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驚天科學揭密:漢蒙滿同宗,南方人不是血緣上的漢族!
送交者: 南北和睦 2006年05月20日16:48:4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本文是給“南方驕傲” 和大漢族主義者看的,沒有輕視南方人之意。正常的南北中國人可不看。

近年來網上興起來一股莫名其妙的“南方驕傲”主要表現為二個方面: 南方人是現代文化特別是經濟發達的代表,北方在他們的眼裡是一片白雪茫茫,荒涼,貧窮的象徵。在血統上竟有矮小南方人是中國的歐洲人英俊漂亮,高大北方人是中國的黑人傻,大,丑令人漢虛之說。
其二,大漢族主義在南方興起,對歷史少數民族政權無限極其貶低,把明朝提到了完美的高度。特別是對蒙滿民族人體供擊,一時間, x達 x狗 x辮子滿天飛。在中國大敵當前的困難時刻,以批判少數民族政權X朝為名,大有君子報仇 500,360 年不晚之勢。本文篇幅有限,僅對“南方驕傲”最愛抄作的血統 進行分析。 本人是提倡民族和睦,消滅南北戰爭的,天南海北 各民族都是中國人有什麼必要分出南北的高低貴賤? 但不痛不治,為天下太平,有必要與喜歡大談高低貴賤 “南方驕傲”和大漢族主義者搞清楚究竟哪方,哪族高低貴賤, 免得天天替對手罵自己還不知鬧大笑話!

讓我們用科學和數據說話,少用野史激情:

中原和北方的漢人是真正的血緣上和文化上的漢族人,
南方人是漢族人文化上的同宗,血緣上的異族or 遠親,
滿、蒙、回、藏各民族是漢族文化上的異族or遠親,血緣上的同宗or近親。漢化的 滿、蒙、回、藏各民族是漢族人文化,血緣上的同宗和近親。如果一定要說貴賤,漢化的 滿、蒙、回、藏各族要比南方的大漢族主義者高貴的多。

早在1929年,我國學者就發現了漢族ABO血型南北人群的差異。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袁義達的《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和人口分布》一書更是指出,漢族南北之間存在着遺傳結構上的差異。從生物遺傳學的角度講,我國的漢族只是文化上而非血緣上的完整群體。 早在1929年,我國學者就發現了漢族ABO血型南北人群的差異。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袁義達的《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和人口分布》一書更是指出,漢族南北之間存在着遺傳結構上的差異。南北兩地的漢族血緣相差甚遠,南北兩地的漢族血緣比南北兩地的漢族與當地少數民族的差距還要大。從生物遺傳學的角度講,我國的漢族只是文化上而非血緣上的完整群體。
  中國人最早的ABO血型的正式數據出現在1918年,到目前為止,中科院遺傳所的研究人員一共收集了655份有關中國人的ABO血型的國內外文獻,共計1818180人。除去少數民族的數據,有關漢族的文獻325份,統計學上有效文獻305份,計909900人的血型蕁Q芯咳嗽庇謎?05份的中國漢族ABO血型數據得到了漢族的地域親緣圖。該圖表明,南方人群同北方人群 生物遺傳距離比人們想象的要遠得多。漢族南北兩地的血緣的差異在宋代已經形成,其分布規律與現代的分布規律基本一致。
  袁義達說,他們對不同時期的各省姓氏分布的數據進行生物遺傳距離的分析,獲得了宋朝、明朝和當代的漢族人群的三張聚類圖,從宋、明、今三個時期的姓氏遺傳距離分析結果表明,在中國1000年前的宋朝已經形成了南北兩大區域的人群,從姓氏遺傳信息上明顯地顯示出南北兩大區域人群結構的區別,表明南北兩大區域人群的不同源性。
  中國人姓氏的歷史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主要起源於中國西北和中原地區的民族,融合併同化了各個時期周邊各民族的姓氏,形成了中國幾千年來一直在使用的漢字姓氏。
  根據1000年來的中國人姓氏分布和對人群遷移、混居和融合情況的分析,基本上反映了當時的民族聯合和進化的歷史,也說明了中原地區的人群是組成中華民族的主體,它融合了南北各個時期的民族成分,尤其是北方地區的民族成分,形成了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當代的中華民族的整體。當代人群分布的情況基本上與明朝、宋朝人群分布具有很高相似性和漸漸變化的過程,它們之間的區別點正是反映了這1000年期間人群進一步遷移與分化的結果。
  漢族南北兩個不同的群體形成,是由社會歷史的發展、地理上的隔離以及語言的不通等原因造成的。
  漢族南北兩個區域人群在歷史上是怎麼形成的呢?袁義達認為,華夏民族在長期的遷移和進化過程中,北方地區主要交往和融合的是北方地區的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突厥、羌、蒙古等屬北蒙古人種的民族。而兩廣閩台地區主要交往和融合的是南方地區的少數民族,如南越、交趾等屬南蒙古人種的民族。
  北方地區地形平坦,人群?ㄒ迫菀祝裕狽餃巳杭淶耐陀鎇醞騁灰饒戲降厙臁D戲降厙乇鷂湟納膠湍狹胍閱希捎誶鵒昶鴟匭胃叢櫻巳呵ㄒ評眩巳杭淶耐奔涑ぃハ嘟煌選3て諞岳叢斐傻乩砩系母衾胱刺鎇員浠艽螅緯晌奘摹白迦旱骸薄?
  袁義達指出,幾千年的漢族進化歷史也證明南北地區的漢族存在差異,而且是一種群體遺傳基因進化上的差異。因為文化上的差異,包括語言上的差異,通過政府的政策和法令,在不長的時間內可以改變或縮小這類差別,這類差別不是根本性的。幾千年的不同程度的隔離和遺傳基因進化中所造成的不同地區漢族亞群體之間的差異才是本質上的區別。
  袁義達,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1985年-1986年,1988年和1992年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工作,創建了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學。在國內外共發表了30多篇論文和兩部專著。研究方向:1. 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學的研究。2. 中國人遺傳基因多樣性和姓氏分布相比較的研究。3. 姓氏群體遺傳與疾病在地理分布上相關性的研究。

