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怎樣活的沒有病痛而又100歲
送交者: 挑挑揀揀 2015年01月06日19:26:07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怎樣活的沒有病痛而又100歲

作者民主還遠嗎

 我們每一個人本來最少可以活過100歲,並且沒有什麼病痛,但是人們的愚蠢,讓自己未老先衰,過早夭折,受盡病痛折磨。
 
    那麼短命的原因在哪裡,長壽秘密是什麼?在談這個問題前,我們必須先弄明白人的生命周期有多久。我們可以觀察哺育動物。一般哺育動物的生命不少於生長期的10倍,比如一隻小羊崽一年時間長大,它的生長期是1年,它的生命是生長期的10倍,可知羊的生命至少10年。與人類最相近的是猴類動物。一般猴子生長期2年,猴子的生命最少20年。長壽的猴子活過50年。這些高繁殖率哺育動物尚且生命大於生長期的10倍,我們人類是低生育動物,更應長壽。姑且以最保守的研究計算,人的生長期17年,按10倍計算生命期,人的生命至少170歲。下面,我談談遠離短命與病痛,達到長壽而健康的幾個秘密。
 
    第一,體力勞動是生命的殺手,輕輕鬆鬆是長壽的要件。種地,開動機器,搬運貨物,無論何種體力勞動的實質是一種反自然運動。野生動物都能活到生命的天年,它們從來沒有人類的勞動行為。有人總是認為勞動有益健康,其實體力勞動的每一個動作,都違反了人的千萬年來進化史上的正常運動,是生命機能的一種損耗,勞動強度越大,透支就越嚴重,就容易衰老死亡。
 
    世界上最長壽的群體,不是出於舉世聞名的長壽區,例如廣西巴馬被稱為世界第五大長壽區,它的最高長壽記錄是1959年武漢醫學院長壽研究所的調查,當時巴馬9.5萬人口,100歲以上老人56名,近幾年巴馬縣宣稱有80多名100歲老人,人口基數15萬,但這是一個吹牛的造假數字。被人胡吹海吹的各個長壽區的統計數字,長壽比例我只能把它叫做可憐。因為長壽人數太少了。中共1950年代授銜150名將軍,這150名將軍中,活過100歲的有10人,如呂正操將軍106歲,蕭克將軍102歲,這是前幾年的統計數字,如果現在統計的話長壽數字更大。國軍的將軍和高官長壽統計數字更高,例如孫元良102歲,薛岳106歲,張學良101歲,宋美齡106歲。
 
    更讓人驚訝的是教授學者的長壽人狀況比高官們更高,西藏社會科學院曾對西藏喇嘛高僧進行綜合性調查,發現40個喇嘛高僧中有30人超過100歲。眾所周知,100歲以上教授學者還在寫書的多了去了。高官雖然有許多100歲的,但與100歲教授學者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
 
    為什麼擁有好山好水好空氣的農民,壽命遠遠低於嘈雜鬧市的學者教授,或者說為什麼城市市民中很少有100歲人?而教授學者中的100歲人多的數不勝數,根本原因在於學者教授不是體力勞動者,而普通民眾的勞動強度比較大。現代人顯得年輕,壽命有所提高主要原因是勞動強度比過去輕鬆多了。
 
    即使生活在逆境之中的人們,只要無需勞動,他就具備了重要的健康長壽條件,哪怕這個人處於不幸的牢獄之中。例如紅色間諜黃慕蘭是中共幕僚中最高的長壽者,2011年她105歲,至今健在。她一生中坐牢四次,後兩次光在中共的監獄裡就長達16年。。張學良也是坐牢50多年,並且一直生活在被殺害的恐懼之中。中共高官在秦城監獄坐牢10年以上的多了去了,但反而比那些沒坐牢的更長壽。當然被惡意折磨毒打而死的例外。

第二,高強度體育運動折損壽命,而自然運動利於健康。人們歷來把體育運動看作打開健康大門的鎖匙,不少科研機構用對照組實驗證明體育運動對健康有益。然而,我們看到的真實情況卻並非如此。如果有人告訴我某人100歲,我相信,但是如果有人告訴我某人是高強度體育愛好者,已經100歲,我不信,因為高強度體育愛好者從來沒有100歲。
 
    1998年,北京市號召市民運動健身,早晨跑步,很快跑死4個老人。
 
    吉姆·菲克斯是美國著名長跑運動員,他成功地通過跑步運動使自己大幅減肥,他深信運動可以治癒各種疾病。他的《跑步全書》是世界上影響力最高的體育運動著述,他是美國運動健身的首席代言人。他公開嘲笑人們對精緻食品和肉類高蛋白食物的指責。他每天堅持跑步運動。然而,有一個早晨人們發現他穿着跑步鞋和短褲,翠死在郊外的路邊。死年52歲。死於心肌梗塞。
 
    國際上有研究報告證明體育運動有益健康。然而這些研究有漏洞。他們找到一批平時不運動的人,然後分成兩個對照組,甲組維持原來的不運動,乙組進行某項體育運動。經過一定時間,然後檢測甲乙兩組的健康狀況。這樣對比往往可以得到體育運動有益健康的報告。其實這些研究只證明了某項體育運動比從不運動要好一些而已。假如令甲組成員上街步行溜達2小時,乙組成員體育運動兩小時,然後進行對比,我敢說體育動動組比上街步行溜達組的健康狀況不會更好。事實上步行運動比體育運動好得多。步行可以稱為最好的健身運動。再說,有些研究是體育器材製造商提供金錢支持的,其公正性本來就可疑。
 
