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當前教師遭遇的十大束縛解讀
送交者: 高雅麟 2004年06月24日15:44:2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題記:

身為教師,我常常在沉重而脆弱的生存狀態中夢想着突圍,憧憬着心靈的解放。興許正是還有這份疼痛的堅守,還有這份摯愛教育的真誠,我才決定以一種真實的目光投向當前教育的真實,爾後用真實的語言解讀教師所承受的束縛,給我以及與我一樣愛着恨着忍受着麻木着迷茫着怨恨着的教師們送去一些理性的思考與碰撞,給被束縛的心靈一次美麗的悸動……

1、師德,一頂光彩奪目的高帽

提到“師德”,我們聽得多的可能就是文件報紙,用得多的可能就是每年必填的年度考核表。在考核表上表述的師德,我們必須承認多數時候是筆上生花,用的幾乎都是光面堂皇的泛泛詞彙,諸如“熱愛”與“忠誠”就是裡面必用的字眼。儘管大家心之肚明,這樣的總結僅僅只是一種形式,也很清楚美麗詞彙所表述的並不是自己真實的思想,但我們還是得帖上偽崇高的標籤,把師德放大成一頂高帽戴在頭上。正如我們知道作為普通教師根本就承受不起“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雅號,也根本不相信“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也根本達不到“一身清貧,兩袖清風”、“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點燃自己,照亮別人”、“春蠶到死”、“蠟炬成灰”等光彩奪目的聖賢境界,但我們還是得默默地接受着“朝拜”,將這些遙不可及的教師“光彩”點綴在評有爭先的“文字工程”之中。

興許就是這“假”“大”“空”高帽式師德的引領,我們的教師就失去了貼近生活的道德感召。面對經濟大潮的衝擊,功利物慾的橫行,粗俗虛假的泛濫,教育產業化的推進,脆弱而標榜的“師德”當然就不堪一擊,於是乎“人在曹營心在漢”——缺乏事業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乏進取心;“對待學生冷漠無情”——缺乏熱情與愛心;“經不起金錢的誘惑”——物慾薰心;“師表意識淡薄”——形象扭曲等有悖教師職業道義的反師德傾向就膨脹開來,亂收費、偽科研、獸行教師、走穴投機、學術腐敗、教育暴利等有關教育的“新鮮”名詞相繼粉末登場,讓學校這塊淨土遭遇重度污染,使教師的生活在商業色彩的誘惑下負重前行,導致精神家園的裂變,在丟掉了心理的安全與自由中成為了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當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質嚴重滑坡,其實就是跟普通教師遭遇的空洞的脫離生活實際的缺乏真正體驗的道德引領同出一轍的惡性循環。

要走出當前的困境,讓高帽式的師德不再束縛教師的心靈,使“堅持真理,為人正直;堅守情操,拒絕庸俗;樂觀開朗,興趣廣泛;平和寬容,善於自製。”的為師素養深入人心,煥發其生命的活力,最重要的就是要關注教師的生活,儘可能的淨化改善教師的生存空間,引領教師在實踐中積累情感體驗,在思想上善於自我激勵,在見識上博採眾家之長,在前進中磨練修養毅力,從而使教師善、教師公正、教師責任等德性自然而然地融入進教師的真實生活,在感受着師德帶來的敬業樂教的愉悅中,自主建構起過一份有意義的人生的職業操守,正如:“如果一個人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生活在恥辱中,他就學會了負罪;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學會了愛;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學會了慷慨;生活在誠實之中,他就學會了真理與公正;生活在真誠之中,他就學會了用頭腦平靜的生活;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學會了相信自己和周圍的人……”

2、課堂,行走在愛與痛的邊緣

說到課堂,我不由想起曾有過的真實經歷:兩年前,我有幸被區里選送到市里參加小學語文閱讀課大賽。由於我生性孤傲,教學反感旁人插手,從選課到教案設計都獨自埋頭苦幹。還有兩周就要參賽了,校領導見我無研討之意,便催我試講。說實話,對試講,我一直反感,覺得它是對教學的褻瀆。於是,在草草地應付了首次試講後,我提出不再試講的請求,不料遭到了領導地斷然拒絕,理由很簡單:賽課反映的是一個學校乃至整個地區的教學實力,必須精雕細鑿。面對壓力,我被迫地在一周時間裡接連借班試講了三次,不僅未達到預期效果,而且還失去了先前的大氣與自信。以至於臨到參賽前一天已被磨得焦頭爛額的我提出抗議:如再借班作無用的試講,我將放棄參賽。可能是我態度強硬,領導在無奈中給了我一天的休整時間。第二天,當我還未走出茫然與困頓,就不得不背負區和學校的雙重重託登台亮相。不知為何,在登上講台的那一剎那,我全然沒有了往日的瀟灑,望着那幾十雙純真而期待的眼睛和周圍幾百名聽課老師,竟畏怯得虛汗直冒。於是,按部就班地操作着“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沒想到,無情的鈴聲擊碎了我預想的精彩,手忙腳亂中拖堂了近五分鐘。黯然神傷地走下講台,我飛也似的逃了,甚至忘了向學生言一聲感謝。課後,面對同事客套的追捧,我選擇了沉默與苦笑,因為我深知在神聖的課堂上丟失了什麼。然而,當我在躁動不安中看完當天參賽的4節課,失落的心竟又被虛妄充填起來,覺得自己還有機會奪得大獎,因為後面的課如我一般“做秀”。在焦慮中盼等了一周,當校領導一臉木然地將排名倒數第三的結果告訴我,我頓時啞然失色,萬萬沒料到自己的成績竟糟糕到如此地步,顯然與市重點示範校的地位極不相稱。遭遇慘痛一擊,我整日鬱鬱寡歡,在單位里根本抬不起頭……

