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小醫生:再看中醫侃中醫
送交者: 小醫生 2005年05月25日16:40:20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xys.3322.org)◇◇

再看中醫侃中醫

小醫生
醫學捌號樓論壇


  關於中醫的穴位,實在是沒有必要再投入資金去研究了,所有的經絡幾乎都
沿已知的肌肉肌腱走向,針刺一下,自然酸脹,曰:“得氣”,如果不得氣,我
可以告訴你個秘訣,就是單向捻轉,這個秘訣是某中醫主任密授,不可外傳哦。
一捻轉,纏繞了肌肉纖維,自然是得氣發脹了。這裡有個最噁心的手法是針刺坐
骨神經,往往被不良的醫生用在治腰腿痛上,整個腿部立刻如電擊,似乎就緩解
了疼痛,卻損傷了神經。

  不得不承認,針刺可以緩解症狀,但於事無補,僅此而以。

  大學的時候統計學老師說,很多老中醫吹噓自己有多神,什麼一副藥就治好
了什麼疑難雜證,老師說:那根本沒有統計學意義!

  我們也發現有個全國名醫,老是提他好多年前的一個病歷,如果行醫數十年,
就區區幾個病歷能說明什麼?

  某中醫院有個老頭,每次坐堂前擁後呼,抄方的就有兩三個,我有幸抄了一
次,好大的榮譽,每個病人都是二乘湯加減,想當年背了二百多首湯訣,人家老
道之後,可謂一招打遍天下,中醫有諺:“學好二乘湯,錢往口袋裝。”

  現在看中醫,往往西醫也上,所以最後就是好了,功勞就算在了中醫的頭上,
討論病歷不提西醫。當年實習,最煩中醫大病歷,如果去掉中醫辨證,不過是西
醫大病歷的縮減版,而主管醫生還就關注這闌尾般的中醫辨證,沒少重新寫過,
鬱悶。

  而外科學生更是痛苦,比如包皮環切術,也要中醫辨證,有研究生無奈,寫
下千古絕唱:“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肺主包皮,脾主海綿體,肺強脾弱,則
包皮長過海綿體,故包皮過長,包皮環切術主之。”

  民國有衛生部提出“廢醫存藥”,何等英明。古人對解剖的模糊,不是不想,
而是礙於歷史和風俗,不得為之,就是這樣,我們的古人還是很有創新的,宋朝
曾出過解剖圖譜《鷗西范五臟圖》,更早的華佗的開腹手術,所有這些都是還醫
學本來面目的實踐,也是所謂西醫的路子,《本草綱目》也廣傳世界。

  可惜的是,現代的所謂中醫迂腐而不求上進,完全辱沒了古人勇於探索的精
神,把精力用在訓詁古人的典籍之上以至於可笑。老師每每嘆息上古的《黃帝外
經》失傳,否則中醫如何如何,孰不知社會進步本來就是代代積累,不會因一兩
本典籍的失傳就導致進步的終結,況且上古的醫書如同《易經》,是萬金油,任
汝雌黃,《黃帝內經》也不過先人樸素的總結,竟是中醫的根基。

  中醫每治一病,總要引經論典,仿佛只有古人才是正確的,總之是越古越好。
這樣就談不上科學實踐了。

  在我看來,無所謂中醫西醫,就是現在的西醫有中醫當年的貢獻在裡頭,我
以為,只有現代醫學和落後醫學之分,假設這世界上只有我中國,歷史的發展也
最終是西醫的路子,就是現代醫學,可惜人家又走在了前頭,所以落後的醫學羞
答答的變成了傳統醫學,從某種意義上講,有時候傳統不過是落後的代名詞。

  五年中醫學院,歲月蹉跎,所學了了,子弟盡誤!我有好友,考協和博士,
成績出色,數門第一,奈何中醫出身,導師笑曰:汝就算了吧。又是高考將至,
忍不住勸君三思,想當年每每看到新生,老生就搖頭苦笑:又有上當的來了。

  我以為中醫的重點是研究,而不應用於臨床,研究的成果經過驗證,必須是
科學的嚴密的驗證方可用在臨床。

  且看當今中醫院,有哪家敢“純中醫”?中醫能治表就以不錯,談何治本?
所謂中西醫結合,不過是“洋槍隊”,中醫只不過腦後的那根辮子!於戰鬥無補,
想我國開化至今,尚遺留“中醫”一物,可嘆可悲。

(XYS20030914)

(xys.3322.or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頭髮的趣味數字zt
2002: 簡單易行的護髮方法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