南方人不是血緣上的漢族

最近十多年來,國際遺傳學界已確認中國南、北方人(大致以長江為界)分屬南、北蒙古人種,故〝華人〞是同文不同種(可參考1994年Cavalli-Sforza等着的The History and Geography of Human Genes)。日、韓、滿、蒙、回、藏才是漢人(以下專指華北人種)的近親,南方人是語言與文化被消滅的南蠻(湘鄂川)與百越(浙贛閩粵桂)民族的後代,與台灣人同種的只是中國東南沿海的越(粵)人,他們是越南人、泰國人的近親。雖然早已有〝漢族百越(粵)系〞的講法,但這跟滅了別人的語言文化後稱〝漢族高麗系、日本系〞、〝大和族漢系〞或〝英吉利English族漢系〞(公元3000年時)一樣霸道。

閩南、客家人經常以中原南下的漢人自居,但也有民族學者認為他們是南方的土著。感謝現代的科學,這問題終於得以解答,再多的文史論述也抵不過一組科學證據。科學家使用的原理很簡單,以血型為例,假設甲與乙二族群中屬A型的人的比率分別為 P1 & P2,若丙族群有x 比率的基因是來自甲族群,(1-x) 比率來自乙族群,則丙族群中應有 Pm=xP1+(1-x)P2比率的人是A型,由此可推導出來自甲族群的比率 x=(Pm-P2)/(P1-P2)。

但若二族群中屬於A、B、O型的人的比率都很接近,血型就不是好的指標。好的指針其頻率差異要大,且不受環境適應的影響(最好又容易分析,可得到大量樣本)。1991年中國學者趙桐茂等人(遺傳學報18(2):97-108)發表了全中國24個民族、74個群體的免疫球蛋白的異型頻率分布,發現有兩個單體型Gm1,3;5與Gm1;2的出現頻率南方人與北方人差異很大,由北向南一個遞增一個遞減。屬於這兩個型的人口比率分別是:洛陽(149人受檢)28.26﹪、39.35﹪;商丘(112人)24.04﹪、35.48﹪;廈門(115人)64.55﹪、21.12﹪;汕頭(110人)58.46﹪、16.79﹪;梅縣(92人)71.71﹪、11.76﹪;廣州(144人)74.09﹪、9.58﹪;浙江景寧的畬族(120人)75.44﹪、11.06﹪。若作較為保守的估計,以商丘、閩客與畬的Gm1,3;5頻率 P1,Pm & P2用上述公式計算混合比率 x,則廈門(汕頭)人與梅縣人分別有21﹪(33﹪)與7﹪的北方人血統。若以洛陽、閩客與畬的Gm1;2計算,?蚍直鷯?35﹪(20﹪)與2﹪的北方人血統(廣州人的北方血統比梅縣人更低)。民族的混合是複雜、多元的,取樣上也會有誤差,結果難以完全一致,但已充分顯示閩南人(廈門、汕頭)、客家人(梅縣)的民族主體都是南方的民族(占七成五到九成以上的基因)。