類似上述的遭遇興許很多老師都體驗過,儘管公開課單從數量上說只是課堂生活的極小組成,但我們不能懷疑的是它往往代表着老師在那一階段的課堂教學的最高水平。而這個最高水平的展示理當是老師心中的最愛,可實際上只要一提到公開課、研究課,眾多老師就陷入到緊張、惶恐與不安中,使其變味為心中的“最怕”。造成這種“畸形”教育現象的外在因素固然有許多,但就教師本人來說,對課堂展示的畏怯主要就是怕平日教學的“蒙昧”與“醜陋”被曝光。近些年來,許多“功成名就”的名師們一個個脫離課堂,興許原因也在於此。難道我們的老師就真的不愛承載着自己太多希望的課堂嗎?答案是肯定的:不僅愛,而且初為人師時憑着一腔熱血愛的是一往情深。我相信沒有哪一位老師不希望自己的課堂有自由情感的牽動與維繫,有民主平等的自然活水流淌,有師生在生命相遇、心靈相約、探尋真理的精神漫遊中實現語言與精神的同構共生;我也相信沒有哪一位老師不希望讓學生能在主動參與中成長,在獨立探索中起飛,在自主發展中成熟;我更相信我們的老師都希望能過有意義的教師職業生活,從生計的驅使向生命的自由提升,從犧牲的付出向主動性的創造提升,任思緒在教育的天地里自由翱翔,用熱情體驗生命的律動,通過情境交融展現悅耳悅目的教育藝術,表現對教育的理解和感受,以心意貫通展示富有個性的教育風格,創造悅心悅意的教育效果,在品悟渾然中進入悅志悅神的教育智慧境界,與學生共度錦繡人生。然而,儘管我們的老師心中有愛,但在功利膨脹的現實世界,我們的老師誰也拒絕不了超負荷的勞累以及各種五光十色的誘惑。於是,我們曾有過的眷戀與期待、理想與憧憬逐漸現實擠壓封鎖成一種僵硬的“模式”,即捧着愛不起來的教材,聖經一樣的教材,被逼而就的教案行走課堂人生,當隨着教學生命的延伸而愈來愈感到生命的沉重與悲哀時,我們的心中就無形地增多了希望褪色後的疼痛。

要走出目前課堂生活所遭遇的困境,使自我能在愉悅中體驗教師職業生命的豐富,把握教師職業生命的意蘊,領悟教師職業生命的創造,用心靈建構課堂享受教育,最有效的良藥就是不要在疼痛中輕易放棄心中的那份愛以及不斷豐滿的希望!

3、作業,勾差間細數着無奈

解讀作業,我得先從最近筆者所在學校的校長給老師布置的作業說起。本學期,學校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求每個教研組選定一 個主題分確定研究主題、找到理論依據、集體探討備課、課堂教學實施、反思教學效果等五步進行教學研究。研究完後,每位老師必須完成一份作業——寫一篇評課文章上交。按規定的時間,凡參與研究的老師都把作業完成了。說實話,完成這種形式上的沒有多少實用價值的被動作業,對老師們來說就是額外的負擔,因為負擔而應付是最常見的逃避方式。興許校長本學期是真想花大力氣來提升老師們研究水平。於是,當她讀到老師們評課文章的膚淺與應付時,就毫不猶豫地責令全部重做。此令一出,老師們無不怨聲載道叫苦連天。本來,校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又為何不得人心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校長缺少必要的追問和換位思考,倘若校長深層次思考一下老師為什麼應付“作業”?興許就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而不出此令老師反感的下策。

其實,類似上述“好心得不到好報”的例子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為了讓學生獲得好成績,我們不惜將成堆 的作業如“手榴彈”“炸彈”樣扔了出去,全然不顧學生們能否承受。尤其是到決定命運歸屬的升學考試的季節,我們更是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立體式的包裝“轟炸”,直炸得這些根本就不享有拒絕權的孩子身心疲憊、熱情凍結、個性全無、惡夢連連,有的甚至是魂飛魄散。難道我們做老師的就如此麻木不仁、冷漠無情,非要成就個血雨腥風?不,我們絕大多數老師都是情感豐富、渴望浪漫的仁者,我們帶着鐐銬無時不在希望同孩子們共享為沒有作業而歡呼的激情時刻,無時不在希望能讓自己的生活少一些在單調文本上的勾與差間的遊走,無時不在希望自己的布置每一次的作業能在走向開放、探究、新穎、多樣中富有色彩、情趣盎然……但希望與現實的落差,使我們沒有勇氣去砸碎自己生存的飯碗,同時也讓我們在千萬個無奈中選擇封鎖浪漫與現實的狹隘共舞,在委曲求全中認認真真地苦學生累自己。我相信,凡想以教師作為謀生第一需要的老師,誰都不敢去違反這樣一條老百姓早已核定的法則:“作業量同考試成績成正比。”於是,“多多益善”的訓練,也就成了家長、老師、學生達成共識通向光明與輝煌的應試之路。近幾年,各種教輔資料在市場上經久不衰就是最好的例證,而從五十年代就開始高喊的減負提質到如今已有半個多世紀,也沒有喊出個春天無疑也是個最好的註解。

