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警惕:急死綜合症逼近男士
送交者: 佚名 2005年03月31日14:12:57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警惕:急死綜合症逼近男士 上周,北京市石景山區一名25歲的男子在凌晨睡夢中猝死,法醫發現其心臟出現問題,並將其死因歸結為“青壯年急死綜合症”,法醫表示,這種猝死多發生在20-40歲青壯年身上。

對這個新名詞也許你還比較陌生,但近來猝死事件頻頻發生,而且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你是否還會對你的健康坐視不理?為此,記者採訪了阜外醫院、人民醫院、宣武醫院的多位心血管專家,專家提醒您,別把猝死當成別人的事。

■何來“青壯年急死綜合症”?

急死又可以稱為猝死,醫學上認為在1小時之內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都屬於猝死。在我國,近年來猝死事件時有發生,而且從出現不適到死亡時間非常短,發生猝死的人多為20-40歲的青壯年。

“青壯年急死綜合症”這個概念是由法醫學上定義的。記者從北京市法醫中心了解到,之所以把這種猝死歸結為“青壯年急死綜合症”,主要是因為死者的年齡多比較集中,而同時,猝死的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在睡眠中發生急性死亡,尤其是在凌晨2點到4點,死者生前一切活動正常,但死亡迅速、出人意料。猝死者中,80%的人都是由於心臟問題引起的,但由於誘發心血管病的綜合因素很多,查不出具體原因,所以將其猝死原因歸結為“急死綜合徵”。

■猝死者潛藏心血管疾病

雖然醫學上並沒有“青壯年急死綜合症”的概念,但人民醫院心內科張海澄副主任表示,醫學上認為的猝死稱為心臟性猝死,也就是心室顫動、出現心律失常而引起死亡。

目前,發生猝死的人中80%-90%都有心血管疾病。張主任說,猝死發生的根本原因,是死者生前體內就有潛藏性的疾病或病變,由於身體內的重要器官發生嚴重疾病才引起的。而這些疾病,常常潛伏在身體裡,但因為人體本身有一種肌體適應的功能,所以平常人們往往感覺不到有任何症狀反應,或者只有輕微的不適。

所以,當病情突然發作的時候,人們通常無法控制,而且大部分人還不明原因,覺得身體挺好的,怎麼會突然發病呢,其實就是這種潛藏的心血管疾病“欺騙”了你。

■年輕人大多沒有危機意識

記者就此隨機採訪了幾位不同職業的中、青年人,發現絕大部分人在沒有發病的時候對身體都不上心,幾乎沒有危機意識。

在外企工作的安小姐參加工作不到2年,但是工作壓力非常大,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安小姐經常感到渾身無力、頭暈噁心,但她認為這只是工作太累歇兩天就好了;27歲做記者的陳先生飲食、休息都毫無時間概念,再加上抽煙、喝酒、肥胖,血壓高經常在工作中突然發作,但他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壯,慢慢就扛過去了,不礙事;30出頭兒的於先生自己開公司,精神整天處於高度緊張中,他本身心臟就有問題,發作了兩三次都沒有重視,再次發作的時候雖然搶救過來,卻需要長時間調養無法再工作了。

採訪中,所有被採訪對象都存在過這樣或那樣身體不適的情況,但他們都一致認為,身體不適只是偶然現象,根本沒當回事兒。

■心血管病人群年齡在提前

由此不難想見,年輕人普遍都認為,猝死離自己太遠,那是老年人才會出現的情況。但事實上,近來中、青年人出現猝死的概率卻越來越大。

記者從阜外醫院了解到,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年齡已經提前到了中、青年,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通常認為引起老年人發生猝死的冠心病,也由於中、青年人在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問題,發病年齡在迅速提前。

阜外醫院急診中心朱俊主任告訴記者,青壯年出現猝死,一般是由於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擴張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而其中,有一部分人的心血管疾病是先天或遺傳的,比如像肥厚性心肌病,在運動員中比較多見,如果心血管本來就有問題,那麼再加上訓練過程中增加了心臟的肥厚程度,就容易出現這種疾病,但是這種病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出現不適的時候很難有提前預兆。

■區別“過勞死”提前預知症狀

看到這些危險誘因,不禁讓人想到了最近談論相當多的“過勞死”,字面上不難理解,是由於過度勞累導致的死亡。那麼“青壯年急死綜合症”是否等同於“過勞死”呢?

劉力松大夫說,在醫學上也並沒有“過勞死”這個概念,它也不等同於猝死。二者的區別主要在病因和時間上,“過勞死”不僅是由於心血管疾病引發的,還可能是腦血管破裂出現的腦出血引起的,而且,這種死亡並不是短時間突發的,通常會持續一段時間,比如幾小時、甚至幾天。但是,“青壯年急死綜合徵”發病時間短,而且主要由心臟原因引起。

不過,即便是猝死,也並不是完全不可預知的,一般在發病前,都會感到短暫的心絞痛,或是覺得咽部哽咽、咽東西費勁,還有的人會伴有出汗,出現3-5分鐘的胸悶。最常見的預兆就是渾身無力、頭暈、胸悶。

然而,當這些情況出現在中、青年人身上的時候,如果他們不知道自己本身有心血管疾病,通常是意識不到的。大多數年輕人都認為自己體力好,即使身體過度透支也並不在意,偶爾身體不適只當是累的、歇歇就沒事了,殊不知這也許就是發病的前兆。

■保持生活規律及時檢查

對於心功能差、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猝死有可能發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朱俊主任介紹說,迄今為止,對這些有心臟病史的人,除了自己有意識地進行藥物控制,預防心臟猝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入心臟除顫器。

但對於普通老百姓,尤其是目前看來發病率比較高的中、青年人來說,雖然心臟沒有問題,但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就是生活規律。朱俊主任建議,作息時間不規律的人,就要注意調節,適當活動。特別像司機、警察等職業,經常疲勞駕駛、頻繁出差的人,容易出現大量吸煙、肥胖、高血壓等情況,所以一定要把煙戒掉、體重控制下來,一般用:體重2(公斤)÷身高(厘米),得出的體重指數在18-23才屬於正常範圍。

生活規律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定期進行體檢。尤其當感到胸悶、胸痛、無力、心慌、記憶力減退的時候,一定要去醫院。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如果家中有人患心臟病,或有心臟病家族史,那麼家庭中有血緣關係的人最好都要進行家族檢查。

(千龍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SARS簡報
2003: 非典型肺炎SARS奪命病毒如何攻擊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