另中國學者金力等人在2000年(Human Genetics 107:582-590)發表中國各省男性Y染色體(XY不同源,不能交換它們的片段,故只有Y可世代相傳而不變)單體型的頻率分布,結果顯示各省〝漢族〞的頻率分布相近,廣東、福建人父系遠祖的主體仍有可能是漢族。但廣東、福建人的取樣人數只有15與13人,人數太少,說服力不夠,且杜若甫等人發現中國南北方人姓氏的頻率分布不同(見Sforza的書,或上網查詢,閩粵群與贛湘鄂川群先合併,再與皖江浙群形成南方大群,與北方群分開;又武夷山-南嶺形成明顯的分界線,南北兩地〝漢族〞血緣相差甚遠)。而即使父系遠祖是漢族,Y染色體上的基因數只有二十幾個,只占全部基因數(估計在二萬七千到三萬九千之間)的千分之一,主要功能只是啟動男性的發育,類似一把鑰匙,與男性有關的功能仍在其它染色體上。
游牧民族一波波的南下與東進其實是始於黃帝族與周族(周族甚至可能含有印歐血統,因當時吐火羅人(史稱犬戎、月氏)的勢力已達周的西部與北部,即甘肅東部與塞北朔方高原一帶,商朝祭祠坑中就發現有白種人的頭骨;又據金力的資料,北方人中有5%的男性帶有一種推測是來自高加索種的Y染色體)。所謂中原人南下,只是到蘇南與浙北而已(今日江南人已接近北方人),到閩粵的很少。

1、補充解釋 〝南、北蒙古人種〞

南北蒙古人的兩個極端是印度尼西亞人(原馬來人proto-Malay,多是雙眼皮)與西伯利亞的Buriat, Ewenki等人(或蒙古人,多是單眼皮)。他們不僅相貌明顯有別,許多基因的結構(例免疫球蛋白、白血球抗原…等的分型的頻率分布)也不同。這兩支人種的分開可能有兩萬年以上(現在全人類的非洲男、女共祖是在十多萬年前),柳江人與山頂洞人可能是他們的代表。中國境內的人是這二支人種的混合。蒙古人種發源於北方,逐步把東亞的原住民族(可能是矮黑人種)往南推。南中國人與東南亞人結成一群,遺傳距離上與南中國人最近的是越南人與泰國人。現在幾乎所有有關這方面的分析的論文都有類似的結論。趙桐茂的免疫球蛋白的文章也是把中國人分成兩大群。在千年的漢化過程中,長相似漢人應有社會優勢,故在〝社會選擇〞的壓力下閩粵人的相貌應會向漢人靠攏,但至今仍有差別。而在大家看不見、沒有〝社會選擇〞的壓力的地方,例免疫球蛋白、白血球抗原…等,則保留了它們原來應有的樣貌。 其實日、韓(尤其是韓)的漢族成份應不下於福建人(而且漢、日、韓本來就都屬北支蒙古人),但他們早已成立他們自已的民族,不再認漢族的根。若當初韓國沒脫離中國,則今日韓國人的祖譜也會從簊子或衛滿(就像閩南人的陳元光與王審知)寫起,然後全部歸到黃帝。