生命因沉重而膚淺,當我們拿着一支紅筆行走在勾與差之間,默默地細數着太多的辛酸與無奈,儘管我們無力摧毀現實的銅牆鐵壁,但這並不是我們可以參與炮製內心麻木、機械呆板、未老先衰、暮氣沉沉、急功近利、眼光短淺的生命的理由,因為我們至少還可以用思考去碰撞去實踐。更通俗一點說,我們完全有能力把作業布置得少一點兒精一點兒,從而讓學生快樂一點兒,我們也輕鬆一點兒……

4、 評價,無法拒絕的教育之重

說起評價,我們都不免會把焦慮的目光投向考試聚焦分數,下面這篇手記就是我去年帶着學生衝鋒陷陣體驗應試的真實記錄:

“四年前,經過了一年換一個班的歷練,我終於獲得了帶畢業班的機會。可還未走馬上任,心存疑慮的家長就給我來了個下馬威,幾次上訪要求將我換下。還好,有領導的支持同事的幫忙,我很快適應了緊張氣氛,攜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拼勁,樂此不疲地與學生同甘共苦,整日泡在題海戰中。然而,當升學的日子臨近時,凝重的空氣常壓得我夜不能寐。也許是上天的垂青,就在我整日提心弔膽,幾次想着"出逃",一位兒童報刊的總編因欣賞我的才氣親自登門造訪欲把我招致麾下,我當即不加思索地就答應了。有了後路,我受困的心暫時得到了寬慰。不過升學考試一完,由於我怕面對難堪的結果只好成天忙着跑調動來充實自己。幾天后,得知學生的成績名列前茅,我才如釋重負,打消了調動的念頭,因為我實在是鍾愛教師這個職業。兩年前,我帶的第二個班又面臨升學,雖說緊張的空氣比先前更盛,但由於有了應試經驗,我自信了許多,如法炮製地實施了應試之法。結果考下來,升入重點中學的人數又名列前茅,成就了我在學校的"美名"。不過,眼見幾位落榜孩子的家長嚎啕大哭,我切身感到了應試的殘忍。還有一個多月,我帶的第三屆畢業班又將面臨升學,全年級216名學生僅有50人的重點中學指標,殘酷的競爭讓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家長心急如焚。在我的辦公室或家裡,三天兩頭就有家長來訪,每每和家長握手,望着他們心力交瘁的眼神,無法拒絕的應試之重比先前更沉更重地壓了下來。因為憑着前兩次的成功,我已跨入先進行列,成為全校唯一的市骨幹教師。說實話,儘管我能在一年之內把全校聞名的"亂班"轉化成區優秀班級,但面對升學和家長的高期望,我顯然底氣不足。再加上近一兩年,受新課程理念感召,理性的頓悟,視界的敞亮,使我在深刻地反思中愈來愈解讀到自我的淺薄與無知。的確,為了功利與應試,我曾長期流放在了教育的蒙昧與愚鈍中,消耗並浪費了太多的教育生命。然而,我剛剛有所覺悟可又必須再次面對"分數才是硬道理"的升學考試,我又能怎麼樣呢?堅持走改革之路,始終讓課堂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讓師生都能在輕鬆中開發靈智共享快樂?就目前而言我還沒有這樣的大氣與膽識,且不論頭上的光環讓我承受不起失敗,光家長的厚望我就無力迴避。於是,我所能做的就只有帶着鐐銬繼續違心地走曾經的舊路,儘可能的緊縮新課教學爭取充裕的複習時間,甘願淪為話語霸權炮製題海之戰,叫囂着"競爭不同情弱者""競爭不相信眼淚""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狹路相逢勇者勝"等教化之詞,扎紮實實地為應試而搏。儘管成天同疲倦、緊張、壓抑、困頓、惶恐相伴,但這些都不算什麼,只是眼見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我兩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折騰得筋疲力盡抱怨連連時,醒覺的良知總那麼無情地抽打着我的魂靈。於是,疼痛難忍中,我同眾多學生一樣充滿了對自由渴望,倒數着時日,全心期盼着苦難生活的結束……”

