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19
晚清兩次最重要的對外戰爭,一次是鴉片戰爭,一次是甲午海戰。大家都知道,甲午海戰失敗最大的替罪羊是大清的中堂李鴻章,因爲是他代替朝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那麽鴉片戰爭最大的替罪羊是誰呢?是兩朝帝師和兩江總督牛鑒,因爲他代表道光皇帝,和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
牛鉴(1785年—1858年),字镜堂,号雪樵,清朝一代名臣,大清循吏,籍贯凉州府人。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年)中进士,殿试二甲第四名,授编修。牛鉴恩师为凉州复兴农刘氏。牛鉴又为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的恩师,故誉为两朝帝师。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中旬,在道光皇帝親自領導、親自部署和親自指揮之下,英军入侵浙东,危及江苏。牛鉴臨危受命,抵任之後后,一度曾以江、浙毗连为由,奏调防海。道光帝谕其对江苏各海口,防堵事宜,亟须筹办,务使处处有备,不致临时周章。清史稿中説:
1842年8月4日,牛鑒作爲清政府的首席代表,在南京静海寺与大英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谈判四次
|
南京条约签订的过程中,坐在右边C位带绿顶官帽的那位,就是牛鉴 |
牛鑒和耆英的头像,上了大英帝国的纪念金币 |
1842年8月2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英军旗舰汗华丽号上正式签订《南京条约》(The Signing and Sealing of the Treaty of Nanking in the State Cabin of H. M. S. Cornwallis, 29th August, 1842)。坐中大清谈判代表从左到右分别为江苏副都统伊里布、江苏巡抚程矞采、两江总督牛鉴、和道光皇帝的便宜行事钦差满大臣耆英。 |
在南京條約簽訂之後後,一貫偉光正的前清道光皇帝對此事感到極為震驚和悲痛,對於中國被迫割讓香港島給英國的結果感到極為憤怒和無奈。為了緩解人民對南京條約的不滿情緒,道光皇帝對牛鑒等人進行了處罰,以彰顯對南京條約的不滿和對國家利益的堅決捍衛。在包括林則徐在内的所有地方督抚中,以對两江总督牛鉴的处罚最重。其罪名是身任封疆,办理夷务半载有余,其扞卫疆圉宜何如周详慎重,以期万全,乃不能固守吴淞海口,致夷船得以驶入,攻陷宝山等县。又于江口误恃滩高水浅,不为严防,致夷船闯入长江,失陷镇江府城。实属防堵不密,贻误机宜,罪有应得,自应按律问拟。最后依守备不设失陷城寨拟斩候律,秋后处决。
封疆大吏名字 | 處 罰 (据《清史稿》) |
牛鑒 |
尋以貽誤封疆罪,褫職逮問,讞大闢,二十四年,釋之,命赴河南中牟河工效力。
|
林則徐
| 以琦善代之。尋議革職,命仍回廣東備查問差委。琦善至,義律要求賠償煙價,廈門、福州開埠通商,上怒,復命備戰。二十一年春,予則徐四品卿銜,赴浙江鎮海協防。時琦善雖以擅與香港逮治,和戰仍無定局。五月,詔斥則徐在粵不能德威並用,褫卿銜,遣戍伊犁。
|
由於牛鑒在南京條約談判中擔任了首席談判代表,因此成為眾人口中的替罪羊。儘管確實不是自己無能,而是共軍實在是太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