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抗震救援說中醫 / 作者:布醫布施
送交者: 好文欣賞 2008年08月17日12:34:17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抗震救援說中醫   作者:布醫布施   據《健康報網》報導,《衛生部: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現場醫療點參考配置》 和《衛生部:汶川地震抗震救災野戰醫院參考配置》兩個文件的人員配置組成, 前者醫生15人,後者80人,共計95人,無中醫,即在抗震救援第一線的一、二梯 隊醫療衛生隊伍中沒有中醫。抗震救援第一線的醫療衛生救護對震後倖存的傷員 特別是中度重度者,是生命攸關的事;是救護是否成功的關鍵。其人員必須是訓 練有素,需要有如骨科、胸外科、普外科、腦外科和麻醉科等方面的“專才”, 有深厚的創傷外科基礎理論,有相應的實踐經驗等。而那些無解剖、生理、病理 和生化等基礎理論知識,缺乏消毒滅菌觀念的中醫到一線去,不但沒有用武之地, 反而將成為負擔。這兩個《配置》的用人之道可謂“用心良苦”。   近期,《中國醫學論壇報》刊載《抗震救援特刊》和相關文章,讀了10多篇。 這些文章涵蓋了從災後的醫療救護到後期防疫滅病的基本內容,從理論到實踐都 是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闡述,難找到中醫的“隻字片語”。以往每當有重大疫情 時,各路中醫都會踴躍上陣“獻計獻策”,提出各自招數。如在SARS時期,當西 醫們為病原體是病毒或是衣(支)原體而“爭論”,為這突如其來的SARS弄得 “焦頭爛額”時,中醫們不費吹灰之力,明確此病即中醫的“溫病”,不但有預 防和治療辦法,而且是效果顯著,最後得了半個“軍功章”,“風光一時”。今 年3、4月安徽阜陽流行手足口病,南北中醫聞風而動,發揮優勢,及時開出預防 治療方劑,其中有個獨特的預防方法,是隨身攜帶一個相當於“祖母的祖母”級 技術水平的中藥“香囊”。中醫防治手足口病肯定有效且效果顯著也是在“意料 之中”。但這次地震災害後的醫療救護可能是例外,一線醫療救護中醫插不上手, 中醫從理論到實踐都無法和西醫平起平坐。   以“擠壓綜合徵”為例。   擠壓綜合徵是由於肌肉被壓榨所致。1909年Von Colmers記述在墨西拿 (Messina)地震中的擠壓傷,1916年Frankenthal報導繼發於外傷性橫紋肌溶解 急性腎功能衰竭,1923年Minami提出肌紅蛋白是腎毒性物質,1925年Baker和 Dodds記述錯配輸血血紅蛋白尿性急性腎功能衰竭,Bywaters和Beal於1941年對 在倫敦閃電戰中死於腎功能衰竭的病例做了報導,而後Bywaters報導其臨床和動 物研究,確認肌紅蛋白尿(myoglobinuria)是腎功能衰竭的原因。通過對地震與 其他災害的臨床研究和動物實驗,如今,現代醫學對擠壓綜合徵有了比較深入的 認識,找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療方法,使倖存者得到挽救。   擠壓綜合徵的臨床特點主要是由於外傷性橫紋肌溶解和隨之細胞內容物的釋 放。發生機制是由於壓力或伸展引起的肌纖維膜滲漏。由於肌纖維膜被伸展,鈉, 鈣和水滲透至肌漿,細胞外液進入細胞。除這些成分進入細胞以外,細胞釋放鉀 和其他諸如肌紅蛋白,磷酸鹽和尿酸鹽等有毒物質。其結果是低血容量性休克, 高鉀血症,代謝性酸中毒,筋膜間隙綜合徵和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腎衰)。低 血容量腎血管收縮,酸中毒,和肌紅蛋白,尿酸鹽和磷酸鹽等腎毒物質的損害, 引起急性腎衰。   據統計,地震發生後,擠壓綜合徵是僅次於建築物坍塌導致外傷的第二大死 亡原因。一幢多層建築物全部塌方可立即導致約80%災民死亡。若搶救工作能立 即進行,約20%被困陷受害者可得到解救,至少40%存活者將發生擠壓綜合徵。 (有的估計達50%)而其中約50%發生急性腎衰,病死率高達50%以上(1981年有 文獻稱為90%),擠壓相關性急性腎衰,是少數幾個威脅生命的可逆性擠壓傷之 一。因此,在抗震救援中,防治急性腎衰是關鍵。   早期急性腎衰的預防:急性腎衰的病理發生機制是腎血流灌流不足和肌紅蛋 白和尿酸造成的急性腎小管阻塞。