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健康新寶寶的十四大要點
送交者: 佚名 2005年01月13日17:09:42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面對着粉嫩嫩的新生寶寶,爸爸媽媽自然是愛不釋手。我的寶寶正常嗎?他是不是正在茁壯成長呢?別着急,先來學學怎樣觀察新生兒。准媽媽們,也來預習一下吧。

  曾有父母因對寶寶的不正常變化視而不見,自認為是“正常”之事,結果輕則導致病情加重送醫急救,重則使寶寶發生生命危險;也有的父母看孩子敏感過頭,怎麼看怎麼覺得不對,弄得人心荒荒。

  那麼,究竟應該怎樣來觀察新生寶寶呢?

□ 要點1 體重

  足月的新生寶寶出生時體重在2500~4000克之間,一般在3000克左右。體重是反映新生兒發育水平的重要標誌,千萬別忽略喲!

  □ 要點2 身長

  身長是反映新生寶寶骨骼發育水平的重要指標。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的身長應該為47~52厘米之間,平均為50厘米,同時頭長大約占身長的1/4。

  □ 要點3 頭圍

  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頭圍為31~35厘米左右,如果頭圍過大或過小就要作進一步檢查了。

  □ 要點4 胸圍

  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胸圍比頭圍小1~2厘米,一般為31~33厘米。

  □ 要點5 體溫

  寶寶剛出生時,體溫一般會略為下降,但在12~24小時內會逐漸回升。穩定在36~37℃之間。

  □ 要點6 呼吸

  每分鐘40次左右,哭鬧的時候可以達到60次。

  □ 要點7 心跳

  新生寶寶心跳平均每分鐘120次,最快可以達到140次。

  □ 要點8 皮膚

  新生寶寶皮膚紅潤,胎毛少。如果出現發紺(稍微帶紅的黑色)或蒼白,則應及時請醫生診治。此外,還要看有沒有黃疸、濕疹、紅斑或小膿包,有無感染,頸下、腋下、腹股溝等容易感染的部位尤其要注意。

  □ 要點9 肚臍

  臍帶是寶寶在胎兒期與母體“溝通”的通道,在寶寶出生後,它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臍帶未脫落以前還是很重要的。因為臍帶殘端是一個開放的傷口,而且與血管相連,如果處理不當,就會使臍部化膿,病菌就會趁機而入,嚴重時可引起全身感染,導致發生新生兒敗血症。

  因此,父母要細心照料寶寶的肚臍,保證肚臍清潔、乾燥。觀察時尤其要注意,若發現寶寶的肚臍濕潤,就要及時處理。如果一周后臍帶還沒有脫落,那就要帶寶寶看醫生了。

  □ 要點10 吃奶情況

  給寶寶餵奶時可以觀察寶寶吃奶的情況是否正常,有無吐奶的情況。

  剛出生的寶寶吐奶也正常,只要他臉色和情緒都不錯,就不用太擔心。如果寶寶出生後第2周開始,出現每次餵奶時都吐得很厲害,體重也不增加,就應該看醫生了;此外,如果寶寶吐個不停、全身無力,或者又吐又發燒,也一定要立即去醫院。

  □ 要點11 大便

  大多數寶寶在出生後12小時以內開始排出胎糞,顏色為深綠色,是由腸粘膜脫落上皮細胞、羊水及消化液組成的,呈粘糊狀,無臭味。胎糞約3~4天內排完。

  如果小兒生後24小時以後不見胎糞排出,應交給醫生檢查,看是否為肛門閉鎖。以後隨着給小孩餵奶,糞便顏色逐漸變淡。一般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為淡黃色或土灰色;混合餵養的寶寶,大便略為黑褐色。如果寶寶的大便顏色為其它,或者呈水樣、油樣等,就應該去看醫生了。

  此外,父母還要注意寶寶大便的變化,如次數的變化、形狀的變化,如果與平時相比有比較大的變化,應該向醫生諮詢。

  □ 要點12 尿

  新生寶寶體內缺水,腎臟發育也不完善,所以,一般尿比較少。他一般要在出生後第一天開始排尿;但如果寶寶出生後48小時還沒有排尿,則應該請醫生檢查。

  □ 要點13 神經系統

  新生兒的視、聽、味覺、觸覺、溫覺發育良好,痛覺、嗅覺(除對母乳外)相對差些。足月兒出生時已具有原始的神經反射如覓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擁抱反射和交叉伸腿反射。