2、夏商以前的中原人就是北方人,且現代華北人仍有82%漢代漢人血統,南方人錯認北方人為祖。

一位網友(ChiKetLim)的疑問:
「我是有點疑問,就是「漢文化是始於北蒙古人種」這點。我們現今的居住在黃河流域的人跟千百年前居住在此地的人之間的關係是否可以讓我們簡單的以「漢、越」來區分南北蒙古人種?我是覺得有待商確。
記得NHK特輯「故宮」的第一輯裡面,提到了一個說法。就是二里頭文明是由居住在長江流域的良渚文化所建立的。因為兩個文化都有相當特殊的玉文化(玉戉、琮、璧)。而二里頭文化,有人認為是歷史上的「夏」(不過仍有爭議)。而河姆渡文明的紋飾又和殷商的青銅器有相當的關連,這都表示最早先的夏商兩代有可能是由南蒙古人種所建立的。不過,周卻是有可能是來自西方的北蒙古人種,這使得由人種之間的問題更加複雜(不過,周明顯的是承襲自商的制度是沒有疑問的)。雖然以上的說法只是目前仍眾說紛雲中的一個;但不也表示了有可能是「胡(周)人漢(殷)化」。…… 另外,朱真一(http://home.i1.net/~alchu/toivan/hist2.htm)也有提到兩千多年前的山東Yixi人有可能是南蒙古人種多少也表示另外一種看法。或許把漢朝皇帝的DNA找來化驗會是一件有趣的事。」

董楚平〝吳越文化志〞這本書中也列舉了十多條證據(多數是文史上的)論述是越人北上建立夏王朝,主要的根據就是二里頭文化與江南古文化的相似性。不過我覺得困難的一點是為何根據史書夏的初期是建都在山西南部?即使是越人北上,也只能是少數人,很快就會被淹沒在華北人群中。那夏商時代的中原人究竟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有人用史料估計,五胡亂華後的華北人仍有82%的漢末漢族血統(「漢族的發展和演變」http://www.16988.net/china/institute/han.htm),所以漢代的華北人差不多就是現在的樣子(秦兵馬俑就是像現代北方人而不像南方人,也有人注意到唐以前的雕塑或畫像清一色都是單眼皮,唐、宋以後雙眼皮才漸多),而漢之前並無北方胡人大批南下的記錄,除了夏進入中原與周取代商之外。而根據研究,漢、藏兩族是約在六千年前在黃河上游分開的,而今日藏人雖處南方卻是不折不扣的北支黃種人,且血緣與日韓人最接近。根據體質人類學者研究,六千年前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仰韶文化的居民身高平均169cm,山東大汶口文化的居民平均171cm ,都接近現在華北人(而現在營養較好的福建人只有165cm),雖面部特徵較像南方人。但河姆渡人則有海洋人種特徵,可確定是南方人。江南與華北除了長江與淮河的天險外是以大平原連接,人種與文化的交流可能很早已開始(所以很難說現代江浙人的北方血緣究竟有多少是在史前移入的),大汶口的東夷文化也屬環太平洋古文化的一部份,與越文化一樣都有拔牙的習俗。但文化接近,種族卻不一定接近。從身高171cm看,我個人相信東夷人是北方人(他們講一種具有古亞洲語底層與阿爾泰語上層之系統不明語言,可能近於日韓語,這是網友「越南人」提供的資料),這也是目前學術界普遍的看法。因此漢文化一開始就是北方人建立的,故以〝漢人〞專指華北人種是完全合理的。這些數據多是在網絡上看到的,但我只留文章,沒有網址。

商代已有不少白種人在華北是事實,商朝祭祠坑中就發現有白種人的頭骨(大約同時期亦有一支印歐人進入印度,對印度造成很大影響)。有一報導說有人把河北老山漢墓的女墓主的頭骨拿來作臉部重建,這史上第一個作出來的漢代人臉竟就是個西域美女。周、秦、漢時西域美女可能很搶手。再有一件事拿來與大家作參考。最近有考古學家認為他們已在甘肅禮縣發現了秦的第一祖陵,認為那裡應就是秦的發源地〝大犬丘〞。如果古代的〝犬戎〞真是印歐人,其勢力在西域與甘肅(這裡也是夏族炎帝的故鄉,吐火羅Tokhari音近閩南語的〝大夏〞),秦的先世(或甚至炎帝、黃帝,第一個拜黃帝與炎帝的似乎是春秋末戰國初的秦靈公,公元前424-415在位)會不會是印歐人?秦好作超大型工程,這似也是西方人的個性。

