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影视娱乐 > 帖子
影评《集结号》
送交者: 小荞 2008年08月27日12:13:26 于 [影视娱乐] 发送悄悄话
“我得混出个人样再回去,怎么着也得替我爹把地赎回来。”这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了,从我们身边任何人嘴里说出类式的话来,我都不会觉得意外。因为我们都不是天生的英雄,天生的伟人。 这里没有虚情假意的大话,也没有人大喊“消灭敌人,解放中国”然后倒下。全是些默默地送了命的人,若剩下的,不同于别人的,就是剩着耳朵在等集结号吹响。 令我感动的是全剧的真实性。譬如斯文的指导员吓地尿裤子,连长只说“谁他妈不怕死啊,头皮上飞枪子,裤裆里头跑手榴弹,就是神仙也得尿了。”他们都不是天生的大英雄,天生的烈士,不是真的有那么大胸怀,也许当初当兵只是为了一点田地或者为了一个老爹。 所幸,这个胆小的人最后能勇敢地承认没有听到集结号,没听到就是没听到,他可以说谎,但是他不愿意懦弱。这不是大仁大义,不必要上升到保家卫国的大无畏上去。放小了说这是一个小人物的勇敢,也许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骨气,但那也不小,再大的国家也是这么些个小人物组成的。所谓英雄,将自己迸发了,慷慨激昂了就好。 全剧的大线索是集结号没错,但是这个斯文的指导员也像条小线也跟着主角谷子地一直沿下去。 很多人都是炮一轰就没了的,连长在后来对着吃饼的赵二斗说“一仗下来,吃烙饼的脑袋搬家了。”他说的很自然,因为死在战争中就没什么好奇怪的,甚至可以说战争就是一个个“死亡“组成的。但是那是他手下的兄弟,而他一直愧疚是自己耳聋没有听见号声,害兄弟们送了命的。 于是他一直在寻找,要给死去的兄弟他们该有的荣誉。 这也是全剧最要突出的地方,关于“证明”。死者已经死去,命运没有给他们任何波澜起伏便用熟练的手扼断了他们生命的脖子。不公平,本来就不公平。 可他的坚持就是一种“疯”。不被理解,反倒被误会,他为的就是那么一点信念。要让现在的某些人来讲,有的执着根本不必理会是吧?因为荣誉对于已经死去的人大概也没什么用。但是他们只是普通的人,在战场上等一声号响等到命都炸碎了的人,渺小到也许没几个真懂什么大国家,大人民,大利益只想给自己家里的小媳妇说几句话的甚至会吓到尿裤子的胆小鬼。没有人想充英雄,在最后剩下的人中也有谎称听到号响的,而排长死去的时候拼了最后的力气也要说他听见了炮响——只想为九连留个种。 可惜他们都是弃儿。是这场战争的弃儿。团长要他们去牵制敌人,不给他们吹集结号,让他们牺牲。后来谷子地说,他聋了,他的耳朵里全是号响。 他不愿意让那四十七个人白白死掉了。若朴素些讲,电影里有句话说“死也不能白死啊,烈属一家补七百斤小米,失踪呢,只给补200斤,差500斤呢。”或许会觉得不够大气,烈士好象怎么都显得该大无畏一点。好象烈士的死是理所当然的。但我相信,他们的英勇是男人的英勇,一个小人物名誉对一个国家来讲不大,但“国家”是一个大概念,而他们的名誉是属于他们这个人,是对生命的礼赞。 他们最对得起的不是国家,而是生命。要求这些荣誉,要求铭记下来,那么疯狂地坚持,一点不丢人。 全剧最感动我的就是这些小人物的真实性,当然也包括肝胆淋漓的兄弟情。以及以下我要说的,关于信念的坚持。 记忆这种东西,说白了也没什么意思。但无论是什么,若真是到了信仰的地步了,教人发狂的地步了,那么一定有它坚持的理由。 我是想说,这些信念不是实体,只存活在脑子里,如果不被某个跟它有关的人记住,那最终就会真正的死去。有些东西或者只对某个人来讲极其珍贵,要护着它便如同拼命挖掘尸体的掘尸人谷子连一样,是个疯子。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已经找不到任何人有这段记忆了,或者即便是有,也不会拿它当宝贝一样捧在心里。