    籃球、排球、足球、長跑、拳擊、相撲,這些競技性高強度體育運動與體力勞動一樣是一種反自然運動。這些運動的超負荷狀況比體力勞動更嚴重,更快速透支生命與健康。從事這些運動的運動員往往不到45歲已經成了殘廢人。
 
  無論早晨夜晚,常常看到一些人在公園,在山坡,在路邊,跑步運動,滿頭大汗,氣喘喘的,想告訴他這樣有害健康,但是一時說不清,也說服不了,跑步健身是一種集體性的錯誤意識,人人共勉,異常頑固,說也沒有用。
 
    然而,符合人的生理自然的運動是有益健康的。人健康的起碼基點是血液和淋巴液能夠正常循環。如果人體長久不運動,就會引起血液與淋巴液的循環障礙,發生病變,對於健康狀況有問題的人甚至發生翠死。
 
    人本來是一種在樹林裡生活的攀爬動物。彎腰,扭身,攀爬,伸屈,扭頭,按摩,步行,輕輕跳躍,太極拳,都符合人的千萬年來進化史上的正常運動。人類的祖先以採集為生,時刻處於運動之中。但是現代人類生活在現代化的科技世界,有一部分人長期處於一種不運動狀態,比如整天坐在電腦旁的網蟲。運動對他們的健康非常重要。
 
    我們知道汽車能夠開動運行,是汽車的“工作內臟”吸入空氣中的氧,讓氧與汽油發生燃燒,產生能量,然後才可以啟動運行。我們人體能夠運動,也需要能量,肺器官獲取空氣中的氧,紅血球把氧送到周身的細胞,細胞將氧與我們吃下的食物發生(碳水化合物)燃燒,從而產生能量,有了能量,人才能夠做出運動動作。人的運動量越大,需要的能量就越多,也就需要更多的氧,但氧供應不足的時候,人就會呼吸急促,出氣不行,處於缺氧狀態。這種缺氧狀態,對人健康危害大,可以導致死亡。這種運動稱為無氧運動,或者叫缺氧運動
  
    籃球、排球、足球、長跑、拳擊、相撲,這些劇烈的體育運動,往往就是危害健康的缺氧運動。當然,有些運動量不大的體育活動是無害的,並能帶來樂處。比如,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他最困難的時期,精神壓力很大,非常忙碌,他以打一會兒高爾夫球緩解緊張與壓力,藉此得到休息。
 
    (其實只要不是總是處於不運動狀態的人,無需過多考慮運動。研究長壽100歲,與這個問題關係不大,只是說到體育鍛煉,就聊一聊。下面談最關鍵的飲食問題。)
 
   人的生命天年是170歲,這還是一個保守的推測,高繁殖率的鼠類哺育動物,生命尚有10倍的生長期,豬馬牛羊這類動物的生命遠不止10倍的生長期,澳門金象農場有一頭豬今年已是14歲了,現在依然很健康,豬的生命期限足足有15倍。測算人的生命,如果不是那麼保守測算的話,遠遠不止170,人類是低生育動物,理應比高繁殖動物的生命長的多,設人的生長期20年,15倍計算,那麼生命年限為300年。
 
    在自然界,每種動物都活到了生命天年,人卻活不到,為什麼?人有太多的愚蠢,做了太多的荒唐事。在生存方面,人為什麼比動物還愚蠢?我們必須先尋找問題的答案。
 
    問題出在創造世界萬物的“上帝”,給了人類最高的智慧,卻沒有給人類起碼的靈感。動物沒有人的智慧,但卻有判斷危險的靈感。例如一頭小牛崽,自幼離開母牛,也沒有與別的牛有所接觸,但是無論把小牛放牧到何處,它都先天地性地知曉哪一種草能吃,哪一種草不能吃,它從來不會出現差錯,吃下有毒的青草,放牧人常常感到奇怪,草地里有好些看起來很漂亮的青草,牛怎麼不肯吃。
 
    又例如,山上長滿菌子,其中有一些是毒菌,野生動物從來不會選擇毒菌,人卻常常誤食毒菌。人只能在不斷中毒之後,總結毒菌的顏色、形狀、氣味特徵以鑑別毒菌,可是即使掌握了特徵,仍然會出現鑑別錯誤而中毒。而野生動物不需要經驗和指教,憑着天然的直覺就能判斷毒菌,並且百分之百的準確。
 
    土豆是發現最晚的一種食物。原先的土豆是有毒的,生長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蟲子從來不吃這種土豆。後來經過安第斯山脈農民的一代又一代的良性選種,培養出了沒有毒性的土豆。這時候,就有蟲子吃土豆了。現在人們搞出轉基因土豆,土豆又有毒了,蟲子又不吃了。蟲子搞不懂什麼轉基因,但蟲子的直覺能夠知道哪一個土豆有毒,哪一個土豆沒有毒,哪一粒玉米能吃,哪一粒玉米不能吃。
 
