿人無經濟報酬,屬於學者的公共服務。一家全學科刊物每年需聯繫約1000名的學者作審稿人。刊物對他們的回報,或是每年一度將大名刊出表示感謝,或是每篇文章評審後主編發函致謝等。

  編輯部提醒審稿人:他們最重要的報酬是知識上的———他們在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公布於世之前,就捷足先登地獲悉其詳,從而會刺激本人的研究進展。

  在學者的學術簡歷上,也會列出自己做過哪些刊物的審稿人。

  越是嚴格而持續地奉行專業的隱名的外部人審稿制度的學術刊物,就越有可能長時期地發表高水平的論文,就越會受到該學科的專家尊重。“權威的”學術刊物不是自封的、官封的、商封的或其他的勢力封授的。權威的基礎是“共識”和“合意”;“公認的權威學術刊物”必須是用學術公眾(therepublicofscholars)普遍信服的程序和規範編輯出版的刊物。

  有了在廣泛範圍內頗具威信的學術刊物的運作,對學者的成就或學術單位的整體素質的鑑別,就有了客觀的標尺。

  學者的招聘、續約、晉升、獲研究基金、授學術榮譽,最重要的是看他(她)在權威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之多寡(以及專著)。在經濟學學科,評價各大學經濟系的名次,首先是看教員在這些刊物上發表的論文之總和及人均數量。在其他學科,對哪些刊物屬於什麼檔次,爭議稍多,不及經濟學那樣意見一致,原因是其他學科對本學科研究方法的“合意”較弱。但是,即便有程度上的差別,諸社會人文學科的刊物之優劣仍可排列,其學科規範功能仍是強有力的。“不出版就完蛋”生動地描述着這種功能。

  有競爭就得有市場管理

  應該承認,這套制度確有其明顯的和隱深的成本。明顯的有:審稿過程較長,經濟費用較大,容易形成專業八股式的文風等。隱深的代價有:對剛畢業的博士們來說,漫長的審稿過程不利於求職和晉升,因為研究型大學給予新鮮博士們“表現”的時間不長,兩三年內沒有像樣的論文發表,就得捲鋪蓋走人了。

  另一項隱深的代價是:主流學派可能會穩步確立對本學科的霸主地位;審稿過程的每一階段,主編(協主編)和審稿人都會持續地用主流學派的“范型”(paradigm)去檢視稿件,誘使或迫使其就“范”。而那些極具挑戰性或“反潮流”的文章,就很難在權威刊物上發表,因為在這類新論點或異端理論剛出土之時,罕有嚴謹到能夠過五關斬六將,通過那麼多審稿人的猛烈炮火而“露頭”者。

  儘管專業的隱名的外部人審稿制度有如上的代價,比較而言,它仍是國際學術界現有的各種發表制度中最公平合理的一種,並在不斷改進。它着力防範在任何人類活動領域都必須嚴肅對待的壟斷或濫用公共權力或權威的危險,雖然它不可能完全消除這些危險。

  這套審稿制度是checksandbalances(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這一普遍原則在學術界的應用。雖然學術成果發表過程少不了主編(協主編)的重要作用,但他們本人的好惡標準不應是決定論文命運的惟一依據。除預防這種判斷力上的可能偏差外,還須預防“利益的相互輸送”——甲主持的刊物發表乙的文章,以換取乙在其他方面的利益報答……等等———國內的學者對此種“貓膩”心知肚明。編輯部根本應是發揮中樞調節的作用,讓作者與同行(審稿人)的思想、觀點和方法蒙着臉(隱名)正面對撞。幾經對撞,粗礦才能變成精品,儘管碰撞也時時會造成不等程度的傷亡。

  這套審稿制度也是市場管理原則在學術界的延伸。有人說學術界(包括大學)是“清水衙門”。但自20世紀後期以來,這個說法就變得有些誤導人了。學術界是一個市場,是觀念的市場———關繫到個人的名聲、影響和權威;也是職業的市場———關繫到個人的就業、收入和地位。它同時還是通向其他重要市場的橋梁———政界或商界的很多位置,競爭者若有學位、著作或專家頭銜,就會享有優勢。《戰國策》云:“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當代的學術界已成為既爭名亦爭利之處。既然是市場,就得有市場管理,否則就會內部交易成風,假冒偽劣盛行。專業的隱名的外部人審稿制度是管理學術市場的重要規章之一。

