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有感于《炮轰中国教育学》
送交者: cxx 2004年02月23日17:04:1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曾经当了七年的师范生,中等师范三年(相当于三年高中阶段),之后幸运地被保送到省立师范大学,所以又了四年的高等师范。这样,不管自己是否喜欢,不得不学习教育学多年。所以,对常作印的《炮轰中国教育学》里描写的内容相当熟悉,也因此,情不自禁地感想连篇,写下此文。

常描写的现象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在一定程度上是带有普遍意义的。这种教材更新不能够与时俱进,严重滞后的现象,不仅是教育学,其他诸多学科也存在。真是比奸比勤,谁也不愿多进步一点。具体表现和例子就不用多费笔墨了。那么别的国家如何呢?现在,在美国读了近三年的书,做了近两年的助教,对美国高校的教学教材有些了解。据笔者经验,他们的教材更新很快,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社会上的新问题和新事件及时地反映出来,淘汰掉陈旧过时的内容。本科生的教材是这样。研究生一般没有专门教材,都是论文,或者著作的某些章节,教授每学期都要更新一次自己的教学内容安排,把最新的研究成果收揽过来,发给学生。而且,学期进行中间,随时发现添加某些文章。从而保证知识的更新和学生了解该学科该领域的前沿。

那么,对脱离实际的教材,师范生和教育一线人员是持什么样的态度的呢?据笔者的经验和观察,可以说,他们是不会认真理会的。教育学咋说的,考试时就咋说。真正在教学中他们是不那么傻傻的真的把凯洛夫当作“教(育)皇(帝)”的。记得当年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上课要么看外语,过四六级,要么看小说,或武侠或言情,或者睡觉,甚至傻愣愣海阔天空的神游,总之不管干什么,就是不学习那些过了时的死教条。临到考试,多数老师是划范围的,不然都不及格,老师也惹麻烦。这么找来别人的笔记复印一份,或者把重点一划,考前一个晚上抱抱佛脚,考个良好是不大成问题的,甚至可以拿个所谓的优秀成绩。考试一过,于是,把短时塞进头脑的烂七八糟的东西马上忘个精光。因此,“凯皇帝”的所谓“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什么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统统像用过的手纸一样,扔进垃圾堆。这样,老的教条实际上没有起什么紧箍咒的作用。

至于我们的教授们,真是又可气又可笑。竟然抱着那些烂东西当圣经教条和黄金定律一样,一条一条上课年给我们听,很好的催眠曲。更有一位老师,更是个要炮轰的对象,给我们上教学论的课,因为自己是某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对考研很感兴趣。于是,上课就是念书,一句一句的念,让我们一句一句的听写下来。他说,按照他念的背熟,考研究生答题肯定得高分。每次他的课下来,都累得不行。也不知道当时怎么就那么傻。也许是对他这个研究生毕业的老师的某些神话有些敬意。他是个考试有了窍门的家伙,到处给自考生估题,猜中率据说很高,甚至考研教育学方面的专业课也可以猜出来几个大题。就是这样的老师,还整天抱怨我们学生缺课,不认真听讲。甚至还有的老师,把书向讲台上一摔,去找系主任。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研究教育学的讲师们教授们只知道照老本念“圣经”,对教育教学中实际发生的问题熟视无睹,视而不见。这样的老师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就是大家找几本老书新版,杂志文章,东抄一点,西凑一点,拼成毕业论文。纯粹制造垃圾。教授大笔一挥,成绩于是优秀。从实际中寻找学问,理论联系实际。就“理论联系实际”这句话,几乎每门课的一开始讲所谓学习该门课的意义和方法部分都讲到。就没有那个老师引导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实际。他们为了评职称写得论文,虽然发表了,也多是从那些滞后的教材或者“凯教皇”之类的“圣经”中的寻章摘句,拼凑一堆垃圾。笔者有幸毕业后到了北京一高校念书,不再是教育学,更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位真正的思想者和知识分子,真正的教授作我的导师,我才发现,学习更重要的是从实际寻找学问。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学术,什么叫理论联系实际。第二年,就在自己的领域的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可惜,这样的老师太少了。我是幸运的。

因此,我认为,尽管中国教育学没有像常作印所写的那样会严重束缚人的头脑。但如果有了好的教材,那么后果可不是这样了,情况将大有改观。至少,不会让那些青春韶华的学子们上那样无聊的课而浪费宝贵年华。而好的教材需要优秀的老师。归根到底,我们需要好的老师,需要优秀的人才。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为清华羞
2002: 清华学生真的那么幼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