    前面有個網友的跟帖說,每天喝一杯中藥板藍根可以延年益壽。這種連動物都不吃的東西,竟然有人把它當作寶貝。假使人有動物那樣的靈感,能夠立即判斷這是有毒的東西,人還會大規模生產板藍根嗎?古代皇帝想長命百歲,先是吃不死藥,甚至吃仙丹,個個中毒而死,後來吃毒性小一些的補藥,比如人參、燕窩、當歸、阿膠等等。越愛折騰的皇帝越死得早。如果把人們視為上等補品的中藥給豬馬牛羊吃,它們直感其毒必然遠之,打死它,它都不會吃。
 
    由於上帝沒有給人類判斷食物的靈感,千萬年來人類陷入一個短命的怪圈。貧苦的人沒有條件折騰,吃的有害食物少一些(仍然吃大量有害食物,只是吃的比富貴人少),但勞累摧毀了他們的生命和健康,有錢人無須勞動,悠閒心寬,有長壽的條件,但大量有害有毒食物使他們過早死亡,並且往往比窮人死得早。
 
現代營養學認為人所需要的七大營養是: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纖維、礦物質、微量營養素。人體組織75%由水構成。大腦80%是水構成的。今天就談“吃水”。
 
    你一定認為多喝水好,然而不需要喝水的人才是最健康的人。
 
    1990年代美國醫學博士巴特曼發表《水是最好的藥》和《水這樣喝可以治病》,這兩本書風靡世界,被稱為健康聖經。巴特曼認為喝水幾乎可以治百病,人人必須每天喝八杯水。即使沒有喝水的需求,也要強迫喝。
 
    的的確確,巴特曼的喝水理論救治了許許多多的美國人。然而,喝水之所以能夠治病是有特定原因的。自從美國出現工業化飲料,人們得到的信息是飲料富有營養。如果你喝水就意會着你貧窮無能,如果喝飲料,就顯示你時尚、文明、富有。到了1970年代富裕的美國人已經沒有人喝水了。然而飲料的實質就是人造化學物質加水的混合物,所有飲料都是害人的毒品,喝上10年的飲料不生這病就會生那病,至少會使人萎靡不振。當時的巴特曼並沒有發現飲料的問題,但是他強調不能用喝飲料代替喝水,也不能用喝茶代替喝水,並規定每天必須喝8大杯水。當一個人以喝水取代喝飲料的時候,他就在無意之中挖斷了飲料致病的根源。
 
    飲料導致的一系列疾病,醫藥毫無辦法,但喝水不知不覺把成千上萬的人從喝飲料之中解救了出來,於是創造了水治百病的神話。
 
    一個飲食正常的人,完全沒有理由要多喝水,多喝水反而有害。
 
    1959年武漢醫學院黃克林教授帶領第56級醫科大學生在巴馬做過一年多的長壽調查,發表了一個長壽研究報告。調查發現一個令人意外而驚訝的事實:所有的長壽老人耐渴性非常好,老人們在山上勞動幾乎整天不用喝水。
 
    人是一種吃果實為主的動物,食物的含水量非常高。例如水果、菜瓜含水量95%以上,葉子菜含水90%以上,比如白菜含水96%,大米、小米、玉米、小麥烹煮後含水不少於70%。人類的祖先生活在樹林裡,與生活在樹林的猴類動物一樣不需要喝水。
 
    豬馬牛羊等草食性動物,它們的食物含水量低,它們甚至吃乾枯的草,但它們對喝水的需求並不大。
 
    人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更多的水?除了散熱排汗需要更多的水,最需要水的是排尿。排尿的多少處決於兩個方面:即吃什麼食物和身體健康狀況。我們知道腎臟是保證血液清潔的過濾器,當血液中出現垃圾,腎臟就必須把它排出體外,水是排除垃圾的必備器具,排除的垃圾越多,水的消耗就越多。腎臟把帶着垃圾的水輸送到膀胱,膀胱儲存的垃圾水達到一定容量的時候,便會向大腦發出信號,這時候人就會作出排尿的行動。
 
    人的血液中的垃圾來源於兩個方面,第一來源於吃下的食物或藥物,第二來源於人體自身器官的病變。例如癌症晚期,病變的器官分泌出有害垃圾,又如糖尿病人出現過多的血糖垃圾,這就是糖尿病人喝水多、排尿多的原因。
 
    為什么喝下可樂之後,反而更口渴?道理很簡單,可樂含有大量有害物質,當這些有害物質進入血液,腎臟不得不努力工作,這時候水不夠用,生理系統就會向大腦發出需水的信號,此時人就會感到口渴。
 
    在生物世界裡,人的腎臟是最辛苦的了,人吃了太多的毒物,腎臟被迫不停地工作,直到累死癱瘓為止。腎臟癱瘓了,不能過濾清潔血液了,這時候只有兩條路:要麼換腎,要麼等死。在醫院裡把不清潔的血液抽出來用精密機器過濾,然後再返回注入血管,只是苟延殘喘虛弱的生命,這樣過日子生不如死。
 