3.創造中華文化的是北方人,不是南方人
中國的兩個早期文明:商,周,都是西方遷來的游牧民族創造的,周滅商之後,商民族即已消亡,今天有誰敢說自己是“商人”的後裔?要說“正宗”的“中國人”——漢人,那是到了秦漢才形成的,80% 是北方人。 隋唐時又是一次全國範圍的大混血,而這個所謂“最輝煌”的唐朝,本身就是一個部分漢化的鮮卑人政權(李世民與其家族是漢化的鮮卑人並不是什麼秘密),並保留着大量蠻族陋習,如兄死父死子弟續娶其妻。至於遼,金,蒙元,滿清時期,那就更不用說了. 還不得不說的是,今天生活在中國地區的南方人和北方人,不僅在構成“民族”這個概念的基本特徵——共同心理素質上差異甚大,而且在種族的生理特徵上都是有很大差異的。總的來說,北方人是比較純粹的蒙古人種,而南方人則比較複雜,混有大量馬來人種的成份。這種情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當初中國地區的人種從中亞,南亞等地遷移而來時就形成了這種格局,即黃河流域一帶以中亞遷徙來的蒙古人種為主,而長江以南則是南亞遷居來的馬來人種,二是在後來幾千年的歷史演變,民族遷徙中,北方的蒙古人種又大量南下與長江以南的百越等民族融和混血而成。(這也是一個人種學上的常識問題,讀者可以向你身邊這方面的專家諮詢一下,就知道我說的沒有誇張。)

4、歷史上都是越人被統治(越人亡國)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滅閩越(前一年滅廣東的南越),越人作為獨立國族從此結束,開始長達兩千年的異族統治,閩、粵成了漢人的殖民地(或許是天意,現在全中國只有閩粵蒙藏四地區是以族名為簡稱),今年(2002年)是2111周年。但之後中原王朝主要行間接統治,由部落首領自行治理。公元686年,唐朝在陳政、陳元光(「開漳聖王」)父子率兵3600大力鎮壓畬族起義之後設立漳州,標示閩南人的開始全面漢化,〝福建平埔族〞漸被改稱漢族(稱祖先是隨陳元光入閩的「唐(朝江)山公」,而把人數眾多的原住民祖先一筆勾銷),今年是1316周年。

中國幾千年來,除了越人孫中山建立的民國(但孫中山並未有什麼實權)與苗蠻毛澤東、鄧小平的中國前期有較多南方人外(但民國的蔣、陳、孔都是北方人),中國一直是北方漢、滿、蒙人的政權。越人從未統治過漢人,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現在的***是揚州人,***是安微人,朱鎔基是湖南苗蠻)。福建廣東人要在中國的政界出人頭地是不可能的事,越人無論長相、性格或語言(腔調)都與漢人相距最遠,總給他們有非我族類的感覺。在政治上需靠結盟,講北方話的人占全中國的百分之七十,講閩、粵方言(已非越語)的只各區區三、五千萬,而京城又在遙遠的北京。過去歷史上都是北方勝南方,因北方是大平原,人多,語言相通,又高頭大馬,動輒可以聚集數十萬大軍,散居丘陵又語言不通的南方人都打不過他們,最後都被各個擊破。而現在政治上的結盟亦是如此。你看南方人因近代南方革命而取得一些主導權才多久,現在權又回到北方人手上。


5、〝炎黃子孫〞神話的由來

炎帝據說是姜姓,其部族發源於甘肅(應是講藏緬語的羌戎)。黃帝據說是姬姓,其部族可能發源於塞北或山西、河北(講阿爾泰語的北狄)。傳說中炎、黃二族曾合力在河北涿鹿敗了蚩尤的南方部族(講東夷語或苗瑤語),後來炎、黃二族互戰,炎帝族在山西南部的阪泉大敗,被併入了華夏族。華夏族首先立足在山西南部(堯、舜、禹建都於此)與陝西東部,然後東入中原。商則源自華夏化的東夷(東夷講一種具有古亞洲語底層與阿爾泰語上層之系統不明語言,可能近於日韓語)。東西爭鬥,最後是羌戎的周、秦獲勝。商朝時,羌人(意指牧羊人)的分布很廣,從甘肅一直到中原,商王朝經常與他們作戰,甲骨文中有許多伐羌的記載,是商最大的敵人。從羌人(周、秦)的藏緬語基礎上揉合阿爾泰、東夷、苗瑤諸語發展出來的漢藏語系漢語族成了中國的正統語言。因周朝幾乎是由聯婚的姬、姜(即羌)二姓統治(〝周公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但後來又有許多異姓國),又各國國君以國為氏成今日姓氏的重要來源,所以今天大部份人的姓氏皆可追溯到周文王,或華夏名人堯、舜、禹…,最後到炎、黃。

