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改变高考制度,取消现代科举!
送交者: 南海之子 2003年09月29日19:12:16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为高考进重点,为进重点而支付日益高涨的灰色学费,结果是花不起钱的家庭的孩子被淘汰,最后中国最好的大学终将被小贵族所垄断──弱势阶层将失去进身之阶,因金钱而造就的阶级分化将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被固定下来

  自从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以来,中国社会虽然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高校招生却无实质性的改变。其所遵循的,还是科举制的基本原则:以分数取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原则是社会公平的象征。但如今,这一原则正在制造社会的不平等,并且培养着一代眼光狭隘的精英。

  20年前的中国社会,刚刚走出文革,除了凭本事考大学外,年轻人向上奋斗的路径几乎都被各种“后门”、“关系”堵住。同时社会贫富分化不大,年轻人读书的条件差距也较小。一个普通中学的孩子,可以凭借个人的努力,不上任何补习班,击败重点中学的对手,高分考入北大、清华。如今,做到这一点已经越来越困难。

  中国《新闻周刊》不久前的报道揭示,如今的孩子为了上大学就必须进重点中学、重点小学。为了进重点,就要培养“特长”,乃至家长斥资近万元给孩子买高档乐器,其他各种开销更是不一而足。这笔“灰色学费”,使“义务教育”名存实亡,甚至使“义务教育”成为一般老百姓最大的家庭负担。

  然而,这一由高考而引发的“灰色学费”危害还不止于此。

  为高考进重点,为进重点而支付日益高涨的灰色学费,结果是花不起钱的家庭的孩子被淘汰,最后中国最好的大学终将被小贵族所垄断,弱势阶层将失去进身之阶。因金钱而造就的阶级分化将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被固定下来。

  更糟糕的是,这样的结果将破坏高等教育本身。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本是培养未来社会的领袖。但是,如果有钱阶层垄断了这样的大学,这些国内的一流大学就会在自己的校园内制造精英阶层之内的“近亲繁殖”。即使学生成绩优异,但由于他们在校园里接触不到其他阶层的子弟,眼界越来越狭隘,最终丧失了对社会的理解力。

  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改变高考制度,把弱势阶层送进高校,创造一个多元化的大学校园。

  在这方面,国外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在美国的大学录取中,所谓“高考”(即SAT测验)分数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学生能否克服不利的家庭与社会环境、能否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是否是在弱势阶层中奋斗上来等等,都成了大学取舍学生的重要依据。这些多元化的标准,在目前的中国实施尚有许多技术性的困难。但是一些操作上比较简单的政策,却完全可以借鉴过来。

  比如,一个学生如果在他所在的中学中高考成绩名列第一,即可自动获得上大学的机会。或者说,在决定大学录取时,一个中学生在本中学的高考名次和高考的绝对成绩各占一半的因素。这样,许多家长就会采取“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战略,而不会为了进重点而彼此“斗富”。灰色学费就会不涨反落。

  一个偏远山区的孩子,就有可能与北京最好的重点中学的孩子竞争,社会最底层的子弟,就有可能和精英阶层家庭出身的“天之骄子”们在大学同窗。越来越分化的社会各阶层,就会有沟通的机会。未来社会的领袖们,也才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

  这些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在美国却是大学教育之必须。布什在得州当州长时,就制定了这样的政策:任何学生只要在本州的中学名列前5%,就自动获得州立大学的录取。结果,许多贫民窟中破败的中学的学生,就有了上大学的机会。类似的政策,许多州都在执行。即使在没有明确的政府法令的地方,各大学录取学生也都采取大同小异的政策,照顾弱势阶层。像哈佛、耶鲁这样的名校,也都有这样的政策倾斜。

  学生的素质,并不仅仅是分数,还包括他们的个性、精神、对社会的认识、和战胜艰苦环境的经验。而这些是目前的高考所无法衡量的。衡量这些因素,是美国大学录取的基准,也是美国高等教育成功的秘诀。

  遗憾的是,目前高校改革的辩论闹得沸沸扬扬,但在制造多元化的学生群体、提携弱势阶层这方面,我们却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天才诗人与天才数学家
2002: 走访美国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