    足見,需要喝過多的水,不過是垃圾食物吃得多的必然反映,或者是身患疾病的無奈。
 
    另外還有一種狀況迫使人需求喝水。長期的垃圾飲食使消化器官受損,不再分泌足夠的消化液和甜感素在口腔,使人感到口腔乾澀,從而產生喝水的欲望。這種人吃水分低的食物的時候,會感到包口,必須伴着喝水才能把食物吃下去。
 
    如果能夠遵從國際上推薦的營養飲食,每天吃5種以上不同的蔬菜,至少一種水果,不吃垃圾食物,不吃超市的加工食品,不吃調味劑(包括醬、醋、味精),你會發現:口裡甜甜的,濕潤潤的,從來不口渴,也無須喝水,而身體精神百倍,活力四射。
 
    鹼性水、小分子水、磁化水、不一而足的所謂營養水,見鬼去好了。
 
    2010年我曾到巴馬縣長壽村生活一年。電視,報刊,傳單,宣傳海報,互聯網無處不是渲染鼓吹巴馬盤陽河的長壽之水。十月的盤陽河,碧綠如藍,宛如一條長練飄在廣西特有的卡斯特地貌上,令人感慨,這裡的生態依然天然、美麗。我篤信這條長壽之河,養育了兩岸無數100歲人瑞。每天我同所有遠道而來的人們一樣提着器具,到盤陽河的源頭打一桶長壽水,用作飲食。人們嚷嚷道,這水呀,要是放在北京那樣大城市,一瓶起碼20元。一個年輕的旅遊者特意舀一瓢水,然後認真的用PH值試紙檢測鹼性值。人們論證巴馬的水鹼性值7.4,小分子團水,含什麼珍貴的礦物質,神乎其神。
 
    然而一本《巴馬50年來長壽調查研究文獻匯集》告訴我,當年的許多長壽研究工作者,發現的100歲老人全部是居住在山上的貧苦瑤族農民,他們從來沒有喝過盤陽河的水,其中有四分之一的人依靠接收雨水度過一生。可見,喝盤陽河水長大的兩岸的人們,並沒有長壽的記錄。依水而立的長壽村宣稱有七位100歲長壽人,他們的屋門掛着一塊閃光的銅牌以資證明,然而銅牌造假者心虛,不敢署名頒發機構。巴馬縣府發布的80餘名100歲老人,長壽村只有1人。知情者都知道現在的所謂100歲人,多是造假,長壽村那唯一的一個100歲人,真有100歲?疑問。
 
所有的動物都沒有長壽的秘方,但所有的動物都長壽——都能活到生命的天年,可見健康長壽很簡單。飲食起居不違反自然規律,足可長壽、健康。可是上帝沒有給人類判斷食物好壞的靈感,人們又如何確認哪種飲食屬於反自然,哪種飲食遵守了自然。為此,我們必須首選弄清楚人類屬於何種動物。
 
    動物的飲食屬性分為四種:草食性動物、果實性動物,食肉動物、雜食動物。果實性動物主要吃植物的果實,例如大米、小麥,南瓜、茄子,蘿蔔。不同類型的動物具有不同的飲食屬性。違反自己的飲食屬性就是反自然飲食,就會遭受天譴。
 
    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確定動物的屬性。
 
    從牙齒看,食肉動物的牙齒呈尖錐形狀,猶如尖刀,稱作犬齒,也叫劍齒,適於廝殺決鬥,切割肉食,咬斷骨頭,如狗、貓、虎、豹就是這種牙齒。
 
    草食動物的牙齒平面形狀,不能廝殺決鬥,不適於切割肉食,但利於磨碎食物,例如豬馬牛羊就是這種牙齒。這種牙齒稱為臼齒。
 
    果實性動物的牙齒特徵:絕大多數牙齒平面臼形,與草食性動物牙齒相同。但前面幾顆門牙短而呈平錐形,這種牙齒與食肉動物的犬齒顯然不同,第一牙齒短淺不能咬合肉食,不適於撕咬決鬥,第二呈平錐形而不是尖錐形,不能像尖刀一樣插入肉食,咬斷骨頭,但這種牙齒適合於咬破堅果的外殼,切開瓜果。這幾顆前門平錐牙對果實性動物的飲食非常有用,可以將南瓜、冬瓜、番薯、西瓜等大型瓜果切開,破碎,從而吃下食物,而草食性動物沒有這種牙齒,牠們無法吃瓜果,當然牠們吃草,用來吃果實的牙齒對牠們也沒有存在的意義。人的牙齒符合果實性動物的牙齒特徵,人屬於果實性動物。
 
    從牙齒的用途看,對於果實性和草食性動物來說,牙齒乃是不可缺少的飲食工具。而雜食動物和食肉動物從來不用牙齒嚼吃食物,牙齒不是牠們的飲食工具,牠們吃肉的方式是吞吃,甚至全吞,例如蛇全吞老鼠,鴨子全吞活魚。牙齒對牠們來說,唯一的作用就是廝殺決鬥,雞鴨鵝麻雀等雜食動物由於以口啄為決鬥武器,牙齒對牠們來說沒有意義,因而牠們沒有牙齒,鷹類飛禽是兇猛的食肉動物,牠們的決鬥武器也是口啄,牙齒對牠們同樣沒有意義,因此牠們也沒有牙齒。
 
