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冥王星的特別故事zt
送交者: 一葉扁舟 2006年09月23日10:37:5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冥王星的特別故事zt

有關冥王星地位的爭論,在2006年8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第26屆大會上來了個總爆發。理論上,大家在談論什麼是行星,但實際的矛盾核心仍在冥王星身上:它到底算不算行星?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決定行星與其他小天體的界線在哪裡。

最終,冥王星失去它占據了70多年的地位———太陽系第9大行星,從此只能被稱為一顆“矮行星”。矮行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完整名字,並不是“矮的行星”。矮行星不是行星,就像小行星不是行星一樣。從此以後,這種以冥王星為代表、大到一定程度但未能將周圍“競爭對手”掃蕩乾淨的天體將被稱為矮行星,以區別於地位穩固的8大行星。

因發現比冥王星更大的太陽系天體而直接推動此次變革的美國科學家邁克·布朗承認,無法成為“第十行星發現者”使他有點難過,但他還是支持新定義,不贊成將行星家族擴編到12顆或更多。天文學家們大多支持新定義。

回頭來看,冥王星最初的登場過程就很奇特。由於天王星實際軌道與預測不符,人們猜測這是另一顆行星的引力干擾所致,由此順利發現了海王星。但海王星仍不能完全解釋天王星的被干擾,於是科學家合乎情理地推斷,海王星軌道範圍以外還有一顆大天體。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一顆暗淡的行星於1930年出現在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的視野里,它被認定為那顆未知的神秘行星。由於遠離太陽的光輝,這顆行星被賦予地獄之神普盧托(pluto)的名字,中文稱為冥王星。普盧托的前兩個字母pl也是天文學家洛威爾(Percival Lowell)的姓名縮寫。洛威爾曾為尋找冥王星付出極大心血,但沒能活着看到冥王星的發現。

但是,人們漸漸地發現,冥王星比預期的小得多。一顆比月亮還小的行星,實在難以對天王星的軌道造成什麼明顯影響,要知道天王星的質量是地球的十幾倍。於是人們開始尋找“行星X”———這個X既可以解釋成未知數,也可以解釋成羅馬數字中的10。不過,在利用旅行者2號探測器取得的數據重新計算海王星的質量之後,問題解決了,“海王星之外存在大行星”只是個誤解,行星X的存在變得毫無必要。

那麼冥王星怎麼辦呢?它是因為這個誤解而被發現並獲得行星地位的。作為第9大行星,它與另外8顆有很大不同。它太小,軌道也太特異。其他行星的軌道平面都與黃道平面(地球軌道平面)基本一致,冥王星的軌道平面卻與黃道平面呈很大夾角,就像一頂歪戴的帽子。其他行星的軌道幾乎是完美的圓形,而冥王星的軌道是一個有很大偏心率的橢圓形,其近日點和遠日點與太陽的距離相差30億公里之多。

由於這些原因,冥王星的地位一直都不穩固。它作為行星出現在教科書、科普讀物和天文館的小冊子裡,但不少科學家不滿意,不時有人提出要把它開除。由於非議纏身,它的知名度與其自身大小頗不相稱。當然,如果事情僅僅是這樣,教科書還不是非改不可。

但是,大自然總是不斷改寫人類的認識,柯伊伯帶的發現完全改變了我們對太陽系邊緣的認識。美國科學家柯伊伯於1951年提出,太陽系外圍可能有一大群小天體繞太陽運行。1992年,人們首次在海王星軌道之外發現了一個暗淡小天體,柯伊伯帶的存在從此由假說變為事實。至今,直徑超過100公里的柯伊伯帶天體已經發現了幾百個,而據猜測,柯伊伯帶天體可能達7萬個。

不斷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使重新審視行星定義和冥王星地位的任務越來越緊迫。2004年發現的“塞德娜”直徑最大可能達1800公里,超過冥衛一而直逼冥王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一個專門委員會於這一年開始討論行星的定義。2005年,比冥王星更大的2003UB313也被介紹給公眾,事情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程度。

因為這些發現意味着,在海王星軌道之外、離太陽約50個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約1.5億公里)之內的區域,並不是由冥王星占統治地位的空曠地帶,而有許多“居民”。在這個寒冷而擁擠的“社區”里,冥王星不是“老大”。

今天,冥王星不再是太陽系邊緣占統治地位的特別天體,但是,作為一顆“歷史的行星、文化的行星”,冥王星依舊在天文學史上和公眾心目中占有特別地位。畢竟,在身為行星的70多年歷史中,冥王星一直惹人注目。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