這樣的惶恐不安的日子可能絕大多數老師都親身體驗過經歷過,我相信沒有多少老師喜歡這種“暗無天日”“提心弔膽”的災難式的生活。但為了“飯碗”,誰又能夠去拒絕這樣的非人的生活呢?儘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着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着新課程改革,但誰都清楚誰都明白老百姓認可的還是能真正改變孩子命運的考試分數,那些所謂的發展性評價、反思性評價等的存在在分數面前不過就是美麗的謊言,都顯得異常的蒼白無力。可以說,只要高考存在,分數就有強大的生命力,而對分數的追求與嚮往自然就成為了不敢標榜的學校教育的終極目的。由於百姓眼中衡量一個好老師一所好學校的標準幾 乎都是升學率。於是,為了孩子能在最後的競爭搶得先機,他們就不惜花重金將孩子送進好學校。而好學校便運用市場規律儘可能的用應試效應抬高身價,靜等財源滾滾來。這樣,應試的競爭就演變為“商業”的競爭。有如此巨大的利益誘惑,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當然就舉步維艱,因為誰也不會拿大把大把的鈔票下賭注開玩笑。如此教育,苦的自然是學生累的自然是老師。儘管這其中不乏有苦盡甘來者,成功的學生能拿到命運之門的鑰匙,成功的老師也能分到數量可觀的獎金,但還有更多的失敗者,他們也是那麼透支的付出,可到頭來卻是一場空,這樣的撞擊又有多少人能承受住呢?眼下出現的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

本來,老師的命因 應試之重超負荷的運轉夠苦的了,但人事制度的旋風又吹了來,什麼末尾淘汰制,什麼家長學生參與評價老師等也空穴來風趕時髦,在加上上級部門的各種形式主義的檢查評價繁多,讓老師不得不在校領導的“監管”和“誘導”下唯心造假炮製資料,如此忍辱負重下的教師生活如何能提升教育的品質,如何品味到教育帶來內在的尊嚴與快樂?

不過,儘管我們的教育生活因評價的壓抑顯得沉重而脆弱,但這決不是我們麻木墮落的理由,我們需要有夢,因為有夢的生活才會讓我們充滿希望地活着……

5、家長,變味的期望厚重如山

說起家長,做老師的有形無形地都會感到一種莫名的壓力。不說別的,最近,我就有《是驕傲,還是悲哀》的苦惱:為師十餘年,為一份師者的公正,我一直恪守師道,並當眾承諾:不搞家教,不收受家長的饋贈。這樣的舉動曾贏得過家長的尊重,也無形地成為了我為師的驕傲。然而,近一兩年來,家教風愈刮愈猛。儘管我在家長面前強調自己的為師原則,可還是有家長私自提着東西到我家拜訪,再三懇求我為他們的孩子補習,實在叫我好生尷尬。記得一位家長為了同我私下協商,提着東西竟等了我兩個多小時。另一位家長為了請我吃飯,不惜多次跑到我家中。我知道,家長是真誠的,我拒絕肯定會傷他們的自尊。可為了承諾,我只好拒絕。這樣的舉動看似高尚,卻逆潮流。於是,我和家長的關係無形地變得緊張起來。流言蠻語滿天飛,數落我裝什麼清高,說我不識相。尤其是承受着應試升學之壓,我開始動搖起來。是的,別的老師都在收費輔導補習,這已經失去了公平,而我卻依舊堅守着不何適宜的承諾,這對學生來講,簡直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因為現實很殘酷,差一分要想上理想的中學,就得交錢。正是這樣的動搖,我開始勸有些家長請家教補習,並明確告訴他們,不補習就要吃虧。而選家教,我自然成了首選,可我卻萬般推委,我的做法不用說家長無法理解,連我家人也說我不識時務,我由此成了“另類”,常常為此苦惱……

其實,類似我一樣的苦惱和壓力可以說每個老師都或多或少的承受着。儘管素質教育推行了十幾年,但家長的價值文化取向依舊深深地烙打着“科舉文化”的印痕,讀書就是“學而優則士”,意味着光宗耀主,意味着一勞永逸的觀念依舊根深蒂固,大多數家庭依舊是把孩子能不能上大學尤其是名牌大學看作是有沒有出息的標誌,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看得見、摸得着的人生“安全帶”——理想的職業、穩定的收入、安寧的生活、廣泛的保障。然而,當前的升學又是有指標限制的。換句話說,成功者僅僅只是少數。面對激烈的競爭,相信沒有哪一位家長願意不經過一番拼搏就心甘情願地承認自己的孩子將淪落為“人下人”?尤其是獨身子女時代,為了讓唯一的孩子成為人上人,我們的家長甘願付出一切,甚至可以忍受一切近乎自虐的折磨。於是,在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思想的引導下,孩子往往被父母視作“縮小的成人”,而必須沿着父母造就培養“神童”“天才”的單行道片面發展,還有不少家長甚至固執地讓自己的孩子去實現自己曾經有過卻未曾實現的理想。孩子們就這樣被殘忍地剝奪了本該屬於自己的天真浪漫的生存空間,一些不切實際的,抹殺兒童兒童個性的作法使許多兒童失去了童真、童心、童趣,而疲憊不堪的爬行在電子琴、鋼琴的黑白鍵盤之上,鸚鵡學舌般的弄舌於詩詞歌賦之間,埋頭苦練於各種習題之中。儘管家長們對孩子的學習要求十分苛刻,信奉的是“黃荊棍里出好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大不成才,一打分數來”的觀念,但在生活上卻放任自流百般呵護,完全把孩子置於一個溫暖而嚴實的保護網中。孩子的大小事物,包括一些必要的自我服務全代為效勞,讓孩子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寄生蟲樣的生活。