  例如,當你用手指或衣物觸及寶寶臉頰或嘴角時,嬰兒會立即把頭轉向碰觸的一側,並張口尋找,這說明他有正常的覓食反射;當你將手指放進嬰兒嘴裡,就會引起吸吮動作,這說明寶寶有正常的吸吮反射。 又如,當用強光照寶寶時,他會立即閉上眼睛,說明他會光亮歐反應;當身後突然發出響聲時,寶寶會立即睜眼或眨眼,這說明他的聽覺正常。

  □ 要點14 哭鬧情況

  寶寶們天生就會哭,而且他哭鬧的原因也很多。

  寶寶正常時的哭聲比較婉轉,當寶寶哭鬧的時候,父母可以拍拍他,和他說說話;或者是抱着寶寶,將他貼在自己身上,讓他感覺到你心跳的聲音;另外,你還可以把寶寶的手握住,放在他的胸前。這些方法都會使他安靜下來。如果他還不能安靜,父母就要找原因了,看看是餓了,還是尿布濕了。凡是採取了一點“行動”就能使寶寶安靜下來的,這種哭鬧就是正常的。

  如果寶寶的哭聲與平時不同,比如說發出的是尖叫般的哭鬧聲,或者一直哭個不停,還不願吃奶,甚至還伴有嘔吐、臉色發青等症狀時,就不要再掉以輕心,而要立刻帶寶寶去醫院。

  Box:見怪不怪

  新生寶寶出現的某些異常狀況其實並不是什麼毛病,父母見到這些狀況,不用太驚慌。

  1、體重下降

  寶寶體重下降並不一定是病,新生兒在出生後2~4天,體重可下降6~9%,但不能超過10%。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新生兒進食和飲水少,以及肺與皮膚的不顯性失水以及大小便的排出。一般10天左右既可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2、生理性黃疸

  有些新生兒出生後3~4天內開始出現黃疸,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球)略微發黃,這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肝功能不健全,一般在7~10天后就會自然消褪。但如果在出生後24小時內就皮膚發黃,且很快加重,或兩周后黃疸仍不消退,就應該去醫院檢查。

  3、乳房腫大

  不論男孩或女孩都會出現兩側乳房腫大的現象(為乳腺腫脹),大月如蠶豆到鴿蛋大小,多在出生後3~5天內出現,大約十幾天最明顯。這是由於母親的孕酮和催乳素經胎盤至胎兒,出生後母體雌激素影響中斷所致。一般不需處理,切勿強烈擠壓,以免繼發感染,大多數在出生後2~3周會自行消失。

  4、長“馬牙”,有的地方又叫“板牙”

  它長在寶寶口腔的上顎正中或這兩側,為黃白色的小點。這其實是上皮細胞堆積成的,千萬不能向老人說的那樣把它挑掉,否則可能會引起口腔感染。

  5、“螳螂子”

  這實際上是指新生兒口腔兩側的頰各有一塊隆起脂肪墊,是正常現象,吸奶時,它可使口腔負壓增加,有利吸奶。隨着寶寶長大,這些脂肪墊會自行消失,父母一定不要自作主張將它割掉。

  6、呼吸不規則

  新生寶寶呼吸時快時慢、時深時淺是正常現象,這主要因為他呼吸循環中樞發育還不成熟。隨着中樞神經系統和各器官不斷健全,寶寶的呼吸會逐漸變得有規律。但如果發現寶寶每分鐘呼吸超過60次,或者面色發紫,或經常出現呼吸暫停,那就應及時就診。

  7、女嬰的假月經

  有些女嬰生後5~7天陰道可見帶血性分泌物,持續2~3天,稱假月經。系因妊娠後期母親雌激素進入胎兒體內,生後突然中斷,而形成類似月經的出血,一般不必處理。

(搜狐母嬰)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