  “行規”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在英語學術界,這種嚴密的審稿制度非一日建成。目前能達到A型刊物水平的,多半是那種全學科型的主要刊物,主辦單位多為全國性或國際範圍的全學科學會。它們會員眾多,資源充足。這類刊物怎麼辦,對整個學科的發展影響巨大。這些學會本身是通過民主程序建成的,成員有意願也有相當的影響,使全學科刊物起到“公器”的作用,防止它們淪為少數人的“私器”。雖說它們還做不到給各學派提供完全平等的發言機會,但大半時候不至於偏差過大、積重難返。每年一度的全學會大會要改選學會的領導機構和主要刊物的主編(協主編)職務,主編要公布過去一年裡稿件處理的情況和統計數字。這些制度化的壓力起到頗大的制衡作用。

  專業的隱名的外部人審稿制度在全學科型的刊物上實施得比較穩定和嚴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規模”。在規模較小的學科分支或區域研究領域,期刊實施上述的審稿制度,就不那麼嚴謹,出偏差的時候就多一些,因為從業者人數較少,師友或同事關係有較多的可能涉及,冤家對頭也易碰上。這類關係越是較多涉及,公正的制度就越是難以建立和執行。由於範圍小、人數少,編輯部也難免對“迴避”原則打折扣。主編(協主編)按規則不應親手處理與自己有特別關係的作者的來稿。這種程序性的權力很關鍵:若主編(協主編)要特別地幫忙或為難某一作者,就會有意地把稿件寄給作者的鐵哥或對頭去評審,其結果當然就大不一樣!

  為了減緩這種利益衝突,近年來已有幾家刊物明告投稿人:作者可提出:“不希望本稿由某某人評審,因為本稿直接批評其觀點。”若此,按規則辦事的主編(協主編)就會把稿件寄給中立的審稿人。另一項規則是:編輯部收到甲的來稿批評乙的文章;該稿經過評審後,夠格發表。編輯部在發表前,把稿件寄給乙,問乙是否有回應批評的文字;若有,批評和回應兩文將同時刊出。這樣就使提出批評的一方慎重其言,因為反批評與批評文章並列昭示公眾。這個過程公正透明,促進了道理越辯越明的良性互動。

  多信“制度”,少信“自律”。學者非聖賢;尤其在當代,學界人士並不比商界或政界人士更具道德上的天然優勢。缺乏有效的制度規約,任何一界人士都可能濫用落入自己手中的資源(包括權力、公信力、機會)。若無抗辯之聲,這種現象就會自得其樂地蔓延。這在任何社會都是普遍規律。缺乏周全有效的制度,刊物就不能成為長期公平競爭的場地。沒有制度(“他律”),“自律”靠不住。

  學術出版社的審稿程序

  學術出版社的審稿制度與學術刊物的大同小異。

  第一不同是:不像論文,所有的書稿都會被要求修改,即使是首輪審稿後出版社立即接受了它。第二不同是:“隱名”,更多時候是單向而非雙向,即審稿人名字對書稿作者隱匿,但作者名不對審稿人隱匿。第三不同是:出版社會給外部審稿人一點物質報酬。評閱書稿耗時甚多,付一點報酬合情合理。

  英語世界與中文世界的出版社聲譽排列幾乎是相反的。在中文世界,最受敬重的學術出版社通常都非大學出版社;而在英語世界,最受敬重的學術出版社基本上都是大學出版社。大學出版社之編委顧問多為大學的教授,可以對學科的過去、現在和下一步研究的重要課題提供意見。

  大學可出資補貼本大學出版社,使其較少受制於市場壓力,有能力出版全世界只有幾百人才會買的專業書籍。

  英語世界最受敬重的大學出版社不足十家,包括劍橋大學出版社(最古老者,建制於1534年)、哈佛大學出版社、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芝加哥大學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和斯坦福大學出版社。

  中文世界的學術發表制度

  在中文社會裡,迄今為止,台灣學術界在建設“發表制度”上做得最認真,效果也醒目。這要歸功於兩個因素:第一,台灣到西方留學的人既早又多,了解國際學術界的慣例。但僅這一觸媒還不夠,因為由香港和新加坡赴西方的留學者所占比例更高。因此第二,台灣學術界的中國文化根基雄厚,中文是高等教育和研究的主要工具。他們選擇的不是“語言轉軌”(從用中文轉向用英文進行專業活動),而是“體制轉軌”,即把學術期刊從傳統模式轉為英語學術界的模式。

  台灣“科學發展委員會”曾資助過一項對廣義的歷史學期刊(共44種)的評比,宗旨是“建立學術的公正秩序,提升學術研究的水準”。評比的方式和指標對力圖辦好中文學術刊物的所有人都有參考價值。

  評比所依據的標準(100分制)分為兩大類,“形式條件”占20分,“實質條件”占80分。“形式條件”分為九項:“期刊名是否中文英文齊全?”“目錄是否中文英文齊全?”“編輯委員會人名是否公開載於刊物?”“刊物是否每期刊載撰稿須知?”“期刊有無附載作者、主題或篇名的索引?”“作者單位之中文英文名稱是否齊全?”“每篇論文是否有中文英文摘要?”“中文英文的關鍵術語是否齊全?”