    可以這樣宣稱:世界上沒有一種動物的牙齒是用來吃肉的,無論雜食動物還是食肉動物,牠們的吃肉方式都是吞併。
 
    從消化功能看,雜食性動物和肉食性動物的消化酶均能溶解肉塊、骨頭,魚刺、羽毛、鱗甲、甲殼、毛髮。例如,雜食動物鴨子吞吃魚蝦、螃蟹、甲殼蟲之後,魚刺、鱗甲、尖殼均被鴨子的胃液所溶解。蛇吞吃一隻雞,雞的羽毛、骨頭和嘴殼全部被蛇的胃液溶化成液體物質而吸收。人的胃液不能溶解肉塊、骨頭、魚刺、鱗甲、羽毛。人甚至害怕吃下一根細細的頭髮。骨頭、魚刺、鱗甲、羽毛在雜食動物的肚子裡是營養,在人的肚子裡卻是災難。一根小魚刺足以讓人痛苦不堪。人雖然能消化肉食,但依賴於將肉煮熟,用牙齒磨碎,在胃裡用長久的時間慢慢消化,消化方式與雜食動物對肉食的消化完全不同。
 
    從腸子結構看,草食性動物的腸子特別長,長達上百米,草是較難吸收的食物,只有如此之長的腸子才適合吸收草的營養;肉食性動物腸子很短,腸子只有身體的一兩倍長,由於肉食性動物的胃液已經將肉塊、骨頭、毛髮溶解成液體,很短的腸子足以滿足吸收的需要,肉食容易變質發臭,短的腸子利於減少糞便在腸道滯留。果實比草類容易吸收,不易發臭變質,因此不長不短的腸子最適合果實性動物。人的腸子大約25米,不長不短,非常適合消化吸收果實類食物。
 
    從飲食的天然性看,草食性動物和果實性動物屬於素食動物,不能吃天然的鮮活生肉,例如,牛能吃煮熟的肉食,但不能吃天然的生肉,反之,肉食性動物能吃鮮活的生肉,但不能吃未經煮熟的天然植物。例如狗能吃煮熟的南瓜、大米,但不能吃生鮮的大米、南瓜。而雜食性動物可以吃所有的天然鮮活食物,例如,雞可以吞吃生活的蜈蚣,也可以吞吃鮮活的菜葉。
 
    自然界有沒有違反飲食屬性的動物?有,那就是熊貓。熊貓本來是食肉動物,由於喪失捕獲能力,為了生存而改吃竹子,熊貓的反自然飲食,使它付出了沉重得代價,面臨衰亡絕種,智商退化,肥胖呆笨,無性能力和生育力,普通鬃熊也有反自然飲食的問題,因而它是食肉動物中最愚笨的一族。可見,研究動物的飲食,不能把個別動物的某些反自然飲食現象當做標準的真理。
 
    傳統認為人是雜食性動物,其根據是人經常吃肉。十多年前一家養兔專業戶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他用肉食餵養兔子收成可觀,兔子本來不吃肉,他的辦法是把肉煮熟,兔子吃上癮之後很喜歡吃肉,歐洲養牛,為了牛長得肥壯也是用熟肉餵牛,結果牛得瘋牛病。狗本來是食肉的動物,但把大米煮熟之後,狗就可以吃大米飯了。如果根據兔子、牛吃熟肉,狗吃米飯的現象,就宣稱兔子、牛、狗是雜食性動物,這不太荒唐了嗎?
 
    一些淺薄而無知的專家,宣稱人有4顆犬齒,28顆臼齒,犬齒是用來吃肉的,因而人是雜食動物。此說非常可笑,人的4顆前門平錐牙與食肉動物的犬齒如前所述相差甚遠,形狀、功能完全不同,把人的前門平錐牙說成動物的犬齒純屬魚目混珠,瞞天過海。再說,世上沒有一種動物的牙齒是用來吃肉的,何來人的牙齒是用來吃肉的呢。事實上,人吃煮熟的肉食,是用臼齒把肉磨碎吃下去的,這與兔子用臼齒吃熟肉的方式完全一樣。人的4顆前門平錐牙不能磨碎肉食,只適於切碎瓜果、菜梗。顯然聲稱人有4顆吃肉的牙齒是有意無意的撒謊。
 
    好了,我們已經知道人屬於果實性動物,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有了基本的範疇和方向。
    希臘神話說,水手航海到一個海峽的時候,聽見海妖的迷人歌聲就會禁不住停航,葬身大海。肉食對人來說正如迷人的海妖。
 
    中國古代把權貴稱為食肉者,肉乃上等佳品,臣民豈敢奢望。不過,今天的平民吃肉比權貴還多,食肉不再是權貴的象徵。
 
    我在這裡說肉不好,立即會有人跟我急,會舉證電視上某100歲老人天天吃肉。是的,這樣的節目多了,但是電視節目隱瞞了一個事實,這個老人80歲之前生活在貧苦的年代,即使他有錢,每月也只有1斤肉供給。他天天吃肉不過二十多年。
 