面對着如此厚重如山的家長期望,以及在太過功利價值取向下引導教育出來的孩子,我們的老師能輕鬆得起來嗎?我們的老師能坦然地高舉素質教育的大旗嗎?近幾年來,出現的諸如被一些家長千夫所指的學校亂收費,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等問題,難道真的是學校見錢眼開一意孤行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一切都是家長的變味的期望惹的禍。因為家長的“投機”,因為家長的“行賄”,因為家長對有限優質教育的強烈渴望,致使本該純淨的校園終究抵擋不住金錢的誘惑與刺激。為了迎合家長的期望,同時為獲取更多的物質利益的回報,我們的學校能不將應試教育進行到底嗎?我們的教師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誰還能超脫出分數之外呢?再加上學生安全問題,學校、家長的片面評價等問題緊箍咒般地套在老師的額頭上,我們眾多老師連享受累並快樂着的權利都被縮水成只能以戴着鐐銬跳舞來自慰。當然,最可憐的就是背負着種種重擔心靈異常貧弱的孩子,因為很多時候在他們精神的天空裡沒有了與鳥兒嬉戲的雲彩,在心靈的原野上沒有了隨風飄舞的花朵,沒有了對善的一往情深的追求與呵護,以及對美的一往情深的憧憬與嚮往……

要突破家長這堵堅硬的牆,使教育能回歸到用生命去溫暖生命,用生命去呵護生命,用生命去碰撞生命,用生命滋潤生命,用生命去燦爛生命的狀態,需要砸碎的就是功利觀念,但這可能需要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

6、管理,民主更強制着

最近,聽在中學當老師的小妹說,他們學校有位老師為了想調走,在數次懇求校長無果的情況下竟當眾下跪,哭着哀求鐵石心腸的校長給她這次機會……。聽到如此駭人聽聞 的事,憤憤不平中,我不由想起了去年寫的一篇隨筆《校長,我好想同你說說心裡話 》:“校長,我好想同你說說心裡話。”這也許是眾多老師共同的心聲。是啊,如今的校長有幾個能蹲下身來聽聽老師的心裡話,有幾個校長能胸襟坦蕩地善待老師的真心話,有幾個校長了解年輕老師的無助,洞察中年老師的困惑,讀懂老年教師的落寞。教育呼喚平等、民主、科學,呼喚人性關懷的撫摸,但我們的老師有幾個能真正做到呢?因為他們所遭遇的要麼是管制,要麼就是比管制更殘忍的“冷漠”。如果我們當老師地仔細回憶一下,當我們從師範畢業出來,幾乎人人都充滿憧憬滿懷希望,但理想與現實碰撞,我們忍受最多就是“黑色的幽默”。是啊,有幾個校長能經常朋友似的同我們談心,問問我們的需要,聽聽我們的苦悶與煩惱,可以說極少有校長能做到這一點。長期缺少陽光的生活,我們老師的心理能不脆弱嗎?我們脆弱的心能把天真的孩子引向堅強嗎?“校長,我們的老師真的好想同你說說心裡話。”請你每一學期至少同你的老師朋友似的談一次話吧,問問他們的疾苦,聽聽他們的真話,也許你並不知道,我們也需要賞識,我們也需要尊重,我們也需要幸福與快樂。

興許是我們的老師在倡導平等、民主的現實世界中遭遇了太多強權的管制與擠壓,在沉悶壓抑的生存狀態下,也是一群被馴化和奴役的人們,在浮躁的現實和虛無的精神支配下,在內部管理體制動輒以“下崗”“走人”的精神奴役下,逐漸失去了對教育和教育對象的熱情真實而又勇敢的關懷和觸摸,再也無法堅持用自己的教育良知作出對他們所面臨的教育正確、清醒、公正的判斷,從而也就無法將民主的陽光人性的光輝撒向教育教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於是,為了達到急功近利的目的,灌輸、誘惑、標準化、恐嚇、責罵、題海戰術等不道德的、有害於學生身心健康和自主發展的方法成為基本的教育方法,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無不泛濫着管、卡、禁、治等專制管理手段,而本該成為學生精神生命的引領者的教師,卻時時扮演着“學生保姆”“班級警察”等尷尬角色,從而使教育失落了人文,丟掉了真義,淪陷進教與學都感沉重、厭倦的泥潭之中。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學校憑藉恐嚇、壓力和權威來教育管理學生是一件最壞的事,它破壞了學生深摯的情感和真誠、自信,它養成學生馴服的性格。”的確,強制之所以是一種惡,就因為它否定了個人選擇與實現自己目標的能力與權利,將其降低為別人的工具。要向強制宣戰,在管理中流淌民主的活水,最需要營造一個自由、寬鬆、有序的生態環境,讓人人感受自主的尊嚴、獨特性存在的價值、心靈成長的愉悅。這其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讓廣大的老師能在充滿人性的關懷下享受民主的撫摸下去實現人生價值,創造人生輝煌,這樣才能用自己燃燒的生命去點燃學生的生命,有效帶動學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走向成功。