中原各國的國君大都是華夏族(人民主要是東夷族)。司馬遷寫史記時根據周代留下的史料,也把吳、越、楚的國君都說成是華夏後代。其實應是吳、越、楚的國君接受周天子賜的華夏祖譜,並載入正式文獻中。接受華夏祖譜的目的是為了北上中原稱霸。雖然吳越楚的人民非越即蠻,但若國君是自己人,中原各國的接受度就會高許多,而且可能還有驕傲感,就像日本人對於秘魯總統滕森一樣。南北朝後一統中國的鮮卑(與滿同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大臣楊堅(隋)與李淵(唐)也都搬出一套漢人祖譜,因為魏晉南北朝的人喜歡誇耀門楣、重視出身,邊荒野種難得漢人的認同。歷代許多酋長或功臣被皇帝賜國姓時也都感到非常榮耀,吳越楚被周天子賜華夏祖譜時的心情應該也一樣。這套編造祖譜以達政治目的作法後來也擴及一般人民(宋之前的祖譜編修是由官方進行的),因對團結有利,而且也滿足人們的虛榮心(說他們是名人的後代)。世界上幾乎所有民族都曾這樣作過,例如猶太人也有個共同始祖亞伯拉罕。但廣大不知自身來歷的農民怎麼編呢?從史書上找一個片段,史上記載有某個名人曾遷至某地(至某地作官),當地那個姓氏的人就全成了他的後代,全縣的人都奉他為開基祖,他的祖先就成了大家的祖先。後來當地又出了個該姓的名人,搬到另一地方去了,於是開枝散葉遍及全國。即使找不到名人遷徙記錄也沒關係(這是大部份的情況),可到其它地方去〝分靈〞,只要說某地某個有根據的名人的第幾代的第幾個兒子搬到他們現在住的地方就行了,他們家族的事當然是他們自己最清楚。而福建人的標準作法則是稱他們的祖先某某某於唐代隨陳元光或王審知由河南入閩。所以每個人最後都追溯到某個國君,都是〝君子〞(這就是這名稱的由來),無不驕傲萬分。但很少人問(或大部份人不想去問),當時被國君們統治的那些人的後代都到那裡去了?服務黃帝的那些人的子孫都到那裡去了(你當然可以說黃帝的敵人都死光了)?

6、福建人的祖譜

有一篇簡體字的文章「族譜知識值得擁抱祖譜的人參考。宋代以前的族譜是官修的,有其政治用途,此禁制到宋代才被打破,而有私修族譜,但直至明代民間修譜的風氣才大盛。既然曾是官修,就難逃政治操控,官方可為所欲為,捏造血緣關係,故可信度大大降低。南方人的漢族認同絕不只是文化上的,透過編祖譜、定堂號,南方人真的相信他們的祖根在北方,而在這民族意識改變(亡族)的過程中,政府曾扮演過關鍵的角色。政府讓他們樂於接受官方說法的絕招就是稱他們是名人的後代。

福建人把祖先追溯到河南的標準作法是〝祖先某某某於唐代隨陳元光(或王審知)從河南入閩〞(韓國人也同樣可以寫〝祖先隨箕子或衛滿入韓〞,但他們沒這麼作),如果你家祖譜的寫法是這樣,那並不代表祖先真的來自河南。當時因福建軍政、經濟均由河南固始人把持,故許多人都自稱來自河南固始(陳元光與王審知的故鄉)。不過這並不重要,其實在主題文「台灣人的族源」中也提到,閩南人的父系遠祖的主體仍未被科學排除是漢人(這研究只是作不作而已,不困難),但父系遠祖是漢人只代表男性Y染色體上的二十幾個基因來自漢族,其它總數在二萬七到三萬九之間的基因則平均大約有67%以上來自越族,每個holo人都逃不掉。至於要從整體基因的比率或單純從父系(認為母系只是生產工具,對後代沒有影響)決定自己的族別,則是個人的選擇。猶太人是以母係為准,而除了最近幾千年,人類是認母不認父的。美國總統傑佛遜的後代有黑人、有白人,你說他們同種,都是Anglo-Saxon或英吉利族嗎?絕對的父系主義竟也成了消滅他族的有利工具,不得不讓人欽佩漢人的創意。但Y染色體的主要功能只是啟動男性的發育,只要看看遠房兄弟間的差別就可知它對外表、性格、智慧沒有影響。