    如果論說肉食好,從來不需要事實和證據,只需要一句蛋白質空話就足夠,你如果說肉食不好,10個天使幫你作證,也難起作用。偏見總是讓人冥頑不化。
 
    肉食好不好要由生物自然規律來解答。我也相信肉食是最好的營養,但是只能對狗而言,對牛來說卻是災難。牛是世上最強壯的動物,從來不需要什麼高蛋白質,它只需要遵守自然吃青草。
 
    雜食動物和食肉動物消化肉食的本領有多厲害,可以看一個我們眼睛可以直擊的實例,小螢火蟲找上蝸牛,它用針一樣的嘴刺入蝸牛的軀體,注入一種消化酶,不久蝸牛的軀體全部溶解成液體,這個過程就是食肉動物體外消化肉食的過程。蛇吞下一隻鴨,鴨子的軀體、羽毛和硬嘴巴不用了多久便無影無蹤,化成了液體。人有消化肉食的起碼功能嗎?
  
    肉食一吃入人的嘴巴就表現出它的反自然性,人以消化植物的方式對待肉食,用臼齒把肉食磨碎,可是胃裡缺少溶解肉食的消化酶,便分泌大量的胃酸來腐化肉食,同時分泌過量的膽汁來配合消化。人如果消化果實性食物,只需要正常的消化酶就足夠,最長2小時左右,水果15分鐘即可消化,然而,肉食在高胃酸、高膽汁的不正常狀態下需要4小時才能消化,由於過高的酸腐化,久而久之,就可能發生胃潰爛,甚至癌變;另外,大量的膽汁與肉食帶來的一種垃圾膽固醇發生異變,產生膽結石。由於肉食消化不完全,蛋白質碎片進入腸道,腐爛發臭,損壞腸道,引發慢性腸炎,引發息肉和癌變,同時過多的膽汁在腸道生成次級膽汁酸,這種膽汁酸就是致癌物。
 
    國際著名腸胃醫學教授新谷弘實(他是無痛腸鏡和腸鏡刀的偉大發明者,他開創世界第一例腸鏡刀微創切除腸癌腫瘤術)觀察30萬例腸胃鏡檢查,發現長期吃肉者即使胃沒有潰爛,胃的顏色花花斑斑,有的呈現綠黃膽汁一樣的顏色,黏膜很薄而又增生。腸道變硬變短,腸壁狹窄,長滿藏糞的息室。肉食導致數不勝數的疾病,在此不再論述,後面的章節將有詳解。
 
    古時候生產力落後,肉食只能滿足權貴,肉食只是荼毒皇子皇孫、羅馬貴族一小撮人。也就難以識破其面目。
 
    自從美國有了飼料工業和工廠化養畜,肉食便來到平民的碗裡。從1950年代開始富裕的美國人的餐桌全是肉食。吃肉顯示文明、富有,高品質生活。到1960年代出現一些問題了,肥胖,缺鈣,乏力,接着癌症、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脈管炎、痴呆症、關節痛、硬化症像洪水一樣直奔而來。人們恐慌,不知病從何來。科學工作者蜂擁而上,眾說紛紜。
 
    1970年代中期大量科學研究證明肉食是致病的元兇。但是揪出這個迷人的海妖並不容易。這個海妖的背後,是大型禽蛋,奶品,漁業,肉食企業和他們的行業協會,成千成萬的牧民。今天的電視節目某位科學家聲稱肉食致病,但第二天御用專家宣稱肉食無害,蛋白質營養,雞蛋、牛奶、魚肉企業的形象代言人和廣告詞鋪天蓋地。加拿大的一個歌星在舞台上說了肉食有害健康,利益團體群情激憤,歌星到哪裡演出,他們就追到哪裡抗議。在歌星回家的路上張貼嘲罵的標語。
 
    科學家呼籲由國家機構公布肉食的危害。政客們哪敢碰燙手的山芋,誰說肉食不好,誰就倒霉失去選票。但全國性的疾病威脅,醫療費用的直線上升,退無可退,美國參議院營養特別委員會被迫把擔子扛起。為了保證國家公信力的崇高、可靠,營養特別委員會用5年時間在全世界調查、搜集科學研究證據,資料多達5000多頁,足可印刷10本圖書。
 
    1977年美國參議院營養特別委員會的委員長麥高文發布《麥高文營養報告》,告知全國民眾肉食導致各種慢性病。穀類和蔬菜給人帶來穩定的健康。麥高文以國家的公信力公布肉食有害健康報告,震動了全世界,人們的飲食觀念開始發生改變。但是,不幸的是,儘管麥高文力求用詞溫和,低調,但1980年選舉,他和5個公開揭露肉食問題的議員全部落選。
 
    1982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發布營養學的里程碑式的報告《飲食營養和癌症》。報告告知肉食是癌症、心血管病及各種現代病的致病根源,植物性食物是營養的源泉。
 
    1988年美國衛生部發布《健康與營養部長報告》,報告的結論根據2500份關於飲食與健康的研究報告而來,明確告知肉食嚴重損害美國人健康,建議減少肉食攝入,多吃植物性食物。
 
