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歷史上的宋江
送交者: ZTer 2008年04月10日08:57:21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歷史上宋江實有其人。近人余嘉錫著有《宋江三十六人考實》(載《余嘉錫論學雜著》),收集考辨甚力,可以參看。

  《宋史·侯蒙傳》載:“宋江寇京東,蒙上書言:‘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汪應辰《文定集·顯謨閣學士王公墓志銘》謂:“河北劇賊宋江者,肆行莫之御。” 張守《毗陵集·秘閣修撰蔣圓墓志銘》謂:“宋江嘯聚亡命,剽掠山東一路,州縣大振,吏多避匿。”《宋史·徽宗紀》:“宣和三年二月……方臘陷處州,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討之。”《張叔夜傳》所敘最詳:“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所向。賊徑趨海瀕,劫巨舟十餘,載鹵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踞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賊,江乃降。”

  史書儘管沒有明言宋江一夥就是在梁山聚嘯,但“梁山泊在宋為盜藪”也是名著史冊的。例如“梁山泊素多盜,宗孟痛治之。雖小偷微罪,亦斷其腳筋。盜雖為衰止,而所殺不可勝計”。(《宋史·蒲宗孟傳》)“梁山泊多盜,皆漁者窟穴。幾籍十人為保,使晨出夕歸,否則以告輒窮治,無脫者。”(同上《江幾傳》)“梁山泊漁者習為盜,盪無名籍。諒伍其家,刻其舟,非是不得輒入。他縣地錯其間者,刻名為表。盜發則督吏名捕,莫敢不盡力,跡無所容。”(同上《任諒傳》)。

  梁山泊是五代時因黃河決口,將大小湖泊連成一片,而成為汪洋大浸的,它的存在曾使執政者頗費心思。據《邵氏聞見後錄》卷三0載: “王荊公好言利。有小人諂曰:‘決梁山泊八百里水以為田,其利大矣。’荊公喜甚,徐曰:‘策固善,決水何地可容?’劉貢公在坐中,曰:‘自其旁別鑿八百里泊,則可容矣。’荊公笑而後止。”司馬光《涑水紀聞》卷一五亦載同事。蘇轍《欒城集》卷六有《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詠梁山泊》詩,云:“近通沂、泗麻鹽熟,遠控江、淮粳稻秋。粗免塵泥氵於車腳,莫嫌菱蔓繞船頭。謀夫欲就桑田變,客意終便畫舫游。愁思錦江千萬里,漁蓑空向夢中求。”注謂:“時議者欲干此泊,以種菽麥。”可知這個問題的確在“新”“舊”黨之間引起過爭議。從蘇詩頭兩句描繪的情況看,梁山泊作為連接南北的水路樞紐,在當時經濟上顯然還有多重作用。所以成為“盜藪”,原因正在於此。一直到宋徽宗時,“有胥吏杜公才者,獻策於(楊)戩……括廢堤棄堰荒山退灘及大河淤流之處,皆勒民主佃……號為‘西城所’。梁山泊,古巨野澤,綿亙數百里,濟、鄆數州賴其捕魚之利。立租算船納直,犯者盜執之。”(《宋史·楊戩傳》)可見仍然是利之所在,故成為“官”與“盜”爭奪的焦點。

  宋江的性格是在說話人的描述中逐漸豐富起來的。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曾引元人陳泰《所安遺集·補遺》中《江南曲序》,雲其 “童時,聞長老言宋江事”,“宋之為人,勇悍狂狹”。《水滸傳》成書過程中,又結合雜劇戲曲的刻劃,對其人其事進行了全面“包裝”,首先是對“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和“呼保義”作了解釋,又用 “宋十回”展開了他被“逼上梁山”的過程。清人王望如評論“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時有“重朋友,輕朝廷,市私恩,壞大法,宰相下迨郎官皆然,不獨鄆城宋押司也。”這令人想到作者所以為宋江取字 “公明”,實在是給趙匡胤欽定的《官箴》“公生明,廉生威”一個諷刺。但也因此決定了他與晁蓋、吳用、公孫勝等梁山泊上層人物的緊密關係,為他日後取代晁蓋成為首領奠定了基礎。