福建與廣東的族群的祖譜還有個習慣,就是都有一個常見的共同發源地。福建人的是河南光州固始縣,客家人的是福建寧化石壁村,廣東人的是廣東南雄珠磯巷,後兩者均作為中原南下時的中繼站。而只記得自己不是漢人但已幾乎漢化的畬族也編族譜,宣稱源自廣東潮州鳳凰山。他們心裡上可能也需要有個像黃帝那樣的共同始祖,但顯然不可能,故退而求其次把同姓的人都歸到一個祖先,然後讓祖先們從同一起源地出發。而畬族則確有一個全族的共同始祖-由狗變成的盤瓠(狗是苗瑤畬的圖騰,古時瑤作猺,未必是侮辱)。當你拿着自家的一本族譜閱讀時,你當然不會查覺到這些是既定(官方)公式,你只會緬懷祖先遷徙的艱辛,其實你的祖先根本就是在地人。

所以結論是:一、中國姓氏的發展與領土的發展一樣,也是一種擴張兼併的過程,姓氏與血緣無關;二、祖譜上關於祖先來源的說法是按照既定(官方)公式留下的垃圾,抄來的居多(明代百姓絕大多數不會知道唐代的祖先)。

7、轉變中的北方人的民族意識

當北方語言一直在變的時候,據說越人為漢人保留了最多的古漢語。當漢族的民族意識在變的時候,也只有越人為他們保留傳統的漢族意識。現在只有港台的白痴越人還喜歡拍反滿復漢的歷史劇,你如果看看中國的清宮劇,就會發現中國已經不把清朝看成是異族統治了(不久的將來當滿語消滅之後也會有學者開始談漢族滿州系),不只是為政治目的(〝中華民族〞),而是因北方人已了解到(我們現在對漢族的了解都是來自中國本身的研究)他們與滿、蒙有很深的關係。不只是同屬北支蒙古人種而已,其實黃帝部族可能是來自塞北或山西、河北的北狄(阿爾泰語系),炎帝、周、秦是來自陝、甘的羌戎(藏緬語族),隋、唐來自鮮卑,遼、金也來自滿族(當時稱女真),元來自蒙古。鮮卑與滿(女真)都屬阿爾泰語系的Tungus(通古斯或東胡)語族。

一些中國的科普讀物已會承認漢族有不同來源,經常旅行、有見識的中國人也可輕易看出各地民系的不同,但為國家團結,只差不願意說出〝南方人是假漢人〞。蒙古人在幾百年前也看出中國南、北方人的不同,而把他們分為漢人(含女真、高麗人)與南人。曾在網絡上看過一篇應是中國北方人寫的文章,其中有段話說:「“五胡”亂中華恰恰純化了漢族血統,因為“五胡”正是上古炎黃的老家人。若把漢朝漢族比作windows95,那經歷南北朝後的漢族就是windows98,元明清後今天的漢族正是windows2000,融合一次對漢族的血統升級和純化一次,因為漢族一幵始就是漢藏與阿爾泰人的混血兒。」他的意思是漢人本就以胡人為主,是南方人把漢人弄雜了。北方人的民族意識在變,南方人的是不是更該變?其實「南方人是蠻夷」的看法在北方人中很普遍,但南方人硬是不接受,反說北方人是胡族。據報載,中國已不再認岳飛、文天祥為民族英雄了。其實東夷人住中國東北的叫滿人,住山東的叫漢人,華夏人住蒙古的叫蒙古人,住山西、陝西的叫漢人,五胡亂華並未改變漢人的血統。現在北方民族終於兄弟相認了,整個中國大南方也被他們完全征服同化了(中國清末民初講的「五族共和」全是北方民族,南方人無一席之地),對他們當然是可喜可賀之事。但是懦弱憨厚的南方人何時才能覺醒?中原和北方的漢人並沒有很強的大漢族意識。經常漢族,漢族叫個不停的大漢族主義者大都是南方人,原來他們是假漢人,炎帝,黃帝時代,他們還是南方不開話的馬來or 百越人種“蠻人”, 因此現代南方人只是“文化”上的漢人。而他們攻擊的蒙,滿人卻和漢族一樣,在血緣上同宗是真正的黃帝(阿爾泰人)的子孫。真是莫大諷刺!請大漢族主義者在攻擊他民族之前先測量一下自己的DNA,先問問自己到底是誰,是不是血緣上的漢族,搞清楚漢蒙滿民族血緣上同宗關係,免得自已為是,鬧大笑話,讓人不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