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宋太宗是個好皇帝還是如此不肖
送交者: PanRenSong 2011年11月10日13:07:3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宋太宗是個好皇帝還是如此不肖

 

潘仁頌

 

《宋史》上的宋太宗趙炅(939-997),原名匡義,後改光義, 基本上是個好皇帝。而近人,特別是大眾媒體,已逐漸把他寫成一個十足的反面人物。

鑑於對宋太祖宋太宗缺乏比較深刻的研究,本文僅根 常規書籍和大眾媒體文獻,特別是維基,百度資料,提出一些問題。探討一些可能的答案,希望得到研究宋太祖宋太宗的有關人員的重視。絕無為趙光義唱讚歌的意圖。 希望讀者不要誤會。

 

(一) 概述

趙 光義 "因輔太祖創業有功,初封晉王。 。。性嗜學,工文業,多藝能。尤工書法,米芾稱其"真造八法,草入三昧,行書無對,飛白入神。"常以所書賜大臣。" 又"宋太宗趙匡義一生戎馬兵戈,給後人留下了一個武皇帝的印象。其實他還是一個雅好詩書, 特重文治的帝王。"  太宗晚年自述曰:“朕年長,他無所愛,但喜讀書”。

說 宋太宗不肖主要依 是: (1) “燭影斧聲”  有謀殺其兄太祖趙匡胤的嫌疑,(2) "惡言相傷" 有逼死 子趙德昭的嫌疑,(3) "迫害親弟", 違背皇太後杜氏的“金匱之盟” 傳位於弟趙廷美, (4) 幸"小周後",召宮廷畫師繪《熙陵幸小周後圖》。      

趙光義是一個文皇帝不假。也可以說戎馬生涯,力圖統一全中國。但在收復燕雲十六州時,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大敗。

太宗登基以後,“太祖之後當再有天下”之說一直不斷,至南宋時,宋欽宗之弟康王趙腹自立於江南,是為宋高宗。當時普遍有種說法,說因為太宗登基不明不白,所有才會讓後代失去半壁江山,後又有孟太後之宋太祖託夢一說,趙腹終傳位給趙德芳之後趙慎。

 

(二)“燭影斧聲”  有謀殺太祖趙匡胤的嫌疑

當時趙匡胤病重,皇位有三位可能的繼位人:弟趙光義(陳橋兵變主謀之一),子趙德昭(22歲),子趙德芳(14歲)。如果趙匡胤中意趙德昭,完全可以立為太子。

趙匡胤生前流露出讓弟趙光義繼位的意圖。也是史實。當年國家尚未統一,如弟趙光義能統一國家,把國家帶入一個穩定的狀態。 再由德昭或德芳繼位, 不僅還了弟趙光義"陳橋兵變"的人情,也對自己的子孫有益。 兩全其美。

反過來, 如趙匡胤一定堅持要德昭或德芳繼位,弟趙光義不合作,國家也難以為繼。趙光義及其後人一直有意願,至少有點想法,要還皇位給趙匡胤後人。這也在南宋做到了。

趙光義遲遲不還皇位,人非 賢,有私心。說好聽一點,為國家社稷,需要合 的時機,不能說讓就讓。說得不好聽,就是想多 "賴"長一點時間。這也是可以推想的!

趙光義謀殺太祖趙匡胤? 沒有非常合理的證 。反道是宋皇後有可能希望趙德芳(14歲)提前繼位。這個繼位是不有利於宋朝的。從結果看,如趙德昭才能很高,可以繼位。否則趙光義繼位更有利。

正統繼位有時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偉大的皇帝不會追求一惟正統。當然文學家給予第一繼位人更多的同情也是應該的。

趙 匡胤暴亡 “燭影斧聲”:  " 根 記載,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病重,宋皇後派親信王繼恩召第四子趙德芳進宮,以便安排後事。宋太祖二弟趙光義早已窺伺帝位,收買王 繼恩為心腹。當他得知太祖病重,即與親信德玄在晉王府通宵等待消息。王繼恩奉詔後並未去召太祖的次子趙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趙光義。 。。。。 史載,趙光義進入宋太祖寢殿後,但遙見燭影下晉王時或 席,以及“柱斧(一種手杖)戳地”之聲,趙匡胤隨後去世。二十一日晨,趙光義就在靈柩前即位,改元 太平興國。這個事件由於沒有第三人在場,因此一直以來都有趙光義弒兄登基的傳說,但是無法證實,成了千古疑案。"

太祖駕崩時宋皇後應該在其身邊。急令內侍王繼恩召趙德芳入宮,是什厶意思?  趙德芳時年 14是太子嗎? 王繼恩拿着遺詔去找晉王趙光義。不一定不是太祖的安排.  

