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庚子賠款》之十四
送交者: 文光 2021年12月30日09:50:49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接上篇)

三:各國之態度

 

1.   各國對還金還銀,主要分成兩種態度:

(1)美國認為應該還銀;

(2)其餘各國均認為應該還金。

2.  1902年6月8日,清政府外務部通知各國公使,主張還銀。

3.  6月10日,清政府駐美公使伍廷芳來電,已經得到美國國務院同意,按銀支付。

4.  6月11日,各國公使會議上,美國公使康格還沒有得到國務院的指示,乃提出其個人意見:銀價如此下跌,加重中國負擔,不僅影響國際貿易,中國甚至可能破產,各國應考慮一個妥善辦法。但除英國公使外,其他公使均未贊同。

5.  同日,康格接到美國國務卿來電,以銀交付,或按1901年4月1日定價交付。次日,康格通知中國還銀。

6.  伍廷芳在會見美國政府談判代表柔克義時,柔表示:條約中所列金價非以金合銀,亦非隨鎊價加增,或按應還日期易金。明顯美國代表之態度系聽任中國之便,並鼓勵中國應堅持己見。

7.  6月30日,康格函告各國公使,美國政府對還金還銀之解釋如下:中國政府將以條約中第六款規定的以1901年4月1日之市場價格折算成各國金價,償付4.5億白銀。同日康格也將此解釋照會中國。

8.  美國政府的支持,對清政府外務部官員很大的鼓勵, 自然引起各國公使的不滿。英國公使提出前九年付銀之意見。德國公使則認為這個問題非一二個國家能解決的。

9.  1904年,美國派出一專家團,前來中國調查研究,最後發表意見,主張各國接受中國還銀之理由。但為各國拒絕,上海銀行委員會,也不接受美國還銀的分票,以示抵制。

10. 絕大多數國家主張還金,認為中國誤會了條約文本,認為條約中之賠款 4.5億兩海關銀已改為按各國金價計雖未列明具體金額,但已於6月28日附列一金數表,本息均應還金,或按還款之日之金價易銀交付。

11. 各國堅持還金,除了對條約解釋之不同理解外,各國還表示經濟上有困難。如同意還銀,各國實際上將有相當之損失。

(1)日本認為本來賠款不足以補償其支出,現銀價下跌,則損失更重。

(2)德國以此賠款已列入政府預算,如還銀將遭到國會攻擊。

 

四:各國之解決方案

 

1.  中國和美國主張還銀,其他各國主張還金,一時陷入僵局。各國為此提出各自解決方案,主要有兩種:

(1)英國提出先付銀數年;

(2)俄法提出關稅收金。

2.  除美國外,英國考慮其在華利益,不願中國多付賠款。1902年6月10日,英國外相表示將有意減輕中國負擔,並將設法幫助中國。

3.  1902年6月27日,英國公使向清政府外務部表示,將向各國公使建議,從1902年至1910年以銀支付,此九年金銀之差價,可以免除,如各國反對,則變成債務。

4.  對英國公使之提議,各國反應是:

(1)德,俄,法,日,奧五國反對;

(2)意大利公使未表態。

5.  英國無奈,只好單獨行動,以表示對中國之承諾。4月,英國外交部向清政府駐英公使張德彝表示,英國將按表收銀九年,中國少交之數,作為債務,並於5月29日將此意見照會清政府外務部。

6.  俄法兩國提出關稅收金,美國同意,日,意也不反對。赫德,盛宣懷等也表示支持,但劉坤一,張之洞認為此舉於事無補,不如堅持還銀,免遭更多經濟損失。

7.  英國以其在華商業利益甚大,激烈反對關稅收金。其主要理由是:

(1)英國為中國對外貿易的最大國,占60%份額以上。如關稅收金,則變相增加關稅,則大部分由英商承擔,但庚子賠款英國只占有 11.25% 份額;

(2)增加關稅,必增加進口價格,影響進出口貿易。

(3)關稅收金,將使銀價下跌更多,致使進口商無力支付,嚴重損害進口貿易;

8.  實際上,英國外交部測算過,當時中國每年進口關稅約600-700萬兩,英商占60%,即為 400萬兩左右。

(1) 因訂約時1兩銀為36便士,現銀價已下跌至26便士。如關稅收金,相當於關稅稅率增加 28%,也即英商將多付112萬兩左右。而英國分得之賠款為11.25%,以前九年每年賠款總數1882.95萬兩,英國每年實得211.83萬兩。

(2)如英國同意中國還銀,英國每年損失為 30餘萬兩。

兩相比較,英國之態度當然是很明顯的了。

9.  由於英國之堅決反對,日本,德國公使態度轉為消極,俄法兩公使也無計可施,最後關稅收金之提議只好不了了之。

10. 1902年8月,比利時公使提出延長還款期限的辦法。具體方案如下:

(1)原則上按還金計,中國簽署分票;

(2)先按表每年還銀,付至1940年。

(3)每月按匯率折算成銀兩,未付之數額作為欠款留待將來付還,以4厘計息。

     此方案一來俄國公使反對,二則中國經過測算後,如以每年金銀差價欠款300萬兩計算,39年後,本金加利息將達到 2.8076億兩,這又將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不如每年付清。又據赫德估計,隨着關稅的逐步增加,中國每年付清賠款應無大問題。於是清政府拒絕了此方案。


                                     (未完待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大夢一覺浮生盡(zt)
2020: 被印第安人詛咒的美國總統們(八十九)
2019: 海德格爾的#Metoo案底
2019: 別一天到晚用《紀念張首晟》為題展示你
2017: 三星堆——青銅器的歌
2017: “芳華”的背後:美日台獨確實希望甲午
2016: 歷史故事:苟唏公私兩分明
2016: 川普和希拉里是洪水和地震之間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