這種情況下早期液體復甦(在災難發生後6小時 之內,最好在受害者被救出之前)是基礎治療。現場救出的擠壓綜合徵者其機體一 旦被解壓,即需靜脈內補充等張鹽水。一旦全身循環隱定,並有尿量,立即應用 強迫性甘露醇、鹼性藥物利尿治療,以預防高血鉀和急性腎衰。再是筋膜切開減 壓。治療:血液淨化技術,這對於擠壓傷急性腎衰病人是一個性命攸關的治療措 施。   近幾十年來,我國經歷了邢臺、唐山等數次大地震,但在抗震救援中,中醫 幾無建樹。有稱擠壓綜合徵中醫屬“跌打損傷”範疇,俗稱“暗傷”。按此理論, 如果中醫帶着“跌打丸”等中藥去參加抗震救援,對那些擠壓傷者來說,還不知 道是禍是福。   《抗震救災醫療救治應用中醫藥技術指導意見》稱:一、閉合性骨折 5. 外固定後上肢應懸吊胸前,下肢應避免負重,抬高患肢。三、創傷後併發症 2. 擠壓綜合症 注意保護腎臟功能,在無透析條件下可考慮應用淡滲利濕中藥 治療。如豬苓、茯苓、澤瀉、車前草、薏苡仁、黃芪等。   地震災害後,解救擠壓傷傷員時,禁止抬高傷肢,禁止按摩熱敷。擠壓所致 的肢體閉合性(特別是小腿)骨折的傷者,被救出來後,應禁止抬高傷肢。由於 小腿的解剖特點,壓榨傷後易發生擠壓綜合徵,抬高患肢可致使或加重擠壓綜合 征。作為《抗震救災醫療救治技術的指導意見》不加說明地將閉合性骨折的患肢 抬高,顯然欠妥,可能會造成致命的救治失誤。這個《指導意見》是組織有關中 醫藥專家制定的,一是可能有關專家對擠壓綜合徵認識不甚了了,再是“粗心大 意”(制定如此嚴肅,人命關天的“公文”一般不會)所致。   擠壓綜合徵有明確的定義,中醫不知肌紅蛋白和尿酸鹽、腎小管等為何物, 哪來擠壓綜合徵,把“跌打損傷”與擠壓綜合徵等同,硬將“馬褂”套到“西裝” 上。在無透析條件下,可靜脈內補充等張鹽水,甘露醇、鹼性藥物等。(這些 “現場醫療點”和“野戰醫院”均有配置)如果連等張鹽水,甘露醇、鹼性藥物 都沒有,寧願找點食鹽加飲用水(還可加點糖),配成淡鹽水溶液喝,也不要去 喝那費時費事,沒有證據說明其有療效的中藥湯。有學者依據1988年至2005年幾 場大地震災難期間的經驗,(其中有一次在台灣省)總結了關於全球和地方協作 進行腎臟救治的醫療挽救措施,是用現代醫學的觀點和方法,中醫中藥隻字未提, 世界上不知道有沒有人只用中醫中藥治療擠壓綜合徵的。有句“口頭禪”—— “取長補短”“優勢互補”,這只是“一廂情願”,對救治擠壓綜合徵,中醫的 “長”在哪兒?“優”在何方?   如上所述,作為醫學的中醫對地震災害擠壓綜合徵的認識,其水平充其量也 只是在“初級階段”以下,與現代醫學的差距何只一萬八千里。   地震災害可使人體所有的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遭到損傷,無一例外。中 醫支柱之一的經絡在地震災害中是否會遭受損傷呢?近幾十年來,中醫和有關人 員花了不少納稅人的錢去研究經絡,至今成績如何,不言自明。真的要做學問, 災後本應帶着經絡儀等設備到現場去,進行臨床觀察,吸取實踐經驗,研究經絡 到底會不會受損害,受到損害後有哪些後果,如何處理等。有說經絡是無形的, 又是客觀存在的;同樣,人的“心理”也是無形的,也是客觀存在的。既然地震 災害能傷害無形的 “心理”,難道無形的經絡就能例外?!像8級地震這樣的大 災害所致的建築物坍塌,(其破壞力恐怕只有核彈才能與之相比)可以將大象壓 成肉泥,可損毀構成人體的任何成分,唯獨經絡毫毛無損,果真如此的話,那研 究的價值更大,為何不為呢?恐怕有難言之隱。   (本文資料來源:王正國等主編.創傷外科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 社,2007,陳灝珠主編.實用內科學.(第1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吳公 良等主編.野戰外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1,《健康報網》,《中 國醫學論壇報》,《J trauma 2003;54:S226-230》,《N Engl J Med 2006;354:1052-63. March 9, 2006》等)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R C T 個案 (續)
2004: R C T 個案 (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