7、職稱,定格而疼痛的階梯

說起職稱,可能沒有幾個老師明白我們為什麼要一級一級攀登。別的不說,就拿我評職稱經歷來說吧:91年中師畢業,92年轉正定為小教二級,三年後成為小教一級,再過了五年就攀到了一般老師的最高峰——小學高級,時年32歲。每次評職稱只要到了年限,就 按部就班地全校大會上述一下職,填一個表就順理成章的晉級,至於為何評職稱。說實話,直到現在我除了知道要加工資以外,其他的一概不清。很多時候,我在想,自己才三十來歲,正是教育教學的黃金時期,而職稱就如此這般的定格封頂。不知往後 的教師生活還有什麼盼頭。本來,我還想奢望努力奮鬥幾年參評對小學教師來說可謂鳳毛麟角的中學高級,但自去年開始,上級部門就強制性的作出規定:凡要申報參評各級職稱者,首先必須參加相應的英語和計算機等級考試。儘管我很為自己先前的評職沒經過如此的“折騰”而慶幸,可最後的一點奢望也就被這必要的通行證粉碎了,因為對英語,我只是在中學時代膚淺的學過兩三年後,就再沒有挨過,要去拿英語等級的通行證,可以說比登天還難。為此,我很是困惑:“為什麼我們教語文的非要去考英語?”

相信很多與我際遇類似的老師對當前職稱評定的規則有與我一樣的困惑、煩惱與無奈,甚至可以說是疼痛。前些年,儘管評職沒有現在這麼多關卡,可在一個職稱上需要什麼學歷,需要發表多少論文,需要搞多少科研等規定就無形地成為了眾多老師向上攀登的攔路虎。被逼無奈之下,一些老師為了能順利晉升,達到學歷標準,就不得不掏錢花精力去函授,可誰也清楚這種學習水分十足,純粹是話錢買文憑;為了弄到論文發表的篇數,就不惜花錢買版面去報刊雜誌上發表需要的論文,這下就很火了那些買受版面的“投機者”;而為了完成所謂的科研,不惜炮製出各種根本就沒有任何價值的教改科研項目,一時間使“偽教改科研”泛濫成災。如今,職稱評定又增加了兩道關卡,不知又要把那些急待攀升的老師逼成什麼樣子?也不知又會有多少“投機者”招搖撞騙趁火打劫?別的不說,就拿筆者所在地區現在參評一個中級職稱來說,光想拿個英語和計算機考試合格證書,各種雜七雜八的一大堆費用加在一起就是七八百元。使本就不富裕的老師們明明知道被這莫須有的“職稱”附加條件很宰了一刀,可還得忍氣吞聲。

在這裡,我不禁要問:“老師評職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肯定老師的勞動價值,還是為了激發廣大老師參與工作的積極性;是為了促進老師教育品質的提升,還是為了鼓勵老師投入終身學習……對於這個問題的解讀,可能沒有幾個老師說得清道得明,但大家都能真實地感受到如今的職稱評定等級森嚴關卡太多銅臭味太重,致使愈來愈多的老師為需要的職稱而苦且累,在艱難的攀登中丟失了熱情與信心。為此,教育行業呼喚能真正調動起老師工作積極性的職稱改革,讓那些為職稱而苦而累而麻木而惶恐的老師們能從職稱的泥潭中解放出來,神采飛揚充滿自信的將自己的激情與詩意獻給教育,享受到內在尊嚴的覺醒。

8、 培訓,在希望的鬱悶中承受

培訓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近些年來的確給不少教師帶來了觀念上的更新與碰撞,我就是其中的一個受益者。去年,在參加重慶市小語骨幹培訓學習的日子裡,在真實的體驗與學習的興奮中,我情不自禁地記錄下這樣一段受訓生活:在三峽學院學習的每一天,同智者們平等的交流與對話,我在無比興奮中生成了生命中最美的快樂。是的,“大學,真好!”,每每在充滿青春的朝氣校園漫步,我都情不自禁,我都心潮澎湃……因為我從沒有上過大學,因為我為師十多年了,從沒有這般輕鬆自在參與學習。我珍惜我的每一分每一秒,不管是在課堂還是在寢室,書都成了我最好的夥伴。當指導老師在學員中徵求誰能主動上“真實的研究課”,近百個學員只有我一人自薦。所謂“真實的研究課”就是上課前一天只給一本書給教者,第二天就到所抽的班級上課。說實在的,儘管我上了大大小小的研究課公開課上百節,上這樣的課還是第一次遭遇,因而當我選擇後還是有些心虛的。不過,既然選擇了,就沒有任何藉口退縮。於是,為能上好這堂課,我一頭扎進圖書館,選擇了《豐碑》一課。在與文本的對話中,我被軍需處長所擁有的非凡勇氣所折服。是的,軍需處長是人,一個普通的人,因為勇氣而無畏,因為勇氣而無私,因為勇氣而忠誠……在無聲地同軍需處長的對話中,我激動而興奮,因為我終於站在人的高度去審視解讀文本,我為內心所獲得的澄明歡呼。第二天,我充滿自信地走上了講台。課前,我引領着素不相識的學生高誦我一直信奉的勇氣、智慧、思想、信念。課堂上,我激情洋溢地引領着學生去解讀作為“人”的軍需處長。無需舉手,自由發言的自由交流,喚醒了學生為“人”的意識。儘管課堂上保持沉默的還有一半,但我相信勇氣已經植根進他們的心靈,因為他們的眼睛告訴我,他們認識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作為“人”的軍需處長,他們用聲情並茂的朗讀告訴我他們已經用心靈感悟到了軍需處長的品格,尤其是擺脫羈絆敢於站起來交流的另一半,他們擁有了更多,尤其是享受到了勇氣、智慧、思想帶給他們的快樂。當然,這堂收穫最大的應該是我,因為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那麼真實地屬於了我,我用勇氣實現了為師路上的一次最真實的超越。以至於我走出課堂還沉浸在無比幸福的潮水中……

