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马加爵不是用来同情的
送交者: 旺才 2004年03月19日18:15:5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一脸凶恶的马加爵照片,被张贴到各个角落的通缉令,马加爵及其化身的各种版本成了最近报刊、媒体、网络中最大的新闻看点,从怀疑到通缉再到被捕,云南大学“2.23”命案从发生到侦破,前后仅用了21天时间,之间各种消息不断,有相貌和马加爵相似,被警方误会般的“抓获” 报道,有马加爵家庭情况、学习经历全接触式的报道,从报刊新闻,电视传统载体到新兴发达的网络中各个中文社区铺天盖地的评论看法。

现在流行一句话:民意看法。民意名义,多数假民意假汝之手,炒来炒去,马加爵成了当之无愧的“大明星”。什么都不要紧,眼球最要紧;什么都不重要,娱乐最重要。

报刊媒体哪里的办得好,哪里的竞争最激烈,哪里就是炒作新闻的焦点。南方的媒体最发达,其中原因有业内人士说得好―――治安不好,杀人被杀的多,贩毒吸毒的多,桃色新闻多,报纸的新闻线索就多,报纸自然就更好看。

相反一些治安好的城市如上海、杭州、苏州这类新闻就少,报纸看点自然就不多,现在的传媒人士,希望自己发现大新闻、独家新闻,实在没有独家新闻,这独家看法是少不掉,网络社区也相同,吸引眼球靠独特,马加爵值得同情的言论甚嚣尘上,归根揭底一句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所以马加爵杀人不是新闻,马加爵值得同情才是新闻。

各个媒体宣传机器都发动起来了,专题报道,独家采访,沾上马加爵,必然有人看,一旦炒作起来就没了谱,一会儿有新华网《谁来安慰马加爵的父母?》,一会儿有好学生变成杀人犯是教育的罪恶,一会有网络载体里为马加爵大声叫不公的……俺就想不通了,不过一杀人嫌疑犯,这中国有多大,社会有多大,值得为此不断鄙薄自己,不断批评“黑暗”么?仿佛马加爵才是社会的真正受害者,他杀人不过是对社会残酷现实的自我反省。

现在这种煽情言论甚嚣尘上,比比皆是。如同网络犯罪和暴力被宣扬得比现实社会更加恐怖,仿佛沾上网络的就不是好东西,网吧成了报刊媒体批判的第一对象,其实我们这个大人口的社会,13亿人口,犯罪和犯罪心理的形成绝不会一个随便具体的工具就会实现,菜刀砍死的人多还是电脑砸死的人多?追根究底的杀人动机不能怪罪于社会不公。你贫困,你就应该杀人?!你遭遇不公就是你犯罪的基础?社会在大发展,人口在大流动,经济活动越频繁,伴随的管理难度就越大,无法承受社会变迁的异常系数自然就会大量增加,犯罪活动的增加也是必然的。

马加爵是个学生,他的犯罪当然有其形成的成因,但他不是特例,不过是因为发生在学校,影响比较重大而已。通过一号通缉令,高调对付一个罪犯,有助于实现社会公众的舆论压力的释放,从开始通缉到被抓,总结成绩是必要的。但无条件的炒作犯罪的“合理性”,绝对是一种畸形的社会心态。

仿佛破解了马加爵杀人的合理动机就可以实现社会公正,就可以减少犯罪,就可以改造教育体系,就可以关注贫困人群,马加爵这个杀人的娱乐明星被赋予了更多更大的“责任感”和“良心”。

杀人越货的事情层出不穷,而马加爵不过是其中之一。一个人长期形成的个性和心理思维构成缺陷归罪于社会完全是不正常的。我们的社会少不了会出现犯罪,任何发达社会也少不了精神生理心理缺陷的犯罪。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样的,但唯一合理的是法制精神和理性对待。我赞成针对人性的人文关怀,也赞成对这一号通缉令的大案后带来的理性反思,但把杀人和同情杀人上升到社会舆论的癫狂状态,其实正说明了社会中流行的一种极为不正常的焦躁心理在像瘟疫一般蔓延。

一个个所谓的“老大”冒了出来,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一两年,总有人喜欢这么干,试图用马加爵杀人的合理分析所谓“社会不公”,这绝对是找错了对象,我仿佛看到一张无形的手在引导这这些愤怒的无端宣泄。犯罪有其犯罪心理的解读,得到法律的公正制裁就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唯一合理途径。混乱的思维方式,无脑的叫嚣不公,乃至把犯罪成因分析成教育体系的失败。其实是我们这个社会普通民众盲从心理的证明而已。这不仅仅是丢丑。说明的问题只能是对法制文明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偏差。以其把责任推卸给社会,还不如说是养儿不教父之过罢了,警惕这些为杀人犯叫同情的人!

马加爵不是这么用来同情的……

(旺才于2004-3-18)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读世界名校值得炫耀?
2003: 全美公立大学top44(2002版)
2002: 中国名校批判之家丑外扬
2002: 中国名校批判之他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