  “刊物上的所有論文格式是否一致?”

  “實質條件”分為五項:“稿件評審制度如何?”“刊物的編輯委員會如何構成?”“每份期刊發表的論文被他人引證的次數?”“稿源是否來自本單位較少而來自外單位較多?”“論文得到外部高層次獎的次數?”

  這項評比特別強調稿件評審制度,稱之為:“編者和學者專家公認最重要的條件,決定了期刊品質的高低。健全的評審制度須公平、穩定、客觀。‘公平’指對所有投稿者都同等待遇,不因人而異;‘穩定’指有一套能夠傳承的作業流程,不因編輯的更換而動搖;‘客觀’指評審力求公正,減少諸如人事糾紛等非學術性因素。歸納起來:1.審稿流程必須明訂;2.審稿人應以兩位或兩位以上為原則;3.外部審稿人應占一定比例;4.以退稿比例作為查驗的參考要件之一。”

  香港也出現有心人着手學術期刊“建制”的艱難工作。1993年,按國際審稿慣例來編輯的中文刊物《香港社會科學學報》創辦了;2000年,另一家中文刊物《香港社會學學刊》也開辦了。但是,在香港發展高水平的社會科學中文期刊,道路崎嶇。原因之一是英文歷來至上,中文受歧視,高等教育和研究主要用英語,這個歷史慣性很大。原因之二是香港人口基數小,從事社會人文學科的人少,限制了中文稿源。“規模經濟”的邏輯在“觀念生產”中同樣起作用。

  在中國內地,也有過按照國際學術慣例辦高水平社會科學期刊的嘗試。可惜,這種嘗試零零星星,比較嚴格的審稿制度並未鞏固下來和推廣開去。數年前,武漢大學一位教授憤然要辭去“博導”職務,因為他指導的研究生在評定學位時被淘汰,理由是該研究生未能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而該教授根本就不服膺那些“核心期刊”的檔次。時至今日,內地數百家社會人文學科的期刊,基本上仍是行政性“核心期刊”定位,官氣、商氣和人情氣十足,在上面讀到好論文是例外和意外。

  羅馬不是一天建起來的;羅馬就是這樣建起來的!

  在任何社會的任何領域裡,制度建設都非易事。在我國社會人文學科界建立研究產品的發表制度當然不例外。但是,為着中國的學術研究能切實對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重要貢獻,這項制度必須一步步建立起來,力爭在不遠的將來,在少數幾家學術刊物上初具型構。

  這項制度畢竟是學術產品的品質鑑定和管理的重要環節。若無相對公正、穩定的評審程序,學術競爭就一定不會公平和良性地進行,學科的整體水平就會原地踏步乃至衰退。撰寫高品質的論文專著所付出的代價很高;如果低水平的論文專著一樣可以順利地甚至更容易地發表出版,人們就不會費大力琢磨自己的產品,精益求精。

  以中文寫作的學者們要想自己的成果得到國際同行的重視,就要採納國際學術界通行的審稿規則。這個制度是從自然科學界延伸過來的,是基於科學發現的內在邏輯的,是人類精神生產的普適規則。

  我們在憤斥西方學術界對我們中文作品“不尊重”之前,須把基於偏見的歧視與有根有據的輕視區別開來。經由針對有根據的輕視而找到自我改進和提升的途徑,最終才能理直氣壯地拒斥基於偏見的歧視。

  不要一聽到國際上對國內學術界的批評,就用不健康的心態和語言憤憤反擊。你不能強求別人尊重你,更不能藉罵洋人來提升你的國際地位。否則,中國就不必走改革開放這條大道了。  二十多年來,我們社會人文學科的學者寫了汗牛充棟的文字,推動我國的“制度建設”。那麼,就讓我們在自己的活動領域裡着手“制度建設”吧。

  “這裡是羅陀斯,就在這裡跳躍吧!

  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

  (編者註:限於版式要求,原文中的注釋和附表一概刪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戳破浙大教授鄭強的謊言(轉貼)
2002: 一個天才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