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ZT:客家起源與客家名稱的由來
送交者: 御風行者 2006年12月12日11:28:41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客家起源:

客家作為漢族的一個民系,其起源存在多種說法,主要的有客家土著說和中原說。客家土著說則認為“客家共同體,閩粵贛三角地區的古越族漢化以後產生的共同體,其主體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數流落於這一地區的中原人”。客家中原說認為客家主體構成為來自中原的移民。

一般認為,客家民系是少數南遷漢族人在唐末至明中葉聚集於閩、粵、贛連結地區,經過與當地畲、瑤等人口居多數的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具有有別於漢族其他民系的獨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個漢族民系。其文化的主要特徵及表現出繼承中原漢族文化,所以應肯定為漢族的一個支系。但是這支民系不是純漢族血統,其文化也不是純中原漢文化,所以作為一個群體,其成員就應該包含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徵的不同民族的成員。


客家名稱的由來:

客家這個名字出自於清朝中後期的主客械鬥,後來的新移民被稱作客家人,以區別於當地原居民。

“客家”的本意應該是古代生活在南方的畲族舊名“山客”、“木客”。但現在說的“客家”則是指客家民系、是客家人的簡稱。這裡的“客”即上面所說“山為主,故我為客”。

但是,有學者認為,“客”不是簡單的相對“主”而言的外來者,和廣府系、福佬系這些同為中原南遷的漢族民系不同,從歷史的現象看,漢族南方各民系的形成時間都比客家民系早,基本都在同一個行政區域之內(有的也只有部分外延),而客家民系形成時間較遲,而且不在同一個行政區域內,是在三省的連結地區。還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是這方連結地區,原本的土著或稱主人,除了古代的越族之外,有“山客”、“木客”、“畲客”。他們大多也是“外來人”。這些“客”和後來的“漢客”混居一地,長期融合,孕育出一種獨具個性的語言、文化特徵,(可以認為此時民系初步形成,但沒有正式的名稱)然而這些獨具特徵的人外遷他鄉,如遷至福佬系、廣府系的聚居區,被當地主人稱為客人、客戶、客家。而且這一稱呼是在福建沿海和廣東沿海不同民系中“叫”出來的,這在文化內含上,應該可以認為是對同一文化特徵(即後來確定的客家)人群的一種“共鳴”。這是否同閩粵贛三省連結區原住民的“客”有關,或者說這些地方的居民已有“客”的說法(雖然未見文字記載),現尚難定論。客家名稱的來由,現在比較共識的觀點是由“他稱”到“自稱”。“他稱”的時間是在明末清初。自稱的時間起始於清中葉。但這絕不等於客家民系這時候才形成。 “他稱”首先是在福建沿海福佬人和廣東沿海廣府人,“稱”出的。“自稱”便是自我認同。因客家在民系形成之前的歷史一直是作客他鄉的遷移史。人家對自己的稱謂並無貶意,同時符合自己的歷史;也就認同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