    記得奧巴馬當選總統不久,在一個中等城市演講完後,有一個女中學生向提問:既然明知肉食有害,許多人照常吃肉,國家為什麼不禁止。奧巴馬沒有對肉食作一字批評,只是繞圈子說需要文化教育的推進云云。政客最怕丟失選票,民主制雖然好,但是只能說是最不壞的制度,有時該做的好事政府並不敢做。科學研究那麼多證據證明肉食之害觸目驚心,可是要讓政府出來說一句話很難很難,加上肉食企業的公關,遊說,官員收受諮詢費,官員往往與企業沆瀣一氣。美國國會,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衛生部能夠發布官方報告揭露肉食之害,儘管他們的言詞不夠痛快,但已經不錯了,政府有政府的意難之處。1977年麥高文發布營養報告,肉食業利益巨頭和牧民沒有玩橫,搞抗議,罷工,罷市,已經夠理智了。
 
    揭示肉食危害的新營養學一路走來路途很不平坦,它本來是無關政治的自然科學,它不找政治,但是政治要找它,它傷及太多的切身利益者。正如約翰羅賓斯所說:“戰場的一邊站着一個強大而有經驗的,由肉、蛋、乳品生產商和他們所購買的政治及科學盟友所組成的聯盟;另一邊站着一群沒有組織的醫學科研人員、經費不足的公益及消費者團體,還有幾個敢冒風險的政治領袖。”
 
    肉食之所以像海妖一樣迷人,在於肉食同煙酒一樣致人上癮。煙酒本來並非好吃,但是一旦上癮,不吃就無精打采,吃了立即亢奮,精神倍增。然而,所有致人上癮的東西,本質上都是有害健康的毒品,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例如,咖啡、茶葉、酒、豬肉、牛肉、香煙、大麻,鴉片。
 
    造物主給我們喜新厭舊的味覺,當天天吃相同的菜,就會產生厭煩,渴求更換食材,於是我們今天吃西紅柿、茄子、白菜,明天吃蘿蔔、土豆、香菇,豐富多彩,萬紫千紅,得到更多更豐富的營養,然而肉食依賴者,天天重複吃肉而不覺厭煩,甚至餐餐吃肉自以為樂。悲哉!
   
   有人說不吃肉沒有享受到美味,白活了。其實不是肉食有什麼美味,而是上癮創造了味美,就像煙酒一樣有癮則有味,無癮則無味。
 
    食物是否香甜可口,在於口腔是否有足夠的甜感素——由消化器官分泌在舌頭的一種腺素,當食物碰上甜感素便產生一種甜美的味覺,從而食慾大增。一個飢餓的人,舌頭已經累積大量甜感素,因此食物一入口就感到格外味美好吃。當一個人生病的時候,生理系統為了對抗疾病,往往拒絕飲食,消化器官停止分泌甜感素,於是感到什麼都不好吃。
 
   然而,肉食最終使人飲食無味。肉食的慢性毒害摧毀消化器官的分泌功能,舌頭的甜感素越來越少,使人吃東西感到越來越不好吃,常常回憶起以前的食物是多麼好吃啊。其實不是食材有什麼同,而是舌頭上的甜感素已經不同。在甜感素完全枯竭的時候,即使吃龍肉也是感到不好吃!
 
  在我們吃素之後,確切的說,在吃我們吃自己應吃的果實性食物之後,健康日漸恢復,消化器官恢復分功能,舌面上有甜感素,便會感覺食物越來越好吃,最後驚奇的發現:哇,原來食物是這麼好吃!

往往越有錢吃的垃圾食物越多,反自然越嚴重,節食減少了垃圾食物的攝取,無疑利於健康。
 
   如果回歸自然,處於時而挨餓狀態,利於活到天年。大自然中沒有天天飽食的動物,沒有獵獲到食物就會挨餓。動物每次出來尋找食物,都是拿生命作賭注,例如老鼠出洞,很可能被蛇、貓、貓頭鷹、財狼捕獲。獅子、老虎雖然無敵,但是跑不過素食動物,全靠尋機偷襲,獅子、老虎也是挨餓者。
 
  在科學家的實驗室老鼠飽食無憂可以活兩年。因此人們認為老鼠生命周期是兩年。然而這時老鼠真正的生命年限嗎?美國沃爾福教授,世界最傑出的老年病學專家,讓老鼠每周挨餓兩天,老鼠活到4年。其實,這個實驗就是讓老鼠回到大自然中的飢餓狀態。教授研究認為人可以活150歲,他現在80多歲,他自信自己可以120歲。

本樓答網友:
1、首選要糾正一個錯誤觀念,只有肉食才有蛋白質。事實是植物也有蛋白質,很多植物的蛋白質高於肉食,如大豆,花生、菠菜、捲心菜、白菜(除去水分不計算)大豆含蛋白質39%,菠菜含蛋白質49%,大豆、菠菜蛋白質均高於豬肉。
 
2、植物蛋白是優質蛋白質,動物蛋白是劣質蛋白質,動物脂肪是優質脂肪,動物脂肪是劣質脂肪。
 
3、日本的最高長壽區是沖繩島,沖繩縣,此地是日本的素食區。現在年輕一代吃肉多了,已經很少有100歲人了。日本的100歲人主要是沖繩縣的素食者。
 
4、世界五大長壽區均為素食。巴基斯坦的汗薩,厄瓜多爾的維卡班巴、高加索山脈的阿布哈西亞。

本樓答網友:
 
