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艺术能带给我们非凡的想像力
送交者: 朱添寿 2004年08月19日17:18:25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回顾自建国以来,政府采取了实务政策,为了生存,侧重物质与经济建设,注重理科而忽视人文和艺术。建国初期,即便是所谓的文科班,读的也是经济、历史、地理、文学,但是对于基本的审美能力的训练,可说是贫乏的。我就不曾记得有专门的音乐、绘画、戏剧、舞蹈等学科。

  近十年来,情况大有改善。究其原因有三点。首先,由于经济转型,教育政策也就跟着调整,注重创意思维。其次,得归功于《联合早报》社论鼓吹,推动艺术教育,近十年来不遗余力。第三,舆论引起教育部和新闻、通讯及艺术部的注意,主动并积极地探讨问题,也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十年来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举其大者有以下几项:

  一、1993年艺术理事会开始实行艺术教育计划,通过艺术之窗、艺术之课和艺术之旅三个系列推广对学生的艺术教育。

  二、1997年政府承认南洋艺术学院和拉萨尔-新航艺术学院为大专学府,并拨款资助。教育部也已于今年核准这两所学府举办大学课程的资格。

  三、2003年起,学校艺术教育全面开放。各中学可以按学生素质,自行决定高年级音乐课程活动。修读音乐或美术特选课程的学生,可以将音乐或美术特选课程的O水准成绩,当成人文科目报读初院。

  四、2003年8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杨秀桃音专招收了第一批报读音乐系的大学生。

  五、2005年,南洋理工大学新设立的艺术、传媒与设计系将开课。

  六、2007年,政府将开办艺术中学,让爱好艺术的学生接受6年的中学艺术教育,学习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等艺术学科,也同时学习数理、语文和文学等科目。

教育定位问题

  过去教育体制的偏差在不断改进后,形势已一片大好,但我认为目前的教育体制仍有几项偏差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直以来,教育为学生提供谋生技能的训练,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上需要大量劳动力应付生产,因而教育体制为了培养劳工和技工,提供的教育在于使学生能读,能写,能算;而不是能唱,能跳,能画。

  在学校里,主要的学科是语文、数学、科学。同时,教育决策者在有限的上课学习时段内规划课程,只能挤进八九或最多十个科目。因为有个限度,多出来的学科只能让位或合并。故此,很多时候,舞蹈归入体育,戏剧属于文学。这种课程的设置,反映出教育定位问题。不注重精神、文化与艺术的广泛培养,就没有办法培养出有艺术素养的现代文明人。

  另一项偏差是人为地造成科学与文学的分野,并重理轻文。这种科学/文学泾渭分明的做法,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二战过后,工业国经济发展所需而产生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不曾如此。中国孔子时代就提倡六艺治学(礼、乐、射、御、书、数)。这是一套宏观的教育思想,注重发展全身心健康的“德、智、体、群、美”五育。

  目前的情况,理科是主要的科目,是学生的必修科,在课堂内上课,得考试。艺术科目可以是选修科目,喜欢艺术的同学可以参加课外活动。我国课外活动项目很多,每年青年节成绩很好,硕果丰收,便好像是艺术教育成功了。

  其实艺术教育不只是艺术活动或艺术欣赏。我们不妨来个反向思维,是否有这么一天,可以文科是主科,音乐、绘画、舞蹈、戏剧、文学,是必修必考课程。选修科是数、理、化。课程靠课外活动,学生参加解剖学会学习生物,汽车学会学习物理,炸弹学会学习化学,这行吗?这就如同现在参加铜管乐队学音乐,书法学会学美术,辩论学会学文学。但是,一样吗?

  要真正重视人文与艺术教育,就要规范艺术学科为学校内的正式课程,按系统遵照学习规律扎扎实实地进行文学与艺术学科的教学。

为什么非得栽培出艺术家?

  我们常听到这么一种论调,说我国国小寡民,造就不了这么多艺术人才,也缺乏这么多就业机会给艺术家,所以不应该让太多学生学艺术。我们中学时都学习初数、高数,但有几个成为数学家?日常生活上谁用得上微积分与函数表?

  我们学物理不为成为物理学家,那为何艺术教育就非得栽培出艺术家呢?艺术教育在于教导学生创意地看待、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团体精神,并能欣赏异同,看到新点子、新方向。这些不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人才吗?