" 太祖比宋皇後 大二十五歲,甚至其元配所生長子趙德昭(951-979年)也比宋後要年長一歲,然而夫妻相處和洽。宋皇後性情柔順好禮,史稱她每當太祖退朝,「常具冠帔 候接,佐御饌」(《宋史·後妃傳》),足見夫妻相敬如賓。宋後無出,她在太祖僅存的兩個兒子德昭和德芳(959-981年)中,似乎更為偏愛幼子德芳。"

可能的解釋是,宋太宗是正常繼統,而太祖希望在幼子德芳長大後, 宋太宗把位子讓出來, 宋太宗作太上皇.  從宋太宗的角度,需要一個好時間. 從皇嫂宋皇後的角度太宗有意拖延. 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 《宋史·太宗 本紀》也曾提出一串疑問∶太宗即位後,為什厶不照嗣統繼位次年改元的慣例,急急忙忙將只剩兩個月的隍7d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既然杜太後有“皇位傳 弟”的遺詔,太宗為何要一再迫害自己的弟弟趙廷美,使他鬱郁而死?太宗即位後,太祖的次子武功郡王趙德昭為何自殺?太宗曾加封皇嫂宋後為“開寶皇後”,但 她死後,為什厶不按皇後的禮儀治喪?上述跡象表明,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繼統,後人怎厶會不提出疑義呢?" "宋太宗又逼趙匡胤兒子趙德昭自殺,趙匡胤兒子趙德芳則是 奇地病死。"

 

(三) "惡言相傷" 有逼死趙德昭的嫌疑

趙德昭(951年-979年),字日新,宋太祖次子,趙德芳兄,封武功郡王。

趙 德昭自殺起因:   "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太宗親征太原時,一夜偶發的事情 擾軍營,士兵到處尋找太宗卻不知其蹤影,傳說中當時有人提出立德昭為帝。太宗得知,更為不滿。 按宋規得 很快就犒賞,可宋太宗卻遲遲不頒嘉獎。當德昭提醒太宗 快論功行賞時,太宗以懷疑、忌恨的口吻說∶“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你當皇帝時,再 賞還不遲)德昭聞言憤恨不已,退而自刎(拒戶,取割果刀自刎)。德昭死後,太宗又跑到德昭府裡面大哭道∶“傻 兒,我不過一句氣話,你怎會走這條路!”一 般認為,這是史家在為趙光義逼死德昭的罪行做掩飾。"

一個善意的解釋是否更合理? 德昭可能面子薄,受不了叔叔趙光義 誤解或"嘲諷"。"退而自刎" 以死明志。 可見沒有奪位的強烈企圖。 "德昭死後" ,太宗知道自己錯怪了 兒, 跑到德昭府裡面大哭道∶“傻 兒,我不過一句氣話,你怎會走這條路!”

這樣說可能也有其真實性。

德昭已成年,沒有被立為太子,可能與面子薄有關。趙光義"氣"逼趙匡胤兒子趙德昭,有之。是否要逼德昭去死? 有待研究。"德昭是位頗有韜略的 子"  被一句話"氣"逼自殺。有悖常理。 德昭可能很優秀,但面子薄。難擔大任。

趙光義一脈除了仁宗, 為政戒心過重也是有記載的.

趙匡胤可能有意讓德昭弟德芳繼位。這與宋 皇後急令內侍王繼恩召趙德芳入宮一致。(但趙匡胤不一定希望趙德芳14立即繼位。)  這也與趙德芳後人在南宋先於德昭後人任皇帝一致。趙德芳正史記載是病逝的。不能斷定與趙光義有關。

如下兩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宗室傳》說趙匡胤對德昭要求十分嚴格,直到趙匡胤駕崩,一直沒有給他加封王爵。趙光義即位之後,才封他為武功郡王。"

"趙德昭的死究竟是誰造成的?這倒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我們可以設想∶如果當年杜老太後不說那句“如果孩子太小,就把帝位傳給光義”,德昭極有可能順順噹噹地做了大宋朝的第二代皇帝;如果趙匡胤及時把立德昭為太子的詔書頒布天下,趙光義就不可能輕易搶到帝位;"

 

(四) "迫害親弟",  杜太後有“皇位傳弟”的遺詔

趙廷美(?-984年)宋太祖趙匡胤四弟,原名匡美,為宋太祖避諱後改光美,又避宋太宗諱,最後定名廷美。

"既然杜太後有“皇位傳弟”的遺詔,太宗為何要一再迫害自己的弟弟趙廷美,使他鬱郁而死?"