可以說短短的一個多月的培訓,給我的教育生活注入進了鮮活的生命之水,以至於我那麼迫切的希望每一年都能擁有這麼一次系統培訓學習的機會。不過,我很清楚地知道這樣的希望在當前中國這個大教育環境中僅僅只是希望。儘管近些年來,培訓作為教師生活的必然,凡教師每年都要求參加這樣或是那樣的培訓,但多數都是不受廣大教師歡迎的質量不高的形式上的培訓。參加這樣的培訓,多數是擠占教師本就不多的休息時間,很少顧及受訓老師的需要與情感,且散發着“銅臭氣”,而授課教師教法陳舊,幾乎都採取灌輸方式,讓受訓老師只能在鬱悶中承受煎熬如坐針氈,那種開放式的互動碰撞的場面幾乎難覓蹤影。即使是我前面提到我所參加的市級骨幹培訓,稍稍在互動對話中張揚個性一點,就遭到了“秋後算帳”的待遇,可見如今的培訓多數是名不副實。正如一些專家在培訓中眉飛色舞地宣講着新課程這樣或那樣的好,可作為引領者,他們卻依舊在台上照本宣科,成為舊觀念最忠實的維護者,給人感覺就是給他們參與“投機”的所謂改革貼上“偽聖化”的標籤,怎不令眾多老師大呼上當受騙?因為老師們充滿希望的參加培訓,卻不得不在失望中承受“欺騙”,犧牲金錢和時間。

哈佛大學有句名言:“一個成功者並不在乎知識和經驗,而在於思維的方式。”作為引領教師學習的培訓,理當肩負起改造教師思維方式誘發教師學習激情的重任,不管從培訓的時間、培訓的內容,還是培訓的方式都應該從教師“精神生態”的視角去考慮,激發教師成長的內在的精神力量,引導教師學會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謀求自我靈魂的充實和不斷的生成,學會用勇氣去直面,用智慧去行走,用思想去豐滿,用信念去堅守,從而使教師在不斷學習中擁有內在的厚重的尊嚴與快樂。這其中,喚醒教師主動讀書學習的積極性,引領每一位教師樂於與書為友,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理應成為培訓的核心。因為只有這樣,教師的大腦才能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培植起直面心靈與真實的勇氣,生成洞幽察微的睿智和深刻,歷盡滄桑的凝重和深厚,厚積薄發的從容與發達,攝人心魄令人景仰的個性魅力,建構起豐厚的精神家園造福教育。

9、科研,想起來總是那麼遙遠

說到科研,我不免想到被迫參與達五年之久的一項教改實驗:七年前,筆者所在的學校申請加入到一國家級教改科研實驗課題,由於當時參與此項研究的學校在西南片區屈指可數,因而深得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學校為搞好此形象工程的研究與宣傳,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使實驗很快就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一時間受到了社會各界較廣泛的讚譽與關注。然而,實驗研究進行不到兩年,由於使用的教材受地域限制弊端逐漸凸現出來,再加上又缺少配套的教輔資料以及同外界的交流合作,因而實驗漸漸受到各方質疑後降溫。我是三年前被動加入此項實驗的。之所以說是被動,因為參與實驗純屬行政命令。我所接手的實驗班是第一輪展開實驗的,但四年內已換了三任老師,可見實驗研究在當時已名存實亡。作為第四任實驗老師,我一上任就感受到了三方面的壓力:一是實驗本身,由於參與實驗是被動的,實驗前又沒有參加必要的學習與培訓,因而一拿到沒有任何參考資料的實驗教材真的是不知所措;二是家長方面,由於實驗行進過程中學校向家長通報的實驗信息甚少,而我所接任的班又瀕繁更換老師,讓不少家長對實驗產生了懷疑,尤其是眼看首輪實驗還剩一年就要結束,校方曾向家長公開應允的小學五年畢業升重點的承諾是否兌現更成為眾多家長關注焦點;三是學校方面的,由於首輪實驗就要到期,而學校給家長的承諾又無法兌現,學校領導就要求參與實驗的老師必須對家長和學生作好解釋宣傳工作,尤其是要多談談實驗研究的成功之處,如此工作讓我實難開口。還好,頂着巨大的壓力進行實驗,儘管使出渾身解數也頗感力不從心。實驗就剩下最後一學期了,由於學校對家長的承諾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家長們義憤填膺,多次聚在一起跑到學校來同校方對峙交涉,使我們這些實驗老師不得安寧。最後,經各方協商決定參與首輪實驗的學生本着自願的原則既可以五年畢業升中學,也可以使用臨時編寫的實驗教材再讀一年,同時決定以後的實驗班級都讀六年畢業。事態終於算是平息了,但此項實驗進行完一輪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參與實驗研究的領導和老師都不曾聚在一起認真地總結分析過,學校也沒有請專家來進行過評審。如今,爭取並主管這項實驗課題研究的領導已經退休,新任的領導對此項實驗沒有作任何評價,只是從一年級開始停止這項實驗,動用人力、物力、財力又紅紅火火地投身到新的實驗課題研究之中。而我這個參與此項實驗研究的老師好不容易送走了一個實驗班,儘管怨聲載道地指出此項實驗眾多弊端,但又不得不被動地再接手下一個班級,繼續將這項被徹底冷落了的不明不白的實驗進行下去……