  人文素质、艺术素质是现代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不是要人人都成为艺术家,而是要尽可能多的人具有感应艺术的能力。科学家同样热爱艺术,因为艺术能使他们具有非凡的想像力和感受力。

  现在有一种怪现象,上艺术课却不必实践艺术创作,只需写论文谈论艺术。如中文系只论唐诗宋词,分析作品时引经据典,但大学生写不出一首诗,填不上一阙词。能写音乐论文的博士不会作曲,能写文学论文的硕士不写小说。

  理科却不存在这种现象。能有医学博士不会行医而只懂得分析白求恩医生为中国的革命奉献吗?会有数学博士不懂得解题却只研究笛卡儿的生平吗?我认为应该把学识、理论与创作结合起来,理论与创作,研究与实践是艺术文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艺术教育的需要与目的:

  一、从功利主义出发点来考量问题,因为经济转型,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日后的经济推动力,我国往后的教育不能只培养一批会算术,会物理,能操作机械的技术工人而已。举一个现实的例子,现在,多媒体动画片的制作方兴未艾,其经济效应佷大。但动画媒体需要的不只是绘画或只是电脑知识,还需要戏剧、表演、写作、舞台、灯光、音乐和编舞等。

  成功的动画媒体制作需要的是全面的美学养料,但是,美学艺术教育的真谛是在于教会孩子欣赏艺术,欣赏美,欣赏内在美,教会孩子自信,给孩子灵魂。只注重理科而忽视艺术的栽培,就如同一个人能全面懂得太阳、空气和地球自转的种种科学理论,但却不能领略和欣赏晚霞。这样的人生,太单调了吧?

尊重我们的人才

  二、从长远及全方位来考量问题,我觉得我国的艺术教育,应该有下列三大目标:

  1.培养出全职艺术工作者、艺术家,甚至是艺术大师。

  我国目前的三所大专院校,南洋艺术学院、拉萨尔-新航艺术学院、杨秀桃音专,加上三年后招生开课的艺术中学,是能为我国有志于从事艺术工作的年轻人提供良好和有系统性的艺术教育。最终我国是否能有人成为蜚声国际的艺术大师,是个未知数。成功有必然性,但也有偶然性。能提供适合的环境、硬件、软件,至少是提供了培育的温床。

  我这些年来与艺术界的接触,坚信我们是有人才的。问题是我国一方面不承认也不重用我们的人才,一方面又自我设限,常以小国寡民为理由说人才不够。这种心态应该及早改过来。我们固不应夜郎自大,但也不必枉自菲薄。要别人尊重我们的人才,我们得先自我尊重我们的人才,所谓“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

  2.培养有艺术概念,有创意精神的新一代工作队伍。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我们急需能适应新经济的工作队伍。但是,创意思维并不是靠上了几天创意脑震荡课程就能学到的,创意思维也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能拥有的专利。上天给了我们两边大脑,目前的教育制度只发展了理性思维的一边大脑,另一边感性思维大脑放着不用。只要把孩子的这另一边大脑也发展起来,肯定对我国未来大有益处。但做法不是在课堂上学习创意课,应该正本清源,从学校纳入正规艺术课程着手,在中小学增加艺术课程的广度及深度。

  3.培养对艺术有兴趣的国民艺术的爱好与欣赏,不是与生具来的,是需要经过浸濡、学习与训练的。没接触过西方艺术的人就认为交响乐吵死人;我的纯洋化的朋友却说京剧是牙痛者的呻吟。要懂音乐就要训练出音乐的耳朵,要懂美术就要训练欣赏绘画的眼睛,而这就要从小培养从小训练。

  本地的许多艺术团体、本土文化,还需要我们本土人民的大力支持。在提高人们对艺术的爱好方面,除了政府之外,艺术团体可以自助自救,而他们也都做了,但却是事倍功半。其实,问题主要还是普遍上国民从小对艺术的好奇心、热爱,未被引发出来。学校内的课外活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辅助,但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我要再次强调,课外的艺术活动不是,也不能取代课堂内正规的艺术教育。

  有了大批对艺术有认识,有兴趣,有品味的群众,才能真正发展艺术,从而带动艺术经济及企业,让音乐厅有听众,展览馆有观众,文化作品有读者。缺少了能欣赏艺术的人民群众,而希望只靠如滨海艺术中心之类的硬件来带动艺术企业,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艺术要从小熏陶

