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影视娱乐 > 帖子
《拉贝日记》里为什么没有强奸场面?
送交者: 雨送黄昏 2009年05月13日02:43:49 于 [影视娱乐] 发送悄悄话
撰文:刘邦邦 题记:我想,作为中国人,华谊兄弟参与《拉贝日记》拍摄是还拉贝一个债;而我们中国观众看《拉贝》是还历史一个债;那么,有一天倘或日本人接受《拉贝》则是他们还给地球的一个债——没有战争、温暖、友爱的世界。 希望,以国际化视角切入的《拉贝日记》具有这样的力量,因其商业性和普世价值观的主题,他具备了走入日本和全世界市场的机会,这是《拉贝》之于南京、中国最大的意义。 道德,不是一切却胜过一切 关于《拉贝》,我想先说道德。 道德,一个奇怪的名词,我们似乎已经很少说出或者听到的名词。跟一部商业电影扯在一起,似乎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偏偏,道德是中国商业电影几年来最缺少的东西,一切都可以用追求票房作幌子,无德似乎成了通行证。恰好这个时候,《拉贝日记》来了,一部从其历史原型到制作拍摄再到市场营销都有道德底线的商业电影。 1、还原历史却不以血腥为卖点? 《拉贝日记》是一部令人震撼的作品。他将镜头对准了南京6周的屠杀,却不以血淋淋的屠杀为卖点,这恰是他震撼之处。 以《拉贝》制作投入规模,原本可以让电影中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但是导演没有这样处理,杀俘虏、百人斩,这些恐怖场景面前,他更注重表现中国人、日本人、欧美人在灾难面前的软弱、彷徨和痛苦,这是德国电影的经典手法,远如《窃听风暴》、《再见列宁》,近如《帝国末日》——历史重大事件前人如草芥、命如浮萍,却不需要以宏大惨烈场面来污染人的视觉,只需在背景注解前以三两人的命运波折就可展现历史画卷,不失人文道德力量,又见艺术张力。 2、向全世界揭露暴行却没有强奸中国妇女的噱头? 《拉贝》没有正面表现日兽强奸中国妇女,庆幸!他没有像欧洲文艺电影或者是美国二流电影那样以女性裸体为乐,庆幸!那些历史我们早已熟悉,谁愿重温忍受姐妹母亲被凌辱杀害的痛苦? 但是,他却更深刻地揭露了日兽。 向魏特琳索要女学生作慰安妇、强迫女学生脱衣检查,夜里进入安全区搜索中国女性并企图强奸张静初扮演的琅书。。。导演如此处理,既表达了历史的真相,同时将电影纳入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能够收看的界限内,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部商业电影,为日后进入欧美尤其是日本主流院线做好了伏笔,也可以让世界上更多正义力量和年轻人了解南京真相、记住拉贝。这是电影更大的道德力量。 另外,值得一提并希望中国媒体关注并予以报道的是:电影中有长达一分钟日本军人强奸琅书(张静初饰演)的戏份,但是电影发行方并未以此为炒作点,这对于一个商业电影发行公司来说很难得,显然他们清晰地知道自己发行《拉贝日记》的目的和职责——“不能因票房就去侮辱我们的母亲”! 在此,笔者不得不说,同档影片《南京南京》太缺德,拿日寇强奸中国妇女炒作宣传,毫无公德,那些因此趋之若鹜的媒体和观众更是可悲。每个有良知或者唤起良知的中国人都该反思一下——什么叫有所为什么叫有所不为? 3、大团圆方式的结尾? 《拉贝》以好莱坞式的大团圆收场,引来一片质疑。 对此,笔者如此理解:第一,《拉贝》是商业电影,在道德基础上,具备一切商业元素和商业叙事手法,况且大团圆的结尾符合欧美商业院线的需求,让更多人看到是此片最大目的。第二,据说,真实历史是金陵女子的女学生跪倒一片送行拉贝,如此表现显然不妥。第三,《拉贝日记》其实不是宣扬仇恨,一部讲仇恨的电影是无法国际化的,那显然不是中国人参与这部电影的初衷。《拉贝》讲的是国际人道救助,是一种普世价值的爱,是讲灾难中人的坚持与善良,这与多年前的《辛德勒名单》在主旨上异曲同工。所以《拉贝》归根结底是国际化的,他用无懈可击的电影语言去迎合世界市场,也自然需要一个光明的结尾,以让其能够为更多人接受,这对我们才是最重要的。 3年一轮回,中国在改变 2006年,笔者参与过电影《东京审判》的宣传发行工作。3年后,我看《拉贝日记》时,感受到变与不变。我想,这对于这篇评论来说,不是题外话。 当年,高群书导演的《东京审判》,在票房还未回暖的情况下,取得2200万票房。其道德价值在于将一干战犯送上断头台,不仅伸张了正义,也展现了民族尊严。 3年后,《拉贝日记》以德国人道救助者的视角,讲述南京大屠杀这段中国近现代史上永远的伤痛。其客观冷静善良温暖且不乏对日兽罪行的鞭笞,更应受到中国观众的尊敬和支持。中国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报涌泉”的说法,何况拯救了几十万中国人的拉贝们。 当年,很多人都以为《东京审判》是一部中国的“左派电影”!其实不然。《东京审判》传达的并非中国人的仇恨,而是有罪必究、伸张正义的国际准则,这也是国际化的普世价值观。可以说他与《拉贝》一样既不是左也不是右,而是主流的中间路线。 当年,小泉参拜;如今,麻生来访。3年间国际政经秩序发生改变,中国也在一步步确立大国地位。与大国匹配的是国民自信的心态。对于过去,我们要记住历史而不是仇恨。这也是笔者欣赏《拉贝》的地方,他在战争中为我们寻找一扇通往人性温暖的正义之门。 综上所述,3年间,我们不变的是对民族正义的追寻,变化的是国民自信的提高。而国际化的《拉贝日记》堪称是对此的检验!!!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