  “招安”可謂宋代特色。語云:“要想官,殺人放火受招安。要想富,跟着行在賣酒醋。”歷史上的宋江確曾招安,並且參與了征討方臘。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五二引《中興姓氏奸邪錄》:“宣和二年,方臘反睦州……東南震動。以(童)貫為江浙宣撫使,領劉延慶、劉光世、辛企宗、宋江等軍二十餘萬討之。”卷二一二引《林泉野記》:“宣和三年,方臘反,(劉)光世別將一軍自饒趨衢、婺,出賊不意,戰多捷。臘走入清溪洞。光世遣諜,察知其要險,與楊可世遣宋江並進,擒其偽將相,送闕下。”李埴《十朝綱要》卷一八: “宣和元年十二月,詔招撫山東盜宋江……宣和三年二月庚辰,宋江犯淮陽軍,又犯京東、河北路,入楚州界。知州張叔夜招撫之,江出降……六月辛丑,辛興宗、宋江破賊上苑洞。”楊仲良《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卷一四一:“(征方臘攻幫源洞)王渙統領馬公直並稗將趙明、趙許、宋江,既次洞後。”與上述史書文集相左的記載,是1939年出土的《宋故武功大夫,河東第二將折公(可存)墓志銘》,其中敘及折在征方臘以後才擒拿宋江的,算是相反孤證。但是自美籍學者馬泰來發現北宋末年人李若水的《忠愍集·捕盜偶成》詩,其中提到:“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郭。殺人紛紛剪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獰卒肥驂意氣驕,士女駢觀猶驚諤。”反對“招安說”者也收回了看法。可知宋江一夥接受招安是當時轟動京城的一樁大事,而後世說話人所據亦有本。考慮到《水滸傳》的形成過程,幾乎與主張“尊王攘夷”的理學傳播同步進行,就不難理解為何百回本、百十七回本和百二十回本都描寫了宋江征討方臘之前,先寫他參與征遼戰事。

  金聖歎評點天下“才子書”,以《水滸》與莊子、屈原、司馬遷,杜甫並列,尤其讚賞《史記》之膽識:“亂民必誅,而《遊俠》立傳;市儈辱人,而《貨殖》名篇。意在窮奇極變,皇惜刳心嘔血。所謂上薄蒼天,下徹黃泉,不盡不快,不快不止也。”(《序一》)被金聖歎“腰斬”(或魯迅所言“斷尾巴蜻蜓”)之由。

  應該說,宋江的形象一直不能討好。《容與堂刻本水滸傳》沙彌懷林述語有“若夫宋江者,逢人便拜,見人便哭,自稱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的是假道學真強盜也,然能以此收拾人心,亦非無用人也。當時若使之為相,雖不敢曰休休一個臣,亦必能以人事君,有可觀者也。”金聖歎則認定作者“痛恨宋江奸詐”,他也認為 “宋江是純用術數去籠絡人”,所以“時遷、宋江是一流人”,在一百單八人中“定考下下”。

  目前尚未發現有關宋江身份的歷史材料。余嘉錫據南宋末年龔開的讚詞“不假稱王,而呼保義。豈若狂卓,專犯忌諱。”而《宋史》記載“保義郎”為五十二階武職中的第四十九階,揣測“宋江以此為號,蓋言其武勇可為使臣。”“江起於平民,以流俗所習知之卑秩自名。”他考證當初隨宋江“橫行河朔”的三十六人中,也沒有可以稱為農民者。這涉及到對宋代社會的認識問題。日本史學界占上風的看法,是把“宋代社會看作已克服了封建性的社會”(中華書局《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二冊425頁),黃仁宇的看法,則以為 “王安石變法”已處於“前資本主義”狀態(三聯書店《中國大歷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假如中國沒有毛澤東(ZT)
2006: 人類退化史述略:自私三部曲(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