  公平地说,目前及可见的将来,在大专学府方面,艺术教育比以前健全、蓬勃多了。三所艺术大专院校是重镇,但在中学及初院方面,艺术课程教学资源并不充足,而且只有部分学生有机会选修艺术课程。特选美术及音乐课程(AEP/MEP)的学校不多,而选修的学生功课压力大。选读O水准音乐、美术的学生人数不多,开课不足。其他绝大部分学生除了中一、中二的三几节的所谓艺术课,其实只是艺术欣赏课,只能靠课外活动参与艺术。

  本地中学生对数、理、化基本定律、定义概念都熟悉,比如基本上能明白三角、几何、代数,知道什么是地心吸力、加速度,什么是脂肪、新陈代谢等。但对艺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如文学、音乐、色彩、线条、对比等,却相对地贫乏。什么是奏鸣曲,什么是永字八法,什么是岭南画派、海派,什么是平仄,却如鸭子听雷。

  因为不懂,所以就不会欣赏,也没有欣赏的欲望。我们是不是能在目前已经是较好的教育体制基础上,做得更好?能不能扩大艺术课程,让每个中学生都读一门综合艺术课到中四水准?

  只要有系统地教导孩子们以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的基本理论为经,再以我国四大民族艺术为纬,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对艺术有所认识,有所感应,学生们就能对艺术产生爱好,甚至激情。

  我个人觉得中一、中二的入门欣赏课程,以及目前限量少数班级的中四艺术课,不能造就一大批血液里有艺术修养的一代。陈瑞献说要在孩子们身上涂抹艺术的蒜泥味道,我认为这种蒜泥味道,要能走到哪儿,熏到哪儿,要能整个社会、国家都有这种味道。这一定得从小熏陶,从小浸泡,需要时间,更需要有远见的教育家;单靠课外活动,是不行的。郭宝崑生前曾对我慨叹:“我们每年这么多的学生,为什么剧院不满,为什么展览厅没人?”

  三年后的艺术中学,将是如何的一所学校?细则目前尚未敲定。我希望这中学的艺术课程,注重理论,也注重实践。艺术是得通过技艺表现出来的,再好的艺术理念,没有技艺,不能表达出来,终归只是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眼前一些画家,画梅兰竹没有中锋笔法;画山水只有墨彩,没有皴法;写书法横划如蚯蚓,直竖无收笔。这都是基本功入门错误。艺术中学应坚持进行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训练。

不可偏废本土文化

  双元文化现在才接到主题!我个人觉得艺术、文化的最根本在于语言。教会孩子如何读与写一种文字,不只是母语,也可以是他语,就是在他的脑海里开了一扇门,打通视野,并在精神上丰富孩子。

  我国的地理、历史环境造成了我们以英语为主,无可厚非,这也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对于母语的政策,不应受一小部分人的鼓噪,认为母语难学,尚未上阵就已经为败阵找下台阶。高数不难学吗?物理不难学吗?英语不难学吗?当年许多华校生一本英文科学书,一本英汉字典死背死读地拼了过来。为什么读自己的母语竟然如此困难,痛不欲生,得逃难到国外这么凄凉?一言以道之,“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我们应该重新调整心态,重视与世界接轨的当儿,不可偏废自己的本土文化,根的文化。能真正接触到他族文化的根,文化灵魂的人少之又少,而如果又忘了自己的文化,搞不好新加坡人将成为新版本的邯郸学步了。

  我们在接受西方文化艺术的同时,要能有自己的精神依据。艺术是相通的,本不分国际,但艺术有共性,也有个性。我们要充分利用历史给我们带来的优势,引导学生东西并重,不排斥,不偏废,真正做到双元文化并举。

  双元文化的并行不悖造就我国国民独特精神文化素质,不仅有益于国民个性成长,大而言之,将使新加坡在今日与未来亚洲的经济与政治生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获得独特的利益与荣誉,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再加上把重理轻文的比重再向偏文方面调整,我乐观地相信我们将会看到新加坡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是南洋艺术学院院长。本文是7月11日举办的“新加坡的双文化”座谈会讲稿,讲题是《新加坡的艺术教育》。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思想家,革命家,还有小偷
2003: 一 生 有 多 长 (十四)
2002: 闲聊-中华文明
2002: 澄 清 : 关 于 北 大 登 山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