    巴基斯坦的罕薩是國際上最有名的素食長壽之地。但是我認為此地的素食農民絕對沒有我國廣西巴馬瑤族農民的素食厲害。這是清末民國時期特有的民族壓迫造成的。壯族人是當地的民族惡霸,他們強買強搶瑤民的土地。瑤民被迫居住在山上。在那種卡斯特地貌的石山,只能種植玉米、大豆、南瓜、火麻籽。瑤民如果養雞,壯族惡霸走來說要買雞,一邊把雞捉了,不給錢,如果瑤民養豬,豬還沒有長大,壯族惡霸來了,一邊說買豬,一邊綁豬,不給錢,瑤民如果要錢,會被打個半死。因此瑤民從來不敢養畜。不管如何貧苦的農民偶爾會吃肉,但這裡的瑤民一輩子沒見過雞魚肉。但這裡的瑤民好在不會過於飢餓,廣西亞熱帶氣候無雪無霜,野菜多的是。我曾在巴馬、鳳山生活一年,野莧菜、苦麻菜、香椿只管采。在那個時候,鹽非常貴,50斤玉米換一斤鹽,鹽到這個偏遠的地方不容易,路途太多的土匪搶劫,因此貧苦的瑤民幾乎沒吃鹽,還有一個點,瑤民沒有吃過油,他們不知油為何物。瑤民不會做罈子菜,一年四季有新鮮的野菜,有芭蕉,也無須搞罈子菜。雖然極度貧苦,但吃的都是新鮮貨。就是這樣的生活,一種純得不能再純的素食生活,造就了長壽的巴馬。
 
巴馬最長壽的時代是民國時期,此地民國時期叫萬崗縣,可惜民國時期留下的統計資料不詳細,沒有按100歲以上多少統計,只統計70以上多少人,從這個數字可知長壽老人一定很多。1959到1960年黃克林教授在巴馬調查長壽時,正是河池地區大量餓死人的時候,巴馬屬於河池,大量老人餓死是肯定的。
 
至於現在巴馬政府宣稱的一些壯族長壽人一般是假的,1949年後,沒有人再敢欺負瑤民,瑤民逐步有條件吃肉了,年輕一代學會吃油,於是長壽者已經寥寥無幾。那些宣稱巴馬人吃火麻油的文字,純屬企業為商業利益撒謊。


好吃不過餃子 - 多種素餡餃子做法(3)

好吃不過餃子 - 多種素餡餃子做法 (2)

好吃不過餃子 - 多種素餡餃子做法 (1)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_王菲-金剛經在線試聽_歌詞下載-酷我音樂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李罕居士 恭誦 http://t.cn/RZ7xRmM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星雲大師:《金剛經》白話文淺譯及其他

雍正帝書法《金剛經》

婚姻,百分之百命中注定?

生命像一首歌 (精彩視頻)

【視頻:佛教動畫——地藏菩薩的故事】 http://t.cn/7MC0W

彭鑫博士:如何防癌 養生內壯

多種秘方:減肥痛經,感冒發燒,腰疼腹瀉

救命三法,10秒內有效

每天兩片“藥”,活到100歲!

傳播正能量!學會感恩,廣結善緣!
食物卡喉千萬別拍背部!救人無數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分享給身邊的人,也許能救人一命。

睡前白蘿蔔,長壽有竅門

痔瘡、青春痘以及癌症患者的福音

趕緊保存,以後不該吃的不能吃了

央視《家有妙招》, 整理收藏版

妙招集錦, 簡單有效, 多人驗證!

醋泡葡萄乾,百病都擱淺

打通血管絕密偏方 (外一篇)

心臟病突發,如何自救、救人(珍藏版)

簡簡單單洗腎臟,平平安安得健康

12個急救穴位,不得不看!(ZT)

最該記住的養生辦法!

人體的十大最佳時間 &人體24小時使用手冊

學會這一招,能救人一命!!!

“中風”急救關鍵

人體有個祛斑穴,你知道嗎?

身體求救的信號,你知道多少?- 太全了

有趣3D, 示範多項健身要領

不懂腹式呼吸,生命只算活了一半

素食養生金字塔

★ 2014最新純淨版《能量朗讀【幫助孩子成才的秘咒】

一個女孩隱形的翅膀

痔瘡、青春痘以及癌症患者的福音

化性談---修身養性,受益終身!

美容養顏妙術 男女老幼適宜

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

飲食保健:九大消脂刮油 6種緩解衰老

五款菌菇美味瘦身湯

紅蘿蔔塞冰糖 咳嗽不用去藥房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對付便秘的最好辦法
2014: 這5種植物最能吸毒氣 一定要選盆搬回家
2013: 喝水做愛更能暢快淋漓
2013: 八個部位越醜陋證明你越健康
2012: 抗氧化飲料★★NBA選手的愛用保健品
2012: 20個保養妙招讓你青春無敵[轉]
2011: 請教幹細胞有關事宜
2011: 不良生活習慣易引發無疾性頭痛
2010: 在美國看病的基本常識(1)---家庭醫生/
2010: ZT:我在加拿大多倫多看中醫婦科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