" 開寶九年(公 元976年),宋太祖趙匡胤逝世。遵照皇太後杜氏的“金匱之盟”,趙匡胤臨死之前,將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匡義。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辦事,宋太宗趙匡義應 該將皇位傳給其弟魏王趙廷美。趙匡義登基之後,隱匿“金匱之盟”的內容。魏王趙廷美一向專橫驕恣,曾多次遭到其兄宋太宗趙匡義的斥責,此刻得知有“金匱之 盟”一事,於是對趙匡義甚為不滿,於是暗中謀劃,陰謀早日篡奪皇位。

宋太祖遣宋將潘美、曹彬等攻滅南唐,派廷美於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出師勞軍,廷美遂於農曆正月初二抵達汴口,會見李煜,二人談詩論道,極為投機。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趙廷美受太宗趙光義的欺騙,帶牽機藥鴆殺李煜。

宋 太宗太平興國 七年(公元982年),魏王趙廷美謀劃篡奪皇位的陰謀泄露。宋太宗趙匡義遂罷免了他的開封府尹。趙匡義念其手足之情,並多次立有戰功,於是仍令其為西京 (今洛陽)留守。魏王趙廷美一脈宗室,由此暫時全部遷居到了西京。趙廷美被貶謫任西京留守後,暗中仍與兵部尚書盧多遜頻繁勾結。二人勾結之事敗露,魏王趙 廷美罷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職,僅保留魏王空名,閒居在家;魏王趙廷美閒居在西京,後降魏王趙廷美為涪陵縣公,遷往房州(今湖北省房縣。宋太宗雍熙元年 (公元984年),魏王趙廷美舉家遷至房州,趙廷美遷居房陵後不久,就憂憤成疾,吐血而終,年僅38歲。"

弟趙廷美僅是被軟禁. 比文革受迫害致死的劉賀好多了.  有哪個皇帝維護自己的皇位不狠?

 

(五) 幸"小周後",召宮廷畫師繪《熙陵幸小周後圖》。

南 唐後主李煜(937-978),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 和一位"開山"詞人. " 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身囚待罪於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其曾守城相拒,封其為" 違命侯".李煜忍屈負辱過了三年囚徒生活,後被宋太宗賜酒毒死."

李煜和他的小周後被擄至宋朝京師。 宋人王 在《默記》中說∶“李國主小周後,隨後主歸朝,封鄭國夫人,例隨命婦入宮,每一入輒數日,而出必大泣,罵後主,聲聞於外,後主多婉轉避之。”

因滅國,加害戰敗國女性。在歷史上不少見, 絕對應該受到指責。而皇帝召來畫師將皇帝自己“行幸”場面進行“寫生”繪畫,超出一般的奇異。宋太宗趙光義是一個謹慎的皇帝。以文治著稱。說他工於心計,殺人不見血,要可信的多。

宋太宗看中"小周後",為何不"賜"死李煜,娶回小周後?  宋太宗 仰或 這位"宮廷畫師",  作圖"《熙陵幸小周後圖》" 的目的是什厶?    "關於這幅畫,後世的下落,一說已滅失;一說,留傳至近代" 

這裡應有很多未解之謎。

“王 ,字性之,自號汝陰老民,出生於世代書香之家,是宋初著名學者王昭素的後裔。其父王萃(字樂道)是歐陽修的學生,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雪溪集》為底本。”

因纂集祖宗兵制,受到高宗趙腹的賞識,詔改京官,晚年,遭受秦檜秦檜(1090-1155)的 斥,罷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觀。就算王□年長秦檜20歲,王 的《默記》寫作時間也在1090之後,距 李煜(937-978)身囚汴京也有100多年了。 王 記述是否能作為絕對的依 ? 是否需要其他旁證?

再來探討一下李煜. 李煜不是一個完全沒有作為的南唐皇帝. 他發展的南唐文明是宋文明的基礎.   李煜也是一條硬漢. 在強大的宋軍的進攻下, 堅守江寧八個多月.  戰鬥異常慘烈. 李煜是巷戰失敗後方才投降.

"十一月十二日,曹彬大軍從三面攻擊江寧城,李煜率5000兵夜襲宋軍北寨,未果。二十七日,宋軍破城,守將咼彥、馬誠信、馬承俊等在巷戰中戰死。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

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認為南唐可以不敗, 為何上天要助宋? 心有不甘!  宋太宗沒有趙匡胤仁慈。 文人心有不甘! 可以創作更偉大的作品。為何要殺李煜?

 

(六) 小結

孫權被認為是一個仁君。同樣是從兄長那裡接過的權柄,趙光義的名聲卻遠不如孫權。 然而《三國志》記載,  孫權竟不給孫策的兒子封侯。在這一點上趙光義做得還不錯了。

趙光義可能被認為心機太深, 文人不想為他說太多的好話, 或許也是個原因。宋太宗是個好皇帝是真實的。他是不是"如此不肖"? 還是需要史家的進一步考證。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從伊朗裔漢國獨立出來的越南吳國
2010: 紅衛兵道歉的宣傳模糊了文革的本質
2009: lesson: 震驚:萬里原來是個大貪污犯
2009: 星逝夜潭:張賢亮代價
2008: 50年代末餓死百萬人的信陽事件純屬人為
2008: 平和:中國開放源頭始於兩千多年前漢武
2006: 三位美國老兵談朝鮮戰爭 (ZT)
2006: 徐澤榮獲罪十三年牢獄之災的博士學位論