其實,類似這樣的華而不實追趕時髦的教改科研,前幾年在中小學很是流行,各種所謂的“特色”“模式”以及至上而下的各級教改科研如雨後春筍般在學校迅猛發展壯大,大有百花齊放的繁榮之勢。然而,僅僅四五年工夫,教改科研在充斥着太多筆上生花濫貼標籤的“假科研”“偽實驗”“水教改”的病態中降下溫來。一些靠實驗發家的“投機者”興高采烈地賺足鈔票走了,可急功近利所留下的眾多“腫瘤”卻讓普通老師來承受,這不僅極大的傷害了廣大教師對教改科研探索實驗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而且還使有的老師患上了教改科研的實驗恐懼症,深怕在真假難辨魚龍混雜中再上“賊船”,無效的耗費了本就不多的教育光陰。

眾所周知,眼下的教改科研儘管沒有前些年那麼熱,但一些胸懷教育理想的教師還是以極大的熱情致力於教育教學的實驗研究與探索。不過,這只是少數,因為在中小學真正懂科研的人可謂鳳毛麟角。要真正調動起大多數老師參與科研的積極性,讓其不在遙遠,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在求真務實中,讓真正懂教改科研的智者引領普通教師從身邊入手,從小處着眼學習、探索、實踐,在親身體驗到教改科研所帶來的愉悅與興奮中培植起科研意識,燃燒起投身教育教學實踐探索的信心與熱情。

10、收費,在麻木與不安中遊走

今年兒童節的那天晚上,電視台播放了這樣一則新聞:“某學校為隆重慶祝兒童節,廣泛發帖邀請學生家長參加。集會那天,凡被邀家長都向學校交納了50元以上的禮金,結果被電視台暴光。當記者採訪該校校長,那校長是一臉的尷尬與羞愧。”看完新聞,我不由想到自己曾有過的類似經歷:為給學校創收,作為班主任都有動員學生在校吃間餐的義務。雖說吃間餐是堅持自願的原則,可為增加人數,班主任往往採取“先斬後奏”脅迫之法,待學生吃了一段時間後在論事收費。收費時,即使有些學生或家長不情願,但礙於老師的顏面也只好就範。按照此法,我一般都在開學兩個月後才開始催收間餐費,儘管有些不安,但連續兩屆學生都未發生以外。沒想到去年一個叫張蟬的學生給我上了一課,當我按照先前的方法收間餐費,全班就張蟬穩如泰山,幾次催交,她都說第二天帶來。就這樣拖了兩周后,我有些不耐煩地再次催她交費,不料她這次竟說她從沒吃過,即使我說我明明看見她吃過的,她仍理直氣壯,說她吃的是其他同學不要的。見她態度強硬,我也自知理虧,最後作出讓步,讓她只交兩個月的費用,她口頭上雖答應了,可就是不見行動。後來由於學校催得急,我只好暫時幫她墊付,當我把此事告訴她,她還是漠然置之,到畢業也沒有把錢帶來。叫我這個班主任多少感到了些悲哀。

其實,如我一般的經歷可能有很多老師都遭遇過。為了增加收入,改善福利待遇,我們就不得不違心的向學生收取一些名不正言不順的費用。最初可能還有些羞愧與不安,可一旦收多了時間久了就變得麻木起來,因為這些費用畢竟可以讓我們改善生活質量。說實話,每每聽到或是看到報道學校亂收費為公眾所不齒的新聞,興許許多老師同我一樣心裡會滋生起某種莫名的惶恐與羞愧,因為學校的不少收費的確難以尋到一個理直氣壯的理由,就是這理不直氣不壯的收費讓老師在學生或是家長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說話辦事時不時地都要貼上“偽聖化”的標籤,無形地給教師的生活帶去沉重的職業壓力,從而丟失了教師本該有的之於教育的那份執着與熱愛。

眼下,學校的亂收費依舊屢禁不止,教師的“走穴”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儘管許多有良知的教師為銅臭污染的教育深感憂慮,但為了享受到高質量的生活,還是不得不在羞愧與麻木中疼痛的遊走。看來,要讓教師走出目前尷尬的生存環境,最重要的當數讓教師的經濟地位福利待遇真正得到有效的提升。只有這樣,我們的老師才會擺脫物質生活 的困擾,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改革的浪潮之中。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崔鶯鶯:妓女?外國人?
2003: 北大開錯了“藥方”?
2002: 牛頓
2002: 萊布尼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