若摔碎了真可解放自己,那么必定会失去更宝贵的东西——信念。 好在老连长为四十七个亡灵找了军功章,以此维系那种信念。而我们呢,用什么来保卫自己那仅存的珍贵,若真要放弃,过那慵懒的生活谁不会呢,可那癫狂的信念,可用什么功章来纪念呢? 关于电影本身,我还要说的是冯小刚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善于表现小人物的他的确很会刻画语言细节。从语言方面很自然地表现人物特点。 冯导的电影我的确没看过多少,因为他以前一直是以贺岁片著称的。听说他拍《夜宴》的时候甚至看不起他走那种浮华风。那种电影的确只是些“裹着华丽外衣的胴体”,那臃肿的外衣脱了亦是华丽。那种感觉很让我想起日本的艺妓。但老实说《夜宴》其实不错,起码它有感人的情在里头,一个单纯的青衣就把整个故事柔化了,真似“青色衣裳”似的动人了起来。 电影是应当要突出一些东西的,它与文字的不同在于它更有力量去突出,比文字方便。但是要体现的好,又比文字困难。 冯小刚表示:“这部电影我要解决这么一个问题,没有一个人是愿意打仗的,他一定是怕打仗的,怕死是人的本性,我必须把这种真实感还原出来。剧中主角谷子地除了坚定不移执行命令,考虑得最多的就是士兵的生命。”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最真实的画面,所以有人说这部电影拯救了“中国式大片”。那些人物就是一上去就死掉了,灰头土脸的,不高大,会骂脏话的普通士兵。 当然,电影依旧使用了首尾呼应,末尾用了少许的“闪回”的手法,不过是如篱笆般把整个故事圈在里头。使故事完整,并且更有艺术韵味。譬如末尾谷子地举着火把回头望了两次,那种深邃的感觉,正如火把之于整个部队行走的黑夜。是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其实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种手法的,虽然电影里太常用,用的都快烂了,但是那的确很美。就是将故事讲完后忽然回忆起某个桥段,很小的,有时候会用语言表达出来,亦或者是一些幻影。例如《LOLITA》里,继父转过身看到怀孕的LOLITA向他告别忽然想起过去妖艳的小姑娘穿着背带裤绕柱子转的样子。 这些小小的地方却是最让人感触的。这好象一个善讲故事的老人讲完一个冗长的故事最后叹的气一般。应该是有些蒙太奇的。这种艺术真让人惊叹。 关于电影的写实手法,以及主要基调容易看出,前面已提,这里就不重复了。而丰富的动作色彩、情调、节奏、寓意性也是很清晰的。雪地出现的尤为多,还有就是被炸的灰黑的脸。电影尤其使我喜欢的就是那种很清晰的走路或者呵气声,滋滋的。所以胶片电影确实很有线条感,而数字电影真的没什么意思,它已经失去了电影最有魅力的一点——艺术性。艺术来源于真实。 不过该电影也有让我有些失望的地方,就是士兵们的语言。除了吹号的是方言外都用的普通话。这点很不实在,虽然看的人是方便了,但是于电影来说确实失了些透明感,真实感。 整个故事的节奏上,把持的挺有特点。个人认为比《云水谣》好。《集结号》前头激昂的战斗为后面牺牲,找回荣誉做了足够的铺垫,够扎实,够沉重,这样才能将电影的情感、意义表现出来,提升上去。没有感觉冷场的地方,即便是空镜头也是跟着潮也般的思绪上去的。而《云水谣》最让我失望的也是它的节奏感方面,做的很不好,感觉找不到重点,最激昂的部分和全剧中心似乎有些脱节。 综上,《集结号》算是一部比较好的电影,细节够细,也不拘谨,且真实,感人。 作者: 婲兒
0%(0)
0%(0)
  顶!!!评论的好!!!  /无内容 - kk03 09/03/08 (238)
  写的挺好的  /无内容 - 老本 08/28/08 (301)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